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李鐵的名單

4天前,新一期中國男足國家隊集訓名單出爐。由於東亞杯時李鐵僅為“代理主帥”,且此後上任後安排的集訓又並無實戰賽事,因此此次備戰40強賽的國足大名單,堪稱真正意義上的“鐵一期”。

然而,和之前裡皮每次敲定名單都會引發洪水般輿論聲浪一樣,中國足球似乎從來就不缺乏爭議。李鐵劃定的名單問世後,各方的質疑聲紛至沓來。從棄用歸化球員到U23球員消失,從對徐新的疑問到武漢卓爾的“嫡系之嫌”……

<strong>李鐵麾下的這份新一屆國足陣容以及新一段國家隊歲月,也許從開始就註定充斥了非議和困難。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壹.

後繼無人已是定論

這份名單的平均年齡是29.23歲,其中89年齡段仍是主力軍,共有7人入選;95後只有高準翼、劉雲、明天3人在列,而97年齡段(U23)更是沒人入選。

<strong>這樣的年齡斷層,如同夢迴一年前的亞洲盃名單。直接將國家隊“後繼無人”的困惑與對李鐵“不考慮培育下一代”的職責端上了檯面。

李鐵的選擇究竟是迫不得已還是故意為之?其實如果裡皮沒有下課,現在的名單裡可能會出現很多變化,但從每個位置的落選球員來看,實力最強的、能在聯賽踢上絕對主力的人選裡,絕大多數都是89年之前出生的,91、93年的球員只有少數幾個。

裡皮曾經嘗試招入的楊帆、王子銘等小將,最終都得不到信任,在事實上不足以擔任國足首發。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strong>因此,李鐵這個陣容或許不是最強人選,只從年齡的角度,其實無可厚非。

中國球員的人才斷檔,從上屆世預賽12強賽時期就已經存在,12強賽之後,裡皮嘗試過為國足進行更新換代,在2018年,他考察了近50名球員。

然而從這些球員的年齡分佈來看,87/88、89/90依然是最重要的年齡段,一共多達22人接受考察,91/92只有武磊、顏駿凌、金敬道等零星幾個人,93/94很難有人進入他的視野,95後的劉奕鳴、劉洋等人考察良久,最終在亞洲盃表現並不算理想,尤其前者還在對陣伊朗一戰貢獻低級失誤。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從亞洲盃到二次上任的世預賽,裡皮先後兩次試圖變革,棄用馮瀟霆、郜林等人只是減少了85-86的球員人數,依然改變不了“90前”球員在國足擔任核心架構的事實,91-94年出生的球員始終無法獲得裡皮的信任,原因也非常簡單,就是沒人,就是太菜……

<strong>可以發現,2018賽季1中超國內球員人數里,89/90年的球員人數最多,一共70人,而91/92年的球員只有30人。除了上海上港依託根寶崇明一期的黃金一代,人數相對較多,其他球隊只有零星幾人。

當初由於80年出生的球員連續幾代從青年時代就創出佳績甚至成為國腳,再加上不是奧運適齡球員,91/92的球員成材率極低,除了根寶基地,全國範圍內基本沒有成材。

而93/94人數之所以暴漲,主要跟93年是奧運適齡球員有關,94年出生的球員非常少,95後人數眾多主要是為了滿足2017賽季開始實行的U23政策。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到了2019賽季,88年之前的老將人數在減少,退役或者去中甲的趨勢明顯,89/90年的反而有所增加。而91-98這兩代人的人數全部下跌,甚至因為95年球員不再是U23適齡範圍,下跌數量最多,99後的年輕人憑藉政策則暴漲35人。

一方面,各支球隊都在為了U23政策做更長遠的準備,招入更年輕的球員提前適應,值得鼓勵;但另一方面,90後多個年齡段人數的下跌,89/90的人數反而增加,正好說明了中國足球的人才斷檔,起碼持續了十年左右。

