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多肉長得很好,平常控水了。但沒有顏色,怎麼辦?

聽雨sq


多肉長得很好,平常控水了,但沒有顏色,怎麼辦?多肉植物在體主嚴格控水下長得非常旺盛,也沒有出現這條徒長的情況,但這時可能葉片的顏色並沒有這麼通透,我們要如何養護才能提高葉片的通透效果呢?



春天到了,陽光會越來越強,這時我們將多肉植物一定要長時間放在陽光下暴曬葉片顏色不好看首先一個原因就是光照不夠充足所以冬天光照對於多肉植物是不能夠滿足其生長的,但是在春季就有這個條件了,一定要把它放在陽光好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初春早晚溫差比較大,多肉植物葉片的顏色不好看和溫度也有一定的關係,如果我們是在室內養護的話,其實一大早起床可以將它放置在戶外,這時溫度相對較低,等到九十點鐘之後溫度逐漸升高,通過高低溫差能夠促使多肉植物的葉片長出狀態來。



所以各位花友對於多肉植物的葉片沒有長出陰影的顏色,看不出很通透的效果,注意以上2點就能夠讓多肉植物在春季長得更加好看了。


花卉網


我的多肉去年夏天放在北陽臺,都順利度夏了,只是顏色大部分都是綠色,長勢也都不錯,剛過完春節,把多肉全部搬到了南陽臺,每天下午2點過後,太陽直曬,可以曬到下午6點,才2、3天,多肉的顏色就出來了,尤其是桃蛋,紅紅的特別好看。

我養多肉2年,第一年夏天肉全部死光了,去年新買一批,現在活的都挺好,葉插也很成功,主要的秘訣就是控制澆水,多曬太陽,多通風。








千雨益西卓嘎


大家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大棚主,很高興受邀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晨曦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多肉長的很好,日常控水,但為什麼沒有顏色?

多肉植物日常養護需要:光照,水分,溫差,土壤,溫度等多個條件綜合起來才能讓多肉植物達到比較好的狀態。單單只是控水,只不過可以讓多肉植物植株緊湊,葉片飽滿,但是並不是多肉植物上色的先決條件。下面晨曦就來說一說多肉上色所需要的條件,以及如何養護才能讓多肉植物上色。

★多肉植物葉片上色的條件

①充足的光照

多肉植物大部分都是原產於非洲或者美洲地區,常年紫外線強烈,所以多肉植物基本上都是喜光的。光輻射中紫外線可以抑制多肉植物徒長,保證多肉植物植株緊湊,而藍紫光則有利於植物葉片顏色更靚麗,開花更多。經常曬太陽的多肉植物通常狀態都不會太差。如果想要多肉植物葉片更肥厚飽滿,顏色更好,就必須將多肉植物養護在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的地方,保證每天多肉植物都能得到它生長所需的陽光。如果光線太暗或者日照時間太短,多肉植物不但會褪色,還會徒長。

②大溫差

多肉植物上色除了需要充足的光照之外,還需要大的溫差。溫差是指一天當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差值,差值越大溫差越大,多肉植物的顏色就會越鮮豔。因為一冷一熱的氣溫可以促進植物葉片當中的葉綠素轉化為花青素,花青素越多顏色就會越鮮豔

。這也是為什麼多肉植物到了秋冬季節顏色會比夏季更鮮豔的原因。雖然你日常養護控水了,但是因為養護環境缺少溫差,相對比較恆溫,所以多肉植物也不會上色。比如室內養護的多肉植物,比起露養在室外的多肉植物狀態就會差很多,是因為室外溫差較大,而室內相對比較恆溫。

③控水

多肉植物葉片飽滿肥厚,通常是因為儲存的水分比較多,當然也就會更耐乾旱。當植物缺水時葉片自身就會消耗。反之,如果水分越多,多肉植物生長速度就會越快,葉綠素產生的也就越多,顏色就會更綠。所以,控水可以激發多肉植物自身儲存水分的容量,讓植株緊湊,葉片飽滿不徒長。也會抑制多肉植物過速生長,減少葉綠素的產生,葉片就會略微鮮豔一些。但是控水不是多肉植物上色的唯一條件,只能說在光照充足,溫差較大的環境中,控水比不控水的多肉植物顏色會更豔麗。


★如何養護才能讓多肉有顏色?

