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怎麼養蠶,養蠶時期要注意什麼?

閩西阿華365


【大別山鷹】答疑:我們羅田縣有三寶:蠶吐絲、蜂釀蜜、樹結油。蠶吐絲就是過去我們羅田縣工農業生產中的支柱產業,羅田縣繭絲綢行業曾是湖北省的龍頭企業,由此可見我們羅田人種桑養蠶、結繭織綢是何等的輝煌一時。

養蠶有季節之分,可分為春蠶、夏蠶、中秋蠶和晚秋蠶。以春蠶為例:春蠶一般是5月初發種,每畝桑園大約可以飼養1張蠶種左右。養蠶前,要對蠶室和蠶具進行嚴格消毒,確保蠶具安全,減少蠶病危害,這是其一。其二、蛋卵轉青後,要對出蟻室進行避光處理,注意升溫保溼。其三、在收蟻到小蠶這段時間,必須給予水分、蛋白質含量較多、碳水化合物適量的適熟桑葉,使其充分飽食。四、搞好落眠和起眠工作,保持蠶座乾燥、清爽和通風良好。同時,控制好溫差,防止震動和陽光直射,按時放食。五、及時收砂和消除雜物,以及石灰消毒工作。六、對老熟蠶要及時收聚上簇,防止蒼蠅叮咬,以免後期產生蛆孔繭。

養蠶是件很細緻的飼養工作,俗話說"一口桑葉,一口絲",因此,在蠶的各個生長期中,要按不同的時期,餵食不同量的桑葉,既要讓蠶吃飽,又要讓蠶吃好,後期還要補充維生素等進行添食,確保蠶體健壯,絲腺發育好,結繭大而厚,提高蠶絲品質。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大別山鷹


在我的記憶中,蠶是很好養的,我們用紙折一個盒子,然後這個盒子就成了蠶的家。每天我們都會採摘一些新鮮桑葉給它們吃,看著它們一天天的長大,很有成就感。後來,看到我們老家許多養蠶大戶的養蠶過程,才知道我們小時候知道的東西有多粗淺。下面,就來告訴大家怎麼養蠶,養蠶時期要注意些什麼。

一、桑葉供給:給桑是養蠶的重要環節之一,給桑是否適當,不僅直接影響蠶的生長髮育,而且對養蠶用工,節約用桑,提高擔桑產蠶量和產絲量都有密切關係。

1、給桑前的準備:給桑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剔除不良葉、疊葉和切葉。桑葉切小是為了給桑方便和均勻,並便於小蠶食用,但切葉容易失水萎嫣,切桑愈小,失水愈多,桑葉萎嫣愈快。因此,切葉大小要根據給桑次數、氣候情況、蠶的發育情況而不同。小蠶普通飼養,每天給桑次數多,間隔時間短,切桑可小;防幹飼養給桑次數少,間隔時間長,切葉宜稍大;盛食期切桑可稍大,將眠時切葉宜小,以使眠中蠶座乾燥。

2、切桑方法:適用於1~2齡小蠶食用宜用正方形切葉,切葉的大小以蠶體長的1.5~2倍見方為標準。一般少食期宜小,盛食期宜大,將眠期時宜小;長條形切葉的寬度約等於蠶體的長度,長度為蠶體長的5~6倍。長條形葉適於小蠶期,便於蠶就食,給桑在蠶座上比較疏鬆,空間較多,不易造成蠶座冷溼,且切桑步驟簡化,便於提高切桑功效。

3、給桑時期:適時給桑才能使蠶飽食新鮮桑葉。但是,如何才能掌握給桑適時呢?則要根據蠶室溫度、溼度、上次給桑後遺留的殘桑量以及桑葉萎嫣程度來具體決定。小蠶期通常以上次給桑將近食完或剩餘的桑葉已不宜作飼料時即為給桑適時。大蠶則掌握在上次給桑食盡1~2小時後再給桑。

4、給桑次數:給桑次數主要根據桑葉萎嫣速度確定。小蠶期如給予失水率達20%的桑葉,食下率顯著降低,兩次給桑的時間間隔以上次給桑的萎嫣速度還未達到20%時為限。如果採用覆蓋飼養,由於保溼性能好,桑葉不易萎嫣,每晝夜給桑3~4次,在每次給桑量較多的情況下,即可達到飽食。大蠶期的給桑次數,主要依據飼養形式和桑葉萎嫣速度的快慢確定,用片葉喂蠶,桑葉容易萎嫣,以每晝夜給桑4次為宜。

二、養蠶不同時期的給桑量:給桑應掌握適量,既能充分讓蠶吃飽,又不讓殘桑過多。如果給桑過多,不但浪費桑葉,而且影響蠶座衛生。小蠶期往往增加伏沙蠶,導致蠶發育不整齊,大蠶期如殘桑堆積過多,引起蠶座冷溼或蒸熱,影響蠶的生理衛生。如果給桑過少,則蠶食桑不足,蠶體瘦小,發育不良,尤其是5齡中、後期如果給桑過少,影響絲物質生成,降低蠶繭產量和質量。