<strong>這“失去的十年”,對應的正是假賭黑氾濫的十年,致使中國足球人口斷崖式下跌,韓日世界盃出線的紅利被幹乾淨淨得浪費。

整個2019賽季,由於91/92年齡段人數太少,已經失去研究價值,而審視93/94、95/96兩個年齡段的球員,從不同出場次數的分佈來看,93年齡段在各個球隊擔任主力或者輪換主力的人數更多,主要是因為魯能、上港、蘇寧易購等幾支球隊的93一代比較集中,而95年的球員隨著不再受U23新政保護,很多人已經逐漸失去主力地位,出場次數下滑明顯。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在93/94年齡段的球員裡,上賽季出場超過20次的只有17人,其中李昂、馮勁已經入選李鐵的名單,李可和謝鵬飛雖落選但存在爭議。剩下的,即使在俱樂部踢上主力,也沒有多少聲音認為他們有實力進入國家隊。

95/96的球員也一樣,高準翼入選,韋世豪受傷否則也會入選,劉洋這次沒能入選或許存在爭議,而其他人即使入選,也很難勝任首發。

<strong>李鐵的徵召,如果只能年齡角度解讀,其實沒有明顯錯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是在承受或許某一個時代的過錯。

貳.

嫡系部隊之爭

國家隊的組建往往以國內的一兩支豪門球隊為核心,這種組建方式最省力,戰鬥力最強。裡皮此前長時間以恆大球員為核心就是這個道理,然而現在恆大正處於重建的過程,李鐵必須更新思路。

以恆大今年的亞冠報名陣容為例,算上所有外援,恆大在26-30歲的黃金年齡的球員人數最少,清洗了多名老將、買來大量95後球員,嚴格來說還不夠成熟,需要等待時間檢驗。

上海上港在26-30歲之間的人數相對最多,但問題很明顯,91/93兩代球員都是徐根寶的財富,經歷幾年大浪淘沙之後,前場只有一個武磊去了西班牙,93一代看似人數眾多但全部是中後場防守球員,可防線偏偏是上港最弱的一環,石柯、賀慣等人在國足表現始終不理想;94年之後的球員更是鮮有亮點。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北京國安則更單一,亞冠報名球員裡89年出生的多達11人,其他年齡段都不豐富。89年的球員目前在30歲-31歲之間,還處於比較強的狀態,這也是國安產生國腳較多的原因所在。

<strong>真正引發外界爭議的,是李鐵對武漢卓爾的老部下的偏愛。名單中,被徵召的武漢卓爾隊員多達4人。作為一支沒有大牌球員的平民球隊,能夠與北京國安人數相當,並且僅次於恆大,外界自然對李鐵有“任人唯親”的看法。

這樣的質疑不難被理解。但是站在李鐵本人的角度來看,他的選擇也有合理的考慮。

卓爾是一支非常講究團隊戰術和精神力量的球隊,隊內球員普遍勤懇專注、敢打敢拼,這一點恰恰是李鐵最為看重的場上素質。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strong>作為曾經的卓爾主帥,李鐵對於舊部的技戰術特點、生活習慣、球員性格均瞭如指掌,對於如何用好他們大有心得,這種熟悉感或許能一定程度上幫助李鐵去實施自己的戰術意圖和想法。

自從李鐵接手裡皮之後,無論是東亞杯還是春節前的集訓,武漢卓爾總能夠貢獻幾名國腳球員,明天、李行、董春雨和劉雲,幾乎成了雷打不動的“鐵家軍”。

按照常理,教練員在帶隊時“用熟不用生”乃人之常情,這也是嫡系部隊存在的意義,便於調遣能夠最大程度上執行主帥命令。最重要的還是看這4名球員能否在正式比賽中發揮出能力、給李鐵爭口氣。

東亞杯上,以明天為首的這4名球員尚不具備打國家隊主力的能力,由於長期委身中下游球隊,他們經歷的高水平比賽較少,更不要說去應付世界盃預選賽這種級別的較量。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從位置上來劃分,劉雲是邊路攻擊手,與落選的韋世豪、曹贇定位置相近;李行是中場中路球員,又跟落選的李可在國家隊形成了衝突;明天是右後衛,跟落選的吉翔產生了競爭關係——既然位置相同,外界很容易的把吉翔、韋世豪、李可、曹贇定們的落選跟幾個卓爾球員的入選畫上等號。

那麼李鐵拿下這幾位呼聲很高、且參加了1月國足集訓的球員,難道是在給卓爾球員騰位置麼?

