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作為農村教育工作者依照農村環境來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真心還適用嗎?你怎麼看?

Lengyu


當然不適用,班級授課制下教師精力有限!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教師!


雷媽日記


不贊同。

我以前沒當過老師以前,覺得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等我當了老師後,發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差異真的天壤之別。

我記得,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一些知識點,簡單點一下,他就能明白,而有些孩子,不管我用哪種方法教,就是教不會。

我自認,已經很和善,很有耐心,儘量站在孩子立場去考慮問題,可能還是我方法不到位吧。

不過,我一般不會以此就認定,這個孩子就是這樣或者那樣。這樣對孩子不公平,雖然有時候我心急,但仍舊相信,孩子有他自己的時間。

只是,我再也不輕易說,孩子教不好都是老師鍋,知道了當老師的不易與無奈。


初中家長必修課


這句話我個人覺得是錯誤的,因為老師都是盡心的教你,但是你不願意學,就比如我以前的老師我不去上學她都來我家好好的跟我說但是我辜負了她我去了又走了,現在在外面幾年想了想當時老師對我真的挺好我學習不好天天打架被叫家長,她都沒放棄過我只是我辜負了她。現在我特別想跟她說句對不起!楊老師!


大佬館點


君山就是一名農村教育工作者,也一直信奉一個觀點:

一個老師在教育學生上,可以找到更好、更適合與自己的方法。即使不能夠教育好學生吧,起碼也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可以讓自己能夠做到轉化大部分人的同時,也能夠明哲保身。

所以,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比較合適的。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出自教育家陳鶴琴之口。原本指的是一個老師的教育理想,就是,一個老師應該把教育好學生作為自己的終身追求。

但是,後來這句話被很多人歪解了,變成了對於一個老師教育無能的指責。尤其現在一些領導特別喜歡這句話,每每開會,一提到老師,一遇到問題,就會用這句話來鞭策老師。

大部分老師現在對於這幾句話,估計已經是恨多愛少吧。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呢?這句話說的是事實麼?對於現在的學生還適用麼?

對於這些問題,我有如下看法:

1、話是對的,但是指代的對象,我們在理解上狹隘了。

這世界上,確實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剛剛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就如白紙一般,上面要有什麼樣的色彩,那是我們後天又老師加上去的。

但是,我們要注意了,這個老師,就一定指的是學校裡的老師麼?當然不是。這個老師,包括家長、包括孩子身邊的朋友、然後再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前兩者對於孩子的影響,說真的,遠大於學校的老師。

所以,一個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這麼多“老師”綜合的產物。但是,我們卻要求學校的老師,來單方面完成孩子教育轉化的任務,這顯然本身就是錯誤的。

2、對於“好”的標準,我們現在在理解上也有偏差。

什麼叫好?我們現在理解的好是,考試100分、平時乖一點兒、不給你惹事。這是你從應試教育的角度在評價這個孩子。但是,我們有沒有反思過,用一套標準去評判所有的學生,這真的合理麼?

這就好比大象與猴子。你讓大象和猴子比爬樹,大象自然是要輸的。但如果兩者比游泳呢?

很多孩子,他可能根本就不適合讀書,本身生性就好動,你卻強制他坐在教室裡、強制他好好學習,還把這些內容作為“教好他”的標準,那麼,這個世界上,自然就會有教不好的學生。

但如果反過來想呢?讓愛體育的孩子玩體育、讓勞動積極的孩子在勞動中獲得鼓勵、讓活潑好動的孩子去唱歌跳舞。各類人才都按各自的特長去發展,真正因材施教,又怎麼會有教不好的學生呢?

所以,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我們的教育理念其實不對。

3、農村的孩子,也並非無可救藥,但是,一個老師要花在其身上的代價,有時太大,就怕老師花不起。

現在的農村,單親家庭、留守家庭、重組家庭很多。這些家庭的孩子,很難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愛,缺乏家庭教育的支撐,這是他們普遍處於的一種狀況。

所以,老師在教育這樣的孩子時,我的觀點是:不是不能挽救,但是代價太大,一個老師,我怕你花不起。

比如有一個女生。父母離異後,又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那麼這個學生在父母雙方看來,就都是多餘的。常年處在外婆家。到了初中,這個女生經常自CAN、離家出走、甚至是翻牆逃課。後來,她告訴我,她為什麼要這樣。她說,爸媽都不來看她。她想他們了,他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見到他們的面。即使被他們罵幾句,她也覺得幸福。後來,這個孩子休學了。

這樣的孩子。其實我們老師非常清楚,只要給她一個完整的家,她就可能獲救了。但是,請問屏幕前的老師,你真能偉大到給她一個家麼?