1、給桑次數無給桑量:給桑量必須與給桑次數結合,如果小蠶期採用防幹飼養,每晝夜給桑3~4次,則給桑厚度掌握為1齡給桑1.2~2層,2齡給桑2~2.5層,3齡2.5~3層。4~5齡給桑量佔全齡總量的95%以上。各次給桑量更應合理掌握,給桑量應按預計標準,定量給桑。

2、蠶的發育階段與給桑量:蠶的不同發育階段,給桑量不同,蠶齡越大,給桑量越多,在同一齡期中,也因少食期、中食期、盛食期和催眠期而不同,給桑量也相應增減,從少食期到盛食期逐漸增多,過了盛食期到催眠期逐漸減少。

①少食期給桑量:收蟻或餉食後約一天的時間稱為少食期,此時蠶體多皺,體表灰白色,體內各組織器官剛剛更新,消化吸收能力弱,必須控制給桑。通常餉食給桑不超過前齡最大給桑量的80%。

②中食期給桑量:少食期往後約一天的時間為中食期,此時蠶體細長,體色轉青,體壁皺紋逐漸減少,給桑量以上次給桑後下次給桑前蠶座略有少量殘桑為度。

③盛食期給桑量:中食期過後,蠶體粗壯,體色青白,體壁體表緊湊的一段時間,這時蠶的食桑量大,特別是5齡盛食期食桑多少,直接關係到蠶繭的產量和質量,務必使其充分吃飽。

④催眠期給桑量:盛食期之後,蠶體顏色漸漸轉為乳白色,體表緊湊而發亮,食慾開始減退,此時應逐漸減少給桑量。

3、溫度與給桑量:蠶室內的溫度、溼度能直接影響蠶的食慾和桑葉的萎嫣。溫度對蠶的食慾影響較大,而溼度則影響桑葉的萎嫣速度。小蠶防幹飼養在高溫多溼環境下,蠶食桑旺盛,發育快。由於多溼,能保持桑葉新鮮,因此可以減少給桑次數,適當增加每次給桑量。大蠶飼養沒有防幹設備,則一天的給桑量應根據室內氣象狀況、飼養形式等不同而靈活掌握,氣溫較高時,食慾旺盛,給桑量要適當增加,氣溫偏低時,酌情減少。

4、蠶品種與給桑量:由於蠶品種不同,食桑也有旺盛與緩慢的差別。一般情況下,國內本地品種大多食性急,給桑後很快取食,一次的食入量也多,所以給桑宜多。

5、葉質與給桑量:正常情況下,桑葉新鮮,葉肉厚,成熟適度,每次給桑量可稍微增加,給桑次數可稍微減少。反之,桑葉不甚新鮮或貯藏時間過久,葉肉薄,給桑次數要稍微增加,每次給桑量宜稍微減少。全葉比切葉不容易失水,條桑比全芽不容易失水,可略微減少給桑量。

6、給桑方法:給桑要求迅速而均勻。小蠶期在給桑前應做好均座、整座工作,使蠶座上蠶分佈均勻,尤其是趨密性強的品種,一定要均座後再給桑。給桑時可採用一撒、二均、三補的方法,使蠶座各處厚薄均勻,每隻蠶均能吃飽。由於蠶架上下左右各部位溫度有高有低,可在給桑結束後調換蠶箔位置。

大蠶期用芽葉或片葉給桑,首先要把桑葉抖散,力求一次拿足葉量,在蠶座均勻地散開;也可以先把桑葉放在蠶座中央,然後向四周勻開,給桑厚薄要均勻。給桑後,檢查是否有遺漏。

三、擴座、除沙

1、擴座:蠶的生長髮育極為迅速。1~2齡蠶體面積每天約增加2倍,3齡每天增加1倍。因此,隨著蠶的不斷生長,必須相應地擴大蠶座面積,尤其是小蠶在高溫中飼養,生長迅速,更需要提前擴大蠶座,使蠶能充分吃飽,健康的發育。

蠶座需稀密適度,過密時,相互擁擠,造成食桑不足,發育不齊,相互抓傷,增加感染蠶病機會;過稀則殘桑多,浪費桑葉,蠶座多溼,且蠶室、蠶具、勞動需要量增加。各齡蠶座面積和擴座程度,以蠶體面積和蠶的生長倍數為基數,再加上適當的活動餘地來計算。

小蠶期擴座一般用蠶筷、鵝毛把蠶沙連同蠶向蠶座四周擴大到預定面積,並將密集的蠶均勻分散。用片葉飼養,可在給桑時,把桑葉向外鋪放在蠶座四周,擴大到預定面積。擴座動作要輕、快,以免碰傷蠶體,並注意保持蠶座平整。大蠶期擴座,只需連蠶帶葉移放到蠶座四周。如果一個匾內不能擴展時,就要分匾,將少數蠶頭密的匾,各提出部分蠶,另外合併成一匾。要求在各齡盛食時擴大到該齡最大面積。

2、除沙:蠶座上的殘桑、蠶糞和糠草等合稱為蠶沙,除去蠶沙的操作稱為除沙。蠶座上蠶沙堆積過多,使蠶座多溼,容易發酵、蒸熱,蠶的體溫也隨之增高。因發酵產生的不良氣體也有害於蠶的健康。蠶座蒸熱,有利於病原的繁殖,所以要及時除沙。

