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戰疫”勇士——記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樑獻創

疫情發生以來,在廣西梧州市街頭經常可見一群身穿迷彩服、佩戴“梧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志願服務隊”袖標的退伍軍人,他們或在街面巡邏,或在卡點盤查,或在社區排除,哪裡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這群退伍軍人的負責人叫梁獻創,他是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的常務副會長,有人說他是“傻子”,也有人叫他“瘋子”。

“戰疫”勇士——記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梁獻創

退役軍人、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梁獻創在無物業小區疫情防控監測點為出入居民測量體溫


面對困難,梁獻創說“我上!”

梁獻創今年40歲。1998年入伍,2010年退伍,原系武警梧州市消防支隊的一名士官。現在是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武漢的疫情牽動著梁獻創的心。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通過各種渠道既捐款又捐物。消防調度員出身的他,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只是捐錢捐物不能親臨一線參戰,總感覺有勁使不上,非常難受。

“你們愛促會能不能找5個黨員來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巡查、設卡、排查工作?” 2月10日,正在梁獻創一籌莫展時,梧州市志願者協會找到了他。

“好啊,這個事包在我身上!” 梁獻創心想,愛促會有200多個成員,戰友群裡也有120多人,要找5個黨員豈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

然而,事實遠比梁獻創想象的要困難得多!

梁獻創當即就在愛促會和戰友群裡發佈了信息,他原以為會有很多人踴躍報名的。結果半天過去了,兩個群裡回應者寥寥無幾。

這也難怪,當時正是防疫最吃緊的時候,國家鼓勵宅在家裡,誰敢外出?而且還是跟人群接觸做防疫工作,誰也不願意出來冒險。不是家裡人不同意,就是村裡封路出不去,理由充足而又正當,讓你無可奈何。

“戰疫”勇士——記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梁獻創

退役軍人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隊員與社區工作人員共同戰鬥在一線

“我們曾經是軍人,現在國家有難,我們就應該挺身而出!我們不上誰上?”這是梁獻創在電話裡跟戰友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他耐心地做著戰友們的思想工作。他想,現在是特殊時期,戰友們不願意參加防疫工作也是情有可原的,勉強不得,如果找不到人那就只好帶領弟弟梁獻助和愛人去做志願工作。

金誠所致金石為開。梧州市蒼梧縣沙頭鎮去年底剛剛退伍回來的戰士吳玉豐,深深地被梁獻創的精神所感動,他第一個報名參加抗疫志願者服務隊,還做通了本鎮一起退伍回來的4個戰友參加。

曾經在西藏那曲服役,現在西藏地方工作的秦烽棚,春節休年假回家看望父母,他在朋友圈中看到組織退伍軍人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就毫不猶豫的報名了並一直堅持戰鬥到現在。

出乎梁獻創意料的是,在吳玉豐和秦烽棚的帶動下,到2月12日,就有18名退役軍人聚集到了梁獻創身邊!加上樑獻創和他弟弟梁獻助,這支特殊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總人數達到了20人。後來,越來越多的退役軍人聞訊加入進來,現在已經有80多人,遠遠超出了所需人數。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吃住安排在愛促會所在地——梧州市擁軍大廈,所有開支都由梁獻創負責。除了隊員們的吃住行,還要購買口罩、防護服、測溫槍、消毒液等物質,據不完全統計,梁獻創在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累計投入已經超過6萬元。

“戰疫”勇士——記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梁獻創

梧州市這支由退役軍人組成的特殊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在抗疫戰鬥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巡查、設卡、排查,哪裡最需要,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特別是在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對那些無物業的小區進行排查工作中,由於隊員們都身穿軍裝,居民們對他們比較信任,都積極主動配合搞好排查。

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的任務是繁重的,他們擔負了興隆辦事處8個隊卡點、龍圩區7個卡點的設卡檢測工作,同時需要30人上崗。梁獻創既是組織者又是戰鬥員,每天都堅持在執勤一線。

據不完全統計,從2月14日到2月25日,梧州市愛促會“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共有8000人次參加防控工作,檢測車輛6000多輛次,檢測人員3000多人次,監測到發熱人員26人。用初心和擔當為梧州人民築起了一道生命線。


面對危險,梁獻創說“我來!”

從2月14日“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正式上崗到2月25日,10多天裡梁獻創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除了操心這幾十個人的吃喝拉住外,他最最擔心的是隊員們的安全!

