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他們說不發朋友圈的人生活都比較單調乏味,沒什麼可分享的,你覺得呢?

lierenhuichang


說說我的切身感受:

看到這個題,我趕緊翻了翻我發的最後一條朋友圈時間是2017年12月20日,內容是包場《芳華》為老公慶生。真實情況是那場電影總共就賣出四張票,另外一對是電影開場後進去的,當時我們進電影院後發現就我倆人,一時興奮就拍了張照片發朋友圈了,實際上在這之前,整個2017年也就發過3條,再往前兩年倒是經常發。

這說明對於發朋友圈這件事,我是經歷了從愛發到厭倦的過程,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對朋友圈的態度。

所以不是人變得單調乏味或是生活中沒什麼可分享的,而是個人成長和心態成熟的過程,也是對朋友圈這一新鮮事務從好奇到麻木的過程,人永遠對新鮮事務充滿著興趣。

另外,我覺得越來越多的人從喜歡到不喜歡不是人變了,是朋友圈這個平臺變了,如果說原來的朋友圈你可以看到朋友的生活狀態、點滴心得、喝點心靈雞湯,是可以讓文青或憤青刷存在感的地方,那現在的朋友圈則變成純粹的微商平臺,充斥著大量商品推送,感覺身邊的好多人都變身網商,每天不停刷屏,那種感覺身邊人都在不停賺錢而自己總在原地踏步的壓力感逼著你屏閉消息信息提示,時間長了就習慣性的忘記了。

當然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原因,隨著朋友圈推廣和深入人心,你的公司領導或是父母、老師也紛紛地介入,這些人因為觀念或立場差異,某種意義上是天敵的存在,讓人本能抗拒,希望保持距離,敬而遠之。而那些因為一時需要互相加上微信的人,都是些泛泛之交,並不關心彼此真正的生活,大家只是像看小丑一樣笑笑而已。

所以,微信朋友圈可以改名微寶或是地🐶狗,跟淘寶和天貓真正地競爭起來!

比起朋友圈,我現在更願意在QQ空間裡記錄些生活點滴,上傳過往的照片,因為有時候,功能單一點,就更純粹一點,陪伴或許會更久一點。


若偌23552366


也許吧,我就是那個不再發朋友圈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的想法一樣,以前屁大點兒事兒都喜歡昭告天下。然後就一遍遍的打開看有了多少個贊,如果看到平常處得好的朋友沒有點贊,心裡就開始有想法了:明明她昨天發的朋友圈我都贊過了,總得講究個禮尚往來吧?那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總喜歡寫點憂傷的話,比如說:我的身後空無一人之類的。或者決定減肥了,發早晨跑步的操場,顯得自己很熱愛生活的樣子。

怎麼現在想想都覺得挺好笑呢?生活其實還是那個生活,但是心態變了。其實真的沒有多少人在乎你過得怎麼樣?你貧窮或富有,傷心或難過。其實與別人來說毛關係都沒有。

後來我就再也不發朋友圈了,過好每一天就可以了。


70後的往後餘生


哈嘍,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看到這個問題之前,我發現我已經五天沒發朋友圈了,還想著要不要發個朋友圈表示我還活著呢,這五天是跟我男朋友在一起,都沒有想要發朋友圈的衝動,這不,才分開不到一天,想要發朋友的慾望又強烈起來了。

我發朋友圈一般是因為我想讓我的這條朋友圈被某個人看到,我不發朋友圈的時候,不代表我生活乏味單調無趣,而是那個人就在我身邊,他正分享著我的所有喜怒哀樂酸甜苦辣。

謝謝,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




是藤蔓沒錯


不發朋友圈最主要的原因是:

無論是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我都不打算在公開的社交場所毫無保留地向人敞開。更不願意讓人窺探到我的內心,趁機來judge、或者diss。

後來,因為工作上的原因,又因為網絡上總是有人在討論發不發朋友圈背後的心理和行為,為了避免被一些人誤會(特別是生意夥伴和領導),我又有目的地發了幾個展現精神世界的朋友圈。

展現物質世界的沒發過,免得讓人說裝X、炫耀,或者被更有錢的人鄙視。

有人說,你也可以分組啊。

可是,分組也是麻煩的。懶癌晚期,沒辦法。╮(╯▽╰)╭

真想跟人分享點什麼,都是在私聊的時候,把圖片啊、自拍什麼的發給別人。

我有時覺得發朋友圈跟在人前說話一樣,容易言多必失。

懂你的並且你又喜歡的人,你自然會私下去向他展現你是怎樣的。


殺手阿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不發朋友圈的人生活都會單調,乏味,沒什麼可分享的?