㈠從改善配土開始

多肉植物如果要養出好狀態,配土合適不合適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很多小夥伴問過晨曦,為什麼我露養的多肉,不怎麼澆水,也沒有顏色?其實就是土壤搭配不合適造成的。大部分多肉原生地都是沙石土壤,間隙大,排水快,易乾燥,這樣的土壤可以保證即便是澆水或者淋雨,土壤也不會長時間潮溼。但如果土壤保水性太好或者粘性太大,澆水後乾燥速度太慢,長期潮溼,也會使多肉植物沒有好狀態,並且容易爛根黑腐。所以,想要多肉植物出狀態上色,配土時就要增加顆粒土,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和透氣性,保證澆水后土壤能在短時間內乾透,抑制多肉植物長期吸收水分。

▪配土建議:室內養護的多肉植物配土時可以儘量提高顆粒比例,即便是全顆粒也沒什麼不可以,但是最好是在7-8成左右。千萬不要使用大棚的配土,因為大棚環境光線充足且聚溫,就算是泥巴也能很快乾燥。



㈡增加光照時間和強度

陽光是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光照不足的多肉植物會出現葉片褪色,株形不緊湊的情況。所以如果想要多肉特別鮮豔,首先就是保證充足的光照。室內即便是陽臺光線最好的地方也不如室外,因為玻璃會阻礙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紫外線和藍紫光,而多肉植物上色是離不開光輻射的。室內為了彌補陽光不好的情況可以使用全光譜的補光燈,當然如果有條件最好還是放在室外進行露養。



㈢減少澆水次數

保持土壤乾燥可以減少多肉植物爛根的幾率,也可以減少真菌感染的幾率,同時,控水還能減緩多肉植物生長的速度。通過控水,讓植物生長的速度略微放慢一些,葉綠素產生的少一些,葉片自然也就不會那麼綠了,多肉植物都是‘越旱越紅’。有養護經驗的朋友一定有知道,通常多肉長時間缺水葉片會紅一些,澆水過後的幾天葉片就會綠一些。

▪正確的控水:控水並不是突然間延長澆水時間,而是給多肉植物一個適應的過程,逐漸增加澆水時間,讓葉片慢慢增加儲存水分的容量,既可以保證多肉不幹癟,又能促進植物上色。

㈣製造溫差

多肉植物需要大溫差才能激發出美麗的顏色,所以想要多肉好看走顏色,就必須有溫差。露養自然不用說了,除了夏季溫差較小,其它三個季節溫差都不錯,尤其是開掛區和高原地區,中午紫外線強烈溫度高,早晚卻非常冷,這樣的環境還是比較適合多肉植物上色的。室內養護沒有大溫差,只能在夜間打開窗戶或者噴水人工增加溫差。



路過的小夥伴,如果你們覺得晨曦講的還不錯,高抬貴手幫忙點個贊。如果有任何關於多肉植物養護方面的問題,可以關注晨曦,私信晨曦。


晨曦植物


您家多肉長的很好,說明平時的養護問題不大。但是,要想多肉養出漂亮的顏色,一定要滿足四個條件:

一.控水,你已經做到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澆透水。

二.充足的陽光,每天最好讓多肉接收四小時以上的光照。缺少光照,多肉容易徒長 多曬太陽,促進光合作用 能讓它更緊湊.圓潤,更容易上色。

三.溫差,只有溫差大,多肉才更容易上色,為什麼說秋天和春天是多肉最美的季節,就是因為晝夜溫差大,且溫度正合適多肉生長。

四.通風好,多肉喜歡生長在通風的環境,空氣流動好,能加速水分蒸發。更適宜多肉生長上色。多肉如果生長在悶熱不透氣的環境,很容易就生蚧殼蟲,嚴重的就導致黑腐。

另外,種植的土壤配比最好是增加一些顆粒,如蛭石,麥飯石 ,這些石子裡的微量元素也有利於多肉上色。

如果這些條件你都能做到,那麼你的多肉想不上色都難了。


高興的花兒


多肉曬太陽才會變色啊!



