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朱元璋從小是個放牛娃,沒有上過學,為何能寫出那麼多的詩詞作品,誰教他的?

祥子談歷史


凡是非凡的人物,除了從孃胎裡帶來的非同一般的天資外,還有後天很高於人的意志力。

朱元璋從小是很窮,但不能代表他就是個糊塗蟲。龍非池中物,終有沖天時。小朱投奔了郭子興之後,受到了郭的賞識,他聰敏的腦袋意識到自己將要從此改變命運,世界要重寫歷史了。於是很注意修身的事情,因為修身是齊家的基礎,齊家是治國的開端,治國才能有平天下的機會。他和郭子學認字學本領;後來,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成了家,又和馬大腳馬氏學習。聰明又有志向學,沒辦法,學而會,會而精。後來當了皇帝后自然會批閱奏摺了,萬幾在唸,百務盈心,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傳說,朱元璋舉行登基大典的那個早上,聽到了公雞打鳴,心裡很是感慨。他覺得自己半生辛酸與勞碌,終於有了回報,好像人生的黑夜終要過去,終於看見天亮了,這公雞是專門叫給自己的啊。於是,在大殿上,朱元璋,看著百官俯首,四海鹹服,一時興起,作了一首《公雞報曉》詩。他慢悠悠,有些結巴地吟道:“公雞一叫撅一撅,公雞兩叫撅兩撅”,兩句之後就停下了,好像沒詞了。底下的百官,聽了這兩句詩,心裡都泛了嘔水,這是什麼詩啊,詩可是雅言啊,什麼雞啊撅屁股的,太俗了。心裡為他捏把汗,別作詩了,太丟皇帝的臉了。可是朱元璋還要繼續作詩,他坐在寶座上,豬腰子臉下方一張闊嘴,乾淨利落毫不結巴地又作了兩句:“三聲喚醒扶桑日,掃遍北斗蓋曉月。”臺下空氣剎那凝固,三秒寂靜,旋即呼聲雷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語文有道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朱元璋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也不是沒上過學。

朱元璋在兒童時代,也斷斷續續上過1年學,認識一些字,只是不多,勉強算是啟蒙了。

後來朱元璋在皇覺寺出家時期,系統的讀了一些書。

只要是和尚就要做功課,修佛法。你不識字,還修個毛的佛法。

朱元璋在寺內修行差不多4年,當時也不過20歲。以朱元璋的智慧和能力,4年時間學會讀書寫字有什麼難度。

因歲數大了,加上寺廟也不是養著他讀書的,所以朱元璋的文化程度還是有限。

大體上,朱元璋能夠達到自己寫信、看書,寫寫簡單的詩的水平,大體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初中生。

相比秀才那種真正的讀書人,朱元璋當然有差距。

現有的文化,讓朱元璋寫寫文采不算很高的詩,也算足夠了。

比如: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燕子磯兮一秤砣,長江作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秤鉤,稱我江山有幾多。”

“天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文采不怎麼樣,意境也算不錯,作為一個將軍,能寫這種詩就算可以了。

朱元璋發達以後,很注意招攬文人雅士,經常和他們來往,自然也學了不少東西。

同時,即便從軍期間,朱元璋也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估計也是一邊打仗一邊惡補,也算不錯了。

其實,古人的文化程度不能和今天來比。

就算古代的秀才,在今天看來也就是廢物,寫寫八股文、作作詩能當飯吃嗎?

可是,古代男性識字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幾,這些秀才就很牛逼了。

寫到這裡,薩沙想起紅軍的事情。紅軍士兵只要識字,哪怕只認得幾百個字,一般就會被重點培養,有很大機會成為軍官。為啥?

