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雷神山”“李文亮”被惡意註冊:一個愚蠢的“算計”

“雷神山”“李文亮”被惡意註冊:一個愚蠢的“算計”

東莞一公司搶注“李文亮”商標後致歉:法律意識淡薄,已撤銷註冊。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傍名人”“蹭IP”“惡意搶注”……在商標註冊領域,有各式各樣的“碰瓷野路子”。

但“路子”再野,走的終歸不是正路。

結合以往的經驗看,惡意搶注商標的算盤很少有打得好的。有些商標註冊不成,反而還賠上了名聲。

有人看到擔當,有人嗅到商機

最近,李文亮醫生名字被註冊商標一事,引起輿論關注。

據紅星新聞報道,在2月7日,也就是李文亮醫生去世當天,就有多家公司將“李文亮”搶注商標。其中長沙一公司申請的72個商標中,就有三個名稱為“李文亮”,另一個為“文亮”。目前,當地知識產權局已經撤銷該公司申請,並對該企業違法行為展開調查。

疫情不是商機,別藉著疫情盤算著一些惡俗且違法的勾當,這是應該恪守的良知底線。然而,對於一小部分人來說,好像底線就是用來突破的,卯足勁兒想要趁機在疫情中撈點好處。

就拿“註冊商標”來說,在李文亮之外,“鍾南山”“雷神山”“火神山”等名字,也都被一些不法公司惡意註冊過。

據瞭解,根據商標局的統計,截至目前,已對“火神山”“雷神山”等近600件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商標註冊申請實施管控。而且根據商標局發佈的消息可知,商標網上服務於2020年2月3日上午8點開始接受商標申請,而“火神山”和“雷神山”商標就是在2月3日和2月4日被迅速提交了商標申請。

“雷神山”“李文亮”被恶意注册:一个愚蠢的“算计”

資料圖

換句話說,有些人早早地就打好了從公眾對疫情的巨大關注中,分一點“流量”的算盤。

自疫情發生以來,“鍾南山”“雷神山”“火神山”等名字一直都在人們關注的視野之內,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是抗疫精神的象徵和標誌。

在此語境中,有些人看到的是抗疫中的擔當與共情,也有人嗅到了流量與商機,一系列惡意註冊商標的行為也就由此而生。

惡意註冊,是愚蠢的“算計”

做生意,需要腦子,更需要良知。如果二者都沒有,那麼再自以為是的小算盤,落空都是必然。

先說腦子。借名人的名字惡意註冊商標,本就是一個愚蠢的“算計”。但凡稍微有點法律的知識或者常識,就會知道“傍名人”註冊商標,失敗幾乎就是必然。

此前,最高法發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就明確提到政治文化等領域公眾人物姓名、文化名人、商界精英的名字不能夠作為商標使用。而依據《商標法》,“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誌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雷神山”“李文亮”被恶意注册:一个愚蠢的“算计”

惡意搶注公司法人代表發佈的致歉書。資料圖。

在這方面,也有前車之鑑。17年前,在對抗“非典”之後,“鍾南山”這個名字就曾被申請了多件商標,至今十幾年過去,仍未有一件可以通過申請。

再說良知。“做生意本不寒磣”,但前提也是“站著把錢掙了”。所謂站著,簡單來說,最基本的姿勢就是恪守良知和法律底線。

企業的“長線算法”中,必然得摻入道德參數與良知權重。

事實上,自疫情發生以來,有企業捐錢捐物、有企業加班加點生產防護物資,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同抗疫。

相形之下,少數有著“小算盤”的企業,則是盡顯“雞賊”。

這些企業中,很多都是想借名人名字惡意註冊商標,企圖藉此吸引流量,擴大影響。現在看,有的不但“算盤”落空,反而還賠了名聲。

路子太野,容易把自己絆倒。這一課,顯然不只是給這些企業上的。

□伯揚(媒體人)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武文 校對:趙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