笑顏如花開


大家好,我是花花。多肉的生長一直是大家所討論的話題,有的花友家怎麼養就是不生長保持原狀,有的花友家就老是出現徒長,那題主家的多肉,雖然長得很好,平時也有控水,但是顏色一直處於不變化的樣子,這是怎麼回事呢,來看看花花的回答吧。

1、沒有顏色是沒注意溫差

多肉雖然說注意了控水就能長勢很好,但是隻有控水是達不到完美多肉狀態的,所以我們需要在每天的擺放位置上注意,平時放在陽臺上,白天要溫度好陽光好,晚上要和白天有相差很大的溫差,才能夠確保多肉的顏色保持好看哦。

2、需要足夠的陽光

除了題主提到的控水可以確保多肉上色以外,還需要注意花花說的早晚溫差,那最重要的一點,應該還是陽光,只有每天的陽光曬得足,多肉的顏色才會一直保持好看,不會出現褪色的可能性,而且陽光保持好,還可以有效的防止多肉徒長哦。

那通過花花的總結,相比大家都能知道多肉上色的關鍵幾點了,控制澆水,注意陽光,改善早晚溫差,就是確保多肉顏色一直處於好看的前提哦。


養花大全


多肉長得很好,平常控水了。但沒有顏色,怎麼辦?

題主這個問題,最適合用對比圖來解釋:下圖兩種多肉都是火祭,下面一盆是上面這棵火祭老樁上掰下來的側芽養大的,雖然同樣的配土和同樣的澆水方式,但它們的狀態看起來就像不是同一種多肉一樣。為什麼它們的狀態差別會這麼大呢?主要原因就在於上面這盆火祭一直是放在露天的環境中養護的,而下面這盆火祭則一直放在雨棚下半露養。就這麼一點小小的區別,就讓它們的狀態出現了天壤之別。

我這兩盆火祭入冬以後一直都在控養,仔細算算的話起碼有2個多月沒澆水了,不過它們的光照時間是相差不大的,綠色的這盆火祭雖然是半露養,但太陽出來就可以一直曬到下午1點過,而另一盆火祭最多就多曬半個小時左右的太陽。可見即便光照時間一樣,且採取了嚴格的控水措施,但非露養狀態下多肉上色還是要難很多,而如果題主只是給多肉控水,卻沒有辦法提供充足的光照,甚至也沒辦法露養的話,那你的多肉肯定就沒顏色了。

控水主要是讓多肉株形緊湊,葉片變得短而肥厚,而它本身並不具備讓多肉上色的效果,只是對多肉上色出狀態有一個輔助的作用。在控水狀態下,多肉體內葉綠素的合成就會減少,此時再有一定的低溫來催生花青素的合成,以及充足的光照來使多肉體內產生更多的花青素,多肉就會迅速的開始上色出狀態。非露養狀態的多肉就算控水了,且也能曬到太陽,但沒有足夠的低溫來讓它產生足夠的花青素,它還是很難達到上色出狀態的效果。

我這裡秋冬季節平均一個月3天左右的晴天都不到,而我的多肉想要出狀態就只能靠“虐”,所謂的“虐”就是使勁的控水,多肉經常性的1-2個月左右都不澆一次水。我能將多肉“虐”出一些狀態來,最主要還是得益於露養的環境,雖然逆開掛區秋天和冬天太陽少,但即便是多雲和陰天,露養環境下紫外線還是有的,再加上一些晝夜溫差,多肉也就慢慢的開始上色了。

綜上所述,題主想讓自己的多肉上色,只靠控水是不夠的,最好秋冬季節能將它們移到光照充足的環境中去露養。就算因為氣候環境的關係光照不足,但如果能露養的話,一些多肉也能慢慢的上色出狀態,只是像月影系多肉以及蒂亞和三色堇等出狀態對光照要求非常高品種就很難搞了。

就這些吧!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之參考,圍觀的肉友如覺得言之有理,請點個贊,或者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唐長老多肉札記


題主:多肉長得很好,平常控水了。但沒有顏色,怎麼辦?

