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結球甘藍種植,如何科學培育出健壯的幼苗?

笠翁話農村


結球甘藍在我們北方地區多有種植,結合我們當地的種植經驗,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裡的育苗技術。

育苗是栽培結球甘藍的重要環節。培育壯苗是早熟豐產的關鍵。

壯苗的標準應該是未通過春化階段的大苗:具有6~8片葉,葉片厚,色澤濃,下胚軸和節間短,莖粗壯,根系發達,且經過低溫鍛鍊。

育苗期關鍵的技術環節是依據定植期和育苗條件確定適宜的播種期若播種過早,越冬前幼苗較大,長期在低溫下越冬,便容易過早的通過春化階段,引起“未熟抽臺”。播種過晚,越冬前幼苗過小,耐寒性差,成熟期推遲,產量也有所降低,無法及時上市。

結球甘藍的育苗:

在北方,結球甘藍必須在溫床育苗,根據氣候條件,育苗期一般在一月中旬到三月中旬。

在苗床內撒施腐熟混合肥每10平方100~130千克的磷酸二銨。與床土攪拌均勻,整平作畦,澆足底水,覆蓋0.5釐米的過篩細土。隨後進行播種,每平方米播種量8~10克,每畝用種量50克左右。播種後覆蓋土1~1.5釐米,及時扣棚密封。

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保持在15℃。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放風降溫,防止徒長。以後溫度白天一般維持在20~25℃,夜間12~13℃。

當幼苗生長出1~2片真葉時,再適當降溫,白天20℃,夜間6~8℃。

當幼苗生長出3~4片真葉時要進行移植,移植前在三葉一心時,就需要大放風,進行移植前的低溫煉苗。

移植的苗距為8~9釐米見方,移植後需要密閉苗床保溫緩苗,緩苗後要逐漸放風,防止幼苗徒長,一般7~8天展開1片新葉就可以了。

在定植前10天,要撤掉苗床的覆蓋物,以便進行低溫煉苗。

以上就是關於結球甘藍的育苗技術,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


洪洋河


結球甘藍又稱捲心菜、洋白菜、蓮花白、圓白菜,包包白、包菜。結球甘藍適應性廣,抗性強,耐儲運,各地均可育苗種植。結球甘藍在春秋兩季均可播種,品種分早熟、中熟、晚熟,由於定植期、上市期不同,結球甘藍的育苗方法也會不同,下面先來了解下結球甘藍幼苗的生育特點。


結球甘藍幼苗的生育特點

結球甘藍從播種到第一對莖生葉片展開形成十字為發芽期,在育苗是要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促使種子發芽良好。發芽期長短與水分、溫度、養分、種子質量等有關。發芽期夏季、秋季15~20天,冬春季由於氣溫較低需要30天左右。

從第一片真葉到第一葉環形成約5~8片葉為幼苗期。根據育苗季節不同,生長期有長短之別。一般冬季70~90天,早春50~60天,夏、秋季25~30天。培養健壯的幼苗,主要與溫度、肥、水等條件有關,對光照要求不嚴。

甘藍為綠體春化型,幼苗長到一定大小,早熟種幼苗在4~6片葉、莖粗0.6cm以上,晚熟種6~8片葉、莖粗0.8cm以上可以感受低溫,在12℃以下完成春化作用,0~10℃是春化適溫,2~6℃春化速度最快,早熟品種歷時30~40天,中熟品種40~60天;晚熟品種60~90天。不同品種感應低溫時苗的大小不一,早熟品種幼苗在3片葉感應低溫。中晚熟種幼苗6片葉,莖粗0.9cm以上方能感應低溫完成春化。苗越大,通過春化的時間越短,因此育苗時的播種期溫度、苗齡、秧苗大小均應嚴格掌握。

如果使用品種不當,育苗後期或定植初期遇有低溫可導致結球甘藍早期顯蕾抽薹而不形成葉球,這種在形成葉球產品前就抽薹的現象稱“先期抽薹”或“未熟抽薹”。


結球甘藍育苗時植株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結球甘藍喜溫耐寒,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18~20℃之間,2~3℃低溫狀態下也能緩慢發芽,播種後有15天左右便能出苗。在幼苗期適應性、抗逆性會逐漸增強,可耐長期-2~-1℃的低溫環境以及25~30℃的高溫環境,幼苗生長期間較適宜的溫度條件在15~19℃之間。

結球甘藍屬於長日照植物,種子發芽不需要光照,在植株沒有完成春化過程時,長日照有利生長,但對光適應範圍比較寬。

結球甘藍要求比較溼潤的栽培環境。適宜的空氣相對溼度70%~80%,土壤相對溼度80%~90%。

結球甘藍是喜肥作物,對土壤營養要求比較高,消耗氮肥較多,床土應保證氮的供給。適於微酸至中性土壤(pH6.5~7.0),耐鹽性較強,在土壤含鹽量達到0.75%~1.2%的情況下仍能正常生長。