3、除沙時期和次數:由於除沙時間不同,可分為眠除、起除和中除。在就眠之前的除沙稱為眠除,目的是使蠶座清潔乾燥,促進蠶的整齊就眠。起除是每眠蛻皮後的第一次除沙,通常在餵食前經蠶體消毒後撒焦糠加網,經二次給桑後除沙。中除是眠除和起除之間進行的各次除沙。目的是除去蠶沙,改善蠶座環境,促進蠶的食慾。

由於小蠶對多溼抵抗力較強,且蠶糞排量少,因此通常1齡不除沙,如果蠶沙過厚,可眠除一次。2齡時,起除、眠除各一次。3齡時,起除、中除、眠除各一次。大蠶食桑量多,排糞量也多,要及時除沙,一般4齡時,起除、眠除各一次,中除兩次。5齡時,起除後每天除一次。

4、除沙方法和注意事項:

除沙要使用蠶網,如果用手除沙,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損傷蠶體,並增加遺失蠶。小蠶用線網,大蠶用塑料網或麻繩網,除沙時注意以下幾點:

①除沙動作要輕,不要碰傷蠶體,起除時特別要注意。

②除沙時發現病死蠶要用蠶筷夾出,投入消毒容器中,集中深埋或銷燬,切莫隨地亂扔,更不可飼餵雞鴨。因為病蠶所帶病菌雖經雞鴨消化並不失活,但將隨雞鴨糞便汙染環境。同時要防止操作疏忽而遺失健康蠶。

③除沙完畢,應先打掃蠶室,然後洗手後再給桑飼餵。替換出來的蠶箔、蠶網,須經太陽暴曬消毒後使用。

④蠶沙不可攤曬在蠶室外面或直接施在桑園中,應堆制高溫發酵後,才能向桑園施用。

四、氣象調節

1、溫溼度的調節:在蠶的飼養過程中,主要的氣象環境是溫度、溼度、空氣和光線。其中以溫、溼度對蠶的生長髮育關係最為密切。一般1~2齡蠶適宜溫度為26~27℃,相對溼度為85~90%;3~4齡蠶適宜溫度為25~26℃,相對溼度為75~80%;5齡蠶適宜溫度為23~24℃,相對溼度為70%左右。

2、蠶室換氣:小蠶呼吸量小,對二氧化碳等氣體抵抗力強,通常每次給桑時開啟門窗,或揭去覆蓋就能滿足對新鮮空氣的要求。飼養大蠶則必須加強通風換氣工作,特別是在高溫多溼的情況下,如果不注意通風,勢必造成室內悶熱,空氣汙濁。。蠶座中蠶沙發生蒸熱,使蠶的體溫升高,體質虛弱,容易誘發蠶病。

①利用室內外溫差換氣:當室內溫度高於室外時,打開蠶室的上下換氣孔,由於熱空氣上升,汙濁空氣從上面換氣孔排出,室外新鮮空氣則由下面的換氣孔流入室內,促使室內空氣自然流通,保持清潔。

②利用風力換氣法:當室外有自然風時,打開南北門窗,促使空氣對流。根據風力大小調節門窗開啟面積。如果無風且室內外溫差不大時,可用排氣風扇排出室內空氣。但要防止強風直吹蠶座造成桑葉萎嫣。

3、蠶室光線:由於蠶對光線有趨光性和背光性反應,容易使蠶密集到蠶座一側而造成分佈不均,影響食桑。因此,蠶室要求光線均勻,並防止陽光直射蠶座,使局部蠶座溫度增高和桑葉萎嫣,所以養蠶室內宜保持分散光線明暗一致。

五、眠起處理:蠶的眠、起是齡期增進的轉變過程,眠中外觀上雖然呈靜止狀態,但體內卻進行著積極的蛻皮活動,對外界環境條件極為敏感。因此,眠起處理是飼養技術上重要的一環,加之群體處理的複雜性,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蠶的正常發育,帶來操作上的麻煩。

1、眠前處理:

①適時加睡眠網:眠前加網除沙是為了改善蠶的就眠環境,確保蠶座清潔乾燥。加眠網要適時,加網過早殘桑多,眠中蠶座冷溼,容易就眠不齊,影響眠蠶健康;加網過遲則除沙時網下眠蠶多,給工作帶來困難,且多遺失蠶。

加眠網適期,主要觀察蠶的體色、體形、食桑行動等的變化來決定。通常1齡期可不眠除,把蠶沙攤薄,擴大蠶座,蠶頭放稀,撒焦糠即可。如眠前蠶沙厚,仍應加網眠除。小蠶期加網,寧早勿遲。4齡大眠的特點是眠性慢,眠起容易不齊,加網宜稍推遲,當發現蠶匾內有個別眠蠶時加網。

②飽食就眠:各齡蠶過了盛食期後,食桑逐漸減少,體壁緊湊而發亮,略吐絲縷,這就是眠的前兆,稱為催眠。在此期間,必須注意飽食,積蓄足夠的營養,以備眠中及蛻皮時的消耗,給桑時要處處給到,但要控制給桑量。