而且,這樣的學生,在農村並不是個例。我們救的了一個,但終歸還會有一群。即使我們再偉大,在農村,終歸還會存在教不好的孩子。這就是客觀事實。

結束語:

以上,就是君山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總結一下:

我認為,理論上,“世上確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但也僅僅存在於理論上。因為這個能教好這個學生的老師,除了在校老師以外,還包括父母、包括他們的朋友;同時,我們的教育評價方式,也限制了我們教好所有的學生。另外,在農村,老師要教育好一個學生,顯然花費的代價將更高。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影響農村孩子成才與否的因素有:父母、環境、學校和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1.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一個孩子的品質和素質,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和影響。如果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最後吃虧的還是孩子。

2.環境影響孩子

俗話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環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孟母三遷就告訴我們環境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發展。

3.學校是成才的關鍵

在農村學校中老師的作用無可替代,農村教育資源匱乏,怎樣讓農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農村教育工作者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

4.孩子主觀能動性

不管是多麼好的教育工作者也有教不好的孩子,孔子三千弟子才出了七十二賢人!所以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不容忽視。

小康社會取決於農村,農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重大!單不能以一句“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把農村孩子的成才與否甩鍋給老師,這是難以適用的!



剛毅流暢


你好,我是贊同這句話的。具體到農村環境來說,其實也應該是有教無類的,孩子們對學習的渴望是相通的。這是第一點,所以老師您的用心肯定會有成果,只是多少的問題,教育的成功,不僅是分數的高低而且關鍵事育人,這一點,可能目前看不出來,也不做評議,但是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很有意義;二,農村目前來說,好些家庭好一些或者父母在外的,有能力自己帶的孩子都出來讀書了。留守的大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這即是憂心其實也是好事,為啥呢,憂心是擔心家庭沒人管,好事是孩子少了,老師單獨對小孩的教學時間多了,只要孩子向學,也是能出成績的。三,農村教育的難點是對孩子缺乏關愛,這方面既有父母關愛的缺失,也有老師的混日子。所以對孩子多些關心,關愛,會有回報的。最後,用“教育是根植於愛的”這句話向所有農村中小學老師致敬。相信緣於愛,根植於愛,必然會讓孩子們感受到愛!他們會給我們應有的回應的!!!


不得了6881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說出自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雖不知陳老先生是在什麼特定條件和環境下說出此語,但近年來圍繞此語的爭論一直不斷。    

現在的教育教學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學生是有情感的人,不是裝知識的容器,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當今的學生處在經濟社會,競爭時代,他們面對的是挑戰,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怎麼適應社會呢?我感覺現在的學生也在鑽教育的空子,拿著法律當作他們的保護傘,來遮掩他們的缺點錯誤,不能正視自己,不能關注社會,不能吃苦,貪圖享受,好逸惡勞,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他們在溫室中成長。 

 

  首先,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作為教育工作者,對超出自己能力和責任範圍的事往往無能為力,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地做好自己的事,履好自己的職。一句“沒有……只有……”把所有的教育責任全推給老師,顯然違背教育規律。  

其次,同一個班的學生,接受的教育信息應該是一樣的,但這些信息經過學生自己的詮釋和處理,變成他們各自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後,結果就不大相同,得到的情感體驗也不盡相同,原因何在?除接受能力、智力水平的客觀差異外,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內因,是學生自己,老師的教化只有通過學生的內化才能發揮作用。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過分強調了外因的影響,忽視了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視學生為等待雕塑的作品,只需外部雕琢就能成為藝術品。不能不說這是對教育對象、教育環境的理想化。

  

任何一個學生,他的心智、能力都是動態的,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發展,而且是錯綜複雜的,甚至是無法預知的; 任何一個老師,他的能力,他的教育技巧,他認識和理解學生的能力,他的預知能力,他的判斷能力,他本身的知識,都是有限的,而不是無所不能,可以說教育學生本身就是一個探索和學習的過程;所以作為一個老師,你就無法確定某個學生到底是不是已經無藥可救,即使你用盡你所知道的所有方法都教不好的學生,並不代表已別無他法。你搬不動的石頭,別人未必搬不動;現在搬不動的石頭,將來也不是一定搬不動。愛因斯坦三、四歲了還不大會說話,他父母甚至以為他是傻子;愛迪生小學時也被老師認為古怪,最後被逐出校園。結果他們都成了偉大的人。 

總之,個人認為教學的結果不是有某個因素造成的,而是綜合因素的影響。在農村的教育環境與城市的教育環境有一定的差異,但作為教育者應該盡力而為。人們常說教師這個職業就是良心活,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101個王老師


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城市,提出這句看似正確無比口號的第一個人,一定是個對兒童心理與成長,對學生教育一無所知的混蛋。

理由如下所述:

一個孩子,能不能教好,不完全取決於老師。

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進入小學開始啟蒙學習,中間至少有六七年的時間。如果拋開幼兒園時間,至少也會有三四年時間是不跟老師在一起的。

