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說起《亮劍》這部電視劇,無論哪個年代的成年人,都再熟悉不過了。截至到目前,這部真正意義上的抗戰神劇已經被各電視臺重播了200多次,幾乎每過一段時間打開電視就能看到。一部沒有特效,沒有明星陣容的電視劇能有如此成績,也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如果瞭解《亮劍》的拍攝過程,最大的感受應該是一個字:窮。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說起《亮劍》,應該從它的原著作者說起,如果沒有當初的一句戲言,也就不會有這部神劇。作品都梁本身就是一位作家兼編劇,早期出版過三部我們比較熟悉的長篇小說,《亮劍》、《血色浪漫》、《狼煙北平》,而且都已經影視化。因為當過兵,所以都梁對部隊很熟悉,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小說感覺很寫實。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當初都梁在一次與朋友閒聊的時候吐槽現在的“抗戰神劇”,朋友說:那你到是寫一個呀。這句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你行你上,不行別BB。結果都梁真把自己關在屋裡開始創作。不久,《亮劍》就出版了,之後的影視化也很順利。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亮劍》在拍攝的時候,總經費只有900萬,這對於一部30多集的電視劇來講,真的是太少了,放現在一部熱播劇,可能連一位明星都請不起。更寒酸的是,劇組用的兩臺攝像機都是借的,為了不影響進度,拍攝用的電池要輪流使用,所以我們說它很窮。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因為窮,導演在後期方面完全拋棄了特效,大家看演員的妝,也是能省則省,這反而讓觀眾在看這部劇時有一種非常寫實的感覺。雖然《亮劍》在拍攝的時候沒有錢,但它卻以每集65萬的價格賣出了首播權,也算是對這部劇最大的肯定了。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因為沒有錢,劇組包括演員在內,大家都很辛苦。拍攝的時候取景地有在張家口的,冬天零下20幾度,而且大部分戲都是在戶外,演員可是沒少受罪。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他們說臺詞的時候嘴裡都吐著哈氣,就是因為氣溫太低的緣故。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有人說《亮劍》的成功不能沒有主演李幼斌,他塑造的李雲龍形象所展現的精神,讓觀眾對這個人物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當初在劇組的時候,李幼斌為了演好《亮劍》也是蠻拼的。零下20多度,李幼斌因為發燒穿了三件棉衣還是忍不住打哆嗦,可這時劇組和演員已經就位,為了給身體保暖,李幼斌一口氣幹了半瓶二鍋頭,這樣的精神也得到了其他演員的高度認可。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亮劍》中另外一位主演趙剛的扮演者何政軍出自軍人家庭,當初在山西取景拍攝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是在窯洞完成的,後來他本人才得知,這個窯洞所在的院子就是父親當年從軍時住過的地方,想想還真是讓人感慨。


《亮劍》重播200多次,拍攝時只有一個字:窮,李幼斌為角色拼了


相比於其它電影劇,《亮劍》拍攝時的艱難與它後來所取得的成就都很讓人動容。沒有經費,能省就省,沒有大牌明星,一群老戲骨用最樸實的演技詮釋著人物形象,沒有條件,那就創造條件。從作者到劇組再到演員,他們用這種《亮劍》精神為觀眾呈現了一部20年來依然經典的電視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