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渤海銀行赴港上市:不良雙升 三年超4000萬罰單 合規魔咒何時破?

2006年開業的渤海銀行,經營14年後,終於要赴港上市了。

2 月 26 日,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渤海銀行”) 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建銀國際、海通國際、農銀國際以及中信里昂證券為其聯席保薦人。

渤海銀行赴港上市:不良雙升 三年超4000萬罰單 合規魔咒何時破?

企查查數據顯示,渤海銀行是12家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2005年12月30日成立,2006年2月正式對外營業。根據招股書,目前渤海銀行主要股東有25家,前三大股東分別為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海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25%、19.99%、13.67%。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12家股份制銀行中僅剩的三家未上市的銀行之一,渤海銀行一直以來因不良率高企、不良貸款攀升、消金業務羽翼未豐、狂吃監管罰單等問題飽受行業詬病。雖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意味著其有望真正邁向資本市場,但之後公司能否真正擔當起變革發展的重任,還是未知數。


不良率不良貸款雙升

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九個月,渤海銀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252.50 億元、232.10 億元 和 211.50 億元人民幣,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67.54 億元、70.80 億元 和 65.40 億元人民幣,呈上升趨勢。截至2019年9月30日,渤海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達15.9%,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達14.7%,與全部全國性股份制上市商業銀行相比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同時,招股書提到:”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近年來我們的資產質量得以顯著向好。“

渤海銀行赴港上市:不良雙升 三年超4000萬罰單 合規魔咒何時破?

然而,這段看似創下新高的描述背後,實則暗藏隱憂。近幾年來,不良率高企一直困擾著渤海銀行。財報顯示,2016年年末至2018年年末,渤海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69%、1.74%、1.84%。也就是說,近幾年來,渤海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直呈上升趨勢。2019年三季報雖未披露其不良率情況,但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渤海銀行信用減值損失已達70.05億元,已遠超過2018年一整年65.08億元的數額。

此外,該行不良貸款餘額數據也不容樂觀,根據財報數據,2015年至2018年,渤海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37.13億元、59.69億元、81.1億元、104.17億元,同樣呈上升趨勢。

眾所周知,不良率是考量銀行經營情況的重要指標,該指標不僅涉及資產質量,也影響到壞賬以及計提減值,進而影響銀行整體盈利能力,處於不良率和不良貸款雙升狀態的渤海銀行,顯然不具備資產質量好轉的優勢。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資本壓力也是渤海銀行謀求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渤海銀行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其資本充足率為11.77% ,一級資本充足率8.61%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8.61%。

根據監管要求,2018年末,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於11.5%、9.5%和8.5%,非系統性銀行不得低於10.5%、8.5%和7.5%。也就是說,關於資本充足情況,渤海銀行基本低分飄過監管“紅線”。

截至2019年9月末,渤海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情況為:該行資本充足率升為13.75% ,一級資本充足率10.84%,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16%較之前的8.61%有所下降,接近監管7.5%的標準。從資本充足情況來看,渤海銀行急需通過上市進行資本補充。


消金業務羽翼未豐或觸礁

實際上,渤海銀行不良率持續攀升和其佈局的消金業務也有一定關係。

自2013年網貸元年後,互聯網金融的風口上發生著越來越多的成功神話,於是渤海銀業也將觸角伸到了互聯網金融行業。

2015年11月,渤海銀行宣佈發起設立天津澤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入股金額0.6億元,持股比例20%。但一年又一年過去,天津澤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獲批一事仍杳無音訊。

雖然消金牌照遙遙無期,但渤海銀行在消費金融領域的設想並未完全化成泡沫。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渤海銀行的零售貸款總額為人民幣2058億元;零售貸款利息收入由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44億元增加到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人民幣88億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的同比增速與全部全國性股份制上市商業行相比分別居於第二、第一。

根據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9月末,渤海銀行個人貸款佔總貸款比例分別為25.6%、29.7%、30.4%,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可以說是爆發式增長,佔個人貸款的比例分別為7.4%、28.9%、39.0%。而通過第三方消費金融平臺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佔個人貸款的比例分別為2.9%、26.4%、37.5%。

渤海銀行赴港上市:不良雙升 三年超4000萬罰單 合規魔咒何時破?

