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雲南麻栗坡:小額信貸助力春耕生產

民生大於天,農時不等人。雖然國家層面疫情防控產生積極變化,但麻栗坡縣各級黨員幹部一刻也不鬆勁,各級各部門、各鄉鎮一點也不懈怠,在一如既往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放開手腳、快馬加鞭、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產,花大力氣解決好老百姓的“吃飯”問題。馬街鄉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資金2284萬元,惠及854戶貧困戶,42%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獲益。馬街鄉的有效做法,直接惠及貧困群眾,村村寨寨、家家戶戶一片繁忙,春耕生產如火如荼,各族群眾熱情高漲。

——強化統籌協調調度。馬街鄉成立扶貧小額信貸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長任組長,縣級部門掛包村領導任副組長,具體抓好工作落實,讓貧困群眾享受到政策“紅利”。鄉、村幹部及駐村工作隊員共同抓好宣傳發動、政策解答、組織實施等工作。負責貸款的金融部門指定專人,分組包保貧困村,做好貸款發放服務。鄉信貸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統籌協調和督查調度,實行每天信息通報和定期會議調度工作機制,確保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快速落實落地。

——靠前服務解決難題。對全鄉8個村委會所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信貸需求開展全面調查,由掛村領導帶頭主抓,分片包乾,逐戶摸清貧困群眾勞動力狀況、發展產業意願情況及信貸需求情況,明確小額信貸“貸給誰”的問題。調查發現,群眾反映此前貸款審批時間過長,有的申請了20來天還沒有著落;有的想在農行貸款又苦於沒有農行卡;有的一家人有一個在外務工,為了貸款簽字得從外省趕回來,比較麻煩且花銷較大;有的即使已獲批貸款,但到銀行排隊辦理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為解決好群眾的貸款難題,鄉組建專門服務隊靠前服務,竭盡全力為群眾提供最大便利。如安排專人服務上門,到村到戶收集貸款所需資料,讓農戶不出村有的甚至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貸款前各項手續辦理;主動同承貸機構協調,提前對接當天辦理貸款人數,協助承貸機構工作人員維護秩序,指導農戶填寫相關單據,確保到場辦理貸款農戶當天簽約、當天放貸、當天安全返家,實現小額信貸“貸得快”的便利。

——宣傳發動現場釋疑。馬街鄉是傳統農業鄉,大多數農戶都有養牛、養豬、養雞的習慣和傳統。部分農戶發展種植桔子、李子、桃子等水果及苦參、金銀花等中藥材。多數家庭上有老人要贍養,下有孩子要照管,中年人外出務工不現實,在家發展產業成了唯一選擇。鄉信貸工作領導小組採取“集中宣傳+入戶動員”相結合的方式,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帶隊,聯合承貸金融部門到全鄉8個村委會召開動員會議,開展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宣講,發放宣傳資料6000餘份,開展專題培訓20多場次,現場解答群眾疑慮,指導群眾提交申請。同時大力宣傳貧困戶利用小額貸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成功案例,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有效防範信貸風險。嚴把“三關”,有效防範各類風險,確保扶貧小額信貸資金使用安全。嚴把誠信關。向貧困戶講清扶貧小額信貸的目的意義、政策要求、貸款用途和有償屬性,樹立誠信意識。嚴把公示關。強化監督管理,全程跟蹤問效。將貸款、使用和償還的相關信息公示公告,讓群眾清楚哪些人貸了款,貸款做什麼,什麼時候償還,哪些人逾期不還,營造誠信環境。嚴把監督關。加大對扶貧信貸資金使用、流向的監測分析,強化貸後跟蹤管理,定期回訪監督,避免擠佔挪用。按照時間節點,做好清退戶、標註戶、死亡戶小額信貸收回工作。

調研發現,麻栗坡縣嚴格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和省州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已經將疫情給農民增收帶來的影響降到了最低,馬街鄉的做法就是鮮活的例證。

雲南網通訊員 張雯銘 王正委 郎學瑛 曾斯義 黃文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