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馳援武漢的4張面孔:司機送菜高速兩遇爆胎;“頭號任務”操盤手

在剛剛過去的正月,拼多多的“拼”字有了第二層含義。不光拼購,更是拼了。

如果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比作一場戰爭的話,那麼醫護人員衝鋒陷陣,開足馬力生產各類物資的城市和鄉村就是“戰疫”的總後勤,而對於電商來說,連接“前線”與“後方”,同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在武漢,當市內交通管制,昔日街頭巷尾的商鋪一個個拉下捲簾門,一個個充滿煙火氣的小區暫成封閉 “小島”,從某種意義上,身在“雲端”的電商,也成為這場“戰疫”行動能否全勝收官的關鍵助力。

2003年,非典,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近100億元,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夕中國電商零售額超過10萬億元。在“抗疫”保障的層面,這次輪到電商巨頭們去有所作為了。

作為近年飛速崛起的電商巨頭拼多多,參加“戰疫”自然不遑多讓;在這其中有四張面孔,令人印象深刻。

傅正 “頭號任務”操盤手

驰援武汉的4张面孔:司机送菜高速两遇爆胎;“头号任务”操盘手

傅正的假期是從1月22日開始的,意外的是,當天假期就結束了。

第二天,拼多多抗疫情專用頻道上線。一通忙亂後,傅正被公司任命為“抗疫專項工作小組”操盤手,並被賦予執行“核心戰略目標”、“公司頭號任務”的使命。

傅正之前負責拼多多供應鏈管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他感到空前壓力。一邊是蜂擁而至的防護用品訂單疊加春節時間節點,一邊是瓜果蔬菜因為物流交通問題驟然“尷尬”在地裡……拼多多把傅正頂在“抗疫”一線也是“對症下藥”。

“戰疫”一月有餘,傅正和他的團隊戴口罩+遠程辦公,把春節長假幹成了最長的加班,但大家都很亢奮,所有人對於這場“戰疫”有種使命感在裡面。一撥人運營抗擊疫情物資專用頻道,平抑物價,保障供給,一撥人和浙江大學對接專門抗疫研發基金,1億元興許能幫醫生專家們早日“搞出疫苗”。一撥人使出渾身解數全球籌措醫療物資,然後就捐了。一撥人聯合全國媒體,為農民開闢“抗擊疫情助農專區”。億萬網友捧紅拼多多千日,正是報國時。

“我們一直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在戰鬥。傅正說,公司對接的口罩廠老闆為了儘快復工把工資開到原來的3到5倍,拼多多表示多少錢都要,但口罩廠卻沒漲價,只是拜託我們儘快發給醫生。我們擔心物資沒人送往疫區醫院,但還是有人接單,哪怕進去了就得留在當地隔離。印象最深的還是接到武漢一家醫院的需求清單——3500個蘋果,說他們有500名醫護人員,只希望能保證每人每天一個蘋果……”

傅正說:“在這場疫情中有很多善與惡,但我們也有機會集中看到更多真善美的存在。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疫情,我們選擇想盡一切辦法,讓這些醫生每天吃到一個蘋果。”

傅正說,他後來收到了醫生髮來的微信:蘋果收到了,謝謝。

王耀忠 疫區外的盲點

驰援武汉的4张面孔:司机送菜高速两遇爆胎;“头号任务”操盘手

王耀忠是雲南昭通人,去年開始在拼多多上賣水果、農副產品。

治病吃藥過程中,難免也會產生“副作用”。就在全國上下齊心“抗疫”的時候,不少農民也發現,菜販子不知哪去了……有危也有機,村民們想到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後的廣告裡有句“有了拼多多,農產品不愁賣咧”。好吧,讓王耀忠當“話事人”試試看。

王耀忠說,電商本質上屬於中間商,受到疫情影響收入尚可週旋。但對農戶而言,農產品賣不出去,“錢就爛沒了”。

作為從農產品起家的電商巨頭,拼多多直到今天在農產品領域都是自己的強項。隨著疫情發展,拼多多也很快注意到這個疫區外的“盲點”。很快,“抗疫開拼,愛心助農”活動上線。

