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編者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廣東審計人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爭先恐後走進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有的在服務隔離人群,有的在協防社區一線,有的在保障本系統運轉,有的在推動復工復產,有的在扶貧抗疫一線,他們用自己的責任擔當、聰明才智和赤膽忠誠遞交了一份又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現將其中幾名代表的心聲實錄如下。


王濤:組織和同事們的關懷是我最好的源泉


我作為廣東省審計廳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轉業不久的軍人,在疫情防控的戰“疫”面前,自然是要衝鋒在前。疫情爆發以來,雖然我沒能在武漢等疫情一線充當“逆行者”,但呵護同事們的安全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一來,我主動放棄休假,積極收集各種疫情信息,及時給廳黨組和同事們提供各種防控建議,配合落實好廳黨組每一項疫情防控措施。這段時間以來,我積極承擔廳機關醫療保障物資管理、體溫檢測值班、瞭解跟蹤廳內人員健康等工作。從疫情開始到今天,一直在一線值班出勤,不敢有任何鬆懈情緒。這一切工作的動力,是廳黨組和同事們關懷支持的結果。記得開始開展工作時面臨物資短缺、防控人手不足、工作安排緊張等問題,廳領導都是親自組織、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真的可以說是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政策給政策,廳防控辦也積極動員各部門的力量積極響應,同事們也分外支持、密切配合我的工作。

說句實話,每次聽到領導和同事們一句句“辛苦啦!”“謝謝你!”的招呼時,我都感到分外的溫暖,感受到大家上下一心,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我堅信有黨的堅強領導,有組織的關心和關愛,有同事們的堅持和堅守,我一定能盡我所能做好各項保障工作,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擁抱春暖花開!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李東華:服務對象滿意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是肇慶市審計局審計中心的一名幹部,這次很幸運,抗疫行動開始,我就作為黨員先鋒隊的一員,被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招募到肇慶定點隔離新冠病毒疑似患者隔離酒店當志願者。在服務疑似患者的工作中,應該說很辛勞,也有些餘擔心,但更多的是獲得,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他們解決好各種需求帶來的快樂。記得在隔離疑似患者中有一家自武漢,一家五口來肇慶旅遊。在隔離第10天的時候,他們找到我,提出隔離期後希望還能住幾天的請求,因為他們擔心,知道他們來自武漢,怕沒有人會收留自己。說實話,我當時也很為難,因為這樣一來除了給自己工作增加麻煩,還會給政府增加負擔,給周邊居民帶來壓力,但看到他們那一雙雙無奈而又無助的眼神,我瞬間心軟了,是啊,都是中華兒女,兄弟姐妹啊,來到肇慶就是我們的客人,也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有責任保護好他們啊。為此,我馬上向防控指揮部領導反應,肇慶疫情指控部也很快作出了溫暖回應,同意他們的請求。得到肯定答覆後,這家人平復了情緒,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們一高興當著我面就給湖北親人打電話報平安,感謝肇慶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免費吃住,讓他們感到有家的溫暖。

在服務這些隔離人員的日子裡,我也經常被他們的支持配合與理解感動著,記得我們有個在武漢工作的本地人,在隔離期間得到我們比較周到的照顧,解除隔離後,為了表示感謝,拿出了3000元現金託我們捐給災區。病毒雖無情,人間有大愛,我無時不刻都在祈福同胞無恙!祈福祖國平安!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李東華在安撫隔離者的情緒幫他們解決困難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李東華在為隔離者配餐


沈煒:家人支持是我最強的動力

作為珠海市審計局辦公室一名副主任,無論是一名黨員的身份,還是一名中層幹部的職責,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都是應該衝在在前面的。抗疫行動一開始,我就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市抗擊疫情黨員先鋒隊,主要是在吉大白蓮社區服務,面向社區居民、市場開展體溫監測、巡邏宣講、入戶排查等工作,提醒群眾做好防護,對外地返回居民做好登記,給予力所能及的關心和幫助。

