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代兵器大刀背上裝上很多鐵環,主要用途是什麼?


刀背上裝有鐵環、銅環的刀名為大環刀,這一類的刀其實較為少見,也很少出現在影視劇當中,不過早年的一部老電視劇《白眉大俠》中其主角徐良使用的便是一口金絲大環刀,舞起刀來叮鈴直響,十分威風,令人印象深刻,有人不禁會問,這大刀上裝有的鐵環、銅環究竟有什麼用途呢?

首先,大環刀最直觀的便是在使用之時,那些鐵環、銅環所發出的聲響了。有個成語叫做“先聲奪人”在使用大環刀與人打鬥之時,揮舞起大刀來,除了刀身的破空之聲外,還有那些鐵環、銅環所發出的陣陣撞擊聲,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自身聲勢,用以震懾對手。除此之外,在大刀揮舞之時發出的叮鈴聲,可以起到混淆對手視聽的作用,要知道高手對決,尤其是分生死的那種,勝負之分、生死之分僅僅在一瞬間,只要能夠使對手分神片刻,便能佔據先機和主動權,甚至是直接分出勝負。

其次,就是為了增加大刀的重量,進而加大殺傷力和破壞力。提起古代的名將、猛士難免要說到其使用的武器,而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往往動輒數十上百斤,諸如項羽的霸王槍、張飛的丈八蛇矛、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等等,為何他們會使用如此沉重的武器呢?答案自然是因為只要能夠使用自如,武器越重,殺傷力就越高。物理學中有個知識,那就是質量越大,慣性就越大,慣性用武學裡的話來說那就是“勢”,重量越大,能借的“勢”就越大,從而傷害能力就越高。

而大環刀一般為七環或九環,都是由銅或鐵製作而成,自然而然就增加大刀的重量,進而增加大刀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除了殺傷力之外,重量大的好處還在於反震力夠大,能夠將對方握兵器的手震傷,甚至是使其棄械。

再有就是大刀上的鐵環、銅環是為了限制大環刀砍入的深度。大刀的使用往往大開大合,一往無前,而大刀本身自重就相對比較重,這樣一來與人敵對之時一刀劈下,若是命中了敵手的身體,往往會砍入對方的體內,而人的身體上有眾多骨骼,一旦刀身砍入過多,就會造成極難將刀身拔出來的情況,若是對手拼著身受重傷,給你反手一擊,該如何是好?是也給人砍上一刀還是乾脆棄刀逃跑?而刀身上有了這些鐵環、銅環,便可以限制刀身砍入的深度。當大刀砍入敵方身體之時,這些鐵環就會卡在身體外邊,使得刀身不會深入,有利於將刀從對方身體中拔出。

還有一說就是方便控制刀的重心,劈砍之時,將刀高高舉起,此時的環便會向下垂去,重心偏向刀柄,易於持刀人控制刀身,而劈砍下去的時候,環垂向刀尖,重心向刀尖偏移,能夠增加劈砍的殺傷力。說白了也就是一種控制大刀重心的小手法,而且重心也偏移不了太多,恐怕只有手頭上有真功夫的人才能感受和捕捉到那種微妙的差別。

<strong>

以上便是大刀刀身上裝有鐵環、銅環的用途了,而大環刀常見於古時候的鏢師以及街頭賣藝的江湖中人,往往只是為了震懾他人和彰顯自己的孔武有力,實用性其實並不是很大,所以也極少有人使用大環刀。


鄧海春


“刀是什麼樣的刀,金絲大環刀”誰年少時不曾希望有一把9級裝逼的“大環刀”,然而至今為止,出土的“古刀”,只有一個沒有開刃的“二環刀”,除此以外,“大環刀”似乎只是說書上的“日常兵器”罷了。

上圖是出土的晚清時期的大刀,可以看出刀背上是“二環”,而且刀刃未開鋒,作為上陣殺敵的兵器來說,是不可能的。只可能用在街頭賣藝中,所以天橋下說書的口中的天橋下耍把式的手拿著“威風凜凜、叮叮噹噹”的大環刀,還是有道理的。

有人就問了,唐代詩人柳中庸的《徵人怨》中有這一句: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提到了“刀環”,唐朝就有“刀環”了,怎麼會沒有“大環刀”這樣的兵器呢?

