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來源|清華大學產業互聯網研究院

導言

新冠疫情的爆發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全國各地為了防止疫情采取了多項極為嚴厲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例如以社區為單位的出行管制,企業復工延遲等。復工的不斷延遲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停工減產,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都受到了波及。毫無疑問,新冠疫情將嚴重破壞產業鏈,並對經濟形成短期的負面衝擊。

蔡劍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實踐教授

王耀羚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研究員

朱巖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

靳曉菲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研究員


困境之中企業該何去何從,該如何幫助產業鏈度過難關,都是值得探討與思考的問題。2020 年 2 月 10 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蔡劍教授團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朱巖教授團隊,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劉春田教授團隊聯合設計開展《疫情下企業生存關鍵需求調研》[1] 。我們根據調研問卷蒐集到的有效樣本進行相關分析,深入挖掘企業生存需求,為疫情之中的企業生存問題建言獻策。

截至 2 月 21 日 11:00pm,調研問卷瀏覽量 3344,共回收 1101 份調研問卷,回收率32%。其中有效樣本 1010 個。為了便於對一些變量進行迴歸分析,對一些變量進行相應的處理,包括賦值、設置相應的啞變量,以方便更精確的數據度量。

本報告對如下幾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產業鏈受到怎樣的影響?疫情中的中小微企業狀況如何?數字化程度不同的企業都有怎樣表現?政府政策應從哪些方面進行調節?

1

產業鏈受到衝擊,企業生存面臨困境

當前,穩定中國經濟增長基本面的核心是穩定產業鏈。產業鏈一旦受到衝擊,再恢復的時間長、代價大,甚至會影響經濟發展的基本面。

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尖銳問題即是市場需求放緩,客戶流失,如圖 1 所示。由於經濟增速連年下降,這一問題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經存在。春節假期本應該是我國消費的旺季,能夠極大地拉動需求,但是疫情使得人們都宅在家裡,嚴重影響了餐飲、旅遊等行業的消費,使得市場需求疲軟問題變得前所未有的嚴重。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 圖1 當前經營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選擇了在線辦公這一方式來保證正常營業,可這依舊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預期收入下降的局面。有近 65% 的上市公司、跨國集團與資產 3 億以上的大型企業預計收入與 2019 年相比無法保持增長的勢頭,會有 20% 以內的降幅,如圖 2 所示。相比之下,中小型企業與小微企業面臨這樣的困境之下,承受力明顯不足,有大約 20% 的企業認為收入會存在 20%-50% 的巨大降幅。如此巨大的收入降幅對於企業的生產經營將會是滅頂之災。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 圖2 不同規模企業預計 2020 年經營收入變化

根據調研問卷數據可以發現國有控股、國有全資與民營上市公司均感受到一定衝擊,而民營非上市公司、個體企業與國有與民營合資企業感受到的衝擊相比更大,如圖 3 所示。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 圖3 所有制視角下的企業預期經營收入變化

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部分企業只能採取較為極端的手段來控制成本,例如降薪、裁員。2020 年復工第一天,新潮傳媒就宣佈裁員 500 人。2003 年非典時期,南方航空採取了“三三制”,三分之一的人繼續飛,三分之一的人培訓,三分之一的人休假,同時對高管、空乘和飛行員減薪力度近 50%,普通工作人員也減薪 30% 左右。降薪、裁員也會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比如失業率的上升、居民收入的減少,這些都會極大程度地影響人們的幸福生活。由此可見,受到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面臨著何其困難的生存環境。

企業從生產到銷售,整個環節都需要產業鏈上的每一家企業共同發力,但在物流、人流停止的疫情期間企業生產無法順利進行。疫情亟需的物資大量脫銷,需求疲軟也使得企業庫存的產品難以賣出,這些問題積累起來在整個產業鏈上互相傳導,牽一髮而動全身。隨之而來的訂單變化和違約增加,又帶來資金流問題。供應鏈中資金流大幅波動,人員工資和稅負負擔沉重,這對企業財務管理造成雙重壓力。即使一些大型上市公司自身具有較好的現金流可以撐過此次疫情,但供應商或提供營銷服務的下游企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終究會傳導到上游,成為整個產業鏈中所有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企業存在效率低、缺乏創新、生產服務效率低、舊產業數字化轉型困難以及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如圖 4 所示。這些問題是在原有機制、體制下企業所積累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 圖4 所有制視角下企業經營短板