從球員個人能力考量,毫無疑問吉翔、李可、韋世豪、曹贇定明顯要強於對位的明天、李行、劉雲。且董春雨的能力也明顯不如王大雷、鄒德海。如果國家隊要把當下國內最好的2、30個球員都給招進去,理論上確實不該有卓爾這4個人。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strong>但是,國家隊是不是就一定要把最好的2、30個球員都給招去?或者說任何一個國家的足球隊伍,將理論上最強的30個人捏合在一起,是否就能達到戰鬥力最大化?

當年的米盧帶去世界盃的陣容裡,就少了實力強勁的李明和申思,多了高堯這個讓人有些看不懂的選擇;朱廣滬時期,李金羽、肇俊哲都在亞洲盃前被拿掉,同樣引發質疑;到了高洪波兩次執教國家隊期間,核心鄭智都被邊緣化了;卡馬喬時代,國家隊更是大清洗。

至於裡皮兩次執教國足期間,他放棄的球員則更多,除了馮瀟霆和姜至鵬,蒿俊閔和張稀哲這兩個日後被他召回來的球員也一度遠離國家隊。

<strong>既然歷屆國家隊,無論是洋帥還是土帥帶隊都沒有把所謂“最好的球員”召集起來,李鐵或許也沒義務去聽從外界的輿論指揮。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在高洪波第一次帶國家隊時,當時國安的主力後腰是黃博文和馬季奇,但在國安都沒有成為絕對主力的楊昊卻成了國家隊的中場核心,以主力打了一屆亞洲盃。之後高洪波去貴州、去江蘇也都把楊昊帶在身邊。

同樣情況,沈祥福當年無論走到哪,也都帶著他那一批超白金的球員。

<strong>這一次李鐵帶4個卓爾的球員,其實跟當年高洪波、沈祥福的操作是一樣的,他們在骨子裡對於自己的嫡系部隊有著絕對的信任。

上屆12強賽高洪波對任航和杜威的使用,引發了很大的責問。辭掉主教練職務之後,高指導曾在私下裡承認,當時在中後衛的位置上還有一個人可以用,但他沒用,這個人就是梅方。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高指導覺得梅方可以用,說明他對於梅方的能力是認可的;但高指導當時之所以沒有用梅方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他跟梅方此前完全沒有交集,梅方又是恆大的球員,他帶國家隊時又在恆大那裡吃過“暗虧”……這導致他不敢用梅方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郝偉身上。

郝偉接手國奧到這支隊伍(97一代)結束歷史使命,前後只有3個月時間。但這3個月的時間,郝偉幾乎是把希丁克時期留下的主力框架和陣容結構都給拆掉:吳偉、李揚、林良銘、溫家寶、姚道剛等原有主力框架內的球員全被放棄,連黃紫昌這種非常有特點的球員最後被刪除。

取而代之的,是陳蒲、田鑫、黃聰、李冠希、趙劍非這些在魯能根本踢不上球的球員。在魯能都邊緣化的球員,真的比吳偉,林良銘們更強麼?但是,當郝偉在拿不準有些球員的情況下,他寧願拿下自己不熟悉的、啟用那些他更瞭解的球員。

這樣的用人準則,放之四海而皆準。

叄.

歸化剎車

作為最早一批完成歸化的球員,現效力於北京國安的李可,一直以來備受球迷尤其是京城球迷的關注。本次李可落選、包括一大幫無血緣歸化球員亦有可能遭到的無視,將被視為李鐵向外界釋放的一個重大信號:歸化球員需競爭上崗。

<strong>李鐵是一名極具個性和風骨的本土教練,加之他作為2019年8月末上任的足協新一屆班子主推的“去資本化”改革在教練一環的代表性人物,那麼,李鐵一定程度上身為新一屆足協班子的“代言人”,棄用先前足協冒天下之大不韙所歸化的外籍大軍,在某些層面倒也不難理解。

這些層面的分析,貝克足球之前已經做過很多了。


回想2019年1月25日,國足0-3不敵老對手伊朗,三大中衛連番送禮,裡皮一怒之下在賽後宣佈離職。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但是沒人想到的是,四個月後,這位白髮蒼蒼的意大利人再次回到了國足主教練的位置上。

