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在明代歷史上最危急的時刻恐怕就要數土木堡之變後的北京保衛戰了,可以說當時的大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而此時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就是于謙,是他在北京保衛戰中的卓越表現拯救了大明王朝,甚至有人說大明王朝之後的二百年國運是于謙給續上的。但就是這樣的一位忠臣,最終卻落得一個殺頭抄家的下場。今天月半叔就來說說這個故事。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于謙成名是因為北京保衛戰,而這場戰鬥的起因則是"土木堡之變"。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瓦剌,但是由於用兵失誤導致明朝苦心經營了幾代,包括京城三大營在內的數十萬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甚至連皇帝朱祁鎮自己也被抓。土木堡之變次年,瓦剌首領也先用朱祁鎮開道率領得勝之軍進攻大明,直取北京城,明帝國的心臟岌岌可危。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雖然此時明朝已經讓朱祁鈺接替了皇位,但是面對直指北京的瓦剌大軍,不少朝臣都建議皇帝撤離京城,到南京暫避。但是兵部尚書于謙不這麼認為,于謙認為如果南遷必然會引起全國動盪,很可能會出現宋朝南渡後的局面,此時皇帝必須坐鎮京城,穩定天下之心。但是要防守住北京城又是談何容易。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北京城是當時明朝的首都,整個北京由於面積太廣所以擁有著八個城門,也就是說瓦剌人可以選擇任何一個門集中兵力來進攻,但于謙卻必須同時派兵駐守八個門。這讓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守城人數調配上更難。面對這種局面,于謙把最重要也是最難守的德勝門交給了自己,可以看出這一戰在於謙心中早已下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定。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在北京保衛戰打響後,果如於謙所料,瓦剌人主攻方向是德勝門,他先是派神機營(明朝的火槍火炮部隊)在城外埋伏,然後讓大將石亨出城迎敵打了瓦剌人一個措手不及。在瓦剌人敗退的時候神機營再突然殺出,全殲了瓦剌人的先鋒。這下給瓦剌人打蒙了,次日轉攻彰義門又被于謙的神機營打了個落花流水。最終也先眼見奪取北京無望,無奈撤兵。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北京保衛戰成功後,于謙聲望達到了頂峰,但是後續發生的事情卻讓人無法不感慨命運的捉弄。被俘明英宗朱祁鎮被也先放了回來,趁著朱祁鈺身死的時候,朱祁鎮的擁護者徐有貞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擁戴明英宗復辟。而徐有貞就是當年支持南遷一派大臣中的主要成員,他對於于謙有著非常深的仇恨,在扶持英宗復辟後,他嚮明英宗說不殺于謙,則復辟名不正言不順,促使了明英宗下令殺死於謙並且抄家。可憐這位為大明鞠躬盡瘁的忠臣,最終卻落下這樣一個下場。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明代歷史逐漸被大眾熟知應該是從當年明月的科普類讀物《明朝那些事兒》火爆開始的。而隨著這本書的火熱,越來越多的影視劇、遊戲等方面的文化產品,也逐漸開始增加了有關於明朝部分的內容,比如於謙的形象也是如此。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最近大熱的影視劇《大明風華》中於謙作為主要人物貫穿了整個劇情的大部分,把這位歷史上挽救大明的功臣,全方位的展示給了所有人。而遊戲方面,明朝相關的遊戲數量不多,月半叔目前只在《夢想帝王手遊》中看到了于謙的身影。遊戲中的于謙在立繪方面設計的非常棒,孤立城頭的大臣,在風中眺望遠方,眼神中是果決與堅毅。而這個遊戲在技能的設計方面也非常有意思,于謙的兩個技能分別是堅守和擅火炮,這兩個技能自然是出自北京保衛戰的典故了,前者是守城後者就是神機營,看得出遊戲的設計者是絕對用心了的。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夢想帝王手遊》這個遊戲有個特點就是採用了架空時代背景,把中國歷史上的能臣宿將共計400多位都集合在了一起,絕對的全明星陣容。而遊戲中採用了"唯一名將"的玩法設計,比如於謙這樣的名將在遊戲中每個服務器都只有一個,玩家們是需要搶的。讓遊戲真實感倍增。

幫明朝續命兩百年的于謙 為什麼慘遭被斬抄家的下場?

不同的文化載體,讓不同的人更多的瞭解到于謙這樣一位民族英雄,這也許就是新時代我們對於文化傳承的新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