其實詩中的刀環是“刀柄頭的環”,用來綁繩容易固定的裝飾環,非助力環,刀名環首刀。

今天隨著評書、影視劇中對於“大環刀”的著力刻畫,金絲大環刀已經深入人心,因此有很多富有想象力的物理學家、實學家從物理學、實踐學的角度剖析了自己眼中大環刀的“環”的妙用:

1、配重平衡:鋼環作為平衡大環刀配重的存在,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刀劈的方向,提高容錯率,增強殺傷力;

2、君子之器:大環叮叮噹噹,先聲奪人之餘,更多的是體現用刀之人心懷坦蕩,類似於古代的“響箭”,意在表明自己非偷襲無恥之人(戰場上不偷襲?那是沒機會好不);

3、避免尷尬:日常使用菜刀切豬肉,經常會發生拔不出來身陷豬肉的尷尬場景,而大環刀因為有環的存在就巧妙的避免了這個尷尬,退一萬步,即使拔不出來,也可能用手指摳住環,施展加藤鷹之神力,把刀拽出來(話說,以我網遊中多年砍人的經驗來看,通常橫刀劈入敵人身體中,順勢一劃,就可以將刀輕易抽出來,並且使傷口增大,殺傷力更強哦)。

4、增強勢力:女大學生玩王者榮耀之獨有的技能“輸出全靠吼”,而持有大環刀的刀客,無意於附上了“女大學生之獅吼”魔,增強自身氣勢,叮叮噹噹的響聲還會對敵人造成迷惑之象,於無形中幹掉對手,呦呵。

話說第四點還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我是天橋底下耍把式的,面對上圖兩把不同的刀,我肯定也會選擇帶環的啊,省去了“敲鑼”,抖一抖刀,老百姓就圍上來了,霸道啊。

但是如果當成是兵器的話,大環刀絕對是屬於“怪刀”,屬於怪異的兵器,根據“武器越怪、死的越快”的真理,佩戴大環刀無異於尋死了。群戰可以輸,攜大環刀者必須死。

目前對於“大環刀”的使用範圍主要在評書和影視劇中出現,且都是晚清之後出現的兵器,沒有更多的佐證,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有更多關於“大環刀”的史料問世,到那個時候,大環刀才是真正的大環刀,而現在的大環刀只可以認定為虛擬世界的耍貨,不能稱之為兵器。


史味人生


看到這個問題,居士我想起了小時候看的電視劇《白眉大俠》的主題曲:“刀是什麼樣的刀,金絲大環刀。”白眉大俠徐良使一口金絲大環刀,此刀金光閃閃,削金斷玉,鋒利無比。此刀最為裝逼的是,刀背上裝著幾個金環,舞起來譁楞作響,甚是威風。徐良持金絲大環刀縱橫江湖,一舉成名。

相信很多人有疑問:好好的一把刀,為啥要在刀背上裝上金環呢?莫非有什麼特殊的作用?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發現這些鐵環的作用還真不少,比如:增加刀的重量,改變刀的重心,如果刀被卡住可以勾著鐵環拔出來,顯示自己光明正大……

但是,這些作用全是網友們的臆想而已,大環刀上的環可以說毫無實戰作用,因為古今中外從沒有見過哪把實戰的大刀上裝了鐵環的,而網友們提出的那些作用,也不符合大刀的使用方法。因此,大環刀的作用只有一個:裝B。

那些打把勢賣藝的江湖人士,在自己耍的大刀刀背上安上鐵環,舞起來譁楞作響,顯得很有氣勢,而且可以招攬觀眾。

那些評書藝人,也喜歡讓自己書中的角色使用奇形怪狀的的武器,顯得與眾不同,提高角色的辨識度。武器越怪,B格越高,雖然奇怪的武器都不實用,在真正的戰場上根本沒人會用。例如:

三尖兩刃刀——二郎神楊戩

青龍偃月刀——關二爺

方天畫戟——呂布

丈八蛇矛——張飛

八百斤金錘——李元霸

鳳翅鎦金钂——宇文成都

子午雞爪鴛鴦鉞——童海川

其實外國人或現代人也一樣,比如:

霜之哀傷——阿爾薩斯

絕世好劍——步驚雲

玄鐵重劍——楊過

而金絲大環刀就對應著白眉大俠徐良,是他裝B用的,並沒有什麼實戰意義。特別是徐良經常帶著金絲大環刀穿房躍脊,卻從來不怕刀上金環發出聲響驚動敵人,也是神奇。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夢露居士


http://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603796865191098263

很多網友們的童年,是看著武俠片度過的,金庸武俠片,可以說是幾代人的回憶。

如今,武俠片依舊受歡迎,只是沒有了以往那麼多的經典。同時也會有很多網友們想到武俠片裡的大刀,普通的大刀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有一種大刀非常特別,因為它的刀片上,帶著一個一個的大鐵環,三個,五個,九個,甚至更多,於是大家忍不住會問:這些大鐵環是做什麼用的呢?這個問題還真能把一些人給問住!是啊,這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難道是為了好看嗎?當然不是,其實鐵環的用處主要有下面幾點:

1,最重要的一點,長氣勢!古代是冷兵器時代,打仗的時候,不管群架還是單挑,都講究一個氣勢,氣勢輸了,這仗也就輸了。於是,大刀上面被加上鐵環,揮舞起來那叫一個威風,嘩嘩譁,刀上生風,換成現在的話來講,那節奏感簡直是太棒了!從而起到震懾敵人的目的!虎虎生風,霸氣!

