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京劇名家吊嗓與開聲的程序方法

京劇名家吊嗓與開聲的程序方法

京劇練習唱腔傳統意義上的吊嗓子,不是和琴師對唱腔,合新腔,創新腔。而是以演員為主的長期或者相對穩定的京劇訓練唱腔的程序,並且是適合演員自己嗓音特點的、適合自身流派相對固定的京劇幾段唱段。改善鞏固已有聲音位置與感覺,完善改進嗓音不足與氣息,增加提高韻味音律與合轍。一是經常吊自己拿手好戲好段子 ,二是吊自己感覺不滿足、需要經常練習的段子。下面,不妨學習借鑑前輩京劇藝術名家是怎樣吊嗓子的:

餘叔巖吊嗓:先吊老生的西皮原板、快三眼等等;然後改二黃吊花臉的;第三段吊青衣的小嗓汾河灣:‘兒的父去投軍無音訊’;剛唱完小嗓,再改花臉,唱段西皮,最後是吊老生的。他先唱老生,是因為剛起來不久,氣還沒勻,用頭一段練氣口;吊完之後歇一會兒,吊花臉的二黃,這是為了使嗓音寬厚,唱時“打遠”,防止嗓子吊得挺高挺細;吊完再休息休息,然後改小嗓。《汾河灣》這段“一七”音多,經常練習,對老生腦後音、拔高、嘎調等有益處。


  張君秋吊嗓:張君秋吊嗓子是持之以恆的。每次吊嗓,必吊《祭塔》的全部[反二黃]唱腔、《賀后罵殿》的[快三眼]、《探母回令》的對口[快板]以及《三堂會審》的[流水],而且不止唱一遍,要反覆唱幾遍。這樣吊嗓,相當於唱三齣戲。

  張先生吊的這幾齣戲,不只是量大,等於唱了三齣戲。《祭塔》的 [反二黃],音域大,大約有13度的幅度。按照何先生所說,張先生每次吊嗓必吊《祭塔》,如果從1936年初登舞臺算起,直到1966年"文革"被迫脫離舞臺,共有30年時間,一年365天,姑且減去10年,就算20年,一天吊一次,這出《祭塔》,張先生已經唱到了7300次了。這就無怪乎為什麼張先生的《祭塔》成了他的代表作, 也無怪乎他後來創瞭如《西廂記》的 [反西皮散板][二六],《詩文會》的[四平調][南梆子]等那樣音域寬的唱腔,而張先生唱起來卻遊刃有餘了!


  張先生吊《罵殿》,因為《罵殿》的 [快三眼] "有賀後在金殿一聲高罵"的唱段,唱的是"發花"轍,開口音。一般旦角習慣唱閉口音,張先生不然,他開口音、閉口音都唱得好, 吊《探母》的[快板]、《三堂會審》的[流水],是解決青衣快板吐字咬字問題。

楊寶森吊嗓:楊先生每次演出前都堅持吊嗓子,而且每次都要吊上十幾段唱腔。每次吊嗓都是把《馬鞍山》裡的【二黃原板】(即:“老眼昏花路難行,…”)作為第一段。而最後總要以《烏盆記》裡“好一個趙大哥真慷慨”作為結束。因為“老眼昏花”一段裡的唱詞轍口全,通過這段唱,可以瞭解到當時自己嗓音的情況,然後選中其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多吊上兒段。而“好一個趙大哥真慷慨”一段是“懷來”轍,最後吊這段就可以檢驗當天吊嗓的效果,在演出前對自己的嗓音狀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吊嗓,楊寶森先生對待藝術嚴肅認真的精神,對我們也是不無啟發的。

  京劇吊嗓子,是前輩藝術家留給我們學習京劇聲音訓練、京劇唱腔的好方法好程序。堅持吊嗓練聲,才能唱出京劇韻味與京劇唱腔的精氣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