多肉原生長的地方多是沙漠,沙漠氣候特點是晴天多,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因此多肉控水沒有顏色,估計都是冬季沒見到多少陽光,移回室內又沒放到有光線的地方,所以沒有顏色吧。

冬季移回室內可放於有光線的方向,有條件可用補光燈,可防止多肉長徒,有顏色。

現在春季來了,把多肉放出去露養,會讓它生長快而又上色快。多肉上色主要靠溫差,光照及控水等方面。儘量讓晝夜溫差一些,有利於多肉上色,充足的陽光,則能讓多肉因有色而美麗!

我們南方的溫度已漸暖和,早把肉肉放露臺上,控水照太陽,兩天就上色啦。

春秋冬三個季節,全天放在外露養,有充足的陽光,夏季高溫除外。冬季只要室外溫度不低於5度,不移回室內,儘量室外露養。控水的時間稍微拉長,大概土壤幹後的5天再澆水,多肉有危機意識,它就會上色快啦。

選擇盆也比較關鍵,儘量選合適的透氣的小盆,不要小苗用大盆。要不然它會拼命的長根,會讓枝條徒長,就沒有精力出狀態嘍!以上是我的一些養護經驗,希望能幫到你,喜歡就關注我吧!


多肉夢想


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下,終於又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時節,多肉植物也重新進入了生長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季,雖然經過嚴格的控水,甚至用上了補光燈,但由於長時間缺少陽光、環境溫度偏低,多肉植物仍然處於褪色和輕度徒長的狀態,大家都在期待能恢復露養,讓多肉植物再次迎來華麗的蛻變!

多肉植物看起來長得很好,也控水了,為什麼還是不能上色?

多肉植物能否上色,除了與是否處於生長期有關,還需要具備幾個要素,即:充足的光照、較大的早晚溫差、相對乾燥的空氣溼度。單純依靠控水雖然對上色有幫助,但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明顯改變多肉植物的狀態,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將多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明顯效果。

春季做好這些,有利於多肉植物上色:

  1. 春季如果當地的最低環境溫度已經穩定在5℃以上,室內養殖的多肉植物建議逐步恢復露養,露養環境下較大的早晚溫差有利於多肉植物上色。
  2. 養多肉植物除了嚴格控水,還需要多曬太陽,充足的光照有利於光合作用,能加快色素沉積;而相對乾燥的養殖環境則能降低多肉植物細胞內的水分濃度,提高色素濃度比例,使多肉植物呈現顯色反應。
  3. 長時間沒有換盆的多肉植物也可趁春季進行修根和換盆換土,能起到補肥和刺激生長的作用。換土時可在去年的基礎上適當提高配土的顆粒比例,因為隨著多肉植物逐漸長成枝幹木質化的老樁,需要更好的透氣性,而且顆粒土中的礦物微量元素對上色也有幫助。

總結:

多肉植物細胞內除了含有豐富的水分和養分,還含有少量的花青素、葉綠素以及胡蘿蔔素等色素,只有當細胞內色素濃度比例較高時才會呈現顯色反應,這也正是多肉上色的奧秘所在!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侵刪。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


園藝印象


多肉不上色的原因及對策之我見

擁有一款顏色豔麗的多肉,是多肉玩家的終極夢想,但很多時候往往事與願違。

要想讓多肉上色,僅僅控水是不夠的。以我養多肉的經驗來看,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慮:

一、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長,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如果是在樓房或者家裡養多肉,基本是很難養出理想的效果的,尤其是家裡採光條件差的話更不行。即使樓房採光很好,當太陽光穿過玻璃時也會被大大削弱的,另外家中的光照時長是受房屋結構的影響,總是少於戶外的。

二、溫差較小。<strong>同上所說,家中的晝夜溫差也是遠遠比不上戶外的。

三、當地的天氣與氣候的影響。這是大環境對多肉生長的影響,如果當地多陰雨天氣,多肉也是很難出效果的。要知道,大多多肉的原生環境是在乾旱、半乾旱地區,那裡多晴朗天氣哦。

這樣的話,主要可用兩種方案,我推薦第一種,

一、等氣溫回升了,把多肉放到戶外光照最充足的地方進行養護,往往可以達到理想效果。

二、夠買補光燈等設施來改變家庭光照條件,如果是隨便玩玩的話,不是超級多肉迷的話就沒必要了。

提醒您注意,千萬不要為了給多肉增色,在高層樓房的陽臺外弄吊籃之類的養多肉,要防止高空墜物這一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