在招股書中,渤海銀行披露了其與第三方消費金融平臺的合作模式:1、渤海銀行通常是主要出資人、第三方平臺提供技術服務和聯繫潛在用戶並向渤海銀行收取一定費用;2、各出資人按百分比同時出資同時獲得收益;3、合作信貸審批機制,類似於傳統業務所採用的獨立信貸審查程序,並於所評估信貸風險超過承受能力時行使否決權等。

據瞭解,渤海開展消費金融業務主要與螞蟻金服、度小滿金融、騰訊金融、小米金融、國美金融、蘇寧金融、金融壹賬通、同程金服等互聯網金融機構或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根據前述渤海銀行披露的信息,在與這些金融機構合作中,渤海銀行主要提供資金,而合作機構則掌握著技術服務和潛在用戶聯繫,即獲客和貸前風控,而長期來看這一模式下渤海銀行劣勢顯現:倘若合作機構審核不嚴格,渤海銀行將面臨銀行貸款風險合規管理弱化難題,或高度依賴合作機構提供的風險緩釋措施,放鬆風險合規管控,一旦貸款出現逾期,催收成本高,處置難度大。

此外,這些新金融機構公司眾多、資質良莠不齊,個別金融公司經營行為不規範,如套路貸、砍頭息問題頻繁出現。渤海銀行也因此遭遇過大量投訴,合作機構行為不規範,很大程度上也讓渤海銀行陷入了聲譽風險。同時,從此前行業各類事件分析,部分客群存在超前消費、“以貸養貸”、“多頭借貸”等問題,若渤海銀行未能及時發現此類高風險客戶,將來容易受到現金貸、網貸平臺等共債風險波及。

以上因素,或許也能從另一角度解釋渤海銀行的”不良雙升”現狀。


三年超4000萬元罰單壓身

近年來,渤海銀行吃了不少監管罰單。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今,短短三年時間因個貸與放貸領域違規放貸、票據承兌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虛增存款、同業理財違規等問題,渤海銀行累計被罰金額達4282萬元。其中,僅2019年就遭遇罰款20多次,累計罰款金額超過2000萬元:

2019年12月17日,陝西銀保監局開出兩則行政處罰書指出,渤海銀行西安分行因存在違規開展理財投資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違法違規行為,對其處以35萬元的罰款。另一則處罰信息顯示,因該分行貸款資金違規挪用、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陝西銀保監局對其處以25萬元的罰款。

2019年11月8日,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對渤海銀行上海分行開出250萬元的大額罰單,並指出該分行存在對某同業資金違規投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合規性審查未盡職;違規對外實質承擔某同業業務的風險責任等多項違法違規事實。

2019年9月,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分行還被指違規辦理理財非標債權投資業務,河南銀保監局對其處以50萬元的罰款。

2019年1月,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德陽支行被指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不力,未能及時發現和制止員工充當資金掮客、參與民間借貸,貸款三查流於形式致使信貸資金被挪用於民間借貸領域,印章管理不到位,導致重大風險,對該支行處以90萬元的罰款,並禁止該支行兩位相關負責人終身從事銀行業。

......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過去不久的2020年初,渤海銀行剛剛經歷了高管更替。2019年5月,前行長付鋼年屆60歲,到齡退休後則由董事長李伏安暫時代為履行行長職責。2020年1月23日,銀保監會發出了有關核准屈宏志為渤海銀行行長任職資格的公告。但現在來看,面對渤海銀行多年積累的合規問題和資產質量隱憂,新行長面臨的壓力與挑戰可謂不小。

歸根結底,一個有持久生命力的公司,需要不斷建立自己的增長壁壘,這是商業的殘酷與魅力。而渤海銀行能否成功上市並建立自己的增長壁壘,時間終會給我們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