③提青分批:在一個群體內,由於雌雄不同,給桑不勻、桑葉老嫩不一、蠶頭稀密不勻等原因,個體之間發育完全不一致。在就眠不齊的情況下,應把遲眠蠶,也就是常說的青頭,需要和眠蠶分開,把青頭提出來的這一操作過程稱為提青。

具體方法:在蠶座上撒焦糠,然後加網,略給桑葉,待青蠶爬上蠶網後提起蠶網。小蠶期提出的遲眠蠶,仍採用防幹育,給予優質桑葉,使飽食就眠。同時,為了縮小個體之間發育快慢的差異,將提出的遲眠蠶放在溫度較高處,促其就眠,對極少數體質比較虛弱的遲眠小蠶應及時淘汰。

2、眠中保護:眠中保護是指從停食到餉食前這段時間的環境保護。眠中經過時間的長短因品種、齡期、溫溼度而不同。在正常的溫溼度條件下,1~2齡眠中經過時間需20~22小時,大眠需40~45小時。眠中保護溫度可比飼養中降低1℃,眠中前期(停食後到出現起蠶前)保持蠶座和環境乾燥,乾溼度差2℃~3℃,蠶座中要多撒焦糠。

小蠶炕床育苗,應打開換氣孔,揭開炕床門,取掉下層溼草簾。炕房飼養、圍臺飼養可揭開塑料薄膜。防幹紙飼養和塑料薄膜覆蓋飼養,則揭去覆蓋物。眠中後期開始蛻皮至餉食前避免過幹,要適當補溼,乾溼度差保持1.5~2℃,促使蠶順利蛻皮。

眠中光線宜稍微暗而均勻,防止日光照射和強風直吹蠶座而造成蠶密集一處,使蠶蛻皮和餉食處理困難。眠中要保持安靜,防止震動。

3、餉食處理:各齡蠶在蛻皮後的第一次給桑稱餉食。眠蠶起後要掌握適時餉食。蠶在蛻皮後經過2~3小時開始有食慾。餉食適期,主要依據蠶的頭部色澤和食慾來決定。起蠶頭部由剛蛻皮時的灰白色變成淡褐色,再轉變為黑褐色。當頭部呈灰白色時,口器嫩,尚無食慾,不宜餉食,否則會引起蠶的消化吸收不良,並使蠶發育不齊。

通常在大多數起蠶頭部呈淡褐色,頭胸部昂起並左右擺動,顯示求食狀態時為餉食適期。為了使蠶發育整齊,一般在提好青的基礎上,儘量做到齊起餉食。餉食用桑,要求新鮮,適熟偏嫩。給桑量要適當控制,一般餉食第一次給桑為前齡盛食期最大給桑量的80%,掌握食盡為好。

六、消毒防病:蠶病治理的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通過蠶前消毒能把有害病菌大部分消滅,但決不能完全殺滅。

殘留的病原在蠶的飼養過程中大量繁殖,廣泛分佈於蠶座、蠶室及周圍環境中,伺機侵染蠶體。因此,在蠶的飼養過程中要繼續做好消毒防病工作。每齡起蠶,不管是否發病,堅持用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每次除沙後,用1%漂白粉液拖地或或撒新鮮石灰。蠶室周圍經常用1%漂白粉液噴灑。堅持換鞋服入室,洗手給桑,杜絕飼養人員相互竄走蠶室。

[我是土家么妹娃,一個喜歡農業的土家農村姑娘,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哈,麼麼噠!]


土家么妹娃


怎樣養蠶,養蠶時期要注意什麼?

第一,養蠶的環境,要整潔乾淨,減少細菌病毒對蠶的危害。

二、桑葉的處理


採桑葉,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這2個時間段進行。注意!千萬不要採摘帶有雨水和露水的葉子,不然蠶吃了之後,會生病甚至死忘。

1.養蠶食用的桑葉:葉質要柔軟、新鮮,乾淨,沒有病蟲害等汙染。

2.桑葉採回來以後,我們要貯存好並輕鬆堆放。夏季高溫乾燥時,要給桑葉噴水,來保持桑葉的新鮮。

3.蠶的餵食標準:每天餵食桑葉三次,給桑要均勻。

三、做好除沙和眠期管理

小蠶期由於家蠶生長髮育較快,每次餵養前,我們都要合理安排餵食密度。以免發生多數蠶擠在一起吃的現象。

除沙要求1齡不除沙,2齡起除沙一次,3齡起、中、眠各除沙1次,眠期要保持蠶座乾燥,適時加網,適時止桑提青,眼蠶達到95%時按焦糠:石灰粉=4:1的比例撒於蠶座止桑;眠中要管好,保侍安靜,光線均勻偏暗,溼度偏低,見起蠶時要進行補溼,適時餉食。

四、做好消毒,消防防病工作

要嚴格進行環境消毒,按時進行蠶體蠶座消毒,杜絕微孢子蟲、病毒、細菌等感染蠶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五、加強簇中管理

