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印度軍官在其國內地位有多高?

哨兵小虎


印度的軍官其實並不是很純粹,因為有些人是無法成為軍人的,而有的人是從出生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今後幾十年的人生命運。

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雖然政府表面上已經廢除了該制度,但實際上這種思想在人們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人們從你的姓名上就可以看出你是哪個種姓的,所以有的人認為可以自己冒充高種姓的人生活,人家一聽你這名字就知道你是哪個種姓的了,所以也沒法冒充。

如果說假冒名字的話,每個階層之間所得到的權利不同,低種姓的人從小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家庭教育等都無法和高種姓相提並論,更何況在外貌上還有差異,所以只能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得待在自己的種姓階層裡。

在軍隊中種姓制度的區別更加明顯,有一些高種姓的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未來將會做什麼樣的工作,因為他們要子承父業的。

印度種姓其實已經把人的職業做了大體的分類,有的人需要從事宗教行業,有的人需要從事公職員,有的人要從事商業,基本上他們之間想要橫跨領域是不太容易的,印度軍官也是如此,有一些委任軍官和普通士兵大多一輩子只能在自己的職位上,很難有升職空間,無論是福利待遇還是工資津貼以及生活環境等,都和高種姓的軍官有著天壤之別。

印度三年半以來,平均每年每天都會有一名軍官提前退役,原因就是高級職位的空缺並不是很多,除非有重大卓越的貢獻才能有要生的機會,否則只能在原有的位置上苦苦掙扎區日子,很多人正處於年富力強的時候,不得不選擇早早退役,加入一些企業或服務行業中以賺錢養家餬口。

印度目前軍官的空缺有一點兒意外,鳴佐伊佑以前一些企業對於曾經有軍隊經歷的人比較欣賞會優先錄取,但是由於多種原因,有部隊經歷的人對企業的吸引力已經沒以前那麼大,所以如果在部隊好日子對於未來自己的發展沒有什麼好處,所以許多印度軍官只能選擇提前退役。

但是有一些貧困農村地區的年輕人,由於找不到工作,當兵就成了他們的首要選擇,因為在印度當兵,服役的年限最低是17年,軍銜越高當兵年限也越多,比如校官為55歲退役,將官則直接到60歲,也就是一旦當兵可以有一個鐵飯碗,他們的要升一般就是那中委任軍官,工資雖然工相比於其他正式軍官來說比較低,但也算有個奔頭,總比待在老家沒工作要強。

▲為防止作弊,需要脫了衣服考試

當然他們還有名目繁多的一些津貼補助,比如參加營地訓練,每天都有生活補助,從駐地到訓練場,還有差旅補助,就算是節假日參加訓練還能領雙倍工資,這種花錢僱兵的募兵制是從英國殖民地時期開始的,制度是一直延續下來了,但是這些當兵普遍沒有什麼強烈的愛國情感,大多隻是把它當作一種養家餬口的工作,所以在社會上的地位也不是多麼高,只是印度政府對於那些高種姓的正式軍官,在物質上比較有優待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