2

產業鏈中企業生存問題的反思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 圖5 生產和服務要素情況

在生產與服務要素方面,有近 30% 左右的受訪對象認為企業員工到崗和招募困難,短期內生產難以為繼,如圖 5 所示。另外,供應商提升價格、原材料斷供等問題也嚴重干擾著企業的生產工作。同樣嚴重的還有企業的現金流緊張,為了防止現金流斷裂,企業難以實現採購工作,生產活動陷入僵局。

相比於上文提到的企業在通過裁員降薪等手段控制成本,還有的企業也因為缺乏人手與下游產品供給斷裂無法維繫生產或提供應有的服務。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企業上,工人無法返崗復工導致企業生產中斷,年前簽下的訂單無法完成,一系列的違約使得整個產業鏈的企業都受到衝擊。即使是市值破萬億的跨國企業也無法倖免,蘋果公司的大量供應商都在中國,這些工廠大部分處於關停的狀態。縱使蘋果在全世界的需求極為強勁,產業鏈下游無法供應組件大大限制了蘋果相關產品的產量。企業無論大小、地域、國籍,只要在產業鏈上都會被此次新冠疫情所波及。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 圖6 所有制視角下產品和服務市場需求情況

在生產工作已經步履維艱之際,

由於市場需求疲軟,如何把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出去也成為了一大難題。只有不到 30% 的企業認為市場需求正常,這反應了當前市場需求是何等疲軟,如圖 6 所示。

由於大家閉門不出,服務業受到的衝擊最大,根據恆大研究院最新發布《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僅電影、餐飲、旅遊三個行業在春節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萬億元。其次,人們宅在家中,消費慾望受到極大抑制,僅有的消費也大都停留在電商平臺。而春節後的物流恢復較為緩慢,各大交通要道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快遞也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這一情況使得製造業的銷售雪上加霜。

《新冠肺炎疫情下企業生存需求考查報告》


△ 圖7 相關支撐產業情況

支撐產業的服務質量下降。具有較為健全與穩定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都認為相關產業運營正常或服務增強的企業不足 45%,如圖 7所示,這意味著企業感受到較為優質的支撐產業都有超過半數出現了問題。反觀在產業鏈下游或具有較為脆弱產業鏈的中小微企業,數據則更為慘淡,認為相關產業運營正常或服務增強的企業不足 35%,可見大多數產業鏈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產業鏈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中斷,形成了轉移替代,將會難以修復,保護產業生態、產業鏈將會是極為重要且艱鉅的任務。

疫情對企業的衝擊之下,效率低、缺乏創新等問題就顯得尤為尖銳了,數字化能夠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那些數字化程度高的企業、生產效率高的民營上市公司以及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就能夠相對穩健地度過此次危機。數字化程度高的企業能夠在疫情下獲得更好的經營業績,更加能夠適應在線辦公、網絡營銷等工作方式。同樣,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在產業鏈的上游,具備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擁有不可替代性,即使經歷了幾個月的生產銷售停滯,在疫情結束之後依然有望能夠恢復到往日的快速增長勢頭。


3

相關保護產業鏈的建議

我國面臨著長期下行的經濟增長,這導致了市場需求放緩,這一現象受到疫情刺激,成為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面臨的根本問題。供給端的措施生效時間較長,難以緩和疫情對產業鏈帶來的衝擊。為了保護產業鏈,短期內可通過投資與消費兩種途徑來刺激需求端,分別是逆週期調節基建投資與推動降息刺激消費

疫情對零售、餐飲、娛樂、旅遊、住宿等行業打擊巨大,供給側刺激政策傳導鏈條長,具有較長時滯,對需求端進行短期刺激是當務之急。

建議政府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與小微企業的消費客戶發放“消費券”,通過“消費券”給與居民一定的補貼,並使其產生乘數效應,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帶動經濟增長。技術上而言,通過區塊鏈技術發放數字“消費券”,每筆交易智能合約管理,各產業“消費券”與人民幣的兌換比率實現財政補貼,對接受“消費券”的小微企業通過兌付予以補貼。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企業開始復工復產,但有的企業可能因為資金問題或招工困難復工復產的進度較慢。因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會互相影響,只有確保了產業鏈上下游整體的活力,經濟才能盤活。政府需要在特殊時期有所作為,可以協助企業加快復工復產進度。

企業應當意識到疫情當中不僅存在困難,還存在著機遇。遇到這樣的突發緊急事件,企業在困境之中的表現能夠反應出企業的戰略決策、經營模式是否符合時代特徵。企業應當乘機破舊立新,加大創新力度,實現產業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