“我們每天都要接觸成百上千的人,萬一有一個隊員被感染,我們所有的人都要被隔離!後果不堪設想!我不能害了戰友們!這就是讓我寢食難安的地方。” 梁獻創深沉地說。由於事情太多操心太重,短短十幾天時間,梁獻創就好像蒼老了很多。

為了確保隊友們的絕對安全,2月13日,在正式上崗前,梁獻創請了防疫部門的專家來給隊員們進行了一天的防疫業務培訓,讓每一個隊員都掌握基本的防疫知識。此後,有新隊員加入他就採取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培訓。梁獻創還自費購買了2000個口罩、100套防護服、500副手套。他們還制定了一套嚴格的防疫執勤手冊,規範防疫執勤動作和程序,並要求所有隊員嚴格按手冊操作。

“戰疫”勇士——記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梁獻創

退役軍人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在上崗前進行集中動員

梁獻創對“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分班實施。早上上崗前要集合進行戰前動員、檢查著裝和裝具,晚上要開班務會,總結一天的工作情況,查缺補漏。每天都要對房間、飯堂、廁所等場所進行消毒,隊員們收隊也要對全身進行消毒處理,以確保自身安全。

“這裡危險,讓我來。”這是梁獻創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梁獻創身先士卒,哪裡有危險他總是衝在前面。

有人舉報某小區有疑似發熱人員,有關部門要求”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派4個人配合進入該小區排查。

“會長,我帶隊去吧。”跟梁獻創一個部隊退伍回來的戰友廖開念主動請纓。

“這是一個無物業的小區,情況比較複雜,也比較危險,還是我帶隊去。” 梁獻創沒有同意廖開唸的請求,他親自帶隊去了。入戶排查時,梁獻創也是讓其他隊員在室外,他跟隨工作人員接近排查對象。他們按規定登記造冊,移送疾控中心進行體檢排查。及時排除了潛在感染源,贏得社區居民的高度讚揚。

一天,梁獻創帶領巡查隊員在兩廣市場附近巡查時發現一個發熱的小孩,家長萬分焦急。為了不讓其它隊員受到感染威脅,梁獻創叫其它隊員下車,自己開車按照發熱人員處置程序,把發熱小孩和家長送到指定發熱門診就醫,使小孩得到救治,家長得到寬慰。

梁獻創總是這樣把安全留給戰友,把危險留給自己。


面對委屈,梁獻創說“我忍!”

“苦和累我能扛,危險我也不怕,花錢我也捨得,最讓我難受的是對我們的誤解。” 梁獻創無奈的說。

是的,很多人對梁獻創組織“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參加抗疫的行為不理解,有人說他是想出風頭,沽名釣譽;有人說他是“傻子”、“瘋子”,拿自己和戰友們的生命當兒戲;還有人說他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一天,梁獻創帶隊在某小區設卡檢測過往行人和車輛時,發現一輛保時捷開過來,梁獻創示意停車接受檢測。駕駛員是一箇中年男子,他既沒有帶口罩又不接受檢測,還惡語相向:“不要以為穿了一身虎皮就了不起了,我就不讓你們檢測又怎麼樣?”說完開車就想走。聽了中年男子的話,梁獻創的心象針扎一樣的痛!眼淚差點要流出來。

梁獻創強壓住內心的委屈,耐心的對中年人:“我們也是為了你好,為了大家都好,請你配合一下好嗎?”路過群眾見中年人惡語傷人,紛紛指責他,中年人見眾怒難犯只好乖乖的接受了檢測。

梧州市獅臥山是市民晨練爬山的好去處,市民們都喜歡到這座山爬山鍛鍊身體,這裡也是“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重點管控區域。2月20日早上,梁獻創帶領2名隊員在獅臥山路口值班,為爬山市民檢測體溫。有4個60多歲的老人家,都沒有戴口罩。

“老人家,你們沒有戴口罩不能出門的,回家戴上口罩再來爬山吧。” 梁獻創對幾個老人進行勸返。

幾個老人見有人阻攔他們爬山,不分青紅皂白地罵開了“你們算老幾啊?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誰叫你們來的?誰給你們的權力?”“我們買不到口罩,哪來的口罩戴?”邊罵邊往山上衝。

梁獻創和隊員們沒有計較老人們的責罵,把他們攔住,好心的說:“老人家,現在山上的人比較多,你們這樣不戴口罩爬山是很危險的!我們給你們口罩戴上再去爬山好不好?”梁獻創從車上拿來口罩讓4個老人家戴上,才讓他們上山。

“只要對防疫工作有利,跟戰鬥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勇士們比起來,我們受這一點委屈算得了什麼?” 梁獻創如是說。

“戰疫”勇士——記梧州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梁獻創

梧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李繼松(右一)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執勤點看望慰問隊員並指導小區疫情防控

梁獻創和“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的工作,得到了梧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肯定和大力支持。梧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李繼松多次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駐地和執勤點看望慰問隊員,為他們鼓勁加油,併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的隊員們,用他們的擔當和真情守護著群眾的健康和平安,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居民的一致好評。梧州市龍圩區城南社區黨委書記梁智清深有體會的說:“退役軍人的素質非常高,態度好,工作認真負責,他們的到來極大地減輕了我們社區的壓力,社區居民對他們評價很高,我們非常歡迎他們一起加入到社區的防疫工作。”


(文 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