因為紅軍戰士基本都是文盲,很多略微識幾個字也都是在紅軍裡面學的。


薩沙


朱元璋出身赤貧,自幼父母雙亡,替人放牛為生,作過遊方和尚,到處乞食叫化,足跡遍及淮河兩岸以及江南各地。

元末無道,天下大亂,紅巾蜂起,朱元璋投了淮西紅巾軍郭子興部,逐漸有了權力、地位,成了紅巾“總舵主” 韓林兒麾下的右副元帥,後來積功被升為丞相。

朱元璋出身貧賤,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草根”帝王。從小他飯都吃不飽,更遑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了 。沒有文化的他因緣際會成了一國之君,怕被人輕視、笑話,於是利用一切機會努力學習,逐漸由大字不識到粗通文墨,最後還能寫一些口語化的通俗文字,並且還能吟詩作賦、案牘如流,他的詩雖只能劃入“打油” 一類,但頗合韻仄, 對沒上過一天學、毫無文化基礎的他來說,也算難能可貴了。

《國朝太祖本紀》記載,朱元璋還在率軍征戰時,就經常和左右儒生比如宋濂、李善長、劉基(伯溫)、 葉琛等談古論今,在這些學富五車的知識分子的影響下,他努力學習文化,一有空閒就捧書苦讀,在書中神交古人,領悟歷史經驗教訓,作為行軍作戰與為人處世的指南。

從渡長江到攻佔集慶(南京)到登基稱帝,朱元璋事業越做越大,幕府中人才濟濟,著名的儒生有陶安、範常、楊憲、秦從龍、陳遇、孔克仁、範祖幹、吳沈、葉贊玉、胡翰、李公常、戴良、劉基、宋濂......這麼多的英才匯聚在他的周圍,與其朝夕相處,為其講述經史與歷朝歷代的興衰得失,朱元璋耳濡目染,受益匪淺,提高很快。

經十餘年刻苦學習,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大有長進, 早就不是當初那位不通文墨的武夫了,他不但知道一些儒家的典故經義,能寫詩作賦, 能欣賞以及鑑別文學作品的優劣了。

史載,還在領軍平天下時,戎馬倥傯之餘,稍有空閒他就和儒士們對坐賦詩,範常文思泉湧,有急智,常第一個寫完交卷,朱元璋看罷笑著點評道:“老範詩質樸,很像其人”。剛打下徽州時,老儒朱升請元璋題字,元璋大筆一揮,親寫:“梅花初月樓”五字匾額,倒也鐵線金鉤,剛勁有力。和儒者陶安切磋學問時,特地為其撰聯點贊 :“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此聯對仗工整,意思也到了,很是難得。

登基稱帝后,朱元璋不僅喜歡讀史,還更加喜歡舞文弄墨,尤其喜歡為逝者作祭文,比如陶安、毛騏死後,都是由朱皇帝親自為他倆纂寫的祭文。

朱元璋的文章非常通俗易懂,很直白,他主張文章應該寫的明白清楚,言簡意賅,最好用口語,通道術,達時務,也就是用簡明的語言達到政治要求。

朱元璋喜歡研究詩韻,經常作詩,有好幾首流傳至今。譬如《菊花詩》: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此詩殺氣騰騰,霸氣側漏,頗有黃巢《不第後賦菊》之遺韻。

《徵東至瀟湘》:馬渡沙頭苜蓿香,片雲片雨過瀟湘;東風吹醒英雄夢,不是咸陽是洛陽。

《不惹庵示僧》: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漢,只憑嘵嘵問姓名。

《燕子磯》: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杆又如何;天邊彎月是掛鉤,稱我江山有幾多?(相傳後三句為劉伯溫接龍)

有人說朱元璋的詩類似“順口溜”,最多算打油詩;也有人說其詩有“薛蟠體”嫌疑,但意態粗豪,雄姿勃發,頗具金戈鐵馬的英雄氣,而且頗有風韻,和他掃平群雄、拔山吞海的恢廓志向與戾狠性格很是一致。他的詩作水準到底如何?卻也是譭譽參半、見仁見智的事了。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一個人的文化深淺和學歷沒有必然的因果。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知識的獲得並不只死讀書一條道。

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語教,三等人用棍棒教,朱八八毫無疑問是資質絕佳的學生。

縱觀朱八八的一生,少年貧苦,嚐盡人間冷暖,青年做僧,看盡世態眾生相,壯年**,學盡權謀機變,及至成為帝王,統萬千民眾,治泱泱大國,練就一身韜略,成就絕世武功。

做為有遠大抱負的***頭頭,朱八八自始至終明白一個道理,文盲是活不長久的,治理天下,文盲是會被人牽著鼻子走的。作為多疑的梟雄,這些都是不能被允許的。

雄才大略的朱八八從確立人生的終極目標之後,開始了漫漫的學習生涯,加上絕頂聰明的腦袋瓜子,想達到中等偏上的文化水平費不了多大勁。

一代雄主朱八八想學文化,當然以實用為主,聰明的腦袋加上他過人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點文學作品還不輕而易舉。