2,有一些武林高手,在用鐵環大刀和敵人鋼槍的時候,面對面刺過來,可以用鐵環鎖住對方的劍,怎麼鎖呢?就是讓對方的劍直直的插進自己刀上的鐵環裡,然後嘛,自然就是一個大回環,繳了敵人的劍!

3,因為大刀 一般都比較重,和敵人對陣的時候,如果一刀砍進了敵人的身體裡,通常會形成非常大的殺傷,刀片也會砍進身體裡,如果出刀的力量小的話,因為傷口寬度一致,有可能會撥不出來,讓自己被動。因此,有了鐵環可以防止出刀力道偏小時,刀片撥不出來。也可以在出刀力道大的時候,起到拓寬傷口的目的,兩方面的功能都能兼顧到,非常科學。

4,古人的智慧遠不止如此,幾個鐵環在兵器上的重量其實並不小,古代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青年武士用九環大刀,中年用五環,老年用三環,揮舞的時候,鐵環的重心會跟著刀片向前,增加出刀的力量。收起來不用的時候,鐵環重心垂直向下,這樣,長柄大刀往地上一磕,份量十足,威懾力也顯得更大。

以上四點便是鐵環大刀的妙用,古代兵器上的智慧遠不止如此,大家還知道其它哪些科學的妙用呢?歡迎留言交流。


科技與獵奇


看到很多人說這個鐵環就是裝樣子,實際上還真不是,這種刀是專門製造的,當然只限於民間使用,古代軍中是絕對不會使用這種武器的。這種刀被稱為大環刀,大環刀的刀背上有專門鑲嵌的環,一般現實中是見不到這種武器的,因此很多人都以為,這可能就是古人用來裝飾,用來裝樣子的。

大環刀造型奇特,才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把刀都是民間專門打造的,基本都是一些江湖人士在使用,至於大環刀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這個在史書上並無記載。似乎是從清朝開始才有這種刀的,因為不可考證,所以也不能確定就是清朝才有大環刀的。有趣的是大環刀上的鐵環數量並不是固定的。

力量大的人可能會使用九個環或者是七個環,力氣小的人一般都是使用六個,也有過使用三個鐵環的記載,那麼這些鐵環的用途到底是什麼呢?首先第一個,這種鐵環使用時的聲音是非常大的,使用者在彰顯自己是個光明磊落的人,絕對不會去幹偷襲的事情,古代行走江湖,是非常講究光明磊落的。

第二個用途也是最為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刀豎起的時候,鐵環下垂,當刀揮出去的時候,因為慣性力量會更大,可以增加殺傷力。當然也有武術專家曾經說過,這種鐵環其實增加不了太多的力量,反而如果劈空的話,不能迅速收回來,反而增加危險。

總的來說,大環刀在古時候也不常見,因為對使用者要求很高,最起碼得有很大的力氣,其次就是還得會武,因為僅靠蠻力是遠遠不夠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我是一名喜歡研究冷兵器的手工刀匠,有冷兵器或者刀劍的問題,記得邀請我哦~

古代兵器大刀背上裝很多鐵環,這種大刀一般來說都很重,鐵環的主要用途是為了增加劈砍效果。

當刀直立豎起時,金屬環下垂,刀的重心整體會向手的方向偏移,利於控刀。

而當劈砍時,金屬環受到慣性的作用,向前甩出,這時刀的重心會向著刀頭的方向偏移,以增加劈砍殺傷力。

鐵環還有一個用途:限制劈砍深度。因為特別寬重的刀,一旦砍進身體是很難拔出來的。而鐵環可以使多餘的動能把對手的身體往後推,可以在砍進去以後一彈就出刃了。

一般來說,就是這幾個作用了,古代有鐵環的大刀並不多,一是很重,二是鐵環聲音太大,喪失了偷襲的機會,使用這種武器有的時候是一種炫耀:表示光明正大,從不背後偷襲。不信你看電視劇裡用大鐵環刀的,是不是都是比較豪氣的人物?