首先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

有的人喜歡發朋友圈,那是因為個人愛好或者個人習慣,比如,吃飯前一定要先拍照發朋友圈。而有的人不發,是因為不太會表達,或者不太喜歡分享。

就像我自己,發朋友圈就是為了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瞬間,都想第一時間記錄下來,分享,保存。但是我的生活就是孩子,孩子,這不單調麼?

而我老公就是一個不愛發朋友圈的人,他幾乎不發,因為他是一個不太愛表達的人,他的朋友圈還停留在,去年我在醫院生孩子,他在產房門口發的一條微信。但是他絕不是一個單調乏味的人。

所以好多事並不是表面上看見的那樣,僅一個朋友圈是看不出一個人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你也認同我的說法,關注我,歡迎互相學習。


碩碩吖


我不贊同這種觀點,生活本來就是很主觀的,只要當事人覺得豐富充實就可以了。不同的人對朋友圈的認知也不相同,我就不喜歡發朋友圈,也不喜歡特意去看朋友圈,因為我並不喜歡窺視別人的生活。不發朋友圈的原因千奇百怪,很難通過發不發朋友圈來判斷一個人的生活是否單調乏味。我們可以通過朋友圈發展的階段,來簡單地分析一下用戶心理。

1.微信剛推出朋友圈功能的時候,用戶對新鮮事物好奇,聯繫人也基本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同學、家人等,信息和內容分享有限,隱私性要比現在強得多,比起QQ動態和QQ空間,朋友圈即時性更強,分享更方便,所以人氣也高,用戶就比較活躍

2.微商的出現、微信成為工作聯絡工具以及朋友圈可見時效功能。微商的出現讓本來只是分享生活的朋友圈變得不再純粹,隨之而來的是各行各業的朋友圈營銷,微信也作為聯絡工具廣泛使用。我們的聯繫人也豐富了起來,很多都是未曾謀面或者僅有一面之緣的人,還有同事、領導等等,為了個人隱私有些內容就沒法分享在朋友圈,用戶覺得朋友圈變味兒了,有的嫌麻煩不想搞分組,乾脆就不使用了。還有屏蔽、指定聯繫人不可見、可見時效等功能,可惜這些功能好像更加疏遠了朋友之間的距離。屏蔽之後如果我們不常說話和見面都忘了聯繫人裡有這麼個人了,有些時候可能也不是人家不發,只是對你不可見而已。

3.新型社交產品的不斷出現和多樣化,在這裡值得一提的就是字節跳動旗下的產品。在今日頭條裡分享和創作,互動性更強,用戶群體更廣,可以捕捉到的有價值的信息就更多。長視頻、短視頻、文章、問答等等不但滿足了需求,很多功能也使用戶體驗升級。


好人好事代表


請你遠離鍵盤上快意恩仇

回到皮開肉綻的真實生活

我就是那種,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

發朋友圈要拍照,拍完還要修圖,修完還要想配什麼話,好不容易發完了,還得看有沒有評論,要不要回復,我只是不喜歡把生活端上桌,邀請大家圍觀、品嚐,順便再給個五星好評。

有人不發朋友圈,是因為不方便。雖然名字叫朋友圈,但並不是只有朋友才能入駐。圈子裡,有領導、有同事、有客戶、有同學、有爹媽,有七大姑八大姨,而你發出去的東西,一旦觸了誰的敏感點,等著炸一臉吧。

最重要的一點不發朋友圈,完全不影響我吃肉喝酒交朋友,我依舊開開心心、自得其樂。




男豬腳影視


不發朋友圈生活就會單調嗎?這個我個人不會這樣認為,舉個例子我表哥,小縣城去北京讀書,品學兼優,畢業後在某500強企業任網絡工程師,找一北京媳婦,國家公務員,現在有車有房有假期,冬夏都會到處看看,出國旅遊也是常有,可是就不會在朋友圈曬,對於他們來說生活是自己的不用展示給別人看的,相比有的人貸款買名車到處曬美食,美景,就怕別人不知道,但是又囊中羞射的人來說哪一種人活得更充實呢?




