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對外人客氣,對家人凶,總是站在外人立場說話,甚至都不認識的人,這是什麼心理?自卑?

礎肥圓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我來說說這到底是什麼心理。

1、討好外人、對家人兇,這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討好他人,忽視自己或者家人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比方說,有些丈夫對外人表現得非常客氣仗義,為了幫所謂的朋友兄弟,不分是非對錯,犧牲自己家的利益,甚至還為了外人,和自己家的媳婦吵架打架。

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表現。

討好型人格,總是很在意外人的評價,不懂拒絕外人,抬高外人貶低家人,缺乏原則和底線。寧願讓家人難過,也不能讓外人失望。

2、極度自卑,本身沒什麼能力,又渴望被外界認同

在這些人心裡,他們並不在意自己的真實感受,家人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家人想什麼不重要,也不需要照顧他們的感受。

但是,外人是不同的。外人對他們的表揚才是表揚,外人對他們的肯定,才能讓他們開心。

比方說,有位女士,從小到大,她的父母兄弟都不把她當回事。她極度自卑。

她本身沒什麼能力,掙不了多少錢。但是,為了獲得父母兄弟朋友的認同,她不斷為他們付出。

婚後,她的經濟條件並不好,但是,她仍然經常從自己家拿錢拿東西貼補父母兄弟,經常拿著家裡的東西,送給外面的熟人朋友。甚至連為自己孩子上學準備的錢,也都拿出去給她兄弟買汽車了。

她這麼做,就為了換一句別人誇她有本事。

而自己家卻越過越緊張。老公為此和她經常吵架,甚至鬧起了離婚。孩子也認為媽媽不愛自己,不愛這個家,對外人更好,對她也很有意見。

3、耳濡目染,學會了窩裡橫

我們說,親密關係有時就是一個輪迴。

有些人之所以窩裡橫,是因為有個窩裡橫的媽媽或者爸爸。從小到大,看到父母在家窩裡橫,他不知不覺中學會了。

比方說,有位男士,他的爸爸就是典型的窩裡橫。小時候,他看他爸對外人好,對自己和媽媽不好,就覺得很痛苦。

他發誓以後絕對不要成為爸爸這個樣子。誰知道,等他結婚了,他對老婆的態度和他爸對他媽的態度一模一樣。

他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變成了我們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這就是因為親密關係有時會出現代際輪迴。

上一輩父母怎麼相處的,等到了自己這裡,也很可能變成父母那樣。

父母家人窩裡橫的樣子,會不知不覺刻畫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我們有可能也變成這個樣子。這就是親密關係的輪迴,不知不自覺中,原生家庭的不好,變成了我們身上的慣性。



我是柳柳老師,有溫度有思考的大學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婦聯特約婚戀情感專家,專欄作者。

謝謝你這麼優秀,還關注我~


柳柳老師


我原生家庭就這樣,父母都是對外奴顏卑膝型,我以前也說過哪怕是對外面的小動物都卑躬屈膝。最可怕的是我們也都長成了這樣,還不自知。所以,一生都敗了。我快五十歲才明白過來,但什麼都已經錯過和定型了。而我的父母還在那裡拼命地坑家坑孩子,怎麼勸都不聽。因為我年齡大了,不能再打我了,但咒罵我的言辭要多難聽有多難聽。他們認為天下無賊,天底下都是和他們一樣菩薩心腸的人。一次次上當受騙,卻不改變。然後還要求我們和他們一樣去無底線的善良。我們一次次給他們拿錢打水漂,他們明明知道是有去無回,但就是要天天充冤大頭。

我們活得特別痛苦,擺脫不了,因為道德綁架厲害,動不動就說你不管老人。

我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心理,後來想想可能是智力問題,否則何以不自知?

拒絕道德婊和噴子,誰遇到誰心裡清楚。


手機用戶62449001349


嗯,我家父母也是這樣喲,對外人說話和氣,溫柔,但是在家就是天天吵架,說話惡聲惡氣,爭輸贏,外面忍得辛苦,回家來就爆發,我都快五十了,還沒看到他們恩愛的時候,他們在家就是有脾氣就爆發,也沒給我一個溫馨的家,沒有煮一頓好吃的飯菜,給他們說天天吵鬧會影響孫子,不要帶壞後輩,那可不得了,我媽就說幫我帶大孩子了,我就嫌棄她們了,包括我的孩子也是他們出氣筒,他們幫我帶的孩子,很多個性習慣都傳給了我的孩子,我現在慢慢糾正,改造孩子的過程雖然難,但是她們感覺我說的,做的都有理,慢慢地跟著我學,可是我的爸媽那可不能說他們,一說她們缺點,非跟我爭,爭不過就不吃飯,就收拾衣服走人,我怕影響孩子,給孩子留下不孝順的印象,都是我投降!一生好強,卻又沒強出啥名堂,只知道窩裡鬥,我實在怕了,現在隨他們自由,想跟我生活,我就照顧好他們,不想跟我住,回老家,我就隔天送飯菜去看!沒上班比上班還累,有時候感嘆孝子難當啊!唉有時就安慰自己,我能摸著後頸窩,看不到未來,我老了是不是如此,今生倍受的折磨就是前世欠的債,該自己還,慢慢地不去管父母的脾氣,隨他們,我做好我自己就是了!唉,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用戶9772872557394藍