上簇程度要做到老 熟均勻不偏 生,上簇密度均勻不偏密。

上簇初期要防止強風直吹。上簇中期要注意通風換氣和排溼,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注意室內光線均勻。上簇後期要做好清場工作,並時常觀察,防治螞蟻和鼠害。建議採用方格簇,這樣省時省力,還能產出更多的上繭。

六、適時採繭及時交售

採繭時間要根據化蛹程度而定,春期蠶蛹為黃褐色、秋期蠶蛹為黃色為採繭最適期。一般春、晚秋蠶在上簇後7d採繭,夏秋蠶在上簇後6-7d採繭。採繭時先採爛繭、薄皮繭、雙宮繭,再採上繭,採繭時要輕採輕放,交按上繭、雙宮繭、下繭分開攤放,分類銷售。


新區洺株


先回答養蠶的問題,我所知道的是 四川農村很多都養蠶的,我家每年也要養3次 首先養蠶那屋要先消毒 每次該拿蠶寶時廣播會通知去繭站拿, 拿回去以後等孵化這時就可以去採集桑葉,然後切細餵給它們吃,桑葉必須乾淨,不能有周圍田地打過農藥的,還有不能是核桃樹周圍的,不然容易中毒,環境要乾燥 最好放在簸箕裡養,每天中午要給蠶換一個簸箕,這樣它下面的剩餘殘渣就可以去掉,大眠起來後就可以把他們放在地上養了,這樣有利於不至於天天到殘渣了,這樣養到第七天左右就可以喂老藥 它們就會慢慢變老了,最後放到蠶籠上等待成繭 最後賣掉。週期短,就是人累 最好的兩季是春季和快冬季那時候 收益最高



農村柒哥


養蠶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從蠶蟻到蠶寶寶

  適宜溫度:20-25℃。

  時間:2-3天孵化。

  收蟻:小蠶會象螞蟻一樣從卵殼內鑽出來,用很輕的手勢,把它收引到嫩葉上。注意事項:蠶卵孵化期間需透氣避光保存。

  2、餵養蠶寶

  蠶寶寶的生活習性是: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生活環境:塑料或木質的平板盒子

  注意事項:桑葉要新鮮的,也可以每次採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幾張,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裡保鮮。採來的葉子會有一定的灰塵,可以洗淨後晾乾,一定要晾乾,不然小蠶或大蠶吃了會拉肚子的。

  3、蠶寶寶吐絲結繭

  蛻皮: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幼蟲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共要脫皮四次。   結繭:4次蛻皮後再過7-8天,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發亮,則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   注意事項:在養蠶盒內放些可以支撐的東西,幫助蠶寶寶做繭。

  4、關於蠶屎

  蠶屎又名蠶砂,有治溼、療瘙癢、去火、祛風溼、聰耳明目之功效。很多老人將其曬乾,做成枕頭給剛出生的孩子枕著睡覺。蠶的糞便,黑色的顆粒,中醫可以入藥,還是植物很好的養料。

  5、蠶寶寶破繭

  在繭子中進行最後一次(第五次)脫皮,成為蛹。再過大約7-10天后,蛹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

  注意事項:身體胖呼呼的是蠶寶寶的媽媽,瘦瘦的是蠶寶寶的爸爸。讓蠶寶寶的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到了第二天,就可以看到很多的蠶卵,如果保護得好,到第二年春天這些蠶卵就可以再次孵化。

  養蠶的注意事項

   1、蠶是餓不死的,只有生病它才會死。

  2、不要用手摸蠶;給它喂的桑葉要洗乾淨,但洗後一定要把水擦乾,不能讓蠶碰到水,不然它會死。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裡,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3、蠶對香味特別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氣淨化劑、香味化妝品等。絕對禁止用任何類型的殺蟲劑!    4、小蠶剛從卵裡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餵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等它要結繭子的時候,拿些麥稈子札成枝枝椏椏的型狀就可以了。

  5、破繭後,把它們一起放在一個盒子裡,它們會在一起交尾,然後產卵。有時因為養的蠶少,所以破繭的時候蛾子會有落單的,但不用擔心,只要有一對蠶成功,相信也夠你養了。養蠶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從蠶蟻到蠶寶寶

  適宜溫度:20-25℃。

  時間:2-3天孵化。

  收蟻:小蠶會象螞蟻一樣從卵殼內鑽出來,用很輕的手勢,把它收引到嫩葉上。注意事項:蠶卵孵化期間需透氣避光保存。

  2、餵養蠶寶

  蠶寶寶的生活習性是: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生活環境:塑料或木質的平板盒子

  注意事項:桑葉要新鮮的,也可以每次採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幾張,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裡保鮮。採來的葉子會有一定的灰塵,可以洗淨後晾乾,一定要晾乾,不然小蠶或大蠶吃了會拉肚子的。

  3、蠶寶寶吐絲結繭

  蛻皮: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幼蟲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共要脫皮四次。   結繭:4次蛻皮後再過7-8天,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發亮,則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   注意事項:在養蠶盒內放些可以支撐的東西,幫助蠶寶寶做繭。

  4、關於蠶屎

  蠶屎又名蠶砂,有治溼、療瘙癢、去火、祛風溼、聰耳明目之功效。很多老人將其曬乾,做成枕頭給剛出生的孩子枕著睡覺。蠶的糞便,黑色的顆粒,中醫可以入藥,還是植物很好的養料。

