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當代國人為何厭惡清朝?

teloon


因為清朝是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朝代,離時下最近,滅亡的原因不容置疑!人們有眼會看,有嘴會說,有腦子能分析……。而且都是鐵的事實!無可辯駁。

清統治者殘酷,人民的苦難讓後來的人們記憶猶新,因此,人們的對清朝十分痛恨。


微博愚公2017115


我記得以前看鹿鼎記時,天地會反清復明時,我會非常不理解,為什麼這些人一直要反清復明,主角韋小寶也不理解,當時就覺得清朝不是很好麼,後來我來知道,金庸這個老畜生,是滿清的包心奴,寫的小說都是抬高清朝的,還有什麼多爾袞之類的,都是小時候經常看的,種種電視劇都是抬高滿清的,所以當我知道真正歷史後,我有種被嚴重欺騙了的感覺,我從小到大居然一直視強盜入侵者的滿人為救世主英雄,這讓我感到受到了奇恥大辱,我這輩子都不能原諒這種欺騙的文化宣傳,滿人陰險狡詐,可恨的名族。


1393616722


當代國人為啥厭惡清朝?

有人歸結為對少數民族的偏見,也有人責之於晚清的屈辱歷史,更有人歸之於大漢族主義,好像不和民族扯上關係,清朝就是宇宙萬物的救世主,稱之為中華民族的大幸之事,而它的“黑暗”彷彿是被民族主義給低估了。

但事實上,說一千,道一萬,厭惡清朝其實很簡單,就是四個字,一根辮子。


所以,你看,網絡上吵得不可開交,爭得面紅耳赤,急赤白咧,氣衝斗牛,儼然勢不兩立,其實,都離不開它!

所以,我說,別爭了,有人喜歡清朝也好,有人厭惡討厭清朝也罷,都是辮子惹的禍!

喜歡辮子的,當然熱愛喜歡清朝,討厭辮子的,從此都對清朝避而遠之!

你看,這個和民族主義有一毛錢關係沒有?

沒有!

它的本質是,一根辮子帶來的對中華文化傳統的改變問題。

辜鴻銘說,我的辮子在腦後,你的辮子在心裡,以此表達他對辮子滋生的奴性思想的鄙夷。

為什麼這麼說?

一根簡簡單單的辮子,飽含著令人心酸的歷史和屈辱,他已經不是簡單的民族主義可以概括的了。

清軍入關,在初期推行的六大弊政中,臭名昭著、排在首位的就是“剃髮易服”。

為了改變中原人的傳統和特徵,把中國人崇尚的“束髮傳統”一刀剪掉,“旬日完成”。

從此,有清一朝,清人的“辮子”在西方人的眼裡成了“野蠻愚昧落後”的象徵,在國外傳教士的眼裡,這是韃靼人征服的結果。他們把這一觀點無比清晰地記錄在《韃靼征服戰記》裡,從不諱言曾經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自信、優雅”的明朝人怎麼會變得如此不堪?

也難怪英國公使馬嘎爾尼會把中國“大清之旅”,本以為是夢想之旅,一路上卻因清人民生窮困潦倒,而美夢破裂,留著辮子的清人被他憤怒地斥為“半野蠻人”。

清軍入關後,把關外的部落制度帶入關內,強行推行“剃髮易服”留辮子,作為歸順的標識。


歷史上,不乏以愛民思想貫穿始終的各種起義。但努爾哈赤及其後金,大清,卻逆潮流而動。以剃髮易服為標誌,以六大弊政伊始,不順民意。破壞了中原文明的同時,強調無比順從,把奴性貫穿國人心中,從此,國人變得與世無爭,麻木,順從,木訥,“萬馬齊喑”,百業凋零,思想嚴重倒退。

