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東平縣後亭社區的戰“疫”篇章


東平縣後亭社區的戰“疫”篇章

魯網2月28日訊 後亭社區是東平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也是山東省為數不多的大型集中安置區之一,於2018年9月順利完成整體搬遷入住,社區共有1010戶4172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後亭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倍受社會各界關注,在彭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堅強領導下,後亭社區“兩委”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全體居民,譜寫了“硬核”防控勇擔當、群策群力護家園的戰“疫”篇章,留下了一個個難忘的鏡頭。

東平縣後亭社區的戰“疫”篇章

鏡頭一:立足“早”字快行動,“硬核”防控勇擔當

“這次疫情很厲害,咱村這麼多人,絕不能大意!我當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武主任為副組長,在座的其他同志都是成員。我們要早行動爭主動,現在當務之急是分組包片摸情況,全力阻止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市人大代表、後亭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廣格接到上級疫情防控命令後,第一時間召開了兩委幹部會議,雖然都戴著口罩,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但到會的同志聽到劉書記這番嚴肅的話語後,陡然感到身上的壓力太大了,散會後按照各自分工立即開始了工作,一場“硬核”防控的社區保衛戰全面拉開了序幕。

大年初一早晨,社區會議室的大喇叭就響了起來,26幢居民樓下分別站了位戴口罩的“臨時樓長”,準備勸說相互拜年的人們,儘量減少人員聚集。可奇怪的是,偌大的社區幾乎沒有人出來拜年,有的群眾剛走出樓外就被勸了回去,往日熱鬧繁華的社區一下子變得冷清了,這裡面既包含了村幹部的努力,也顯示了社區居民們積極配合的態度,讓社區的黨員幹部們感到精神振奮。

擋住了拜年的人群,後亭社區又迅速組織小組長以上幹部和物業管理人員展開了摸排工作。歷史上的後亭村曾經是“十里杏花村”,非常有名,經濟能人輩出,在外打工人員很多,只有全面摸底排查,才能做到底子清情況明。面對龐大的人群和艱鉅繁重的工作量,村主任武士新和其他村幹部胡茂明、胡蘭君、杜恆英、胡杰等毫不畏懼,義無反顧地帶領人員按照所包的樓號開始了逐戶走訪排查,全面摸清外出返鄉人員、外來人口、接觸者和密切接觸人員的基本情況,通過一家一戶的查,做到了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厚厚的臺帳信息建起來了,居民們自覺宅家不外出的自我防護意識也得到了提升。經排查,社區內有4人是從湖北省返鄉人員,全部採取了隔離觀察14天措施,對其他縣外返鄉人員也嚴格落實了居家觀察制度,切實做到了早行動、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東平縣後亭社區的戰“疫”篇章

鏡頭二:立足“防”字細安排,群策群力護家園

社區變成了抗疫戰場,如何更好地做到防輸入、防擴散、防蔓延的問題,擺在了社區決策者們面前,為此,他們細化工作措施,立足“防”字細安排。

一是強化宣傳發動,營造濃厚氛圍。社區顯著位置懸掛起了疫情防控標語;大喇叭每天播放防控知識錄音和通告,提醒居民“不外出、不聚會、不走親訪友”;利用電子屏幕每天滾動播出疫情防控要求和新動態;建立疫情防控微信群,針對年輕人重點宣傳、溝通交流,讓他們帶動家人做好自我防護,通過全天侯全方位的宣傳發動,喚起社區廣大居民群策群力護家園的意識,用自覺行動配合工作,有效切斷了病毒擴散傳播的渠道。

二是防輸入防蔓延,封閉管理嚴控。社區人員居住集中,成份複雜,難免有人時間一長就放鬆疫情防控工作,非常時期,必須採取一視同仁的強硬措施扭轉這一現象。後亭社區在全街道率先採取了封閉式管理,東西大門和北大門全部關閉,只留南大門作為應急通道,設立疫情防控監測點,安排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所有車輛一律只出不進,對外來人員一律勸返,實行嚴格的出入登記和“兩查三問三登記”制度,凡是進出人員必須戴口罩、測體溫,現在還要掃碼“泰安通”。通過嚴防死守聯防聯控,合理有效地引導居民減少流動,最大程度降低了疫情輸入蔓延的風險。

三是“紅事”一律停辦,“白事”一律簡辦。疫情期間嚴格執行這兩個“一律”,及時發佈《警方通告》和縣街道防控指揮部作出的各項命令,所有在家黨員都簽訂了《關於嚴格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相關紀律規定的承諾書》,讓黨旗飄揚在一線,讓黨員衝鋒在前。

四是組建志願隊伍,實行科學防控。社區組建了志願者隊伍,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幫助社區發放防控物資等,聯合彭集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第一個利用無人機對社區進行了全方位噴藥消毒,先進的科學防控技術,極大鼓舞了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

東平縣後亭社區的戰“疫”篇章

鏡頭三:立足“穩”字多謀劃,戰疫扶貧兩不誤

戰鬥遠未結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後亭社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立足“穩”字多謀劃,穩紮穩打防控戰。

一是穩定居民情緒。為最大限度減少疫情給老百姓帶來的不利影響,協調百貨大樓後亭分店通過開業驗收,解決了社區居民生產生活不便的問題;發出倡議書,號召社區幹部群眾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兩委成員帶頭捐,居民自願捐。已退休的老支部書記彭延華主動捐款800元;老黨員胡蘭連積極捐款500元,胡茂柱捐款500元;回家過年的有志青年馬龍捐款500元;看著社區防控物資越來越短缺,入黨積極分子馬緒芬、馬緒民、李長城三人急在心裡,想方設法給社區捐獻了口罩2000個、消毒液10箱,價值5000多元;村民姜道紅、胡玉林自願捐贈了現金及物資;退役軍人劉安龍、劉曉波、姜中偉積極捐款捐物………,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既充實了防控物資,築起了抗疫堡壘,又凝聚了民心弘揚了正能量。

二是穩定貧困戶情緒。後亭社區的落成主要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從黨員幹部到一般百姓都對扶貧工作有著很深的感情,既便是在特殊時期,社區也是紮實做好貧困群眾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工作,充分發揮扶貧專幹、幫扶責任人的作用,通過發放明白紙、電話通知、短信提醒、微信聯繫等方式,加強對貧困戶防控知識宣傳,提高他們的防範意識和科學防控能力,做好貧困人口防護用品需求保障,對自身防控能力差的老弱病殘貧困家庭,組織人員進行重點消毒清潔,對失能半失能貧困戶,落實照護照看人員,嚴防意外情況發生,穩定了貧困群眾情緒,做到了戰疫扶貧兩不誤。

東平縣後亭社區的戰“疫”篇章

同吋間賽跑,和疫情交鋒。後亭社區在用實際行動,為全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與擔當!(通訊員 高軍)

東平縣後亭社區的戰“疫”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