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第一次跑半馬,應該注意什麼?

酒哥馬拉松


半程馬拉松,21公里,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普通人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如果只是看到別人參加,圖個熱鬧就自己盲目跟風,那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對於第一次跑半馬的人來說,總結五點,希望對人有用:


1、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尤其是心臟狀況(可以去做個心電圖)。千萬不要拿自己生命開玩笑。賽場猝死的人真的是太多。

2、一定要提前進行系統訓練,至少提前一到兩個月,每天跑3-5公里,讓身體逐漸適應。

3、安全第一,要對自己水平有個清晰的認識,賽前多次試跑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千萬別被人帶著速度跑。最好根據自己平時的訓練,制定一個策略,1公里、2公里、10公里內該如何跑。一般普通人10公里是一個門檻,過了就能感覺跑步瞬間輕鬆,這是可以稍微提速。18公里也是一個瓶頸,一般人這時候會有精疲力盡的感覺,那就必須在補給站補給能量了。最後3公里的提速一定要慢慢提速,不要一下子把速度提上來,要記住你可是強弩之末。

4、第一次半馬,就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了。保持一個重在參與重在體驗過程的心態,千萬不要逞強想著跑完。看看周邊那些打扮的千奇百怪的選手也不失為一種樂趣,當然千萬別笑岔氣,打亂自己的節奏。能跑完比賽當然好,不能完成也無關緊要,畢竟能參加半馬,本身就是一個勇於挑戰自我的表現了,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成敗,你的身體和意志都得到了極大的昇華。

5、還有重要的一點,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比賽,開跑前一定要做熱身和拉伸。熱身是為了讓肌肉和筋慢慢適應高強度的運動,拉伸是為了讓緊繃45-90分鐘的肌肉得到放鬆,千萬要避免到了比賽一緊張反而崴腳了,摔倒了這種烏龍事件發生。


體育這點事啊


跑步三年了,從一開始的跑步小白到現在小城市圈子裡所謂的"大神"。完成這個身份的轉變,都是自己一步一步積累過來的。

對於第一次跑半馬,要注意的東西其實還挺多的。再跟大家聊之前,我先說說我自己跑第一個半馬那個時候。當時,我也沒想過要去刷一個半馬的,試過最長的跑步距離是13公里,還沒有信心去完成一個半馬。記得那天晚上,在體育館刷圈,刷過15公里都不覺得累,水都沒補。心裡就暗暗下決定,今晚跑完半馬吧,突破一下自己,跑著跑著,最後真的完成了半馬。
跑完之後,真的很餓,感覺能吃下一頭牛。這是我跑第一次半馬經歷,什麼也沒有準備,就憑著一股氣堅持下來的。

後來發現,這次半馬的完成,純屬是自己的衝動,太僥倖了。以致後來認識越來越多的跑步,我都建議他們,在跑馬之前和之後,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憑著自己的那股氣而衝動的去跑,跑馬也要充分準備,冷靜對待。

下面給第一次跑半馬的跑友幾點建議。

1、跑量的積累。至少要有連續3個月持續的150公里跑量,期間每週要保持有一次15公里的拉練。有了量的積累,半馬就能很輕鬆的跑下來。有些人,平時打打球也能完成一個半馬,但是賽後的結果就是,樓梯都下不了,10天雙腿都沒辦法恢復。切忌沒有積累的跑馬,那是對自己和家人都不負責。

2、賽前一週,跑量就要降下來,休息為主。讓自己的身體達到比賽的一個飽滿狀態。畢竟之前的訓練,身體有負荷,我們要給什麼恢復的時間,用最好的狀態去比賽。

3、飲食。對於飲食方面,我是建議賽前一個月都要以碳水化合物攝入為主,切忌辛辣和酒。

4、睡眠。賽前要有充分的睡眠時間和好的睡眠質量。很多跑友,在開跑的前一天晚上都會有失眠這樣的情況。那麼,要想有好的睡眠質量,我們要提前一個月保持好自己睡眠。

5、賽前熱身。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使身體達到一個活躍的狀態。

6、開跑後,不急。槍聲一響,很多跑友都會拼命往前跑,配速比平時都快1分鐘甚至一分半鐘。這是不可取的。跑馬是一個長距離的比賽,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所以,槍聲一響,我們就不要不急,也不要快。按照自己預定的配速去跑。

