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全文大约3000字,读完预计5分钟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上周,热播剧《想见你》收官,这是一部集爱情,悬疑,穿越于一体的台剧,开播之初只有8.3分,到后期豆瓣评分直接攀升到9.2分,一直保持到大结局。

故事讲述了2019年,27岁的都市白领黄雨萱在一次空难中失去了相恋7年的男朋友王诠胜,悲伤不已。在自己27岁生日之际收到一个随身听,并且穿越到1998年的女高中生陈韵如身上,并且和长相与王诠胜一模一样的少年李子维发生了一段穿越时空与灵魂的爱恋。

同样,上周完结的还有热播剧《下一站是幸福》,这部剧讲述了32岁的行政女主管叶繁星母胎单身,后来与22岁的实习生元宋相恋,期间与成功人士男二号叶鹿鸣保持着暧昧的关系,在爱情与婚姻之间纠结的故事。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这部剧是由偶像明星宋茜和新生代小鲜肉宋威龙主演,题材是关于大龄女青年的婚恋困境,在开播之初备受关注,豆瓣评分达到8.1分(对于大陆剧,实属高分),到了后期,口碑急剧下降,豆瓣评分只有6.2分。

都是偶像恋爱剧,为什么口碑差距这么大?一个从8.3分飙升到9.2分,而另一个从8.1分直降到6.2分。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抛开演员的演技不说,我谈谈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两部剧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相差极大,《下一站是幸福》在这方面是硬伤


《想见你》从表面上看是关于黄雨萱和李子维穿越时空的爱恋,但是偶像剧只是它的外核,隐藏在其中的青少年认同才是电视剧所要表现的主旨,包括内向自卑的陈韵如,单耳失聪的莫俊杰,同性恋者王诠胜,他们如何在成长过程中认识自己,这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话题。可以说,社会性也是这部台剧爆火的原因之一。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在人物塑造上,黄雨萱、李子维以及陈韵如、莫俊杰等人的行为都与各自的身份相符合,作为27岁的职场女性,黄雨萱独立干练,成熟理智。在面对爱人的一次次离去,没有丧失理智,失去生活的希望,而是善良对待身边的朋友,最后在得知陈韵如的自杀是因自己而痛苦自责,果断放弃了和男主李子维穿越时空的爱恋,挽救了陈韵如、莫俊杰、李子维等人的生命。毫无疑问,黄雨萱的爱情是成熟理智的,她没有像其他偶像剧女主一样,因为爱情而放弃所有,这让她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和她的人物设定也是相符合的。

而反观《下一站是幸福》女主贺繁星设定是32岁的公司行政主管,事业有成,成熟稳重,但是在电视剧中表现出来的是没有分寸、低智。因为自己情绪波动在甲方公司大声哭泣,这很难跟一个成熟职场女性联系起来。

同时,女主繁星在对待感情上也不够成熟理智,总是摇摆不定。在跟男主元宋交往期间又和男二叶鹿鸣纠缠不清,和男主分手后又立马和男二在一起,这样的行为显得有些绿茶。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编剧想要表现大龄女青年勇敢追爱的过程,塑造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但是女主贺繁星的种种行为并没有很好体现一个32岁社会女精英应该有的独立自主和成熟睿智,完全是一个“傻白甜”。

著名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说,一部电影成功有三要素:“剧情、剧情、剧情”,但是很显然这部剧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都已经和编剧想要表达的主题完全不符,观众愤而弃剧,评分直降。

现在的观众已经是比较挑剔的,他们对于好的剧本的选择可能已经不仅仅陷于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固定化偶像剧,大众更需要立意深刻,逻辑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的好剧。

两部剧的题材均有一定的突破,但是《想见你》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更加突出

《想见你》以双时空与三魂穿越的新颖形式吸引观众眼球,在前10集是男女主双向穿越的故事,女主黄雨萱从2019年穿越到1998年的陈韵如身上和李子维谈恋爱,而2003年的李子维穿越到2011年的王诠胜和黄雨萱谈恋爱,他们的穿越就像莫比乌斯环,没有起点,相互交融。后面剧集又出现了第三个穿越者谢芝齐,可以说剧情错综复杂,时间跨度特别大,非常烧脑。而萦绕在观众脑中的问题恐怕是“陈韵如是怎么死的”,这又引起观众的推理欲望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剧情虽复杂,但是整部剧又能逻辑自洽、自圆其说,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在《想见你》的豆瓣讨论小组,有9万人加入,大家在里面讨论剧情,绘制穿越时间线,查找杀害陈韵如的凶手,玩得不亦乐乎。