knife世界名刀


這種在刀背上裝有鐵環的大刀,是在清朝才出現的。而且這種刀是不會在軍隊中出現的,一般使用它的人,也就是街頭雜耍賣藝的人,或者是鏢局中的人。

在作戰時,要求的是簡單有效,這種刀過於花哨,而且分量也不輕,不便於攜帶,在軍隊中用處不大。作戰時,這種刀就是累贅。

而街頭賣藝就不一樣,他們要求的是好看。這種帶環的刀,在手中輕輕一晃,鐵環和刀背相碰,嘩嘩直響,就可以吸引遊客來觀看。而且這種刀分量比較重,刀背上的鐵環,有七個,也有九個的,增加了刀的重量。這種刀舞起來之後,利用慣性,虎虎生風很有氣勢,讓人看著很爽,所以這種標這種刀只適合表演。

還有就是鏢局中的人使用,鏢局中的人用這種刀,主要起震懾作用。這種刀刀身較寬,刀背上的鐵環看起來很有氣勢。就像李元霸的雙錘,李逵的雙斧,都是唬人的玩意。一般不知內情的人,會覺得使用這種刀的人很厲害,也就不敢打鏢局的主意。

其次,清朝為了便於他的統治,是禁止民間擁有刀的。但是對於這種大環刀,卻不怎麼禁止。因為這種刀拿起來,就會有嘩嘩的響聲,就等於告訴別人手裡有刀一樣。這樣就會讓人提前防備,也就失去了殺傷力。

還有就是,這種刀是一種練習道具。很多學習刀法的人,會把這種刀,當做平時練手的工具。因為這種刀很沉,在增加臂力的同時,還可以更多地掌握對力量的運用。一般來說,能夠使用在刀背上加九個環的人,就算是聽見高手了。

也有人用物理學的說法,來解釋刀背上的環的作用。他們說刀背上的環,可以增加劈砍力度,還可以限制刀身進入的深度,便於拔刀。這也只是非專業人士的主觀臆想罷了,真正在兩軍對戰之時,速度才是第一位的。這種太過於沉重的刀,首先在速度上就不佔優勢。他需要的力臂過長,揮舞的時間也就比較長,所以使用這種刀的人,刀還沒有舉起來,就已經被人刺死了。這也是實戰中幾乎見不到這種刀的原因之一。

還是那句話,武器越怪,死的越快。這種武器,也就是在影視劇中大量使用,而且都是反派,還是出場就死,活不過3秒的那種。


老蟲


說白了,金絲大環刀並不是古代裝備士兵的制式兵器,它誕生於清朝初年,是江湖賣藝的人在街頭玩雜耍,賣弄武藝的工具。

金絲大環刀通常以6環,7環,9環最為常見,最大的鐵環可以達到兩寸,一個環就有幾兩重,這麼多環鉚接在刀上,無形中會給大刀增加幾斤重量,讓其變得笨重,揮舞起來比較費勁。



並且,在實戰中,那些鐵環容易被敵人的武器勾住,掛住,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所以,它絕不是兵器,而是帶有表演性質的道具。

從出土的清代金絲大環刀來看,這些玩意十有八九都沒有開刃,就進一步證明了它不是實戰武器。

即使是表演工具,卻為什麼要安裝這麼多大鐵環,以個人理解,主要有兩點原因。



其一,舞動大刀時,會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可以起到宣傳效果。

古代沒有擴音器,即使在街頭表演賣藝,幾百米之外,很難看到和聽到。所以,那些聰明的賣藝人,就會見機舞動金絲大環刀,讓其發出金屬碰撞的響聲,同時嘴裡大喊大叫,遠處的人聽到這些聲音後,自然會被吸引過來,看個究竟。



其二,舞動大環刀發出的叮叮噹噹的響聲,可以震撼圍觀的人,既能為自己造勢,還能唬住趁火打劫的地痞。

古代賣藝的人,為了吃一口飯,會到處行走江湖,遇到比較繁華的市鎮,往往會停下來擺攤、表演。



但畢竟是外地人來到人家地盤營生,所以就難免會遇到當地混混前來敲詐勒索。如果賣藝的人能把大環刀舞得虎虎生威,發出巨大響聲,旁邊圍觀的人一個勁地鼓掌叫好,也就能證明表演者確實有些功夫。