7、賽中。每個補給站我建議都要補給,哪怕是一小口的功能飲料或者水。前面的補給都是為後面的路程準備的。要是等你渴了或者累了再去補給的話,就遲了。自己可以準備能量膠和鹽丸。

8、賽後拉伸。一定要做的。

9、拖鞋和一套衣服。跑完半馬,全身都溼透了,換上一套乾爽的衣服自己會很舒暢。

好了,本人就先給這幾點建議。喜歡跑步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大家相互交流。


跑七


第一次跑半馬,應該注意什麼? 針對第一次跑半馬,應該注意什麼這個問題,我認為題主是想問細節方面的事情。如果題主是想問大的方面的話可能會問應該怎麼訓練了。那我就拋開訓練不說,只說一下第一次跑半馬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吧。



第一點,一定不要穿新鞋子和新短褲。新鞋子不合腳的話會磨腳,新短褲不合腳的話會磨襠部。對於上衣的話很多人都會穿賽事發的衣服,那也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關鍵部位貼創可貼或者是塗抹凡士林。

第二點,賽前不吃不熟悉或著涼的東西,這主要是避免因為飲食而完成肚子出問題。



第三點,賽前一定要休息好,特別是賽前一天,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證比賽中你有充足的體能。

第四點,比賽當天儘量早一點到達比賽場地,可以提前適應比賽的氣氛,也是為存包、上廁所等留出足夠的時間。



第五點,出發後控制好速度,特別是對於第一次跑馬拉松的同學,可能比較興奮,容易出現速度太快的問題。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後面的路還很長。

第六點,注意中途喝水時別嗆到,很多比賽的補水都是用紙杯,如果你是停下喝水的話,那麼問題不大;如果你是邊跑邊喝,那你就需要注意了,你可以用手把紙杯的口捏扁了,留一側的小口喝水,這樣可以避免嗆到。



以上是跑馬需要注意的幾個細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奔跑的一帆


和全程馬拉松相比,半馬難度小很多,所以比賽的準備也簡單許多。

一、賽前訓練

至少從賽前兩個月算起,每月跑量不應低於150公里,也就是說,平均每天不少於5公里。

並不是每天都要跑。以每週跑5天為例,你可以:

  • 兩天用比賽的目標配速跑10公里,以便熟悉比賽節奏;

  • 兩天以比賽配速-10秒跑5公里,練速度;

