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為何要警惕特朗普訪印聯合聲明中的“藍點網絡”?

經過36小時的走秀和參觀,特朗普留下一份題為《美印全面的全球戰略伙伴關係願景和原則》的兩國聯合聲明走人。從特朗普在印行程和兩國聯合聲明來看,此訪成果泛善可陳,特朗普的獅子大開口加上印度經濟持續創新低,除了軍售大單和能源外,特朗普幾乎在經貿上空手而歸。兩國在戰略上也是虛多實少。5G問題和網絡安全問最終雙方僅落腳在“各自獨立評估風險”,沒有采取一致行動。

搜尋了一遍虛多實少的聯合聲明,即將掩卷之餘,聯合聲明第三部分第二段的“藍點網絡”引起筆者注意。“藍點網絡”概念提出還不到四個月,迅速上升為特朗普訪印兩國聯合聲明的內容,可見美印兩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忌憚和急迫心態。兩國把這個新概念提升至兩國戰略合作高度,這可能成為美西方限制中國技術基礎設施的標準動作,很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被複制。

什麼是“藍點網絡”

美印聯合聲明第三部分第二段全文是這樣的,“美國和印度意識到,為遏制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主權債務的攀升,確保借款人和債權人雙方採取負責任、透明的、可持續的金融行為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對“藍點網絡(Blue Dot Network)”的概念表示興趣——作為一個由多個利益相關方發起的倡議,‘藍點網絡’將匯聚政府、私營部門和公民社會的力量,以共同在全球基礎設施開發中推廣高質量、可信賴的標準。”

看到這就明白了,這是專門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量身定做的。記得2018年6月25日美國《紐約時報》經過“專門調研”刊發的文章,作者為瑪利亞·阿比·哈比布,攻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斯里蘭卡製造了“債務陷阱”,目標直指中斯共建的漢班託塔港。2018年10月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哈德遜學院發表的反華演講中專門提到中國在斯里蘭卡的投資,汙衊中國大搞“債務外交”,指控中國造成發展中國家“債務陷阱”。隨後“債務陷阱”成為美國和一些國家政客與媒體抹黑中國的口頭禪。光靠口頭攻擊和抹黑還不夠,美國在不斷尋找替代方案,2017年底美日就簽訂關於高質量基礎設施備忘錄,美國還曾與新加坡和印度探討搭建基礎設施合作框架,不過美國目前認為能拿的出手的還是“藍點網絡”。

什麼是“藍點網絡”?該計劃由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及日本國際協力銀行三方共同發起,旨在“統籌政府、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將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提至高質量、可信賴的程度”。據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官網的描述,“藍點網絡”將“基於對公認原則和標準的遵守情況對基礎設施項目進行評估和認證,促進印度-太平洋地區和全球範圍內以市場為導向,財務透明且可持續的基礎設施的發展”。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與美國國際開發署兩部門聯合成立的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領導“藍點網絡”。這是最初來自一個私人倡議,類似一個半官方性質。2019年11月4日,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執行總裁大衛·博吉安在於泰國曼谷舉辦的第35屆東盟峰會系列會議“印度-太平洋商業論壇”上,提出了“藍點網絡”計劃。

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增長、能源與環境的副國務卿基思·克拉奇解釋了該計劃涵蓋的範圍,該計劃基於對“透明、責任制、財產和資源的主權、當地勞工和人權、法治、環境以及政府在採購和融資方面良好做法”表示尊重的“全球性標準”。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副部長理查·德莫德強調,該計劃將“以包容的方式促進私營部門在印太地區對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投資”。日本國際協力銀行董事前田匡史則強調,該計劃旨在推動“二十國集團(G20)承諾的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

兩國聯合聲明提出“藍點網絡”企圖險惡

“藍點網絡”是一個倡議,也是一個計劃,提出還不到四個月就出現在美印聯合聲明中,可見美國有多急迫。應該說這個計劃是有預謀的。在“藍點網絡”計劃正式公佈前,美國官員已經向部分媒體提前吹風。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在計劃發佈前曾向其解釋,“參與‘藍點網絡’計劃的每一個國家就是地圖上的一個點,這將成為對基礎設施項目感興趣的公司安全的經營場所。” 今年參加東盟峰會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說的更坦率和直接,“藍點網絡”計劃將阻止熱衷於“非高質量”項目——它們已導致一些國家陷入債務陷阱的趨勢。換句話說,美國對“一帶一路”倡議所資助的項目不滿,這些項目正在損害相關國家的主權和金融穩定。此外,美國在公佈這一計劃同時,美國國務院發表題為“自由開放的印太:推動共同願景”報告,為“藍點網絡”背書。

這就很明顯了,“藍點網絡”是為美國抹黑“一帶一路”“債務陷阱”量身定做的,甚至還會波及亞投行。第二,“藍點網絡”日漸成為美國印太戰略實體化和機制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第三,“藍點網絡”在擴員,由最初的美澳日三國擴大到印度,正好與印太地區的“四國集團”相吻合。印度應該是非常清楚“藍點網絡”的意義,在特朗普訪印兩國聯合聲明中體現這點,就不僅僅是取悅美國和特朗普的動作,而是都有這方面企圖和需求,一拍即合之作。中國應該警惕的是,美印把這個新概念提升至兩國戰略合作高度,這可能成為美西方限制中國技術基礎設施的標準動作,很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被複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