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兩地書」甘肅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寫給備戰中考兒子的一封信

【兩地書】甘肅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寫給備戰中考兒子的一封信

春醒如約 一切安好

——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柄坤,一切都好嗎?

媽媽想你了。

此刻的你,一定還在燈下做功課吧?有沒有緊鎖眉頭,為一道難題咬著筆尖?會不會遇到了喜歡的詩詞,嘴角揚起一抹笑意?是不是有點困了?微眯著眼睛,搓搓手指,伸伸懶腰,繼續奮筆疾書?

媽媽很想和以往一樣,悄悄走到你的身邊,在你的書桌上放杯溫熱的牛奶。然後輕輕離開,看一眼你伏案的背影,關上房間的門。在安安穩穩的篤定裡為你祝福。

今年六月,你將參加中考。無數個夜晚,伴著"滴答,滴答"的鐘聲,我們一起為明天努力著,向著夢想一點點地走近。

但是現在,媽媽只能遙遙寄去我的目光。柄坤,你感覺到了嗎?媽媽留給你的語音,你還沒有回覆呢,真想聽聽你的聲音啊!

媽媽是甘肅省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成員。正月初四從蘭州出發,初五立即投入到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抗疫工作中。至今,已整整一個月了。

孩子,請不要責怪媽媽一直瞞著你。

寒假你回到了爺爺奶奶身邊。奶奶體弱,爺爺高齡,媽媽如何忍心讓他們為我擔憂?甚至你的爸爸,也是在媽媽報名之後,才得知我即將奔赴武漢。臨別之際,媽媽望著送行的人群,含淚毅然轉身,我知道,身後有你們無限的牽掛和叮嚀,只怕淚水悄然滑落。孩子,為媽媽祝福吧,我一定會保護好自己,保護好你們!

孩子,20分鐘,你會想些什麼呢?

從醫院通知到報名結束,只用了短短20分鐘。媽媽所在的科室,有三個名額,媽媽第一個報了名。當時,媽媽似乎什麼都沒想。媽媽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士,是麻醉手術科的護士長,更是一名有17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面對國家召喚,面對同胞受難,面對疫情肆虐,媽媽心裡只有四個字:義不容辭。

媽媽是千千萬萬個"逆行者"之一。蒙曼老師說,"逆行者":是"逆"私情,"行"公益。對媽媽而言,我"行"的更是一份責任。孩子,男兒當自強,你的雙肩有使命有擔當。漫長人生路,中考,只是滄海一粟,你會在危機之時,明白何為抉擇,何為果敢。

孩子,請原諒媽媽沒有考慮你的感受。你的恐懼,你的擔心,你的糾結,你的不捨……可是媽媽堅信,你一定會支持媽媽的決定。媽媽出生在醫者之家,救死扶傷,這是流淌在媽媽血液中的良知;“健康所繫,性命相托”,耳邊縈繞的錚錚誓言,那是留在在媽媽心底的烙印。而我的孩子,你的眉宇之間,有抹不去的善良與堅強,那是我們母子共守的秘密,共存的密碼。

孩子,媽媽也會害怕。走進病區前,媽媽不是不怕。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對多年在手術室工作的媽媽來說,已是日常。但是面對新冠病毒的來勢洶洶,即便身經百戰,還是心存畏懼。

初到武漢的那幾天,面對不熟悉醫院環境和重症患者較多等諸多挑戰,我們邊學習邊熟悉環境邊開展工作,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媽媽和同事身穿厚重的防護服,在病區為患者做治療護理時,內心都如履薄冰,生怕出現任何差錯,尤其是護目鏡水霧造成視物模糊,我們反覆核對,給患者做好解釋。媽媽也曾緊張到一邊穿著厚厚的的防護服,一邊暗暗給自己打氣:沒事兒的~沒事兒的!加油!然後深深吸口氣,邁開腳步,踏進病房。

可在見到病人的那一瞬間,所有的顧慮全都拋在身後了。我的眼裡只有他們的痛,他們的苦。

看到患者坐在床頭嘆息,感受到她的迷茫和害怕,媽媽不覺間紅了眼睛…… 那位長者,像個恐懼的孩子一般,流著眼淚,無聲地求助,媽媽的心猛地一縮,緊成一團,卻笑著寬慰他:別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相信我們!

我只願竭盡所能,減緩他們經受的折磨。輸液、發藥、記錄、測體溫、做霧化……,我們穿行在各個病房,顧不上休息,爭分奪秒只為從死神手中搶回更多希望。

我無法眼睜睜地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溘然長逝。患者們渴盼的眼神,感動的淚水,堅韌的精神,頑強的意志深深感染著媽媽。我們之間的信任,還有相互體諒、相互保護的真情,就這樣溫暖地傳遞著。

孩子,媽媽現在一切都好。在武漢,我們身影忙碌,腳步沉重。脫下防護服後,彼此露出憔悴的欣慰,疲憊的微笑,握緊拳頭,相互鼓勵支持。

身邊的同事們,有偉岸背後的汗珠,嬌美里面的淚水,脆弱中的堅強,柔弱裡的勇敢,還有一根稻草都能將你壓倒的堅持……

媽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每一個戰位都有堅定的身軀。李文亮醫生,以他34歲的勇氣,發出讓這個世界清醒的吶喊;鍾南山院士,以84歲的威重,發出讓人民轉身的口令,然後引領我們奮然前行。

這是一群人的戰鬥,一家人的戰鬥,是一座城市的戰鬥,一個國家的戰鬥。億萬顆愛心隔空相助如潮如湧。這座城裡所有的人,依然在投入而生動地生活,將所遇萬物打磨出微光。他們都是我願用生命與之親近的兄弟姐妹。

請你放心,孩子,報一聲平安給家人。有祖國,有人民做我們強大的後盾,媽媽一切安好。

孩子,等媽媽平安回家。春醒如約。每一棵孱弱的小草都會被春風輕拂,每一縷纖弱的遊絲都會被陽光照耀。每一個羸弱的生命都會被扶起,每一聲微弱的氣息都會被聽到。春暖花開,祖國山河依然如畫。

到那時,你和爸爸一定會拿起心愛的相機,去捕捉萬物的勃然生機。大家鏡頭裡的武漢,一定如歌中所唱:

"古琴在此 黃鶴在此

長江在此 珞珈在此

你我在此 萬年同呼吸。

此時風起是知音

一抹笑泛起千萬雙漣漪

楚字裡天生人字的筆跡

那天那地在此。寂靜一如初起……"

你會和爸爸並肩等我,在草長鶯飛的季節裡,是嗎?你會給媽媽一個暖暖的擁抱,還是重重的一拳?你會豎起驕傲的大拇指,舉起相機,留下媽媽燦若春花的笑,對嗎?

晚安,孩子。

今夜,媽媽在他鄉守護著你。我知道,在不遠的未來,你將守護媽媽,守護我們的家,守護我們的國。守護這方生生不息,我們深愛著的土地。凝望她歷經磨難,傲然屹立,含淚微笑。

親愛的孩子,你已長大,媽媽無須多言。

你,都懂。

愛你的媽媽

2020年2月26日夜

(作者系甘肅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甘肅省腫瘤醫院 周馨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