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懷孕以後準媽媽的內臟發生什麼移位?產後如何讓五臟六腑歸位恢復孕前狀態?

2淡略


女人之所以強悍,是因為擠擠就會,比如乳溝擠擠就能有,比如說肚子本來也不是空的,但是懷孕後六七斤重胎兒空間也是擠擠就有了,而男人卻是怎麼擠都擠不出來的。

強悍中也是非常多的艱辛,箇中酸爽也只是懷過孕的媽媽才能體會:

1、膀胱被壓得300分鐘變成30分鐘

本來一個好好膀胱裝下大量的尿,可以支持自己5個小時也就是300分鐘才上一次廁所的,結果懷個孕,好了,300分鐘變成了30分鐘,平時一次一大泡,變成了分5次拉,一次一點點,還急得不行,不拉還不行了。

一般在孕早期子宮剛剛增大的時候和孕晚期子宮大到極致時特別明顯。

2、胃被頂得想吃卻吃不下多少

孕早期是激素讓胃腸蠕動慢不想吃,到了中後期胎兒需要的營養多了,想吃,但是增大的子宮卻把胎兒的胃壓得只剩下沒多大位置了,吃了多少就覺得胃被頂著頂著。只能少吃多餐。

當然不是每個媽媽都有這樣,有些胎盤高一點就壓得嚴重一些。

3、心臟還可以保有自己的位置,但是壓力變大

懷孕後一個心臟要供給胎兒和孕婦血液循環,還是幫助把胎兒的廢物排出體外,本來一口氣上六樓沒問題,懷孕後上到三樓可能會覺得心口怦怦跳,要休息一下才可以了。

4、腸道從本來的井井有條被擠得七零八落,看到哪裡有地方就放哪裡

就像是以前衣櫃只是幾件衣服還可以擺得整整齊齊的,但是到了夏天把棉被塞進了衣櫃裡時,發現衣服都就被擠得找不到了。

於是便秘也就出現了。

5、宮頸被壓著變薄了

當然這樣薄也是生產需要的,到是臨產時宮頸甚至會慢慢的消失,擴張,胎頭才可以慢慢的下降。

6、子宮從小蘋果像得超級大的木菠蘿

沒懷孕前子宮只裝點點內膜,每個月來月經了還把這點內膜排出體外,懷孕後子宮慢慢的長大,其他的器官都補子宮擠壓著,而子宮自己也是沒辦法,因為它身負養育胎兒的重什麼任,從沒懷孕時的容量50ml;在整個孕期容量也擴張了1000倍,之後達到5000ml。

而這些因為懷孕而增大的,變小的器官都會在懷孕後大概是42天慢慢的復原和歸位。

女性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生完孩子後子宮會慢慢的復原,一般產後十天左右子宮復位,而其他的器官也因為警報解除慢慢也開始復位。產後42天大多器官可以恢復到孕前水平。

而媽媽想要內臟儘快復位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而不是劇烈運動

一般順產後儘快下床,剖腹產一般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活動可以讓我們的代謝加快也可以促進器官的復位,但是要注意不要劇烈運動比如跑步等運動不合適。或者搬重物也不合適的。

2、睡眠要保證

我們要睡眠中恢復速度會更快,所以產婦坐月子也要想辦法讓自己休息好。

3、營養均衡

比如要吃青菜,防止便秘,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吃肉補充蛋白質,喝水促進新陳代謝。

話題:你懷孕時有什麼症狀?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菁媽育兒,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菁媽育兒


女性懷孕後,肚子越來越大,在肚子變大的過程中,孕婦的各內臟器官都會被逐漸增大的子宮擠壓,甚至變形。孕早期時,胎兒還小,內臟器官及器官之間的間隔還有相對的彈性,各內臟器官的位置變化不大。隨著懷孕時間增長,子宮逐漸增大,孕婦的各內臟器官位置就會因子宮的擠壓而發生變化了。特別明顯的是腸、胃、膀胱和脊椎的變化,因子宮的增大擠壓,腸胃被往上頂,膀胱被增大的子宮所壓迫,脊椎也在承受增大的子宮時,受力彎曲。所以,越是到了孕晚期,孕婦身體變化帶來的難受越是嚴重。