思想的倒退,伴隨著清朝皇帝的盲目自大,成了歐洲文明進步時代的井底之蛙,當華盛頓成為世界“自由民主”文明的奠基人的時候,清朝同時代的乾隆卻是閉關鎖國,拒絕國外的先進科技的傳入和推廣。馬嘎爾尼使團敬獻的高科技賀禮——先進的槍炮被束之高閣,棄之如敝屣。

在這些愚昧無知的背後,他們渾然不覺。還在為英國使團不行三拜九叩大禮而傷透腦筋,還要你來我往,討價還價一兩個月,而喋喋不休。

表面上清朝皇帝放不下面子,實質上,他們是被一根辮子束縛住了思想。這也是國人至今耿耿於懷的根本所在。

這個皇帝是不是滿人,我們根本不關心。我們更關心的是,他的所作所為,“天道”之下,他的文化秩序和道統,有沒有讓我們走向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這才是根本。

但這一切對我們清國人而言,都是奢望。一個窮困的虛假盛世,如何讓國人不厭惡清朝?

事實上,清軍入關後,清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半殖民的封建國家。

唯一一個封建集權制度高度集中卻帶有深深奴隸制色彩的國家。

它把這個國家的國民高度愚弄,奴役,壓迫,以至於今天史學界把它打上了“侵略”的烙印。

這就難怪今天很多國人,一提起那根辮子,開口就罵。無它!

無論是初期的金錢鼠尾辮,還是中期的豬尾巴,末期的牛尾巴,都離不開“老鼠,豬牛”的屈辱歷史聯想,這樣的歷史,怎麼能不讓當代國人厭惡清朝呢?

有道是,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清朝入關,沒有順應民心,違背了民意,強行推行關外的部落傳統,把最能體現中國人精神的衣冠服飾傳統毀滅了,頭髮也剔除了,逆潮流而動,這樣的朝廷,如何能讓當代國人不厭惡清朝呢?

清粉們最喜歡說,明朝有多黑暗,清朝代替明朝,是順天意。可你倒是拿出比明朝更得人心的制度政策來呢?!

它沒有!

都說,清承明制,可它徒有其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罷了!

我們評價清朝,離不開它對中國版圖的貢獻,整合有功,鞏固有效。但功是功,過是過。


清軍入關,離不開它成功的統戰思想,把明朝的官僚仕紳團結起來,用野蠻的殺戮入主中原的事實。

但,這和民心真的沒有關係。

當1840年,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鴉片戰爭沒能阻止鴉片在清國的蔓延,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吞噬者中國健康的軀體,又如同毒瘤一般,毀滅了國人的軀體。從此,“東亞病夫”的帽子,如同夢魘一般成為那個時代國人揮之不去的心魔。

這樣的時代,你如何讓國人去喜歡呢?

以至於,連當時的一個外國人都對這根辮子忍無可忍了。

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很多人幸運而成功地“解放”了這根辮子。

那個被中國人至今親切地稱呼為“洋兄弟”的國際戰士,呤唎,他作為戰爭的親歷者,在從清政府治理區進入太平軍治理區後,親眼目睹了太平軍及其治下百姓們因為“辮子”被釋放出來,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精神面貌,與清廷區簡直是,天壤之別,煥然一新。他把這些變化用書籍記錄下來,成就了蜚聲世界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以其真實、詳盡的第一手資料深受史學界青睞與厚愛。

他把沒有辮子的中國人稱之為“自由人”,對他們由此而帶來的精神狀態的變化發出了由衷的讚歎。認為他們身上已經沒有了“愚昧落後的思想束縛”,而變得幸福指數爆棚了。這就是太平天國應該得到肯定的,最具有進步精神的地方之一。

同樣是外國人,當代著名的美國曆史學家,史景遷,在深入研究明清兩代歷史後,就毫不掩飾地讚美明朝人的精神生活是多麼富足,而對清朝人的精神世界,表達了極度的不屑。他甚至嚮往明朝人“活力驚人,社會平等,沒有奴隸”的生活,豔羨當時的人們,“飽讀詩書,飲食豐富,沒有鴉片,令人敬仰”的精神世界。


由此可知,作為著名學者,他厭惡清朝和我們一樣,厭惡的是清朝的愚昧落後的思想特徵。無它!