  5、蠶寶寶破繭

  在繭子中進行最後一次(第五次)脫皮,成為蛹。再過大約7-10天后,蛹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

  注意事項:身體胖呼呼的是蠶寶寶的媽媽,瘦瘦的是蠶寶寶的爸爸。讓蠶寶寶的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到了第二天,就可以看到很多的蠶卵,如果保護得好,到第二年春天這些蠶卵就可以再次孵化。

  養蠶的注意事項

   1、蠶是餓不死的,只有生病它才會死。

  2、不要用手摸蠶;給它喂的桑葉要洗乾淨,但洗後一定要把水擦乾,不能讓蠶碰到水,不然它會死。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裡,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3、蠶對香味特別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氣淨化劑、香味化妝品等。絕對禁止用任何類型的殺蟲劑!    4、小蠶剛從卵裡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餵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等它要結繭子的時候,拿些麥稈子札成枝枝椏椏的型狀就可以了。

  5、破繭後,把它們一起放在一個盒子裡,它們會在一起交尾,然後產卵。有時因為養的蠶少,所以破繭的時候蛾子會有落單的,但不用擔心,只要有一對蠶成功,相信也夠你養了。


善良的簡單


養蠶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從蠶蟻到蠶寶寶:適合溫度在20到25攝氏度,時間要2到3天孵化,蠶卵孵化期間要透氣避光保存。

2、餵養蠶寶寶:桑葉要新鮮的,也可以每次多采集一點,分次每天用幾片,其餘的放在冰箱裡保鮮。採來的葉子一定要洗乾淨晾乾,不然吃了會拉肚子的。

3、蠶寶寶吐絲結繭:在蠶盒內放些可以支撐的東西,幫助蠶寶寶做繭。

4、關於蠶屎:有治溼、瘙癢、去火、祛風溼、聰耳明目之功效,也是植物很好的養料。

5、蠶寶寶破繭而出:身體很胖的是蠶寶寶的媽媽,瘦瘦的是蠶寶寶的爸爸。讓蠶寶寶的爸爸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第二天就可以看到很多的蠶卵,如果保護的好,到第二年春天這些蠶卵就可以再次孵化。

6、蠶的敏感度:蠶對香味特別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氣淨化器、香味化妝品等,也禁止用任何類型的殺蟲劑。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養蠶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鄉村小瞿


關於如何養蠶,說實話這個話題有點大,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如果之前沒有了解過的,個人覺得可以買一些相關的書籍,學習下理論知識,或者到其他養殖戶那幹活,養了幾季蠶就知道大概了。在農村養蠶,對於很多養殖戶來說,是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徑,管理得當加上蠶繭價格可以的話,一張紙的蠶種可收入2000元左右,如果養5張紙的蠶種,一季蠶的毛收入就在1萬元左右,在南方多地一年可以養4季蠶,也就是說通過養蠶毛收入可達4萬元左右。當然這只是理想的條件下,想要把蠶養好不是那麼簡單的,講究的是“粗中有細”,特別是蠶病預防方面,不能有半點馬虎,下面就來說說具體該如何養蠶,以及需要注意的幾個事項。



如何養蠶?

養蠶的具體操作流程,個人認為可以劃分為4個時期,分別為養蠶前的準備階段、小蠶期、大蠶期和上蔟及後期管理,各時期具體操作如下。

一、養蠶前準備階段

1、要有合適的桑園。按照目前的養蠶模式,養蠶是需要有充足的桑葉的,如果沒有桑葉,那就沒辦法把蠶養好,因此開始養蠶前,要先把桑葉的來源落實好,自家種植桑樹時,要注意地塊的選擇,儘量讓桑園連片,這樣對於蠶病的預防是有很大幫助的。

2、要有專門養蠶的蠶房。蠶房可以說是養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就跟桑葉一樣,如果沒有合適的蠶房,蠶就沒有棲息的場所。但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用來做蠶房,既要考慮採光問題,又要考慮通風保溫,蠶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5℃左右,高於28℃或者低於20℃都不利於蠶的正常生長。

3、要有蠶具、蔟具、蠶藥等。實際養蠶時,需要不少輔助的東西,像蠶座、蠶架是不可或缺的,還有蠶在5齡後期,需要安排上蔟,此時就要用到蔟具,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方格蔟。同時還得有新鮮的生石灰,以及一些必要的蠶藥,比如防僵粉、蛻皮激素等等。

4、預訂適量的蠶種。通常情況下,蠶種是需要提前預訂的,它不像其他的商品可以隨時買到,如果沒有提前預訂,是沒有蠶種的。預訂蠶種時需要綜合考慮自身情況,比如桑葉數量、勞動力、蠶具等,做到量力而行,特別是不能超出桑葉的供應量,桑葉只夠養3張紙的蠶種時,預訂蠶種就不能超過這個量。



二、小蠶期

1、蠶種催青、適時收蟻。領到蠶種後,要在蠶房中進行催青處理,這樣有利於蠶的整齊度,通常選擇上午8點至10點,如果蠶房中溫度不夠時,要想辦法進行升溫。當蠶種孵出差不多時,要進行收蟻,收蟻時儘可能一次完成,這樣不容易出現大小蠶。