我媽就是這樣一個人。

把我姥爺的房子放在我小舅名下,給我姨住著。又讓我小舅拿出錢來補償我大舅。把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自己呢,啥都不剩。還不讓我說。

過年我跟她吵了一架。因為她讓我帶我姐的孩子去蹦床。我那天已經安排了自己的事情。然後她根本就不管,還問我為什麼不早點帶著孩子出去玩。我急了,就說你要是像我姐這樣照顧孩子的需求我就不會是今天這樣。

後來我慢慢了解到,我媽6歲的時候我姥姥就生活不能自理了。姥爺忙工作不回家。她跟著瞎眼的奶奶長大的。從排行講,我媽又是中間的,就是最容易被忽略最付出的位置。所以她就是對他人是極度付出。只是對最最親近的人,敢索取。這個索取有的時候就過度了。

我爸當時認識我媽的時候,說有一次去找我媽,蒸饅頭的面已經開了。我姨就扒開幾個眼晾著,然後去睡覺了。死活等我媽回來蒸饅頭。我爸那時候就覺得要保護我媽。所以現在我們出門吃飯,我爸都先說,選你媽愛吃的不能讓你媽餓著。

我媽對我的方式是對她自己的方式。因為她的需求除了我爸沒多少人搭理過,所以她對外人總是很樂於付出,來換取別人主動給的一點好處。只對我爸和我才敢主動提要求,提要求的方式甚至很蠻橫。因為沒有信心能得到他人的支持。

對外人客氣對家人兇,是總忽略自己感受的人。因為可能長大的過程有很多很多被忽略的經歷,所以形成了這樣的模式:在外面沒有自我的付出。回到家看不到親近的人的感受。如果幸運遇到我爸那樣的,某些部分能被治癒。

如果你認識這樣的人,她很兇的對你,不是因為你沒有價值你不值得被好好對待,是因為她被別人這麼對待她學會的。所以如果希望ta溫柔,就要先讓ta體驗到被溫柔對待是什麼感覺。然後才能給。

願大家都被世界溫柔相待。

槿裡情感工作室,為18-45歲的青年提供情感支持。

你怎麼了,可以跟我說說麼?



在家他誰都怕。出外他誰也不怕,這才是英雄。在家誰都怕他,出外他誰都怕,懦夫。


霜月飛鴻


我的親戚就是這樣的人,特別怪,在外邊,就連高速收費站的收費員跟他禮節性的說:你好!他也要點頭哈腰的回覆聲,你好你好!在家,稍不如意就大吼大叫,你接電話接晚都不行,開門開晚了也大吼,他對親人比較冷漠,不知道如何去關心,他第一任妻子跟他實在過不了離婚了,孩子跟他斷絕了關係。由於有個不錯的工作,經濟還不錯,但不會花錢。他的原生家庭應該是有問題的,他父母在他小的時候工作很忙,把他扔給老人就沒咋管,在他幼年期幾乎都沒被母親抱過,母親性格暴躁,父親性格懦弱無能,在他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管教和溝通,造成他現在生活裡不會交流,更沒有情感上的溝通,大概就是這樣造成的他現在這樣的性格。


紅塵萬丈笑滄桑


也沒那麼複雜,如果不是平時的矛盾積累,造成了彼此不認同,會有這事?就說我和我父親,七八年來沒說過什麼話,就算說話那也是扯皮,因為在我小的時候他根本沒什麼治理觀念和技巧,目光短淺,導致後來我越來越疏遠他,我只覺得我以後對他只是盡義務。


skiing728


我爸就是這樣的,還有一樣,駕家懶外勤,在家對我媽脾氣不好,懶的什麼也不幹,用我媽的話說,就是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人,但在單位是出了名的好人,誰有事都找他,我爸還會修理電器,所以誰家也收音機電視機壞了都找他,他還會自己掏錢買零配件,對我和我妹確很摳門。雖然我爸去了另外一個世界了,可每當想起他確怎麼也想不起他的好,只知道他對外人好,在外面勤快,人緣好


用戶85771159548


我親身經歷,而且還是最親的人,對外人非常熱情大方!!滿嘴仁義道德,對家人非常摳門,各種捨不得,外人來了可以大魚大肉。吃好喝好還怕沒照顧好,親人飯都不想給你做一頓!!然後各種覺得你不行,人家的行,哪怕你風光無限也好呢。有句話說的好,沒經歷過就不知痛,沒經歷得到過,就不會去追求。人嘛相互的,就拿每個人的父母來說,你養我小盡義務了,我養你老陪你老。當然沒感受愛,也不會很有愛!!世間什麼人都有,所以沒經歷過別人的痛就沒必要批判別人。慢慢的懂得捨棄放下。就成熟了,很多東西真沒必要強求和傷心。


執筆封路


對外要客氣,我小時和同學打架,我父母把我打的慘,還對同學的家人賠不是,同學家人也很客氣賠不事,後來兩家相安無事,長大了我們成了兄弟哥們,我現在覺得這種方法不是父母軟弱,反而襯托出他們的人品修養,更何況我父親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力氣大,如果象你們那樣,豈不先打我同學再收搶他大人?有這樣為人處事的嗎?對內嚴有什麼不好?他們處理事情的方式影響了我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