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你父母文化低,很多大事,你就別與父母商量”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不是文化高低的事!是眼界!

我爸初中畢業,我媽中專沒畢業(有畢業證,但文革時期只讀了一年就發的證),但在我人生的大事上,他們都支持我自己的決定!

我老公本科生,我幹啥他都要攔一下,跟他商量就勸我三思,不跟他商量就直接表態不同意,但還好,我沒執行他的意見,他就生幾天氣,然後就過去了。

所以,在人生大事上,要跟有眼界的人商量,但所有人的意見,都只是建議,還是要自己做主。


千葉0000001


十五年前我所在單位有這樣的一條制度,每個任職期滿一年以上的員工,每年都會有一週的父母生日探親假,而且還是帶薪並附帶200元的生日蛋糕卡,人事部在員工入職第一天首先登記員工父母的生日日期,以便安排假期,制度還規定父母生日探親假回來時,必須帶上父母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建議。

記得我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回家給父母過生日,父親淚流滿面並囑咐自己要好好工作,要為公司盡心盡力,為此父親還為公司寫了一封感謝信和對公司的建議。

後來和其他同事瞭解,原來公司老總是一個孝子,公司的很多制度都是老總的母親給的建議,從開始的一間商鋪發現到37家連鎖分店。

有幸見過幾次老總的母親,那是一次元宵節會餐,她老人家在講話時說自己目不識丁沒有文化,但是她所說的每句話都深深打動每個員工的心,讓每個員工都要有感恩的心,記得感恩父母給了自己生命,遇事多與父母商計聽取他們的建議,無論父母是否有文化,父母都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以父母的人生閱歷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轉眼過去十幾年了老人的話一直刻在心裡,事實勝於雄辯,在我和父母商量一些重要決定時,父母的建議切實給了自己很大的幫助。出門在外遇到困難時,父母的囑咐時刻讓自己謹記吃虧是福,

人不給你天給你,人對你算計天不算計


懂你手機特效


是的,我堂妹父母都是農民,但我堂妹讀書很好,上完大學回家鄉了,自己參加了信用社的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很幸運都進面試了,她父母意見是進信用社,覺得銀行錢多。我父母都是體制內上班的,包括我和我姐姐也是,我們的建議是參加公務員面試,我還給我妹妹面試培訓了一下,當然還參加了面試輔導班,最後成功上岸,現在她已經上班了五年了,每次說起來還會很感謝我們家給她的建議,不是說銀行不好,而是公務員比銀行工作多了太多的穩定,她是農村孩子出身,哪裡有辦法拉那麼的多存款啥的,勢必會很辛苦。


王大喵不是貓


自從家裡不允許我買第一輛車的時候,我後來做任何決定都不跟他們商量了。我經濟獨立,後來買了兩臺車,幾套房都是我自己賺的,事實證明,我的絕對是對的。現在全國到處旅遊也不用跟他們商量能不能去了,想去就去,想買就買。開車西藏到山東4500公里,自己有想法走就行,跟父母商量,他們只會攔著。


阿肖男青年


我並不認同這句話,文化程度的高低並不能決定所有,它既不能決定人的生活經驗,也不能決定人的生活素養,更不能決定人的眼界。所以我認為即使父母文化低,但是他們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擁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生活常識,就像一句老話說的,爸媽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所以很多大事,我還是願意跟我爸媽商量的,結合他們的意見,做出最好的選擇。

我生活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我爸僅僅是小學畢業,而我媽就稍微好一點,初中畢業。我爸媽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我卻非常願意跟我爸媽商量事情,因為他們總能給我啟示,讓我能夠更好地前進。我爸現在是一名普通的司機,常年在家務農,可能他沒有見識過外面世界的精彩,但是他卻能夠教給我很多人情世故,教我如何處理朋友之間的友誼,如何處理學習上的問題,在一些大事上面也能夠給予我很多獨特的見解。我媽現在是一名小工廠的主管,見識了很多風風雨雨,大風大浪,明白現在年輕人的想法,瞭解當今社會的潮流,能夠初步判斷社會發展趨勢,她能夠教給我很多職場上的禮尚往來以及很多連我都不瞭解的年輕人思維。我記得我跟我姐的高考志願都是跟我爸媽一起商量的,我最後的填報大學也是我媽拍板決定的,這並不能說明我跟我姐就是一個沒有判斷力的人,我們只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爸媽的生活經驗所總結而做出的選擇。如今,我姐已經在一所公立醫院上班,而我也在本科院校上著大學,可以說結果是喜悅的。

文化程度低不代表沒有生活經驗,不代表沒有生活常識,不代表沒有判斷力,你爸媽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所以有大事可以跟父母商量,你是他們的心頭肉,他們不會害你的,他們只希望你能過得比他們好。當然,我們不能盲目地聽從爸媽的意見,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結合自己的文化程度以及爸媽的生活閱歷做出正確的選擇!