  • 一天(如週末)以比賽配速+10至20秒跑20公里,練耐力。

如果某一天覺得狀態不好,就改為輕鬆跑,跑量不變。

這樣周跑量就達到50公里,每月200公里出頭。

二、賽前準備

比賽前一天晚餐吃飽,多攝取碳水化合物(米麵),避免太油膩。

比賽日早餐不要吃太飽,水也不要喝太多,否則你中途可能會又想上廁所。

提前一小時抵達起點,存包,慢跑熱身,提前半小時最後上一次廁所(往往需要排隊)。

不要隨身攜帶太多東西,腰包放個手機就行了。只要你吃過早飯,半馬中途不需要補充能量。

賽前15分鐘,打開跑表GPS或手機跑步軟件搜星,過起點計時地毯時記得按下“開始”鍵。

三、比賽策略

開跑後,很多人會衝得飛快,千萬不要去跟——這些人要麼是高手,要麼幾公里過後就會跑崩。

不要輕信此時的身體感覺,因為感覺往往會欺騙你。你知道平時自己大致是什麼速度,比賽時快不了多少,奇蹟不會發生。

與其先快後慢,不如先慢後快。到後面跑不動只想走路、被其他人紛紛超過的感覺非常糟糕。

前11公里應當保守、輕鬆一些。如果有能力,從最後10公里再開始加速不遲。

多數比賽每2.5公里設一個水站,通常只需每5公里補水一次。後半程如果肚子餓,可以吃點小食物。

最後衝刺時要留意身體發出的信號,一旦心臟感覺不適就立即減速甚至停下。

記住,這是你的第一個半馬,平安完賽就是勝利。

過終點線後,記得按下跑表或跑步軟件的“STOP”鍵。


跑步天涯


這裡分享跑馬拉松的10個注意事項。其實不僅第一次跑馬拉松一般很緊張,就是久經沙場的老馬,在參加比賽時也有些注意事項。

1.賽前1周----疲勞恢復,滿血狀態

  為了參加比賽平時一定都在刻苦訓練,訓練會帶來肌肉組織的破壞。賽前1周的重點就是讓身體從疲勞中恢復過來,以最好的狀態參賽。

  降低訓練強度,保證良好的睡眠。

2.賽前3天---糖原負荷法

  有意識地多攝入碳水化合物(就是米飯麵條等主食),少吃植物纖維,吃含檸檬酸的水果,或者喝100%的橙汁。植物纖維不利於糖原的儲存,而檸檬酸有助於糖原的儲存。

  特別注意不要吃平時沒有習慣的食品,保證腸胃狀態不出問題。

3.賽前1天---萬事俱備

  除了飲食之外(保持高碳水,多補充水分),要準備比賽的行李了。強烈建議先列個清單出來,然後對照清單一一準備,保證沒有遺漏。這裡列舉部分清單,以供參考。

  阿飛已經把這個功能做到APP裡去了,可以蘋果商店搜索“配速員”免費下載。

  另外,如果是去外地比賽的話,想順便觀光是人之常情,可以放到比賽之後。一來不影響比賽,二來還可賽後放鬆。

4.比賽當天早上

  比賽一般都是早上居多,要提前4小時左右起床,起跑2-3小時之前吃好早飯,一樣是吃習慣的高碳水。

  注意身體的排空。

5.起跑前

  有機會就去上廁所。可以帶約100ml左右的水,臨起跑了喝掉,免得喝早了還要上廁所。

  提前把手錶的GPS收好。

  人多擁擠,如果條件允許,就原地熱身一下。

6.起跑---沉著冷靜

  起跑時要冷靜,前面幾公里,人多跑不開,可當作熱身,慢慢跑。也不要被周圍的人帶快了節奏。

7.最初5km---禁止超速

  一定要按照自己預定的配速來跑,切忌加速亂跑。比賽容易興奮,覺得自己狀態特別好,前面一定要壓住,到了後半再提速也來得及的。

8.科學地控制配速

  比賽中最重要的是2件事情:“配速”,“補給”。

  用心率來控制配速是科學的跑步方法。半程的比賽心率是:靜息心率 + (220 – 年齡 – 靜息心率)×85%左右,前半程可以低一點,控制在80%。因為到了後半程即便同樣的配速心率也會高的。

9.補給---少量多次

  半程馬拉松的話,一般不吃食品也可以完賽的,但是水一定要補。在每個水站都要喝1-2口。小心嗆著,把杯子捏扁了,水入口後不要著急吞嚥,感覺像涑口一樣在嘴巴里繞一下就不會嗆著了。其實停下奔跑的腳步來喝也可以的。

  另外,享受賽道食品也是馬拉松的一個重要環節,有人把報名費吃回來的哦。

10. 微笑跑步,你已經贏了

  特別是到了後半程,會有疲勞,這時候更要放鬆身心,穩定節奏。微笑跑步,你已經贏了。

  面帶微笑,來享受比賽。微笑不僅能放鬆有利於發揮能力,還可減輕痛苦,也能感染身邊的跑者,關鍵是拍的照片美啊。相信自己,努力就會有回報。



跑者阿飛


首先跑馬拉松之前至少提前一個月開始鍛鍊跑步 每週至少跑兩次 自己用手機下載一個跑步的軟件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配速(個人推薦悅跑圈)。比賽前三天就不要大幅度鍛鍊了,養精蓄銳,比賽前兩天儘量多吃碳水化合物 比如米飯 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比賽時候抽筋 。比賽時候儘量不要跟著別人一起跑 根據自己的速度跑,半馬的話中途少量補水即可 不需要補充糖分,如果跑步過程中身體產生不適的話 儘量放慢速度 調整呼吸 不要停下來 遇到補給站的時候可以尋求醫務人員幫助。 裝備的話 主要的還是跑鞋 選擇專業的跑鞋 儘量不要穿新鞋跑 亞瑟士比較火 美津儂之類的也可以。






