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體寒有火咋辦?

龍捲風


表寒裡熱證,中醫病證名。

表寒、裡熱症狀同時存在。由(1)外邪傳裡化熱而表寒未解,或(2)本有內熱又感寒邪所致。

1、 九味羌活湯,本方證由外感風寒溼邪,兼內有蘊熱所致。治療以發汗祛溼 兼清裡熱為主。本方為辛溫燥烈之劑,故風熱表證及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

2、 素體熱盛或肺熱內蘊,復感風寒,內熱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內熱,又稱寒包火

表寒重裡熱輕

太陽中風,脈浮緊,身疼痛,發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傷寒脈浮數,身不痛,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

治法:發汗解表,清熱除煩。

方藥:大青龍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薑、大棗。

表寒輕裡熱重

汗出而喘,身熱或肌表無熱,不惡寒,口渴,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辛涼宣洩,清肺平喘。

方藥:麻杏甘石湯加減。

常用藥:麻黃、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裡熱同重

發熱惡寒並作,呈陣發性,發熱重,惡寒輕,兼見口微渴,心微煩,舌微紅。

治法:解表清裡,宣肺疏風。

方藥:桂枝二越婢一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芍藥、麻黃、甘草、大棗、生薑、石膏。



好多都是這種體質,寒熱夾雜,上熱下寒,此時如果貿然服用清熱去火的藥物,只會導致寒氣更重,那麼怎麼才能對症治療呢?首先先補腎陽,把腎氣補足,下面火燒的旺了,上面的寒氣自然就慢慢被腎火給蒸發掉,最後水火相濟,上面的虛火被引火歸元,上焦也不會上火了,下焦也就不會再腰痠腿疼,手腳小腹冰涼,痛經好了,月經也正常了。


醫楨致聖


體寒有火,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情況。主要有兩種典型情況,一是四肢冰涼,二是上熱下寒。

“體寒”,以中醫看,大部分叫做“虛寒”,就是體質虛且寒。

中醫對於病情,可以用“八綱辨證”法說明,分成“陰、陽、表、裡、虛、實、寒、熱”這個八綱辨證。虛跟寒都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所以我們就說這個人虛寒。

寒體質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虛就更怕冷了。長期處於寒性體質,女性會影響到生育、月經等,男性就會引發性功能障礙。

體寒是由於體質和生活習慣的交錯而引起的症狀,要想徹底治療體寒,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意,並且長久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有效地防治體寒。

身體中的熱量大部分是由“肌肉”產生的,特別是通過下半身肌肉的“使用”,能夠有效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體熱的效果。平日裡,可儘量用腳尖站立,拉伸拉伸手指

,血液循環流暢了,體寒也就得到了有效預防。

典型症狀

輕度體寒症狀

1、怕冷,手腳冰涼

2、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復期長

3、生理期經痛嚴重,腹部有垂墜感

4、面色暗淡,無血色

5、易疲勞,關節部位易痠痛

6、睡眠質量差,睡眠淺

符合以上3項即可視為輕度體寒。

中度體寒症狀

1、口腔內易發炎,易長口瘡

2、容易便秘,經常覺得肚子漲

3、生理期紊亂,天冷後易延期或量少

4、皮膚乾燥易乾裂

5、腳後跟易乾裂,腳部血液循環差

6、愛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中度體寒症狀。

重度體寒症狀

1、尿頻尿液不易排出

2、下半身水腫嚴重

3、睡一夜手腳都仍冰冷

4、起床時手腳發麻

5、經常感到疲倦,四肢發酸,沒有精神

6、經常感到胃脹氣

符合以上3項以及以上,為重度體寒患者。


薛有興醫生


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體質的人,一年四季,三季都怕冷,衣服經常都比正常人穿的厚一點,平時多運動。整天也不吃辣椒還愛上火,那就多喝水,容易上火的東西少吃,儘量不吃。


98組小爽


體寒首先是脾腎兩虛,怎麼會體寒,具體點就是脾寒,腎寒,臟腑寒,還是熬夜,多方面看。寒肯定是要火來熱的,各種熱,就要看那種情況讓身體體寒,再針對性調理就可以了。


富生巖山


上焦有火,用艾灸調理,引火下行,引到下焦來,然後在看舌苔是寒多還是熱多,在進行配穴


中國灸調理鼻炎腺樣體


建議你在飲食上注意不吃辣滴和高熱量的東西,平時注意早睡早起,多養養血,然後再給身體做做拍溼。


我們的生活點滴


”寒"的實質是血液溫度不夠,流動性不好,血液裡水份多了。最簡單的辦法是曬太陽多運動提高血溫。


金蛇狂舞16505991


寒是假寒,熱是假熱。中焦不通,水火不濟。


豐澤堂


引火歸元就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