混混看到這陣勢,想必他會掂量雙方的實力,不會輕易下手,否則,極有可能自討苦吃。


鴻鵠迎罡


從古至今,能夠傳承已久的兵器武器都是這樣,古人覺得武器的某些裝飾可以起到某一些作用的時候,就是延續使用這種武器。古代有種兵器,大刀,它的背上總是帶著鐵環,一般是九個環的。這種刀在古代背景的電視劇能夠見到,不過大多是古代的刑場上的劊子手以及一些大漢,還有就是街頭賣藝的人。他們這種刀是有意義的,用這種刀的主要用途有三個點:

一.笨重,力量大,破壞力強

這種大刀他們的重量一般都很重,雖然說越重越難拿穩,加上鐵環的重量,刀會更加重,而重量大的最好之處就是這種刀造成的破壞力強。在一般的打鬥中,有些力氣大的或者會武功的人喜歡用這種刀,他們很喜歡砍殺敵人的感覺,使用這種刀就可直接了當地給敵人致命一擊,而且這種刀由於十分笨重,本身的重量加上揮刀者本身的力氣速度,破壞力直接增強了好幾倍,沒有人能扛得住這樣的一擊。

二.鐵環敲動聲響

鐵環在背上,揮刀的時候會製造聲響來擾亂敵人的心神,讓敵人集中不了注意力,變得容易對付,這時候打敵人打起來就十分容易。不過,當然,使用這種刀的人必須先習慣怎麼使用,畢竟大刀上的產生的聲音不僅別人能夠聽到,你自己也能夠聽到,一不小心就連自己也遭殃了。那就不好了,所以使用者必須先熟練這種刀的特點才能夠使用。其實也可以預防對方使用自己刀。

三.拔出時容易

這種刀由於裝上了鐵環,在使用者使用的時候,就能夠防止刀被卡住。有用過刀的人應該知道,使用的時候如果太大力,會導致刀身進入太多,在拔出時就會受到障礙物的妨礙,難以拔出。使用率就大大下降。這一點如果是廚師或者有做過料理的人應該知道,處理肉料理的時候,用大刀很費力,拔出時也很難。所以有經驗的廚師會採取用不同的刀種對應不同的部位。

但是這樣子的刀在戰場上的使用範圍普遍不高,主要這種刀不好使用,能夠使用的人也很少,重量大費力也大,刀環敲擊的聲響會讓敵人察覺到自己,不好拔出就沒法用,不小心就很容易讓敵人近身,造成自己的重傷害。所以這種刀只是適用於某些特定場所。


WarOH協虎


看到這個問題,我在自己的腦子裡過一遍,發現從我瞭解到的古代兵器知識中,找不到這種兵器。但實際上似乎對這種兵器卻又覺得並不陌生。

仔細想了想,想通了。

這種兵器在實際運用中的確是不存在,我腦中的這個鐵環刀的形象,完全是從演繹故事中得來。



中國古代兵器大刀背上裝上很多鐵環,用途完全就是將這種兵器進行“藝術加工”。

中國古代最崇尚使用刀。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用石器磨製成的匕首就是刀的前身。

刀也是最為普及的工具,它不同於其它所有冷兵器,其它冷兵器專以用來格鬥和戰爭。唯有刀其實是最古老的的生活工具。

生活工具的屬性當然是實用。那麼在刀身上的所有發展都應該是貼合使用中的實用性。

但如標題所述,我們卻發現了很多奇特的刀類。在大刀的刀背上打上幾個孔,再裝上鐵環,作什麼用?

現代的廚房刀上,我們的確看到在刀背首的地方開一個孔,有些西式刀具也會在刀刃上開一些孔。那是因為這些開的孔都有其科學性。刀背首的孔是方便刀具掛在牆面上,刀刃上的孔是方便切菜時不至於讓料裡粘貼在刀身。

但古代的鐵環大刀,想來想去絕無實際用處。



最習慣於用刀的幾個朝代中,無論是漢環首刀、東晉鐵刀、唐陌刀、宋鳳嘴刀中,只有宋鳳嘴刀會在刀背處留一孔。

在刀背上留多個孔再掛上鐵環這種現象,至少在明代以前都沒有發生過,查遍史籍資料我們也看不到。

在刀背上打上幾個孔,再掛上鐵環,刀一動叮噹亂響,除了奪人眼目外,實在沒有其它用處。只有賣藝人靠著發出的鐵環撞擊聲音,來吸引看客。

因為這種大刀,實在是不實用。

所以在實際用途中,我們看不到這種多環大刀。至少在古代軍隊的正式編制中,沒有這種大刀的存在。

這種大刀的出現,要麼是在演繹故事中,要麼就是出現在民間那些耍把式賣藝人的身上。而這兩種出現方式,全都是因為“藝術加工”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