曾較瘦


你是兒大不由爺,等你碰個頭破血流!回家述苦吧!

文化來自實踐生活,父母雖然文化底,可生活閱歷豐富。

其實我就是那個頭破血流的人,沒聽父母的話,和棉紡廠的老婆結婚了,沒兩年老婆下崗了。

好好的鐵飯碗我也扔了,打起了零工,又過了一年,我離婚了。

一步一個坑,都讓我娘言中了。

(其實我娘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一杯仙


那一年他19歲高三。

父親是小學未畢業,母親是高中畢業。村裡一百多戶人家零零散散的分佈到東西南北,五六家姓崔的聚集在東邊,在這片張家莊的土地上顯得格外扎眼。對了他也姓崔。父母最愛念叨就是不要出去惹事,不要和張家的人打架。

他的女朋友報考了醫學院,那是她父母給他選定的路,有時他真羨慕女朋友,有人為她指點將來。他考慮了半天,有些迷茫,他心裡想和她在一起,他也想學醫。回到家後,便給家人說了自己想學醫。父母說自己也不懂,他們去問問大爺。他有些惱怒每次遇到要做決定的事,父母總要去問問大爺,從來都沒有說自己做過決定。

父母回來了,說是家裡沒有做醫生的,沒有門路,將來不好找工作,男孩子學了土木工程吧。他有些沮喪,但是還是尊重父母的願望,放棄了學醫,報考了離家3000多公里的學校,而女友則去了另一個城市的醫學院。

命運兜兜轉轉讓他和女友一直相愛,為了和女朋友在一起,他放下了那個需要到外地工作的體面的單位。他辦好了手續,坐上了火車給父母打了個電話,父母很生氣,可是這次他不想再讓父母決定了,如果是四年前他獨自拿了主意,是不是今天不會這麼麻煩。母親更是狠狠的說道天下的女人那麼多,為什麼非要再一棵樹上吊死。兩地分居的人也很多,為什麼非要呆在一起?為什麼非要是她,他也不清楚,只是這次他不想再有任何的風險了。他看到同事工作了五六年,家庭破解他都一陣真發怵,五個同事三個離婚,另外一個分居。想想四年的異地戀都讓他飽受煎熬,更何況以後長年累月兩地分居的婚姻生活。

他回到了小城市,和她結婚了,倆人感情穩定幸福,好慶幸當初的義無反顧。可是,工作就沒有那麼順利了,小城市醫生要吃香的多,穩定且體面,每每想起心裡十分遺憾當初為什麼自己沒有堅持,要不然的現在的生活會更好一些吧!要說一點都不埋怨父母,那時不可能的,只是看著他們的辛苦,便實在不忍心再說什呢,只是從此以後生活中的大事他學會了自己做決定,無論錯對,他都自己承擔。


deer1998


這個得看出事的眼光和膽識了,沒文化的家庭有人越走越高,也有更加落魄的。

05年大學畢業談戀愛的時候叫老公家買房,或者我們婚後買房,一起還錢,就是不買,我剛畢業也沒錢,等存到錢的時候,房價已經讓我望而卻步了,他們還天天在家看電視,家裡又髒又亂。家裡20畝地的人,99年還吃救濟糧,這得多懶啊…窮,從來都是挑又懶又刁的人,因為機會擺在他面前,他也抓不住,還要怪你沒把飯喂到他嘴裡…


南湖YR


工作將近20年,除了買第一套房子的時候,跟父母商量過,因為當時我的弟弟妹妹還在讀大學,如果我買房了,就沒錢支援家裡,後來媽媽大力支持了我們買房,說家裡的事她和爸爸能夠搞定。後來,陸陸續續賣房、換房4⃣️次,買車等等都是跟老公兩個人自己做主。因為公公婆婆一分錢也沒有,爸爸媽媽也年紀大了,他們的能力和格局也有限了


讀書耕地54875582


我父母是小學文化,但是我媽媽情商很高,很小的時候爸爸外面打工,媽媽在家照顧我們衣食住行,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乃至於長大後我和哥哥在別人眼裡都是孝順,聽話,懂事的孩子,和哥哥感情也很好,即便是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遇到事情還是會聽聽父母的意見,畢竟父母是過來人,比我們經歷的多,懂得多,父母的話不可不聽,可以採納,但也不是全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