無獨有偶。清朝晚期,法國駐中國理事,方舒雅,也曾經因為拍攝了大量晚清時代的照片和視頻而名噪一時。

他們成了晚清時代極度腐朽貧窮落後的見證。

這些“一百年前的老照片,曾經沉睡在法國一個小鎮的地窖裡不斷褪色、發黃、黴變。昆明熱血青年殷曉俊,傾其家財,斥資百萬,帶著重達80餘公斤的照相器材數次赴法,幾經周折,終於讓600餘幅雲南邊陲先輩們的老照片迴歸故里”。


透過這些老照片,我們除了為祖先們的苦難歷史感到心酸和痛心,還能有什麼?只能是對清朝愈加厭惡!

總之,清朝作為東方大國,把自己國民的形象毀滅了,精神毀滅了。伴隨著百年落後捱打的屈辱歷史,這才是導致今天國人厭惡它的最深層的根源所在。

而那些清粉清吹們,卻把不喜歡清朝的人一概貶低為,大漢主義者,這是極端狹隘的心態作祟。因為,喜歡或者不喜歡一個朝代,這是個人的事,無關乎民族主義。


卓爾艾米


少數民族政權侷限性太大,特別是清朝,奴化教育達到了巔峰。整個清朝,也就是雍正值得肯定。康熙,在接觸了自然科學後,不是讓子民學習,卻告訴子女,千萬別讓漢人和蒙古人學去,最後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人去學,中國唯一一次與世界脫鉤的時代就是清朝,是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源,到現在我們都在為滿清的無能還賬,康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說起對清朝的反感,主要來源於某些少數民族所謂專家對滿清的吹捧,把康乾說成是了不起的盛世,講起滿清對漢人的屠殺缺眉飛色舞,對滿清的無能卻一筆帶過。對歷史的研究帶上了有色眼鏡,這已經不是一個歷史學家了,說白了,這些所謂的專家就是破壞民族團結的罪魁禍首。


虞夏


其實,歷史上的漢族是非常有血性的!當初抗日的時候,就有“寧叫白山黑水盡化赤血之軀,不願華胄倭奴共立黃河之岸!”古代也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有崖山跳海的壯舉!但是經過清朝的統治,一些奴性逐漸侵蝕了中華民族的血性!直至中國共產黨之後,這種血性才被進一步喚醒!加之滿清導致中國割土陪款,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因此統治階級被中華民族所痛恨!但考慮到當時的歷史情況,中華民族依舊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民族!因為在最危機的關頭,中華民族也沒有完全被外國統治!不像印度,非洲美洲!想一想,在面對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進行降維打擊的情況下,中國依舊屹立不倒,絕對是絕無僅有!而當今社會,中國的民族融合,各民族平等相處,融入中華文化,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


杭漂小鄉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讓很多人為之痛恨,是因為它的懦弱讓中國受氣捱打,讓國人為之憤恨,那國人討厭它的原因只是因為這個嗎?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吧!

個人觀點,總結如下:

第一:屢屢被外人欺負,割地賠款,簽訂不平定條約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開始,中國就開始了屈辱的近代史,因為在對外的戰爭中清政府屢戰屢敗,割地賠款,簽訂不平定條約,即使在勝利的中法戰爭中也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可見其恥辱之心都沒有了啊!