《想见你》的制作人麻怡婷表示,应该信任观众的智商,让他们有参与感,只要参与成立,一部剧成功就有了基础。

而《下一站是幸福》选题是大龄女青年的生活状态,算是比较新颖,但是最后走向了姐弟恋以及“傻白甜遇上霸道总裁”的套路,而不管是姐弟恋还是霸道总裁套路其实都已经屡见不鲜了。如2018年热播的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2013年的韩剧《听见你的声音》都是以姐弟恋为题材,但是《下一站是幸福》在姐弟恋的问题上并没有给出积极阐释,只是一味发糖,一言不合就亲亲抱抱,男女主进展神速,但是抛开这些糖分,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在里面,男女主好像为了发糖而发糖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而霸道总裁的戏路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现在,从台湾、韩国一直到大陆,千篇一律的形式让观众感到腻味。

近期台湾、韩国的剧都在求新求变,自我革命,以适应挑剔观众的口味,选题更丰富,表现更新颖,但是大陆的偶像剧走的是大IP工业化创作,大IP取代好故事好剧本,编剧原创被压缩,优质内容越来越稀缺。

两部剧在宣传的力度不一,导致观众认知不一,从而影响心理预期


《想见你》是台剧,在大陆的宣传力度不够强,并且演员也不是特别有名的偶像明星,男主角许光汉虽然参演了不少优质剧目,如《阳光普照》《罪梦者》,但是始终没有担纲男主角,在台湾也并未被大众熟知,这部剧算是许光汉真正意义上的男主剧,而男二施柏宇也只是一个22岁的大学毕业生,演戏经验匮乏。女主柯佳嬿虽然是金钟视后,但是相比林依晨、陈乔恩等大陆观众熟知的台湾明星来说,知名度实在不高。

并且剧组一开始也没打算在大陆大肆宣传,这样的情况导致一开始大陆观众对这部剧的心理预期并不高,但是优质内容的锋芒是掩盖不住的,评分也是一路走高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想见你》制片人麻怡婷表示,“老实说《想见你》在内地的反应很令我们惊喜,因为它不是甜宠王道、没有天价预算、也没有内地观众熟悉的卡司加持,但平台和观众们仍然看见了故事本质的魅力——就像,李子维爱上黄雨萱的灵魂那样——那种感动很难用话语描述”。

而《下一站是幸福》从2018年7月就正式官宣主演阵容,在2019年8月初,由《资深少女的幸福生活》更名为《下一站是幸福》,并成功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荐播出参考剧目名单》,2020月1月26日选择在湖南卫视的金鹰独播剧场播出,可谓热度满满,同时明星宋茜和宋威龙的话题度也非常高,观众对这部剧一开始充满了期待,开播第一天收视率为0.76%,之后几天收视率不断攀升,2月2日单日播放量为1.19亿,评分达到8.1分,但是后来的剧情发展显然大失观众所望,评分一路走低。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观众对于后续剧情的发展其实是受预期效应的控制,如果实际与预期相符,将加强预期的作用力 和可信度。如果预期良好而实际不符,将给人带来 认知失调 ,从而改变原先惯有的行为。在预期没有实现,即奖励物不如预期的奖励物时,不仅不能保持原有的操作水平,还会降低操作水平。

观众对这两部剧的预期不一样,随后剧情的发展如果超出预期,就会给高分,但是如果剧情大大低于预期,观众就会毫不留情给低分。


总结

这是我关于这两部剧的思考,台剧在2000年-2010年这个时间段度过黄金十年,各种台剧充斥我的童年,但是2010年之后开始走向衰落,不过最近几年台剧慢慢走向复兴,台剧的思路慢慢发生转变,题材从霸道甜宠走向灵异、悬疑、恐怖、动作等类型,关注的社会话题也越来越深刻。

2019年的高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揭露现实阴暗面、深刻剖析人性,《想见你》关注青少年认同问题,《俗女养成记》关注一个大龄女青年找回这是自我的故事。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想见你》:同样是偶像剧,口碑两极化

一部好的作品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洞察在里面,需要反映社会现实,而不仅仅是把人置于完美虚假的剧情之中,真实是一部作品的最大力量。

而大陆偶像剧还需要很长的路走,需要真正重视内容的力量,而不是仅凭IP和流量的加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