鄉村養生


在我看來,不發朋友圈的人生活並不單調,而是很豐富。

首先,咱們可以先看下發朋友圈的都是什麼人?發的都是什麼內容?基本上都是自拍的啊,好奇的啊,分享的啊,在麼就是心情啊微商啊什麼的。那什麼人才會發這些呢?可能是閒來無事,或者賣貨的。


而不發朋友圈的人都在做什麼呢?多半是在做自己的事情,這些人是很厲害的。因為他們不出現在朋友熟人的視線中,很多人沒辦法通過朋友圈去了解他們。所以這樣的人更容易逆襲成功。


有句話說:努力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到。的確如此。真正努力的人是不會有時間去朋友圈證明什麼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從來不發朋友圈,那要麼他屏蔽你了,要麼他就是生活很充實,不需要在朋友圈裡刷存在感。


英語正能量


他們說不發朋友圈的人生活都比較單調乏味,沒什麼可分享的,你覺得呢?

朋友圈是網絡信息時代的一個產物,是人們瞭解外界及周圍熟人生活動態的一種交流方式。朋友圈的誕生,只是快捷方便了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但決定不了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狀態。所以,我不認同這個觀點。

我就是一個很少發朋友圈的人,我覺得自己工作學習時緊張充實,閒暇時間也輕鬆愉悅。發不發朋友圈,願不願意分享,因人而異,這些並沒有影響和禁錮我的生活情趣。也許是人到中年了吧,我總覺得時光匆匆,平時喜歡清淨低調的生活,不適應也不熱衷於朋友圈這一龐大體系。

朋友圈內涵和外延。朋友圈廣泛適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進入到朋友圈的所有人,都被貼上朋友的標籤,人們無形中偷換了概念,它的內涵不再侷限於朋友關係。認識的、半熟悉的、多年不見的,各行各業的人都蜂擁而至,管你樂不樂意稱他為朋友。

人們又都順勢而為,接待客戶相互加微信,同事之間要加微信,同學聚會得加微信,親戚之間須加微信......糊里糊塗地,被拉進這個群、拽進那個群,真是群英薈萃,搞得人眼花繚亂、進退兩難。寶貴時間被耽擱不說,有時還得察言觀色,戰戰兢兢的,怕一不小心,得罪這個影響那個。每每週旋於這個關係圈子時,深感其外延龐大複雜,令人束手束腳實不痛快。

人們發朋友圈的目的和心態。隨著朋友圈的外延不斷擴大,形態各異的人都進入了你的視線。做微商的,不失時機的往人堆裡扎,想盡辦法推銷自己的產品。各種小視頻連連不斷,口若懸河的解說,只看得你頭暈目眩,應接不暇。倘若屏蔽,勢必翻臉。曬美食的主,也不知那色香味俱全的菜餚是否真假,儘管惹得你直咽口水。曬自己美顏照的,明知道是以假亂真,卻也要贏得片刻的美感......千姿百態的畫面喲,不知不覺中,你只有感嘆時光之匆匆。

時間追溯到沒有朋友圈的80年代,那時人們之間大都以書信和電話的方式來溝通交流。信息網絡隨不發達,卻湧現出許多文藝青年,造就了很多優秀作品及影視劇人才。那時的人,大都有理想追求,喜歡讀書,他們的生活依然充滿陽光和激情。

簡單真實的生活,就是一種快樂和幸福。不高於生活,也不低於生活,只有等同於生活,做好自己,本真的活著,輕鬆又舒心。想看朋友圈時就看,想分享時就發朋友圈,如此,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