第二、滿人為外族人和滿清對漢人的態度

在當時的,滿族為外族人,那個社會下漢族是當時人口最多的民族,被滿族統治被當時很多的漢人厭惡,也從此開始再漢人心中根深蒂固這種思想。

而且滿清入關後,屠殺漢人、實行剃髮令、實行文字獄和欺壓國內義士,讓漢人飽受風霜。

第三、落後就要捱打

在當時,清朝的閉關鎖國,自持"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從而不與外界接觸,使其落後於西方國家,也導致最後的捱打。

第四、差點讓中國滅亡

隨著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土地的大量流失,中國在清政府的統治之下,差點走向滅亡,就在這時很多的革命先驅開始拯救中華之危機,才得以中國繼續生存,也就是在新中國的成立之時才真正的重新屹立起來。

清朝被現在人所厭惡實際上是有很多原因,一個人一種看法,以上就是我自己的總結,對於清朝的厭惡你怎麼看?


歷史文武君


這個問題十分可笑。

說真的,除了民族主義蛋白質,誰又會去厭惡清朝呢?畢竟大多數人都對歷史都是並不關心的態度,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在主意自己能否能創造出對得起自己勞動的價值,又有誰會去看歷史呢,所以又有誰真正厭惡清朝呢。要不然民族主義蛋白質幹嘛可著勁編有關清朝的謠言,就是因為大家都不關心歷史,所以造成了人們在歷史方面的認知空白,自然就會被謠言洗腦。

實際上,蛋白質那些抹黑、汙衊清朝的謠言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不過是什麼殺戮、剃髮易服、火器、文字獄、防漢、閉關鎖國什麼的,以及清朝在近代蹩腳的表現。說實話,蛋白質可謂是形象的演繹了啥叫祥林嫂。

實際上呢,清初殺戮純粹是誇大的結果,十幾萬滿洲人要真能殺那麼多漢人,除非是用了原子彈,畢竟蛋白質嘴裡不少所謂的殺戮要麼是張冠李戴,要麼是子虛烏有,要麼就是誇大事實。


至於剃髮易服更搞笑,第一當時沒人反對易服,因為易服只易官服,不針對平民;第二剃髮令很難完全執行,而且到了天下太平後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老百姓不給朝廷幹活也不剃髮,要不然下面幾張圖片是怎麼回事?

乾隆初期的廣州,《羊城夜市圖》

大清遺民牛兆廉

大清遺民夏震武,如果清初的剃髮易服完全執行,怎麼又有牛兆廉、夏震武給清朝戴發效忠?呵呵。


火器這方面更搞笑,這玩意只要看圖片就可以了,還可以和前朝對比。簡單點說,清朝時期中國火器徹底告別中世紀進入近代,因為清朝用重型火繩槍、前裝滑膛炮和臼炮替換了明朝那一堆花裡胡哨的中世紀破爛。

清軍廣泛裝備的土耳其重型火繩槍

屬於滑膛炮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

臼炮

而且,清軍也因為火器的換裝而實現了全火器。


文字獄這個謠言也是十分可笑,清朝文字獄只針對反清思想和政治鬥爭,以及那些漢化過頭的滿洲人,而且整個清朝加一塊也不過用文字獄迫害了三千多人,這其中還沒算那些被快速平反和赦免的。

否則梁任公先生也不會稱讚清朝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清代學術概論》),當然,胡適之先生也有相同的觀點。


至於閉關鎖國,這就是一個早就被證偽的謠言。

《中國航海史》

而且,根據《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看乾隆時期官方對西方科學技術的態度》一文,清朝編撰的《四庫全書》收錄了大量西學著作供人學習閱讀。

而且還大方的承認中國在自然科學方面不如洋人,要學習追趕。

這特麼的能叫閉關鎖國!


