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作者 | 羅sir

2013年,廣義貨幣M2總量為100萬億,2020年一月M2達到了200萬億。

這表明了什麼?

這就好比,2013年的100元,放到今天其實只有50元的購買力;但為什麼物價依然沒有過分上漲呢?唯一的答案就是,大部分的貨幣增量都融入了房地產中。

從2013年到2020年,這七年間,M2年均增速高達15%。

一方面,這是近幾年經濟嚴峻下的救市措施,另一方面,高負債、高利率的發展下,居民、企業、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也極其嚴重。

今年年初的疫情,更是最後一根壓在駱駝上的稻草。

這讓本就低迷的市場經濟,更雪上加霜。

2020年1月6日,央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放出8000多億。

從2018年4月起,央行已經連續降準6次,累計降準4.5個百分點。

1月7日,央行又緊急調撥了6000億人民幣新鈔投放市場。

市場在這個時刻,立即做出避險情緒,黃金應聲大漲。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從08年的房價大漲,到13年的刺激經濟房價再漲,很多人批評、義憤填膺,但事實上,從化解經濟難題來說,即使是現在,也沒有一個是十全十美的最佳方案。

但這幾年的GDP增速,卻是有目共睹的。

從宏觀來說,從2015年開始,我國GDP增速常年維持在6%以上。而15年以前,GDP則維持在6%以上甚至更高。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但就微觀個人來說,這就意味著從2013年開始你每年的資產總值增速在15%以上,才能跑贏通貨膨脹。

但事實上,15%的增值率,除了為數不多的幾隻股票和一二線城市房產之外,很難再有其他產品達到如此高的增值率。

當然,這也包括我們的工資。

一、擇業、就業的影響

朋友年前還告訴我,準備年後辭職休息一陣子,然後去另謀高就。

還有的朋友,正處在擇業的階段,或是已經辭職在家,等待年後新的工作機會。

在我看來,不論是擇業還是就業,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我們決策的關鍵衡量指標。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就拿前段時間的亞洲非洲蝗災來說,許多朋友告訴我說,還好還好,要不然差一點就殃及咋們中國了。

但就目前的全球貿易體系下,牽一髮而動全身是常有的事情。

就拿今年大漲的豬肉來說吧,受到豬流感影響,豬肉價格翻了一番,那有沒有波及到其他肉類品種呢?

答案是顯然的,根據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來說,在2020年1月CPI破“5”,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16%,其餘雞、鴨、牛肉同比上漲20%——30%。

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一體,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整個市場。

這對上班一族來說,影響巨大。

首先,受到波及的是中小企業。

疫情之下,讓GDP中佔比最大的中小企業主們損失慘重,同時,中小企業也為社會貢獻著巨大的就業率。

而央行的降準降息,就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借貸渡過難關;但另一方面可能會導致的結果是,

經營依舊慘淡,最後破產。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但更多的企業,是靠著這筆借貸最後存活發展下去。

企業一旦大面積陷入經營困難,借貸生存,那麼,削減人力成本,關閉招聘通道就是最佳的應對策略。

從這個角度來看,經濟形勢嚴峻下,最好的策略是減少犯錯的可能。

個人依附企業,企業依附市場。

二、最好的投資

一件事,讓我至今依然覺得可怕,可怕於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於沙灘上。

前幾年,和朋友逛商場,在4樓,見著一群四五歲的小朋友在學習交際舞;

我當時就感到震撼,我記得我對我朋友是這樣說的“你看看他們,對比之下,我這輩子沒跳過交際舞。”我說。

“等他們長大了,未來的職場,還需要我們這些行將就木的老頑固嗎?我們又該如何同年輕人競爭?”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但另一方面,我又看到那些整日遊手好閒、手機常不離身的年輕人。

這兩個群體看似是那麼的遠,事實上又那麼的近。

就像今天職場上的你我,有的人不斷原地踏步、有的人一直在均速前進。

所以,我想說的是,競爭力才是未來的核心力。

在M2增速如此快捷的時代,把錢存銀行、吃喝玩樂,投資股票債券,其實都不如充實自己。

投資自己,就是未來最好的投資,也是資產回報率最高的投資——股神巴菲特也這麼認為。

但在職場上,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投資自己,更不懂得什麼是競爭力。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投資自己,得投對方向

你看了一篇雞湯滿滿的文章,立即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正能量,於是你翻開手機,或者拿出書本開始學習,半個小時後,你覺得索然無味隨即放棄。

你知道自己應該專注於什麼領域嗎?你思考過自己的核心優勢應該是什麼嗎?