好比成為武林高手的條件是要內功深厚,招式精妙。但如果內功相差懸殊,再精妙的招式也敵不過內功深厚的敵人。所謂一力降十會便是如此了。

虛竹一招黑虎掏心打的大輪明王鳩摩智無可奈何,氣急敗壞。

朱八八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便是許多許多武林人氏可望不可及的深厚內功。查閱朱八八的詩,都是興之所至,順手而為,並無刻意雕琢修飾,就像隨手發了一個朋友圈一樣。

朱八八的詩重在意,重在勢,這對他來說已經夠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多少文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朱八八做的卻相當出彩,誰敢說明太祖文化低?





黑白青蛙


沒有上過學,就寫不出詩詞,這顯然是個偽命題。朱元璋給地主放了10多年的牛,連飯都吃不飽,這哪裡有功夫去上學,但是朱元璋沒上學,並不代表他不聰明,同樣也抹殺不了他與生俱來的天賦。

寺廟偷學

朱元璋16歲那年,是他人生最悲慘的一年,家裡老老少少挨個被餓死,同時也被地主劉德拋棄,徹底失去了活路。無奈,朱元璋為了活命,只能去寺廟當和尚,吃到一餐是一餐。

朱元璋在寺廟生活的這三年中,承包了一切工作,挑水打掃衛生抄佛經。這叫大字不識一個的朱元璋怎麼抄佛經啊?無奈,朱元璋為了能吃上飯,只能硬著頭皮學了。

這一學,可就不得了,朱元璋學出語感了,越學越有味。本來朱元璋也就想著抄佛經度日,沒想過成大詩人的,可這些無情的生活遭遇激發出了朱元璋內心的魄力。朱元璋的生活經歷賦予了他的詩詞與生俱來的靈魂力量。

老婆教學

在寺廟住了三年的朱元璋,再次遭受了寺廟都會破產這樣的結局,無奈變成了一個四處化緣討齋的流浪僧。朱元璋化了三年緣,被同村好友湯和拉進了郭子興的造反團。

朱元璋這傢伙,生下來就是塊造反的料,可以說是找到了興趣,腦海中的軍事天才智慧立即迸發出來。郭子興見朱元璋是個人才,為了留住他,就將義女馬氏(馬皇后)嫁給他。

馬皇后可是個文化人,名門閨秀,又加上朱元璋好學,這下可就不得了,朱元璋的潛力在老婆的優秀教導下全部激發出來了。

朱元璋從1352年開始造反到1363年大敗陳友諒,這10年來,一直都在吸收文化知識。並且他的軍師李善長也是個絕頂聰明的高手,在這樣一個環境薰陶下,朱元璋不優秀都不行啊!

學業有成

朱元璋在消滅了陳友諒之後,心中無比的痛快,這個槓了他10年的對手,終於擊敗了。朱元璋高興之餘,就開始在南京各地吹著哨子瞎溜達。

朱元璋行至一寺廟,往昔的記憶瞬間湧上心頭,朱元璋特別懷念寺廟的味道,因為寺廟也算是他曾經的一個家吧!於是,朱元璋就要在此留宿,找找當年的味道了。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已經是個文化人了,他想起了當年他抄過的佛經,於是想聽主持講講佛學,可這主持啥也不會(元朝寺廟和尚是可以吃酒娶妻的),還嘲笑朱元璋,竟然還有心思聽這種玩意。

朱元璋很生氣,很想拔劍宰了這假僧。最後還是耐住脾氣,只是在牆上題了一首詩: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不得不拍個馬屁,此刻的朱元璋,寫的詩都這麼霸氣了,做過王者的人就是不一樣。當然了,朱元璋的大氣詩品,也是他的英雄性格造就的。

1363年,朱元璋就已經學業有成,他只花了10年,這也說明跟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留存作品

入如來禪
[明] 朱元璋
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與佛同生極樂天,觀空利物來東邊。
目有神光頂相圓,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談般若生紅蓮,周旋俯仰皆幽玄。
替佛說法近市廛,驊騮雜□擁粉鈿。
飄飄飛度五臺巔,紅塵富貴心無牽。
松下趺坐自忘緣,人間甲子不知年。

朱元璋留存下來的詩詞只有32首,上面這一首,我覺得最經典,不僅讀出了朱元璋的俯瞰塵世的王者魄力,也讀出了朱元璋超凡脫俗的心境魅力。這首詩完全可以秒殺乾隆的所有作品,你們覺得呢?


