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泰達股份10.04%逆勢封板,口罩板塊21股漲停,概念股還有機會嗎?

2月28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回調,滬指收盤大跌3.71%,失守2900點整數關口,收報2880.30點;深成指大跌4.80%,收報10980.77點;創業板指大跌5.70%,收報2071.57點。兩市成交額連續

8天突破萬億元,達到1.13萬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下跌。北向資金今日小幅淨流出24.26億元。

口罩概念一枝獨秀,潔特生物、泰達股份、陽普醫療、華紡股份、華升股份、欣龍控股、南衛股份、道恩股份、諾邦股份、奧美醫療、振德醫療、嘉麟傑、三鑫醫療等漲停。

泰達股份10.04%逆勢封板,口罩板塊21股漲停,概念股還有機會嗎?

一、本週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肆虐,除中國外海外新冠肺炎確診的病例持續增長。根據世衛組織發佈的全球最新疫情數據,截止北京時間2月27日17時,過去24小時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85例,其中中國境外新增746例,中國439例。至此,中國境外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第2日超過中國。

與此同時,歐洲各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也在持續呈爆發趨勢。目前,意大利累計確診653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疫情共蔓延至意大利的13個大區,挪威、格魯吉亞、北馬其頓和羅馬尼亞相繼報告首例確診;而作為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德國境內確診人數26日和27日連續猛增;此外,英國也新增兩例確診,確診人數達15人。

二、疫情發生以來,海內外市場告急口罩供不應求,口罩瞬間成為需求最為迫切的防疫物資,妥妥的全球硬通貨。由於海外疫情滯後於中國,目前仍處於爆發早期階段,疫情嚴重地區口罩直接呈現脫銷狀態。

韓國方面防疫物資出現緊缺,需求急劇上升。數據顯示,近一個月,韓國的口罩需求大幅上升,醫用口罩的增長高達7650%,同時,測溫儀的需求增速已經達到3100%。韓方宣佈從2月26日零時起至4月30日,將實施緊急措施,限制口罩和洗手液等出口;對於銷售商,禁止出口口罩,對於生產商,限制出口量控制則在當天生產量的10%內。

2月10日前,意大利仍在外銷口罩至中國,如今則陷入供不應求的尷尬狀態。據意媒報道,意大利一家專門生產保護呼吸道的專業醫療口罩公司表示,該公司10天內就把10年的口罩庫存用光,每天都接到數千萬只口罩的訂單。而今在意大利很多藥店的窗口,都只能看到張貼的通告——“口罩售罄”。而意大利口罩等防護用品緊俏的同時,必然是伴隨物以稀為貴的價格飛漲。據悉,意大利消費者協會稱,以往每個防護口罩售價不到10歐分,現在某些電商的售價為18歐元,漲幅高達1700%。

三、根據國家發改委2月25日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的日產量達到7619萬隻

。其中,醫用口罩日產量達到3028萬只,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突破100萬只。根據工信部此前披露的數據,疫情之前,我國口罩總體產能是日產2000多萬隻,產能為全球最高,佔全球近半產能規模;當前產能已是疫情前的近4倍。

目前是疫情的重點防控階段,沒有口罩無法復工,全國多地口罩仍舊供不應求。儘管國內多省已經解除了一級響應狀態,但疫情防控的力度只增不減。此外,中央會議也明確指出,疫情拐點尚未到來。疫情期間,現在各行各業開始陸續全面復工,國內口罩日需求量或將達到5億隻左右;而按發改委最新公佈的口罩產能,國內日均生產約7600萬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醫用口罩,企業必須獲得國家藥監局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方可生產,供需更為緊張。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內對防護物資的需求,仍然有強烈的需求,短時間內必然難以消除。

另外,由於海外疫情也在不斷擴散過程中,全世界都在求口罩。從目前全球口罩限購和價格飛漲來看,口罩需求是急劇跳躍式增加的。想一想,如果全世界70億人中有十分之一需要口罩的話,每天就就要有7億,如果有30%需要戴口罩,就需要有20億隻口罩,而現在全球的產能根本就無法支撐,尤其是生產口罩必須的原材料熔噴布無法支撐。20億隻口罩至少需要每天2000噸熔噴布來解決,但現在中國熔噴布的日產量大約只有40噸,原材料缺口十分巨大。

總結:新冠肺炎疫情帶來醫用口罩需求爆發式增長,當前供不應求的格局下口罩市場也呈現爆發式增長,而後續國家收儲制度、國民衛生習慣教育和全自動高速設備的更新帶動市場長期增長;國內相關產業鏈龍頭有望迎來大增長。關注概念股:泰達股份、陽普醫療、華紡股份、華升股份、欣龍控股、南衛股份、奧美醫療、振德醫療、三鑫醫療等

免責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盈虧自負,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