02.28 波斯給西方當了兩次陪練?

波斯跟西方頂牛,不自今日始,事實上早在2500年前就有過一次激烈的死磕。

按理說,波斯人本是歐洲人的“近親”,皆屬“印歐人”,而曾經混跡歐洲的猶太人才是異類。但歷史永遠是那麼有趣,現在的猶太人反成了“西方”不折不扣的一部分,而波斯卻還停留在抗西第一線。

從4千年前開始,尚處於遊牧時代的印歐人,向文明地帶發起了一波波衝擊,而其中的“雅利安人”取得了重大成果,逐漸在希臘半島、伊朗高原和南亞次大陸站穩了腳跟。

波斯給西方當了兩次陪練?

古印歐人足跡

跑到恆河流域的那支雅利安人,最終創建了印度文明,通過種姓制度,一直把主子的位子坐得很穩,儘管不斷迎來一波波新的征服者,不過還能厚著臉皮一起當主子。現在,雖然尚未進入西方序列,倒是絕不給西方添亂,只是對鄰國壓不住脾氣,時常越個境啥的。

跑到希臘半島那支,在殘存的土著文明的影響下,也創造了偉大的文明,這就是被我們熟知的希臘文明,它成為西方文明的源頭。

跑到伊朗高原那支,也不含糊,不僅創建了波斯文明,而且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大帝國。他們至今也自稱“伊朗”,就是“雅利安”,意為“高貴者”。

文明從來不是輕易就可以獲得進步的,起源於近東的上古文明早已僵化,藉助印歐人的衝擊,文明得以新生。

“本是同根生”的希臘人和波斯人各自發展都不錯,並於公元前6世紀再次碰面。不過此時早已物非人非,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於是爆發了不共戴天的爭鬥,如幾百年後在東亞發生的秦楚之爭。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發兵5萬、戰艦400艘向希臘大舉進犯。無論怎麼看,這場較量都是極不對稱的,不是以石擊卵,而是泰山壓頂。

但是,希臘諸邦特別是雅典,膽大心細,遇事不慌,率先挺身而出,以一孤城對抗整個波斯帝國,在馬拉松以一萬重裝士兵抵擋波斯5萬大軍,結果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波斯人沒見過這個陣仗,被打得大敗。此役,雅典軍僅陣亡192人,而波斯軍卻損失6400人。

波斯給西方當了兩次陪練?

波希戰爭

但此敗的損失對波斯帝國來說連九牛一毛都不算,10年後他們捲土重來。這回是皇帝薛西斯一世親自上陣,親統陸軍25萬及戰艦1000艘,黑雲壓城般逼近希臘。扼守希臘第一道防線溫泉關的,是斯巴達王李奧尼達,他麾下只有本國精兵300人。然而就是這300人,卻臨危不懼,經幾番衝殺,雖全軍覆滅,但也擊殺波斯軍上萬人,足以讓敵人膽寒,這為抗波戰爭開了一個好頭。

陸戰由於兵力懸殊,顯然根本無法阻擋波斯人,但雅典人毫不屈服,全體民眾主動上了船,決心依靠強大的海軍力量繼續抵抗暴波。這個橋段其實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後來英國抗擊拿破崙和希特勒其實也是利用了島國及海軍的優勢,日本抗擊蒙古也是利用了島國優勢。不過這種“優勢”也不總是一定帶來勝利,南宋抗擊蒙古的最後一戰也是海戰,但我們都知道“崖山之後無華夏”。

老天不負有心人,在薩拉米灣,漂泊在海上的雅典人已退無可退,不得不孤注一擲地進行最後的殊死一搏。他們的300艘戰艦向由600多艘鉅艦組成的波斯艦隊發起了反衝鋒,經浴血奮戰,取得了偉大勝利,波斯海軍被打得落花流水,薛西斯一世不得不率殘部倉皇敗逃。

波斯給西方當了兩次陪練?

溫泉關之戰

一年後,希臘人又在普拉提亞附近大敗波斯軍,徹底粉碎了波斯帝國的第三次進犯。轉年,以雅典為首的希臘海軍展開反攻,並節節勝利。又過了20多年,雅典逼迫波斯簽訂和約,由此控制了黑海出口,並使被波斯征服的小亞細亞西岸希臘諸城邦贏得了獨立,希波戰爭至此結束。

再後來,希臘人在“堂弟”馬其頓的帶領下,殺入波斯腹地,於公元前330滅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轉年,希臘人打到了印度的旁遮普,失散已久的雅利安三兄弟,至此算是都見到了,不過他們此時沒人知道這久遠的身世。

為什麼小小的希臘城邦,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偉業?