讀名家名著


對於朱元璋的瞭解,除了他曾經落魄,給地主放過牛,當過和尚,要過飯,就是推翻元朝暴政建立大明朝,成為千古一帝了!關於他的詩詞文章還真沒留意過,基本沒什麼印象。

朱元璋不是一般的人,用封建的思想觀點來看,他就是上天派來拯救中國的神。有些東西是天生的,後天學習也是一方面。他的雄心壯志和思想抱負是學不來的。李白、杜甫詩詞歌賦甲天下,可連官都做不好,又怎麼造福百姓呢!

有些能力是在社會中學習歷練得來的,通過讀書只能學些理論皮毛而已,不會學以致用充其量就是書呆子!

歷史上很多成大事者,並不都是讀過多少書的人,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據傳不也是一市井無賴嗎?

還有軍閥割據時的張作霖、張宗昌也都不是有文化的人,可卻成就了一番事業。但這些人據說喜歡聽說書先生講古。這或許跟他們的成功分不開。別說王侯將相了,就現在的草根明星成了氣候還附庸風雅顯擺顯擺所謂的字畫呢!

回到正題,朱元璋能寫出好的文章來也不奇怪。畢竟和手下那麼多文人雅士打交道會學到不少東西。再說那些以他的名義流傳下來的詩詞也未必是他寫的,或許是大臣們代筆的呢!這並不奇怪,別說以前怎麼樣,現在領導們發言稿不也是秘書們根據他們的講話思路整理出來的嗎?

我也只是通過野史揣測,他們真實的人生經歷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王中文207


朱元璋不一樣的詩人情懷

在我國曆代封建帝王中,朱元璋應該是一位卓越人物 , 其經歷更具傳奇性。他一介布,出過家、要過飯,卻推翻了橫跨亞歐、不可一世的元帝國,建立了大明王朝,成就了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君主,應該說是相當了得!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開國君主,沒進過學堂讀書,沒老師傳道解惑的白丁不但深諳治國理政之道,還能妙筆生花留下了諸多詩歌作品,不得不稱之為奇。朱元璋是怎樣由目不識丁實現華麗轉身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聊一聊……

放牛偷學兩不誤

朱元璋小時候有個小夥伴叫徐達,人家徐達家裡還算殷實,就進了私塾開始啟蒙教育。可是朱元璋家裡的經濟條件實在不允許啊,他只能去給地主家放牛做童工了。放牛做童工的朱元璋並沒有放棄讀書的念頭、泯滅學習的夢想,而是在放牛之際經常在私塾窗外偷聽偷學。加上小夥伴徐達將自己所學合盤轉達,所以說朱元璋的啟蒙之路雖然坎坷,但終究算是上路了。



討飯出家長見識

原本朱元璋就想好好在地主家裡放放牛、打打工……能混口飯吃。可是黃河水患、朝廷腐敗……地主家裡也沒有餘糧啊。於是朱元璋就開啟了到處討飯的流浪生活了,後來又在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這一階段朱元璋用自己雙腳丈量安徽濠州、合肥,河南固始、信陽等地,看過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拓了視野,真正踐行了“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至理名言!


造反學習各相宜

出身寒微 、 生不知書的朱元璋,在舉起大旗,開啟造反之路之後,更重視文化學習,更加珍惜學習機會。他作為義軍統帥,隨已過而立,但仍然堅持讀書,從不間斷,經常與幕僚中的範常、陶安等人相互交流,共同探討,軍用學習氛圍是相當濃厚。

稱帝重儒興教育

朱元璋可對沒有文化,沒有讀書的短板有些異於常人的理解,於是在其稱帝為王后,規定天下儒生要重點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還讓手下將《尚書·洪範》和《尚書.無逸》兩篇刻寫在殿壁,供自己學習。



由此可以預見其肯定具有常人無法超越的先天智商,加之後愛學習,善於學習,實現了由目不識丁到能文能武的華麗轉身。據說朱元璋留下來的詩歌也有200多首,算得上名副其實的詩人 。下面就讓我們節選朱元璋的幾首詩歌,去體味其作為詩人的心境……