應該說,我之所以能心無旁騖服務抗疫一線,是與我全家的支持分不開的。說心裡話,我真的特別感謝妻子、家裡老人和孩子對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我妻子,因為是市衛健局工作人員,所以從小年夜開始就沒有休息過,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的。看我也要到一線抗疫去,她雖憂慮家中老人孩子沒人照顧,但還是理解支持我的決定,工作之餘常常給我發信息,囑咐我注意個人防護,給我鼓勵加油。丈母孃每天變著花樣給我準備一日三餐,老丈人也主動承包了家裡的清潔衛生。他們還儘量減少外出,把緊缺的口罩留給我和妻子用,每次見我出門,總是不忘叮囑:“口罩、手套要戴好,在外面要保護好自己!”呵呵,就連我那9歲還在讀三年級的兒子也好像一下子懂事了不少,自覺主動複習功課、完成作業,讓我們少操了不少的心,而且私下裡還把我比喻為抗“疫”英雄呢!正是家人的鼎力支持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我全心投入一線戰“疫”,為守護美好的家園貢獻了一份力量。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謝理仁:群眾的理解是我最深的感動

作為廣州市審計局一名主任科員,身處抗疫一線天天勞累奔波,辛苦異常,但也有很多令人開心和感動的地方。我值班的疫情防控點設在五丫口大橋,這裡是連接廣州與佛山的“要塞”,為做好入城主要通道的交通檢疫工作,我們必須要24小時輪班監測往來車輛人員體溫情況。雖然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但疫情防控點設立後,我們這裡就變得異常熱鬧起來,周邊眾多村民、熱心市民經常送來各種關心和問候。我記得元宵節那天晚上,荔灣區海龍街附近眾多村民、熱心市民冒著寒冷天氣自發來到我們防控點,為我們送來一份份熱氣騰騰的特別元宵節晚餐,還送來了大量的礦泉水、飲料、泡麵。有的熱心市民把字寫在湯圓外賣盒上“你們辛苦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暖心話,著實讓我們很是感動。

俗話說,病毒無情,人間有愛;一方有難,八方馳援。這個春節雖然略顯冷清和疲憊,但有了群眾的關心和支持,有了抗疫工作的成績,我們防疫工作人員的心也是暖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在疫情面前,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圖為五丫口大橋工作人員對佛山入廣州車輛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圖為五丫口大橋監測點附近居民送來的湯圓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圖為五丫口大橋監測點附近居民送來的礦泉水、泡麵等食品


戴曌喆:堅守崗位是對家鄉武漢最好的牽掛

我是廣東省審計廳派駐扶貧抗疫一線的武漢人,因為疫情的特殊情況,我春節不但回不了武漢看父母,還得留在廣州一個人過年。母親是一名醫護人員,所在的醫院是救治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作為女兒,我無時不在擔心著父母親人的安危,但我也深深知道,特殊時期服從大局、幹好工作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慰和牽掛。

大年初五,我們提前結束了休假,帶著廳黨組的囑託,把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不誤作為工作目標,外防輸入、內控流動、籌備物資、安撫情緒……

我們把村口值守作為控制人員流動的第一戰場,在駐守的河源市東源縣下屯村設了兩處值守點,及時組織村幹部和黨員帶動村民一起輪班值守。在村民們產生鬆懈思想時,及時通過道理講解,讓村民們明白,如是防控不嚴,出了問題,必然影響村民的收入,外出打不了工,農產品賣不出去,扶貧項目進不來,這些實實在在的損失分析,一下子喚起了村民們的工作鬥志,同時,因為大家的理解支持、駐村工作隊的協調,志願者還送來了薑湯和關愛,理髮師主動上門來“義剪”……引領了越來越多熱心村民加入其中。

在完成防疫工作的同時,我還積極幫助家鄉溝通信息,獲取抗疫物資,廣州有位朋友籌集到了一些衛生用品,準備捐贈給湖北戰疫的女性醫護人員,我立即把這個好消息傳遞到家鄉,並馬不停蹄先後聯繫了11家醫院,多數表示生活物資此前已經受贈,建議捐給更需要的醫院,在我的努力下,最終確定了2家醫院接受捐贈。

堅守崗位是對家鄉最好的牽掛、最大的支持。山長水遠,此時不能回到生我養我的故鄉參與戰疫,但我會在下屯村站好崗,守好職、盡好責,懷著“何妨他鄉是故鄉”的擔當,踏踏實實做好該做的事。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聽我“疫”線說——來自廣東審計系統抗疫一線代表的心靈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