“拼多多讓我們這些電商來參加,給流量幫助農戶,此外,拼多多每單會補貼2元,儘可能把利留給農戶和消費者。”王耀忠說。

王耀忠在拼多多上直播了兩小時,吸引到30萬網友觀看,賣出去了近一萬斤洋蔥。有些不太清楚線上交易的農戶除了長出一口氣,更多表現的是驚訝,對於他們來說,對著個攝像頭還真就把貨賣出去了?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這或許算是疫情中的意外收穫吧。

其實,不光是洋蔥,農業大省雲南還有很多村民的農貨亟待出山,疫情期間,人工、快遞、物流都會有困難,需要拼多多這樣的頭部電商調集資源繼續牽頭。

王耀忠最後講了件趣事,一位老阿姨看完直播,想到偏方說把洋蔥汁噴到鼻子裡可以消除呼吸道里面的細菌,於是她花了幾十元給養老院裡認識的老夥伴們每人都來了個洋蔥。現在人人都誇她有本事,會用購物軟件。

李超 人在囧途

驰援武汉的4张面孔:司机送菜高速两遇爆胎;“头号任务”操盘手

“拼”農產品,拼多多是自信的,即便疫情暴發高峰期,上海總部也能迅速遙控湖北周邊果蔬商,把貨集中運輸到了襄陽,然後協調郵政、順豐等物流公司走綠色通道。當然,也有顧不過來的時候。

大年初十,湖北襄陽貨車司機李超接到任務,請他將拼多多捐贈的果蔬送往荊門市協和京山醫院。李超答應下來,然後就囧了……

李超中午出發,計劃下午四點運抵京山醫院。可出襄陽不久便遇到封路,只能繞316國道。下了高速,十幾年貨運經歷讓他感覺到“好像越開離目的地越遠了”……手機導航重啟兩回都不起作用,無奈之下,李超只能跟醫院對接人用微信共享地址來導航。

開到下午3點,貨車的右後副車胎爆了,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來修車師傅。下午五點,重新上路沒多久,左邊的車胎也“嘭”了一聲。李超還清晰的記著,聽到這聲悶響時自己翻了個白眼。這回李超自己找不來修車師傅了,好在醫院方面聯繫到一位修車師傅,派專車拉了過來,這趟囧途才又重新啟動。

人困馬乏的李超到達京山醫院時已是深夜10點。到達醫院前,李超一想到還得卸滿滿一大卡車的蔬菜就有點兒犯怵。沒承想到了目的地,不少醫生護士主動過來幫忙卸貨,“他們24小時輪班倒還來幫我,我都攔不住……”

方簡 為武漢拼了

驰援武汉的4张面孔:司机送菜高速两遇爆胎;“头号任务”操盘手

方簡是武漢人,封城前在當地上班。

武漢封城一週後,拼多多籌集到一大批物資要定向捐贈給武漢多家醫院,其中就有離華南海鮮市場50米之遙的武漢優撫醫院。請方簡操作。

對於這次“加班”,家裡人自然是不支持的;但方簡覺得,“總得有人逆行吧,有逆行的醫護人員,有各種戴著口罩為城市運轉出力的工作人員,也算我一個吧。”方簡下定決心,為家鄉,為公司,拼了。

方簡用泳鏡替代護目鏡,套上同事勻給她的一套非醫用防護服,戴上吃麻小用的塑料手套,再把保鮮膜糊在脖頸手腕等部位,“全副武裝”就出門了。

方簡說,當時看到多所醫院的後勤人員就戴個口罩,也沒防護服,裝備比我還簡陋,挺不是滋味。公司說,“援助上不封頂”,我願意為他們繼續“逆行”。

回家後自我隔離期間,方簡給公司做了一個月的計劃,根據武漢疫情發展情況,每週調配一次。

14天后,方簡一切正常走出了自己的臥室,兒子狠狠地親了她兩口……

一個月來,拼多多設立22億元各類專項補貼抗擊疫情,設6億元專項補貼8000萬件醫衛用品。

1月29日,拼多多聯合浙大設立1億元抗疫基金;由李蘭娟等衛健委專家領銜。

1月31日以來,拼多多累計捐贈的100萬隻口罩、2萬套防護服、30噸進口消毒液陸續抵鄂。

疫情期間,拼多多設立10億元補貼為商家減負,疫情期間真實發貨每筆訂單補貼2至3元;開設“抗疫助農”專區,幫全國近400個農產區打通銷路。

不光“拼”多多,這次拼多多真“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