  1. 嘰嘰喳喳幾隻鴉,滿嘴噴糞叫呱呱。今日暫別尋開心,明早個個爛嘴丫。——《罵文士》
  2. 百花發時我不發 , 我一發時都嚇殺。要與西 風戰一場 , 滿身披就黃金甲。——《詠菊》
  3.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示僧》
  4. 天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晨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無題》
  • ……朱元璋的詩歌作品風格大抵如此,雖率直務實,直來直去,形同口語,但也具有點 如 錢 大 , 盡 是 青青 間 綠 朱 但絕不是無病呻吟,而是有感而發、豪氣十足……朱元璋是一個卓越政治家,這也是為世人所熟知的,而絕非一個出色的詩人,但由一個文盲布丁到能寫詩歌,並有多篇流傳至今不能不說朱元璋是個傳說!

仰望星空的小蝸牛


朱元璋從小就是放牛玩,沒上過學,為什麼後期能夠寫那麼多詩詞,其實朱元璋雖然沒有條件上學,但是其一直未放棄學習。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未起義之前,朱元璋在地主家放牛的時候,和徐達是好朋友,徐達上私塾,朱元璋經常在私塾窗外偷聽偷學,而且還讓徐達給其講解,雖然學的不多,但是其畢竟有所收穫。



2. 在朱元璋四處流浪要飯再次回到皇覺寺這個期間,其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看過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面,開拓了視野。



3.在其參軍階段,其在郭子興手下,其是一個有心的人,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郭子興帳下他是一個有心人,有目的的學習和識字,掌握了基本的文字。

朱元璋墨跡

4.建立政權之後,其已經是國家的一把手,如何能夠治理好一個國家,要求皇帝必須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這對於朱元璋是一個軟肋。朱元璋開始了他的重點求學之路,其安排專治大臣給他傳授知識,並專門組織進行學習討論。同時,朱元璋在處理公務之後,其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其“戴星而期,夜分方寢”,其為了讀書而日晏忘餐。其請的大臣都是最有才有德的,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正是因為自己吃了沒有文化的虧,所以朱元璋特別注重教育,其將教育納入地方官的考核內容,而且是一票否決的。同時其對國子學的要求很高,這都說明其對文化教育的重視。



老朱跟普京都是屬龍的,天秤座,a型血!兩個人性格才華能力心智都極其相似!你看普京就知道老朱是何等人物!老朱智商情商很高,心智高,悟性好!他雖然小時家貧沒條件上學,但是進入農民起義隊伍後,開始自學,又拜各位大儒為師,終於自學成才!老朱天性高瞻遠矚,思維縝密,思慮周全,預判力極強,不但識人用人能力、領導力,軍事才能極強,而且治國理政能力也極其厲害,是開國皇帝中唯一一個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人!他書法大氣磅礴,詩詞文章格局恢宏霸氣,還懂天文易經軒轅之術,而且還有天文學著作!而且他還很有極強的策劃設計能力,他為大明設計了嚴密完備的各種法律條文,還親自設計了大明衣冠,比如皇家衣冠,文臣武將衣冠,平民百姓衣冠,他為後代設計的起名規律,都是參照易經風水相剋相生之理!可以說,老朱是一個千年難遇的天才,是上天欽定的真龍天子!


淡淡雨意


這個問題吳晗先生在朱元璋傳裡面闡述過。

朱元璋的父親雖然是個農民,但是母親卻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他的外公參加過崖山海戰,是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他的外公飽讀詩書,朱元璋小時候常聽外公講述宋軍的英勇和元人的殘暴,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朱元璋的文化就是外公和母親教的。朱元璋十七歲時候鳳陽才遭了災,家人才相繼餓死,其實他的童年並沒有那麼悲慘,或者說悲慘的程度跟周圍的人都差不多,再或者說他比別人還好那麼一點點。



正因為識字,他才能進皇覺寺出家,才能拜高僧為師,只可惜當了三年和尚師父死了,人走茶涼,他很快被方丈趕出寺廟,雲遊四方,加入了明教。



朱元璋二十五歲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很快當上了郭子興的親兵隊長兼秘書,還娶了馬大腳為妻,就是因為有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