2、做好小蠶期管理。小蠶期是指蠶從1齡長到3齡,這個期間蠶的個頭會逐漸長大,桑葉的進食量也逐漸增多,在餵食桑葉時,需要注意桑葉的新鮮度和成熟度,蠶齡越小時,就得喂越嫩的桑葉。同時,要控制好養蠶密度,要多次進行擴座,衛生消毒工作也不能馬虎,目前比較傾向於小蠶共育,但這得看實際情況,具備條件的自然是好。



三、大蠶期

1、及時進行除沙、擴座。大蠶期是指蠶在4齡和5齡階段,該階段是蠶長的最快的時候,可以很明顯地看到蠶體變大了,此時要注意擴座。一般情況下,擴座是跟除沙一起操作的,養蠶除沙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要把蠶糞、蠶尿、剩餘的桑葉等清理乾淨,給蠶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降低蠶病出現的概率。

2、加大桑葉餵食量。大蠶期桑葉的進食量基本上佔據整個蠶期使用量的80%以上,小蠶期需要的桑葉相對較少,此時餵食桑葉就不能按照原來的方式,需要使用老一點的桑葉,靠近枝頭的嫩葉就不要採摘,當然要確保桑葉是乾淨、安全的,含有蟲卵、泥沙等異常情況的桑葉不宜使用。

3、控制好蠶房溫溼度,避免誘發蠶病。在大蠶期是很容易出現蠶病的,有的可能是前期潛伏了某種病毒,只是在大蠶期表現出來了,有的則是大蠶期誘發出來的,養蠶一旦發病,蠶繭的品質和產量都會有較大的影響。而容易對蠶病有影響的是蠶房內的溫溼度,高溫高溼的狀態下,很容易出現膿蠶、殭蠶等。



四、上蔟及後期管理

1、把握上蔟時機。蠶進入5齡後期,養殖戶就得觀察熟蠶情況,當發現有10%左右的蠶成熟後,就可以使用蛻皮激素,按照比例兌水噴灑在桑葉上,要不了幾個小時,蠶就會開始尋找吐絲作繭的地方。上蔟時機的把握非常關鍵,過早了影響蠶繭產量,過吃了容易出現柴印繭、雙宮繭等。

2、選擇合適的蔟具,輕拿輕放。蠶達到上蔟條件時,就需要及時放置蔟具,以便熟蠶吐絲作繭,蔟具的種類比較多,但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方格蔟。同時在放置蔟具前,要進行消毒,一般是清洗乾淨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把蔟具放在蠶座裡時,要注意輕拿輕放,不能傷害到蠶體,發現有遊離蠶時,要及時挑揀出來。

3、擇機摘蠶繭,做好蠶房、蔟具等清掃消毒。蠶上蔟結束後,有一週左右的時間,就得開始摘蠶繭了,摘蠶繭時也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等裡面化蛹後才能摘,一般先捏以下蠶繭,有一定的硬度,再剪開看下蠶是否成蠶蛹了。蠶繭摘完後,要及時清掃蠶房、蔟具等,再進行清洗消毒,需要做到裡裡外外,不留死角,下一季蠶來臨之前,還有進行消毒。



養蠶注意事項

(1)做好蠶房、蠶具、蔟具等衛生消毒。養蠶有時可以說是要求比較高的,特別是衛生消毒方面,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來不得半點馬虎,如果哪個環節消毒工作沒有做好,蠶就容易得病,稍微輕的會減產,嚴重的會面臨著絕收。因此各齡蠶期消毒工作都得落實到位,不僅要重視蠶房內部的消毒,而且還得注意蠶房周圍,蠶沙、蠶具等不可隨意堆放在蠶房周邊。

(2)根據不同蠶齡控制好桑葉進食量,做到良桑飽食。科學的飼養方法是按需投放桑葉量,既要讓蠶吃飽,又要不浪費桑葉,這對養殖戶來說是不小的考驗,需要了解到1-5齡階段,蠶所需的桑葉量,平時餵食桑葉時可以觀察進食情況,發現剩餘的桑葉還有不少,說明給的桑葉多了,桑葉餵食後很快吃光了,那麼下次可以適當多些。

(3)注意蠶眠期前後的處理。入眠和起眠是蠶的一種特殊發育方式,每經過一眠蠶就大一齡,養殖戶要搞清楚什麼樣的狀態是入眠了,因為蠶進入眠期是不進食桑葉的,而且眠期抵抗力下降,如果沒有做好防範,容易影響蠶的正常生長。在入眠前和起眠後,桑葉的餵食量要適當減少,同時要注意除沙,挑出個頭偏小的蠶和病蠶。

(4)注意蠶病的預防,提倡綜合防治。蠶病的預防可以說是整個養蠶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該環節如果沒有處理好,誘發了一些蠶病,那麼前期的付出就可能得不到回報。當然在蠶病的預防方面,提倡綜合防治,因為大部分蠶病一旦表現出相關症狀後,往往是進入晚期,藥物很難湊效,只有在前期養蠶時重視衛生消毒、控制好蠶房溫溼度,才能降低中招蠶病的概率。