<strong>那一次,裡皮老爺子之所以願意二進宮,就是因為他擁有了更大的籌碼:歸化球員的增援。彼時的中國足協為了2022卡塔爾世界盃,瘋狂地啟動了國足歸化計劃。

2019年5月30日,李可入選國足集訓大名單,成為中國足球史上首位入籍國腳,但由於李可擁有血統,所以並未引發過大的聲浪。

直到2019年8月,艾克森正式入選國足,成為中國足球史上首位無血統歸化國腳。就此,國足歸化戰略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strong>過去的一年裡,歸化戰略之所以出現被人詬病的聲音,其實與以下三點脫不了干係:歸化對象選取標準、歸化球員的未來發展、歸化球員的配套政策。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選取標準,是否限制國籍、血統、年齡等?是否以具備國腳實力為選取標準?選取權歸屬哪個部門?選區標準是否有明確界定?

這些問題,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在各地媒體的體育頭條版面中,但是至今,相關部門仍未能給予外界一個明確的答覆。

如果歸化,僅僅是為衝擊卡塔爾世界盃制定的特殊階段性政策,那麼這批球員在未來是否仍有存在的足夠必要性。

<strong>甚至,這批歸化球員被視為“短期工”的疑問都長期在坊間存在;如果不是,那麼如何讓他們在國足的未來發展中起到傳幫帶的作用,這將是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同時,過去一年裡,不是所有的歸化案例都是成功的,有些歷經多重手續仍無法等來歸化的最終認定,有些受限於聯賽政策被迫開始外租生涯……這樣的入籍成本浪費,有部門活動個人會被追責嗎?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2020新賽季開始前,中國足協頒發了聯賽最新外援以及歸化球員政策。但是受限於名額,洛國富(阿洛伊西奧)、阿蘭、德爾加多、蕭濤濤(羅伯特蕭)等人仍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

本次的世預賽,國足已經進行了四場小組賽,2勝1平1負的戰績,暫位列小組第2的位置。

按照晉級規則,只有各小組第1以及4個戰績最好的小組第2才能參加接下來的12強賽。但是國足目前暫時並不符合以上的2個條件。因此,接下來3月底在泰國進行的2場小組賽對於國足顯得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能否晉級到下一階段的12強賽。

根據此前的安排,國足教練組在6月40強賽結束前,不會再徵調其他歸化球員進入國足。

觀察 | 李鐵的名單

<strong>在此背景下,李可和艾克森將會是國足在40強賽中僅有的兩名歸化。不過隨著李可的落選,“寧缺毋濫”,這個信號已是肉眼可見。

歸化球員在國足陣中並不會具有特權身份,國足教練組可以根據比賽對手、技戰術打法等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歸化球員進入國足當中。換言之,哪怕是目前唯一進入到國足最新一期大名單的歸化球員艾克森,也存在被替換的可能性。

已入選國足者,尚且如此,對於計劃在可能進入的12強賽裡再補充進入國足的恆大旗下的無血緣歸化球員們,壓力無疑更大。他們不僅需要面對競爭上崗的壓力,還要擔心屆時是否有12強賽可踢,以及某些場外壓力……

跋.

除了上述爭議議題,包括徐新入選等其他個別位置的爭論也是焦點之一。不得不說,國足主帥的位置之燙,非尋常行業可比。

徐新作為後腰球員可以力壓李可,多少出乎人們意料。儘管此前他多次入選裡皮國足,但卻很難在世預賽中獲得出場機會。同一位置上池忠國、吳曦這樣的悍將,讓徐新最多隻能在裡皮麾下扮演打醬油、陪練的角色。

2019賽季,徐新一度在恆大淪為板凳球員,直到卡納瓦羅覺得何超難堪大任,才開始啟用徐新。而得到了卡納瓦羅重新啟用的徐新雖表現尚可,但總體來說亮點不多,最後的衝刺階段甚至讓位於小老弟張修維,

應該來說,不論一系列爭議是否真的存在論證必要,李鐵作為本土教練的新一代領軍人物,已經在<strong>精神風貌和隊伍純潔性(這塊需要大家細品)兩個層面打造了一支近些年來最臨高峰的國足。

<strong>一切,只待成績的正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