也就是說,三四年的時間裡,尤其是在性格、習慣、品德、表達、接受能力等等各方面綜合素養的養成方面,教師是長臂管轄不到的。準確的說,小學入學之前的六七年裡,家庭教育水裡高低,直接決定了入學之後老師教的好不好。

這個時期孩子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入學以後能不能被老師教好。

顯然,提出這一論斷的人,對於兒童期間孩子的心理和成長環境,父母綜合素質高低等決定性因素一無所知。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例子。入學之前,各方面教育的好孩子,入學之後很快適應,無論哪個老師教,都會得心應手。也有個別孩子,無論誰教,就是一頭霧水。神仙老師也沒有辦法。

舉個極端例子:找個狼孩、豬孩、猴孩,讓那個提出這個口號的教師來叫叫看?保準讓他半天就抱頭鼠竄,溜之大吉。

提這種漂亮口號的人,大多都是機會主義者,是為了讓領導喜歡高興而做的即興表演。如果你認真了,就會把你累死。

在我們國家,總體教育水平很低。受本科以上教育的人僅佔總人口的5%。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家長,不一定怎麼會從小塑造和教育孩子。準確的說,入學前的小孩子,綜合素質層次不齊,差異很大。就是有一部分孩子,無論如何引導教育,就是不開竅。

別說教師教不好,父母教不好,誰都沒法把這個孩子教好。

這樣的小惡魔一樣的孩子,中外都有,不鮮見。


三月森林


作為一位紮根農村初中19年的老師,我談點自己的看法。“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這句話已經被教育行業的人說爛了,糾結誰最先說這話已經毫無意義了。我認為它就是一句話而已,至於是不是真理,僅憑一句話也改變不了教育。我們老師能依據自己的理解,紮實搞好教育就行了。

題主特別提到了農村教育工作者這個概念,據我觀察,農村老師是特別在乎這類問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農村教師與城市教師在環境、教育理念、家庭配合、教學方法、工作方式上還是有差別的。有些差別作用在不同老師身上就會產生不同的想法。

比如:同樣要求的一件閱讀打卡任務,放在農村學校班級和城市學校班級完成的效果大不相同。農村學校班級打卡的學生可能會佔2/3,極端的情況下會出現打卡的家長會被不打卡的家長數落。同樣的方式放在城市教師身上結果大不相同,打卡幾乎100%。你能說是兩位老師的工作能力不同嗎?在我看來,農村老師可能付出了更多的時間、精力來督促學生完成,甚至會苦口婆心,好言相勸,結果是有些學生還是無動於衷。所以呢,農村老師每每想起這句話都有一股莫名衝動,總想理論一番。

其實,不論農村還是城市,所有教師都會遇到油鹽不進的學生,無論花費多大氣力也大都無功而返。慢慢的也就對這句話產生懷疑,耗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心理學也說了:遺傳素質和環境因素對人的發展有重大作用。

在這兩方面,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有限,以種植為主的經濟模式已經很難養家餬口了,這就導致了很多農村青壯年人口奔赴城市打工,子女及老人留在家中。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落在了老年人肩上,老一輩的思想觀念和精力已經不足以兼顧生活和學習兩方面了。

我教過的一個學生,看起來非常聰明的孩子,父母離異各自在外打工,爺爺獨自撫養。從七年級開始上課就睡覺,各科老師什麼招式都使了,沒多大長進。好不容易混到九年級了,藉口不想參加中考,來校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後來我看他略有運動天賦,吸收他進了足球隊,慢慢成了主力隊員。你能說是老師不盡力嗎?你能說他不是好孩子嗎?由此可見,教育進程中,老師所起的作用遠遠不及家長的言傳身教。

我們的學校教育評價也很有問題,不能為多種類型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支持,單純的以成績決定好壞。比如我所在的初中,單純以中考這桿秤就過濾掉了很多其他方面優秀的孩子。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經常被領導引用,目的是什麼?

你以為領導不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嗎?不是的,領導作為管理者希望通過這句話來鞭策和勉勵教師而已,是對教師教學態度的一種提醒。教育應該盡力而為,付出不一定有所回報,更應腳踏實地努力教好每一個學生。

結語: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於農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是不適用的。教師面向的是群體,學生個體特性又複雜,教師精力有限,依靠教師單方面力量很難面面俱到,全面因材施教也不可能實施。但這句話對於教師職業態度的促進又具有積極的影響,我想這才是這句話的初衷。


德飛說教育


我沒什麼成功經驗,只知道家長也可以言傳身教,如果家長愛學習,愛勞動,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耳儒目染,那麼孩子就算不成功,也壞不到那裡去,怎麼說呢!教育孩子好比培養樹苗,該裁的時候裁,該剪的時候剪,孩子成長過程肯定有些壞毛病,那麼家長一定不能心慈手軟,強制他改正,是的,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決不能寵,不能溺,教育孩子老師固然重要,但家長更重要!說得對錯,請大家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