懷孕到了12周,子宮逐步增大,子宮的開端壓迫到膀胱和直腸,使得膀胱容量減少,孕婦出現尿頻現象。懷孕進入到16周時,胎兒的生長速度加快,子宮增大後,子宮周圍的韌帶都會由之前的鬆弛狀態進入繃緊狀態,這個時候有的孕婦就會有腰腹痠軟痠痛的感覺。到了懷孕20時,日漸增大的子宮將腹部向外擠壓,孕婦肚子膨出明顯。懷孕24周時,增大的子宮向上擠壓內臟,很多孕婦會有胸悶、呼吸不暢等感覺。而且子宮增大使孕婦身體向後傾仰,孕婦腰部特別容易疲倦,發生腰痠腰痛。孕28周,孕婦體重疾速增長,增大的子宮對盆腔、直腸的壓迫加重,孕婦下半身靜脈血液循環迴流受阻,有些孕婦會發生痔瘡現象。懷孕到了36周,子宮增大到幾乎佔滿了整個腹腔,直接擠壓到孕婦的胃、隔肌、心臟等,孕婦會出現胃脹、心悸、氣短等現象。嚴重的甚至吃不好睡不好,加上增大的子宮對膀胱的壓迫,小便次數也會增多,孕婦越來越難受。直到懷孕最後一個月,孕婦會覺得肚子向下墜,這時離生產就很近了。


分娩後,準媽媽會有身體一下子被掏空了感覺,這個時候,因子宮增大擠壓到的五臟六腑暫時處於懸空狀態,然後隨著準媽媽的產後恢復,各器官也開始慢慢歸位。懷孕後孕婦因子宮增大而擠壓到子宮周圍的各器官,使得各器官有移位現象。這個移位並不是真正的各器官位置發生的改變,而只是因增大的子宮頂壓把各器官向上頂了頂,就是肺部也同樣受到向上的頂擠。生產後,之前受到頂擠的各器官會懸浮後慢慢開始下垂,加上生產後準媽媽體內的體液比懷孕前增加了很多,身體細胞相對也有增大,就加重了之前受到擠壓的各器官下垂。要想盡快使各器官歸位,恢復正常,產後及時捆綁腹帶是最佳選擇。產後捆綁腹帶不僅防止胃下垂,也能促進子宮快速收縮恢復。腹帶的捆綁不能太緊,以免影響產婦的血液循環。但也不能太鬆,起不了一點作用。


產後坐好月子也能使之前受到擠壓的各器官快速歸位,這個坐好月子並不是指月子期間一定要臥床不起,而是要注重月子裡的飲食營養。同時,生產後還是不要太早下地活動,臥床靜養幾天還是很有必要的。太早下地活動,因地心引力的關係,反而不利於子宮和和懸浮內臟的歸位恢復。但是也不能一整個月子期都不下地活動,在生產後身體恢復了幾天後,也要適當下地走幾步,這樣對產後身體恢復也有好處。腹帶的捆綁要注意時間和腹帶的質量,捆綁的時間最好早上起床後的飯前,晚上睡覺再解開。腹帶用純棉製作最好,透氣吸汗,對產婦的皮膚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陳晨孕育育兒專欄


媽媽之所以偉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懷孕!大家想想吧,一個肉眼看不到的卵子,一旦遇到一個精子王子,就會在媽媽肚子長出一個小人,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呀!

媽媽的身體為了接納這個入侵者,會在懷孕時發生許多改變,給胎兒一條生路。正因為如此,媽媽也就更容易生一些爸爸們不常生的病。比如紅斑狼瘡、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等。

媽媽在懷孕時肚子要容納寶寶,本來的腹腔臟器就要為寶寶讓位。因此,這些臟器就會委屈自己。

具體是怎麼委屈的,請看看下面的圖片吧。

當然了,寶寶出生後,媽媽腹腔內的臟器自然會歸位。所以,媽媽們需要休息,給身體一定的時間恢復。這就是坐月子的理由!



魏子坤科普時間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懷孕後子宮長大了,可盆腔和腹腔是不會長大的,為了寶寶能夠正常發育長大,女人的身體很奇妙,趕緊命各個器官為寶寶讓路。


孕婦的腸,胃,膀胱,脊椎以及各個器官都會避讓,腹腔和盆腔內的器官還會發生移位,給寶寶挪地方。

所以孕婦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症狀,比如便秘,尿頻,燒心、腰痠背痛、心情煩躁等,但是這些情況一般不會對孕媽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不用過於的擔心,只要注意按時產檢即可。

你不用操心,等分娩之後,子宮一下子縮小很多,並每天繼續縮小,所有的器官都可以恢復到孕前正常的狀態,各種不適的症狀也會隨之而消失。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