丁指導


主要提早一點做好賽前訓練!比賽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比賽前一天不要吃酸性太高的食物(豬肉,肥肉,甜食等)。比賽前一整天要多喝水,3L左右,直到小便很清無色。

2. 前一天晚餐要吃好,最好吃低GI,slow burn sugar的食物,比如pasta。

3. 比賽當天早餐在起跑前3到2.5小時前吃,no 雞蛋,牛奶,咖啡,不要吃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推薦:一杯紅茶,全麥麵包配果醬和蜂蜜,香蕉或橙子。可以吃一點點巧克力。保證開跑以後胃裡沒有heavy食物未消化。

4. 比賽5公里第一個補水站一定要喝一點水,不然再到達第二個補水站之前會很渴。我沒經驗以為自己一個半小時內都不用補水,所以第一個水站沒去拿水,結果第二個補水站在11還是12公里之後,天氣又熱,還不到10公里就開始覺得極渴,脫水,嘴巴都脫皮了。事實情況是比賽的跑步強度比平時要強很多,身體也會更快需要水。第二個水站可以補充一點香蕉和橙子。

5. 到15公里以上需要補充能量。賽點補給有葡萄乾,香蕉幹,杏幹,方糖,可以抓一把配水慢慢吃點。

6. 跑到照相點的時候其實距終點還有快兩公里,別先記著亢奮,保持速度繼續跑下去。我就是看到照片點了好激動覺得總算要跑完了,結果跑過轉盤才看到20k的標誌,當時心裡都要崩潰了。

7. 前十公里用時102其實還不錯,緊跟著2h的兔子跑是個不錯的選擇,會幫助自己保持節奏。(200的兔子大概配速是5分40)

8. 10-17公里狀態不佳,一是第一個水站沒補水的缺水讓身體不舒服,另一個是打亂了節奏。

9. 最後用時225,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半馬,還是很開心的。之後的訓練要提高速度爭取把跑進6min變成常態,再一個就是訓練17公里以上的肌肉耐力。跑到最後心率呼吸都沒有問題,就是從17公里以後大腿小腿胯部全部開始疼,還是滿難受的,真是體會到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是什麼樣子,全靠咬牙堅持下來。平時從來沒跑上過17k,腿部肌肉還沒有足夠訓練好。

10. 下一個可能的目標:五月的20k。然後在下一個目標11月的尼斯馬拉松(簡稱尼馬哈哈)。不知道能完成嗎?

11. 大姨媽真是和心理作用有嚴重關係,每次重要事情都掉鏈子,G20是,回國是,這次還是!要好好研究關鍵時刻規避姨媽大法。


馬拉松跑步


2017年11月26日,完成了個人首個半程馬拉松–鎮江馬拉松。那麼第一次跑馬拉松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當你決定要跑馬拉松時,你就已經戰勝了很多人,畢竟很多人連這個想法都沒有。然後就是給自己制定訓練計劃了,比如說一個星期跑多少次,跑多少公里,心裡要有一個概念。一個星期大概跑個四次左右,當然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定。而且訓練要選擇合適的跑鞋和場地,跑鞋不一定要多貴,一定要適合自己,跑著舒服就行,場地就好就是塑膠跑道了,對身體造成的損傷小;沒有條件的話馬路也是可以的,畢竟真正比賽的時候就是在馬路上。訓練期間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尤其是晚上在馬路上跑,其次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腳踝,膝蓋等敏感部位,量力而行,減少跑步帶來的傷害。在真正比賽前,可以找個時間自己嘗試一下跑完所有的距離,做到心中有數,不在真正跑的時候盲目。

下圖是我平時訓練的截圖



其次要講跑馬前後了,比賽前幾天可以適當減少跑量或者不跑,防止受傷。比賽前一天要吃點清淡的食物,不要大魚大肉,以防腸胃不適,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跑步當天起來後可以適當吃點麵包,喝點溫水等清淡食物,同時天氣冷的話還要注意保暖。跑步過程中一定不要急,平時怎麼跑就怎麼跑,不要急於求成,量力而行,實在跑不動可以停下慢走或吃點補給繼續前行,只要平常訓練過,慢慢跑都能在關門前跑到終點。

這是我鎮江馬拉松的成績,第一次跑感覺還行吧。


最後講跑步後,跑完的你一定很興奮,想去領完賽包以及拍照,但是跑完後不要立即停下,應當適當慢走一段距離,然後還要做一些按摩、拉伸動作放鬆腿部肌肉,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不然第二天你的腿一定會痠痛。

配上個人完賽醜照一張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跑馬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凱凱聊鐵路


目前跑了兩個半馬,一個是北馬的半馬,一個是雲南德宏的半馬,兩個半馬都不是主動報名屬於被動參與!