顯然,這是由於制度優勝。這不是我們事後諸葛亮的判斷,這是希臘人自己當時的判斷。希臘哲人對制度學有著深深的研究,對自己及東方的制度都非常清楚,知道抗波勝利不是偶然的。由於波斯這個反面教材的存在,希臘人更加懂得了制度的意義。

希臘半島儘管被分割為數百個小小的城邦,但每個城邦不是皿煮制,就是共和制,民眾享有真實的權利,富貴者不僅不想控制社會,遇到事情還求爺爺告奶奶地請大家出來。因此,保家衛國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那種巨大的愛國熱情不是假的,那裡的軍隊是真正的公民軍、子弟兵。同時,希臘的重裝步兵方陣和航海技術上在軍事上也發揮著重大優勢,不過這種優勢建諸在公民社會基礎之上,奴隸和奴才是玩不了的,即便學會了也是白搭。

波斯給西方當了兩次陪練?

希臘人在“堂弟”馬其頓的帶領下,殺入波斯腹地,於公元前330滅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

希波戰爭考驗了與整個東方文明截然不同的“另類”的希臘文明,特別是考驗了其初生的制度,事實證明他們的制度是過硬的。由於第四等級在海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地位得到了鞏固和提高,其力量得以空前壯大,制度得以進一步發展。

隨著戰爭的勝利,希臘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都得到發展,國力越來越強盛,看似龐大的波斯帝國在希臘面前成了軟蛋。為此,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中說:“隨著這一戰,我們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門坎上面,在這個世界之內,希臘人的智慧為後來的諸國,奠定了立國的基礎。在歷史上,再沒有比這兩個會戰更偉大的,它們好像是兩根擎天柱,負起支持整個西方歷史的責任。”

確實,沒有波斯人的挑戰和激勵,希臘制度也許還得不到充分發展。在這個意義上,希臘乃至西方應該對波斯人的挑戰說一聲,謝謝啊。

波斯文明在軸心時代本來是領先的,甚至還創立了最早的高級宗教,但後來受到東方傳統的深度浸染,貴族血脈被東方專制制度徹底敗壞了。這一點甚至還不如印度,那裡的雅利安人看不起皮膚黝黑的當地土著,建立起種姓制,儘管極不人道,但好歹封存了一些高貴血脈。

後來,波斯人雖然扛住了羅馬和東羅馬的屢屢進攻,但也嚴重耗損了國力,最終剛剛崛起的阿拉伯人漁翁得利,趁虛而入,此後,強大的波斯最終竟然臣服於一個從野蠻之地來的部族和他們所謂的宗教。只是波斯人畢竟殘存著一些“高貴的”血脈,銘記著往昔的榮光,於是故意耍弄起派別之爭,在綠圈裡也算找到了獨樹一幟的存在感。

波斯給西方當了兩次陪練?

波斯波利斯古城

再後來,面對先進的西方,他們也知道學習,於是啟動了現代化進程。但是剛有了倆錢,剛過了幾天舒心的現代化和世俗化的日子,又開始折騰,這40年來可謂主動倒退,一心一意地要退回到原教旨時代。於是,他們再次向西方發起了挑戰。

這似乎也不能單怪波斯,很多非西國家在獲得了“半現代化”或“準現代化”後都有這種心態,動輒以為自己厲害了,都想跟西方練練。但他們忘了,他們現在取得的那一點點“現代化”,那一點點物質積累,哪個不是跟西方學的?同時,也不捫心自問,你們學到家了嗎?

想鬧事不是不可以,問題是有那個本事嗎?沒那個本事就鬧,那不是誤國誤民嗎?

曾幾何時,美國人在阿富汗、伊拉克又搭錢又搭人,反而受罪不討好,裡外不是人。現在好了,美國不這麼玩了,出來一個特不靠譜,直接試了一下“斬首”。

西方文明確實應該感謝波斯,在西方文明的成長道路上,波斯幾乎是最好的一個陪練。當初,波斯驗證了希臘人“另類”的制度以及由公民熱忱武裝起來的重裝步兵和海軍,現在又逼著美國改變了人類幾千年的戰爭模式,直接用高科技對“首領”實施定點清除,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波斯給西方當了兩次陪練?

精準打擊

在軸心時代,波斯當仁不讓,他們的瑣羅亞斯德教也曾抵達當時世界共通“金規則”的底線,即“不論什麼對自己本身不利的事物都不加諸別人身上,只有這樣的本性才是善良的。”這幾乎是我國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翻版或盜版(當然,從時間上看更可能是儒家盜了人家的)。到今天,波斯至今仍自詡“高貴”(伊朗之本意),但見識為何急劇倒退?

那個教讓男人可以娶四個老婆,於是你們滿足了?滿足於這種罪惡的生活方式?

你們想回歸傳統,好啊,你們還知道你們的傳統在哪裡嗎?你們為何不迴歸到瑣羅亞斯德教時代,那才是你們的原創文化,你們現在是數典忘祖啊。你們跟著綠教混能混出個啥呢?或者就是為了繼續給西方當個陪練?

對西方的兩次挑戰,都由波斯人發動,如果瞭解了歷史淵源,大概也就不奇怪了。可惜了這支雅利安,白瞎了這個人了。當然,東斯拉夫至今也不服,那就需要往後看了。沒練過不行,有時練過一次也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