結球甘藍育苗關鍵技術

結球甘藍春、夏、秋都可種植,南方可延遲至秋冬種植,其中春結球甘藍和秋結球甘藍的種植面積較大,在結球甘藍種植上,育好苗是獲得高產的關鍵。

為提早收穫,春結球甘藍一般是保護地育苗,“未熟抽薹”往往是春結球甘藍突出的問題,而確定適宜的播種期是防止未熟抽薹的有效措施,即控制越冬苗在一定大小時越冬。播種過晚苗小,抗寒性差;播種過早,越冬時秧苗過大,容易通過春化而未熟抽薹,應在保證該品種安全的條件下確定播期。春季播種育苗的育苗期一般為55~60天。

床土按肥沃園土和腐熟有機肥1∶1配製,為防止苗期立枯病,最好用五代合劑藥土播種。結球甘藍種子種皮薄、易發芽,最好播幹種子,播種前先做發芽率試驗,種子發芽率高時。如是要對種子進行過浸種催芽的,浸種時間控制在3小時左右,時間過長的話,不利於種子破土,出土後長勢會較弱。播種先澆足底水,水滲後將種子均勻撒播,每平方米播種量為3克左右,然後覆土1釐米。如塑料缽或營養方塊育苗,點播3~4粒種子。

種子播種後,白天苗床床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夜間苗床床溫保持在6~10℃之間,如在電熱溫床播種,床溫可控制在20℃左右。

種子破土後,需及時放風、降溫和上土,以免幼苗徒長。床溫白天控制在15~18℃之間,夜間不得低於6℃以上。在種子頂土、子葉展開及間苗後都要上一次土,以防土壤裂縫、跑風吹根,使苗乾旱而死。2~3片真葉時可分苗1次,保持6~8cm2的營養面積。

結球甘藍喜溼潤的環境,但澆水過大會造成猝倒或漚根,苗期若干旱缺水,可澆小水或苗床灑水。當幼苗具有4、5片葉、莖粗達到0.5cm以上時,應避免苗床夜間溫度低於8~10℃,以減少適於春化的低溫影響。白天適當通風,溫度保持在15~20℃。定植前7~10天要逐漸通風,鍛鍊幼苗。栽植前3天,夜間可撤去苗床上的覆蓋物。

健壯幼苗的特徵須具有節間短、莖壯、葉片肥厚、深綠色、葉柄短、根系發達、幼苗大小均勻這幾個特徵。


提醒

秋結球甘藍在夏季育苗,此時的氣溫較高,幼苗生長快,苗期大約30天。南方生長期長,可適當晚播,北方秋結球甘藍以栽培中、晚熟品種為主,要嚴格掌握播種期,不能播種太晚,一般在6月份播種。

夏季高溫多雨,對結球甘藍幼苗生長很不利,高溫多溼環境中幼苗易徒長,病蟲害較多,要加強種植管理;秋結球甘藍育苗時雨水多,病蟲害頻生,要做好防雨、防病、防蟲措施。


關於結球甘藍種植,如何科學培育出健壯幼苗的問題就解答到這,感謝大家的閱讀(完)


南粵新農人


培育甘藍壯苗的方法:

1.營養土配製 一般由田土、馬糞土、草炭及速效肥料配製而成,以沙壤土為好,配製比例:田土60%—75%,馬糞草炭土15%—25%,每立方米床土加入複合肥1—1.5公斤充分拌勻待用。

2.種子處理 為提高種子出芽率可用50℃—55℃溫水浸種15分鐘,然後自然冷卻浸種3小時左右,撈出甩幹置於22℃—24℃條件下催芽,注意保持溼度,一般36小時出芽,待80%種子出芽即可播種。

3.播種方法 將育苗床整平,澆透底水,待水滲下後撒一薄層過篩土,然後播種。播種量每平方米4克左右,播種後均勻覆土8—10毫米。為防止立枯病發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對土壤殺菌,每平方米7—10克拌於覆土中。溫室育苗土壤溫度較高可採取澆足底水後播幹種。

4.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溫度20℃—25℃,夜間溫度13℃—15℃。幼苗出土後開始適當放風,降溫降溼蹲苗,白天12℃—15℃,夜間5℃—8℃,然後再逐漸提高溫度,白天15℃—20℃,夜間8℃—10℃。當幼苗長到2葉1心時進行移苗,移苗後要澆透水,適當給較高溫度。緩苗後,要及時通風,降溫管理,防止徒長。當幼苗莖粗達0.5釐米以上時,應儘量保持溫度在15℃以上以免通過春化階段,出現未熟抽薹現象。春甘藍一般都採用陽池育苗育,苗期50—70天。定植時5—10釐米地溫要求在5℃—8℃。定植前5—7天對苗子要進行低溫鍛鍊,使之適應外界條件。


川南燕子


穴盤營養基質是關鍵,做好基質處理。另外,腐植酸肥淋噴苗子後要用清水過一遍,避免燒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