北京半馬是朋友公司團隊報名,臨時缺人,讓我補缺,那時跑馬還沒火到抽籤,前一天晚上去拿的號碼布。

第二天一早坐地鐵早早到天安門廣場,開始有點涼,又得熱身,又得喝水,一兩小時後才開跑。所以,正好趕上想小便,移動廁所又少,開跑後不久就是紅牆,這沒人,所以這就成了著名的尿紅牆。因為尿的人多,大家從眾都跟尿,一排排的!現在已經沒這個陋習了,先說個插曲。

剛開始跑的時候速度都特快,自己也被帶得很快,過了2公里,快的跑遠了,才找到自己的跑步速度,因為沒打算跑完,所以很輕鬆,還邊跑邊拍,髮圈裡!

過了5公里後就開始有人放慢速度了(開始太快了),反倒增加了我的信心,決心想跑下來,所以開始適當提速,然後勻速堅持,不斷有人被超越,偶爾碰到捂子的,是喝水賬氣的,或者是關節不適的。

在第一個加水點喝了一杯水,繼續勻速前進,並找到和自己速度相同的一起跟跑。喝水要小口喝,口大了容易帶進氣,胃會不舒服。不要喝太多,也不能喝太少或不喝。但千萬別拿水瓶跑,浪費體力,剛開始還沒感覺體力的重要性,過了17一18公里就會感覺體力多麼珍貴。

第一個十公里一般身體沒狀況都會感覺很輕鬆、很快就過去了。但是後一個十公里的狀態和前十公里息息相關:前十公里要勻速,要按自已的節奏跑,不盲從。速度太快節奏亂了,過早來了疲勞期會很煎熬;第一個十公里不能缺水,過了五公里後就要不斷補水,有水點,有機會就要喝2口,少喝多次!

過了十公里可能會有身體還適,或關節鈍痛丶痠痛,或腳底痛,這時只好放慢跑步節奏,讓疼痛緩解,大約再跑2公里,身體開始好多了,感覺仍有氣力。其實這時應該補充功能飲料或小食品、香蕉等,為後面更艱難做準備。

大約17一18公里最難,肌肉痛,關節說不清楚的痛,不敢用力。這時該走就走幾步緩解,當時跑感覺走丟人,很勉強走,但後來發現走走後很管用,跑一走一跑一米一米的往前挨,這時一定要堅定跑下去。否則很容易退賽,多補水和鹽水、功能飲品。當我看到2O公里標識時會有一絲衝動,並快跑幾下,但很快又放棄了,只能小步慢跑,一瘸一拐,當還有一百五十米時才能拿出最後氣力快跑幾步!算是衝刺吧!

注意:以自己節奏跑;體力好時要節約體力,尤其前十公里,少說話,少變速;勤補水,該補給時一定補。感覺不適時要走走,但別停,適當休息一會。千萬別帶任何包丶衣服,最後階段感覺任何東西都多餘。


京城散客


本人50好幾了,平時愛好晨跑,也就是3_5公里左右。2015年第一次跑半馬,這兩年跑過兩個全馬,5個半馬。其實作為一項業餘運動,第一次覺得有點驕傲,但是漸漸下來,也覺得非常平常。作為第一次參加,個人覺得注意以下幾點。平時要有一定的跑量。沒有一定的跑跑量,不是說你跑不了,而是說跑完後會非常痛苦和傷身體。能不能去跑半馬,找個時間試跑一下10公里,和15公里。如果花1.5小時到2小時能跑完,你儘管報名就是。因為半馬關門時間往往是3.5小時。你參賽時能跑就跑,跑累就走,完全可以完成賽事,拿下人生第一塊半馬獎牌。跑馬貴在參賽,沒必要去追求成績,跑下來有一個健康快樂身體就好,千萬不要拿自己身體去挑戰什麼。那些是自欺欺人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