總之,養蠶的過程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很多細節方面需要做好的,需要養殖戶具有信心、耐心、細心和恆心。也就是說要能夠靜下心來,每到一個階段,就做好相應階段該做好的事,一步一步往前推進,只要各環節做好了,最終蠶繭的品質和產量就低不了,養蠶的收益自然會顯著提升。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怎麼養蠶,需要注意什麼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養蠶對佘養植業來說是門技術活,養得好的話收入是很好的,消路也是供不應求的,下面我給大家普及一下養蠶應該注意一下什麼問題吧,也許能幫助到大家。

請大家注意一下以下幾個步驟吧,第一個是溫度控制,應想辦法控制左18一25度之間。

第二是消毒問題,一般我們是使用石灰消毒,但是請大家注意下一定要用生石灰,在養蠶房間裡一個星期放一次。

第三個問題就是喂蠶問題,要知道蠶都是吃桑葉的,那麼大家在餵食蠶時請千萬注意,帶露水的桑葉不能喂,帶雨水的桑葉不能喂,這樣就會讓蠶少生病了。

第四就是養蠶場所不能有煙味,酒精味,農藥味,等等,味道比較重的東西。

好了因本人能力有有限,還在是學習時期,說不全面的地方請大家理解。



報怨設有用一切靠自己


1.春蠶:春蠶飼養的特點是天氣溫和,葉質好,經過冬天的寒冷天氣殺滅了部分病原菌,環境清潔,養蠶容易獲得優質高產,但是小蠶期往往氣溫較低,達不到小蠶飼養要求而需要加溫,6月初出現高溫悶熱天氣的幾率較高。

因此春蠶要儘量養足養好,才能有優質的高產;春蠶飼養不能過遲,以免後期遇不良氣候;同時小蠶期要實行闇火加溫。

春蠶的飼養量,可按每盒蠶種用桑650~700g(芽葉),估算出可飼養的蠶種數量。

2.夏蠶:夏蠶飼養的特點是飼養期間往往是江浙蠶區的梅雨季節,容易形成悶熱的養蠶環境。用桑以利用桑樹夏伐後重新生長的疏芽葉為主,也利用部分春伐桑或春蠶期餘葉,夏葉的利用結合疏芽留條,有利於養好樹形。

由於溫度高、溼度大,飼養難度較大,蠶繭質量較差。因此,夏蠶飼養要適當控制,一般採葉以不超過夏伐後長出的新梢基部的4或5片葉為度。如養二期秋蠶或僅養一期秋蠶的,飼養時間應適當推遲。

3.早秋蠶:早秋蠶飼養的特點是自然環境處於一年中氣溫最高,易發生乾旱,且多變的季節;這一時期其他作物治蟲頻繁,容易造成農藥中毒,是全年蠶作安全性最差和蠶繭質量最差的時期。

早秋蠶的用桑主要是用桑枝條的下部分葉,適當的採用一些葉子能促進枝條的持續生長,有利於改善中秋蠶的葉質,但如果採葉過度的話,就會抑制到桑樹的正常生長,不免影響到中秋蠶的飼養以及來年的春葉產量。

因此,除了一部分的桑樹苗集中產區外,就應該控制飼養早秋蠶。成林桑園飼養早秋蠶的,採葉量以就不超過桑樹枝條著葉數的1/2為度。

4.中秋蠶:中秋蠶飼養的特點是自然溫度雖然開始有所下降,但仍然超過養蠶的適溫範圍。桑樹生長到達頂峰,如遇連續高溫乾旱的年份,桑葉就會老化;如果不養早秋蠶,下部的葉片就出現黃化;中秋又是桑樹病蟲害多發的季節,個別年份需要蟲口奪葉,所以,是葉質較差的一期。

中秋蠶從產繭量上看是僅次於春蠶的一期,但飼養量一般接近或超過春蠶,在佈局上要考慮充分利用桑葉,一般以採葉後的枝條梢端留有7或8片葉為度。

5.晚秋蠶:晚秋蠶飼養的特點是氣溫明顯下降,特別是後期的夜間往往會出現過低的溫度;桑葉質量由於中秋的利用而得到改善,飼養量需根據中秋飼養後的餘葉情況而定。

晚秋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期,由於連續養蠶病菌積暴多,加上氣溫變化大,往往容易發生蠶病。

晚秋採葉後的枝條上至少應留有3或4片桑葉,以防冬芽秋髮,影響望年春葉產量。

在正常情況下,春期蠶種催青,長江流域的四川蠶區均在4月上旬(川南稍早);江蘇蠶區約在4月中旬;浙江蠶區一般比江蘇早3~5天;珠江三角洲的廣東蠶區約在3月上旬;山東蠶區約在4月下旬。在同一地區因氣候、桑品種等原因,催青時間會略有不同。


閩西阿華365


個人覺得養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每天要採摘新鮮的且不帶露水的桑葉 2,室內不能使用蚊香,滅蟲劑等,蠶寶寶對氣味很敏感的 3,要及時清理蠶寶寶吃剩下多餘乾枯的桑葉和糞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