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帕金森病的病程通常在多少年?

用戶1293030876642


帕金森病(PD)的病程,與其它疾病一樣,都是指身體受到侵害,然後到該病發病的時間。下面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該病。帕金森病起病隱匿,緩慢進展。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和路易小體形成為特徵。初發病以震顫最多(60%—70%)其次為步行障礙(12%)、肌強直(10%)和運動遲緩(10%)。症狀常自一側上肢開始,逐漸波及同側下肢、對側上肢及下肢,常呈“N”字型進展。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000/10萬,隨著年齡增高,男性稍多於女性。該病的病因至今未明,發病機制可能與遺傳,環境因素(長期接觸殺蟲劑,除草劑或工業化學品)有關。帕金森患者黑質區存在明顯脂質過氧化,還原型谷胱甘肽顯著降低,提示抗氧化機制障礙及氧化應激可能與帕金森發病和病情進展有關。並與年齡老化有關,帕金森主要發生於中老年人,40歲以前發病少見,提示老齡與發病有關。

帕金森病的臨床治療,早期無需治療,應鼓勵患者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若疾病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則,需要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本病的主要治療手段,可用抗膽鹼能藥阻斷乙酰膽鹼作用(對震顫和強直有效,對運動遲緩療效較差,常用藥如安坦)或增強多巴胺(DA)能遞質功能藥物(可促進神經末梢釋放DA和減少DA再攝取,輕度改善帕金森所有症狀如運動減少、強直和震顫等,可治療早期輕症患者,常用藥如金剛烷胺),恢復紋狀體DA與ACH遞質的平衡。抗但藥物的治療只能改善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發展,需要終身服藥。臨床儘可能推遲用藥時間,儘量小劑量用藥。

帕金森是一種慢性進展性變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多數患者發病數年內尙能繼續工作,也有迅速發展至殘者。疾病晚期由於嚴重肌強直、全身僵硬終身臥床不起。該病本身並不危及生命,但肺炎,骨折等各種併發症是該病的常見死因。所以康復治療尤為重要,如對患者進行語言、進食、走路及日常生活訓練和指導,日常生活幫助如設在房間和衛生間的扶手、防滑橡膠桌墊、大把手餐具等,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晚期臥床者應加強護理,減少併發症。



一般來說,帕金森對病人的正常壽命不會有太大影響,若帕金森併發嚴重併發症,可能引起病人死亡,因此建議病人一旦發現帕金森,應及時就診,積極治療,來延長生命週期。

帕金森病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見,平均年齡為55歲。然而,一些年輕人會得這種病。從病程、症狀和發病機制來看,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運動功能障礙性腦病。這種疾病本身不是致命的,不會影響壽命,但會影響生活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疾病會逐漸惡化。沒有藥物治療,病人無法生存。長期用藥也會產生副作用。此外,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由於各種因素,病人最終會死於併發症。

帕金森病是由於黑質(位於腦幹的富含黑色素細胞的核團)發生病變,無法正常分泌多巴胺而導致的。200年前,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在自己住所樓上觀察到了幾個鄰居肢體抖動、走路姿勢前傾、動作緩慢,這讓他意識到了這種新的疾病。

帕金森氏病通常不會自行好轉。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後幾年內可以繼續正常工作,但少數患者在幾年內發展迅速,直至完全殘疾。目前,人們認為,一旦患者患有帕金森病,他們需要終身藥物治療。經過合理的治療,大多數患者的症狀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有些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功能15-20年。這不僅與帕金森病本身有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與治療效果、患者的心理素質以及患者家人的護理和照顧有關。保持樂觀情緒和和諧家庭關係的患者,加上及時合理的藥物治療,大多可以保持長期的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較高。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神經內科鄒海強

因此,藥物選擇對於著眼於長期治療,獲得長期理想的療效非常重要。普拉克索作為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代表藥物,不僅能改善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震顫和運動遲緩,還能改善非運動症狀——抑鬱。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普拉克索可以預防和減少左旋多巴相關併發症的發生和程度,是長期治療的理想藥物。


爆笑圖文段子


一般來說本身對於生命沒有影響,但是時間久了會產生其他併發症危害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