你是缺乏製作PPT的技巧?還是缺乏領導力?亦或者是銷售技巧?

你如果沒搞懂自己的問題所在,那你所謂的投資自己,不過是給自己所浪費的時間找的藉口而已。

當然,我不排斥應該看一些對自己沒什麼實際幫助但卻能營養思想的書籍或者技能。

這能最大程度上避免陷入思維盲區。

但,許多人弄反了主次關係。你本來應該以著重學習自己的方向為主,其他課外方向為次。

但很多人的學習順序是反的,甚至是無序的。

你今天熱衷於學習樂器,明天又嚮往書畫武俠,但你的正事,準備考研卻幾乎沒開始。

這可以是你的拖延症,但也可能是你的潛意識逃避。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人們習慣於逃避處理一些看上去對自己有益處的事務,但卻因為一些“內心原因”去逃避,不願面對。

我們把這也叫做拖延症。

事實上,逃避是本能,但理性行動起來,更是難能可貴。

投資自己,充實自己,你首先得提出自己的問題所在,然後試著去解決它,並嚴格計劃自己的每日進程,最好的方式是寫下來,監督並鞭策自己。

一個合理的投資自我渠道,應該按照如下方式來進行著手準備:

我目前缺乏什麼?——為此我應該怎麼做?——如何制定更為詳細的計劃?——如何確保我的計劃能夠按時完成,為此我給自己的獎懲措施是什麼?

最重要的,你得不斷給自己反饋,給自己暗示,你可以完成的,必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信心,是做事的基礎,盲目信心,是作死的基礎。

即使是這樣,也千萬不要認為我的立意是鼓勵你們超前消費,甚至借貸消費,形勢越不好,越應該留有餘糧。

在此基礎之上,投資自己,打消今年辭職、轉行的念頭。

勒緊你的褲腰,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這年頭,有奶便是娘,現金方為王。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三、大公司,小企業

過去那些天,網上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

我在家已經遠程辦公了許多天,正盼著開工呢,老闆今天突然發來一條消息:你不用再來了,公司已經倒閉了。

許多網友對此戲言,還好等到你,終於沒放棄。

但現實是,許多中小企業沒有等到,就已經放棄了。

知名IT機構“兄弟連教育”率先倒下,北京老牌娛樂行業大V“K歌之王”緊隨其後。

當然,誠實地算起來,這兩家企業的倒閉疫情不應該背鍋,但就放眼當下經濟形勢來看,卻又理所當然。

這是小企業的待遇嗎?那大公司呢?

大公司顯然也不好受,最直觀的是去看看他們的股價。

阿里巴巴CEO張勇在2019年最後一季度財報的營收電話會議上,稱此次病毒的爆發是一次黑天鵝事件,打擊了零售、外賣、物流等行業,阿里正在評估疫情帶來的影響。

的確,這次疫情是一次黑天鵝事件。而大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始終高於小公司。

過去我們說,小公司的優勢在於先發制人,在於體制的更為透明性和管理優先性;但那是相對於經濟形勢較好的時期。

現在,大公司騰訊、阿里、美團和字節跳動,幾乎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說,大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強不強。

在這種時候,也許對於我們職場個體來說,大公司的優勢在某種意義上是高於小公司的;即使競爭壓力更大,晉升更難。

拿就業、擇業來說,你所在行業的龍頭企業,是值得你擠破頭皮的。


過去七年,人民幣總量M2翻了一倍,這如何影響未來就業、擇業?

現在,我們不妨試想一下,上一個一百萬億用了七年時間,下一個一百萬億,會用幾年時間突破?



作者:羅sir,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胖。關注我,每天一起職場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