至於防漢更搞笑,如果清朝防漢,那麼怎麼清朝老百姓能合法持槍你解釋一下吧。而且我們可以看一下順治、康熙兩位對平民持槍的態度,先是順治:

近聞民無兵器,不能禦侮,賊反得利,良民受其荼毒。今思炮與甲冑兩者原非民間宜有,仍照舊嚴禁。其三眼槍、鳥槍、弓箭、刀、槍、馬匹等項,悉聽民間存留,不得禁止。

再看看康熙是怎麼說的:

朕思治天下之道,在政事之得失,於火器何與?夫火器孰有多於吳三桂者乎,因其所行悖逆,即致滅亡。觀此,則火器之不足恃可知矣。所奏不必行。

順治出於良民自保的角度,允許民間持有兵器,這已經是少見了,而且允許民間持槍自保;康熙則認為,如果不能政通人和,再怎麼禁槍也會不長命。話說歷史上有康熙這種氣度的皇帝有幾個,你先給我看看。

根據《禁書與文字獄》一書,雍正朝的錢以塏,主張將除政治、經濟以外的書全部禁燬,可以看一下雍正是怎麼回的:此奏識見卑鄙,似此彌謗之舉,朕不以為也!國家如有可謗之處,即此嚴禁,可能消滅天下後世之議論乎?如無可謗之處,如呂留良、嚴鴻逵、曾靜輩極捏妖妄,抑自取誅戮而已,天下後世豈無公論而盡昧天良皆被其蠱惑乎?又何必禁也?朕大笑而覽之。話說歷史上能有清代康雍兩帝這種氣度的皇帝能有幾個!你給我找一找!

所以你只要不宣傳反清思想就可以了,而且異端之一戴震還被賞賜了功名和官職。

所以清朝堪稱思想解放的前夜。《近代的初曙》

所以,清朝一不禁止老百姓持有兵器,二不打擊知識分子獨立的思想,這要是叫防漢,那麼歷史上那些所謂的漢人王朝比清朝還要防漢,因為禁止民間持有兵器和禁止知識分子有獨立思想,漢人王朝乾的最歡。

而所謂的清朝防漢,不過是滿洲在利益分配上比漢族多點優勢而已,這不過是打天下坐天下這一傳統觀念,因為清朝打天下滿洲人出力最多犧牲最大,所以人家享受點紅利再正常不過。因為劉邦的豐沛勳卿、劉秀的南陽豪強、隋唐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元朝的跟腳貴族、明朝的淮西集團和朱棣的靖難勳貴都在利益分配上有優先,為何清朝給滿洲人一點紅利就是防漢!呵呵。


更何況,清朝大量底層旗民並沒有因為清朝而獲得榮華富貴,反而更加貧窮。因為清朝底層旗民沒有人身自由,而朝廷每年的缺額又不多,所以絕大多數底層旗民失去了生活來源,用清朝漢官的話說,底層旗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和乞丐無異。看到了底層旗民都想哭。

相比之下,清朝廢除了相當多的弊政給老百姓讓利,比如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等政策,降低了漢民的經濟負擔,合理了朝廷稅收,並不再限制人口流動。這也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如果說清朝對漢民讓利如何,我們可以看一下清末民初一個雲南老農的評價。

清代田賦,徵率極輕,名雖本諸古代什一之徵,實則不及百分之五。全國田賦徵率,在比較上,三江、兩湖較重,若西南各省,實只徵至二十分之一也。雲南田賦更輕而又輕,吾家有田十畝,年僅納一兩二三錢銀,尚是包括一切附徵款項及平色票費種種陋規在內。與今之徵實、徵購、徵借等項合併其數而相較,實有霄壤之殊。

更何況,清朝蠲免賦稅的力度堪稱歷代之最,不完全統計,康熙和乾隆蠲免賦稅的數量就達到了四億兩白銀,古今罕見。

畢竟黃遵憲說過:上稽百世以上,旁考四海以外,未有如我大清之輕賦者。


與此同時,大清又通過長達百年的戰爭打下了一千多萬平方公里遼闊的疆域,而且控制著古典時代最為穩固的版圖。

即便是在近代以後大清無力應對列強的衝擊,但是其控制的疆域依然遠超絕大多數古典王朝,並且今日我國依然在享受清朝留下的領土紅利。

而且,用內部讀物《清史鏡鑑——部級領導幹部的清史讀本》來說是這樣的:

今日中國的版圖疆域和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人口基數奠定於清朝,即使當代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民族關係等諸多方面問題也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來的。這還是新修清史的立意,清史權威戴逸說:如果沒有康雍乾盛世期間的統一大業,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一。而且那時候不統一,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在近現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後勢必分崩離析。

正是因為大清開疆拓土的戰爭以及通過政治、經濟的手段對戰爭的成果進行鞏固,中國才能在近代列強全球殖民的浪潮中維持主權獨立,並且將列強侵華的時間遲滯了至少兩百年。


所以,清朝怎麼看怎麼都是中國之大幸,也正是所謂的天不生大清,萬古如長夜難明。而那些對清朝的指責,不過是現在近代甚至現代文明的立場,以近代工業化文明去看待清朝這個東亞傳統農業帝國,清朝自然土的掉渣。但是從東亞農業文明的角度來看待清朝,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大清都是無與倫比的完美。

這也是為什麼清朝前中期,洋人對清朝的評價會充滿了讚美,甚至專門為清朝開發了一個名詞,開明專制。而且,歐洲思想家萊布尼茨、魁奈和伏爾泰都曾經稱讚清朝的行政管理更為合理。

《康乾盛世歷史報告》

所以,說清朝是最完美的古典王朝沒有任何問題,完全沒毛病。因為大清的歷史成就別的王朝做不到,大清做不到的別的王朝更別想做到。


而針對大清的種種誇大事實甚至是子虛烏有的負面言論,不過是清末“革命黨”為了搞所謂的革命而炮製的話語權,雖然一度登堂入室但是也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而逐漸歸於沉寂。反而今天的民族主義蛋白質反而重新撿起了這個話語權併為其張目,而且關於清朝的謠言以及抹黑清朝的言論比他們的祖師爺更為無恥。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達到為大漢族主義張目的罪惡目的。

其實我本來並不喜歡清朝,因為我對古典王朝並不感興趣,而且最開始我對清朝的認知也不過停留在教科書階段。只不過,由於蛋白質們太猖狂,逼得我鑽進歷史的故紙堆裡去尋找真相來闢謠。

所以,我為清朝辯誣闢謠並不代表我就是單純的喜歡清朝,只不過我反對的是大漢族主義。

在我看來,不管是什麼民族主義,本質上都是禍國殃民。

所以,這個問題實在是搞笑!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說起這個問題,我們就看一看清朝幹了些啥事,心理答案不都有了嗎?

但凡一個國家強盛,就會受到尊敬,落後就會捱打。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強盛的國家直到清朝。在我國的清朝,中國從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以下淪落成為了東亞病夫。

清朝和明朝不同,明朝的對外政策是開明的,是自信的

明朝對於西方的先進科技採取的是積極引進的態度,甚至在明末登萊巡撫孫元化的帳下,還有許多葡萄牙炮兵,在指導大明軍隊如何放炮。

作為明朝百僚之首的內閣大佬徐光啟更是一個精通西學之人,在他的身邊有許多瞭解西方科技動態等情況的知識分子,當時已形成了一個圈子,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

而大清朝完全不同,康熙皇帝在學習了西方的先進科技文化知識之後,他第一反應不是將之傳播到全國,提升國家的生產力,而是下旨,不許讓漢人和蒙古族人學習,以維護滿人的統治。

而到了乾隆時期,他的小舅子傅恆在緬甸作戰,吃了西方火器的大虧之後,上遺表進言姐夫一定要重視火器的運用與研發,而乾隆皇帝十感然拒,幻想依靠著冷兵器打天下。

所以說晚清時期我國簽訂的那些喪權辱國的協議,都是在為這兩個皇帝的短視而買單。最終這兩個皇帝也算是求仁得仁,在他們的一系列愚民教育下,中國迅速的淪落成了東亞病夫。

其次清朝另外一個讓人所不齒的點,就在於屈膝求和割讓國土

清朝割讓國土,不是從晚清開始的,是從被那些清粉們歌頌了500遍,還想再活500年的康熙皇帝開始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中國出賣了大量的領土。應該說晚清的幾位皇帝,他們所作所為都是在向這位了不起的祖宗致敬。

在晚清時期,滿清統治者對內是貴族,對外是跪族。滿清統治者的口號就是犯我大清者雖遠必賠!不管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還是一衣帶水的日本,不管是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還是鎮南關打敗了法國人,但凡只要打上門來,洋鬼子們就會賊不走空,鉅額賠款是標配。

到了慈禧太后時期,更是鬧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也算是在喪權辱國方面的頂級配置了。其實慈禧太后這句不要臉est(英語最高級表達方式)的話一出口,我想就足以回答這個問題了。

民國時期慈禧太后的墳被挖了,我想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因為被盜墓而喜大普奔的事情了。

當然,清朝做的噁心事還不止這些,滿清政府作為異族統治者,他們始終缺乏自信,為了削減漢人的抵抗意志,最大程度的奴役羞辱漢人。他們推出了反人類的剃髮令,提出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要知道漢人的文化一向推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中華孝道的一部分。滿清統治者的這一舉動,赤裸裸的在打擊摧毀漢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這激起了漢人更加猛烈的反抗。

滿清朝廷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南方漢人反抗,他們撕下了自己偽善的假面具,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一代江南名城血流漂杵,哀鴻遍地,就衝著這些事情哪來的好感!

不僅如此,清朝還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極大的摧殘,乾隆皇帝藉助修四庫全書,以編書之名,行毀書之實。將所有根據他那小學不及格的中心思想總結能力,把所有他認為指責滿清政府,指責女真人,不利於滿清統治的各種書籍全部銷燬。在某種意義上形成了中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斷層。

正是因為滿清政府有如此多的豐功偉績,所以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對清朝充滿了厭惡。


歷史評說


這純屬顛倒現實。

現實是啥?現實是以閻崇年為代表的哈清磚家叫獸犬尾大行其道,到處講學,宣揚大清朝是宇宙萬古盛世,而康熙乾隆,則是千古一帝,連揚洲屠城,也成了善行義舉,雖然被揚洲人民大耳刮子抽得山響,但閆毛人仍不改初衷,天天在央視等媒體上嚎叫:大清盛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以曾剃頭國藩為代表的鐵桿漢奸,被標記為大清朝"聖人",成為今天我們應當學習的"歷史楷模";來自於清朝末日的日賜″國學"大行其道,登堂入殿分號遍天下;電視網絡上辮子戲層出不窮,演和坤拜八旗尉成風氣;老佛爺吃穿用度的一切一切,都成為人們熱捧的標的…

現在大清朝熱的發燙,哪來的國

人厭惡之說?

看透大清朝的人全在地底下,根本無力代表″國人",故而:厭惡大清說,休息罷!


文刀沐子


清朝,它使西方列強打開了國門,從而被侵略欺負而不敢挺起腰板,對外軟弱,對內壓迫。

清朝是幾千年來的封建王朝的底褲與汙垢,它的存在使幾千年國家的國粹優秀丟之殆盡,各種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使國家民不聊生,把幾千年國家的好運消耗殆盡。

沒有哪個朝代能夠成為外敵的走狗,而清朝卻當了西方的走狗,媚外而壓迫國民,是個沒骨氣令人不齒的朝代,拖垮了幾千年的文明,總之令人作嘔的朝代!!

本來祖國的版圖會很大的,結果就因為清朝的軟弱無能與割地賠款賣國行為,使國土不夠完整,縮小成現在的雞型,少了至少三分之一的領土,可恨啊,還造就了一批周邊白眼跳蚤國,實在是令人可恨可氣啊!

被一個老寡婦統治下失去了多少變革機遇,所以沒有人會喜歡清朝,它是中國人最恥辱的一個朝代!

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