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童年時期,是否有那麼一個階段,到現在都仍想去抱抱那個自己?

9898衝吖


童年的暖兒是個內向,害羞的小女孩。

別家孩子都三五成群,打打鬧鬧。

只有她孤零零一個人。

因為她不會孩子們做的那些叫不上名的遊戲。只喜歡看書。

孩子們越發不喜歡她。

有時,她想湊上去一塊玩。

被嫌棄地說:″你又不會,少來搗亂,快走開"。只好臉紅紅的不捨地退到一邊。

再後來,便只是躲在家看書或寫字。

不再去討人嫌。

家裡窮,

父母忙著掙錢養家。

顧不上她。

隔爺爺和姥爺家也太遠。

所以記憶裡的童年裡,

暖兒都只有書本作伴,

平添了些許孤單。

這導致長大後,

好長時間,

暖兒都內向、害羞、不合群!

當暖兒有了自己的孩子,

看著那個長的和自己小時如出一轍的小臉,

心不由抽痛,

那刻意被自己遺忘的童年,

童年那個孤單的自己,

跳到眼前。

好想擁抱一下,

童年那個孤單、倔犟的小人兒。

給她一份溫暖!




慧蘭智德


我想擁抱五年級的自己,那時候的自己,成績優異、自信張揚、沒有顧慮,是同學們學習榜樣,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是家長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

還記得五年級時,我作為學校的代表站在100多位同學面前領操,前面是各個學校的老師評委,心理一點壓力都沒有。音樂聲起,我自信的跟著節奏完美的完成了比賽,學校也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自己,真是個勇敢的姑娘!肆無忌憚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努力橫跨過阻撓目標的障礙。

後來我升入初中,高中,在競爭中,考試中慢慢發現天賦和努力不一定成正比,優秀的大有人,沒有一個人會永遠第一,在吊車尾的成績中,我慢慢變得自卑。

這或許就是長大的代價吧!稜角漸漸被社會磨平,學會了妥協,將就,把自己偽裝在一個完美的微笑裡,一聲不鹹不淡的招呼聲中。

但童年是藏在小女孩骨子裡的倔強一直提醒我,要努力,不論何時都要努力。

如果能遇見過去的自己,我一定會對五年級的自己說“倔強的姑娘,謝謝你的勇敢”。


橘子沒有的尷尬季節


當然有過。因為那時候的日子與現在這年代長大的孩子有天壤之別。現在孩子的童年過得實在太幸福了。自己的童年可以用辛酸兩字來形容,真是應了窮苦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

相信大多人都會怕苦字,只有經受過苦的人才會真正明白苦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但是回過頭看過來,細細回味其實是苦才讓人長大,是苦會讓人自立、自強;是苦使人的心變得“硬”,咬緊牙關什麼都敢去扛。現在反而倒是感謝當年吃過的苦,是它給了我堅強的一面。

那時八、九歲我,每天幾乎都過得很忙碌,撇開讀書、寫作業的時間不說。由於大人每天都出去外面忙,自己家中的事情幾乎全包。做飯、燒菜、熬粥、撿柴,割牛草、喂性口……等等;每天晚上幾乎到忙到七點後才有晚飯吃。星期六、日又要離家遠點的地方去放牛,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到下午四、五點鐘肚子餓得飢哩咕嚕才回來。最氣人的是去挑水,每天都要去溪邊用兩隻水桶挑滿家裡兩隻水缸的水。來來回回走四、五趟才裝滿水缸,那個累法子,累得自己習慣,累得自己心服口服!

現在想起來,自己的童年時期實在是苦。也許這樣的經歷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有過。現在想想,也的確很想去抱抱那時童年辛酸的我!


有話植說


我想讓三歲的自己抱抱我現在,我可能會羨慕的留下眼淚,三歲在懵懂的年紀,不識愁滋味,三歲,還不知道喜怒哀樂,三歲,一團漿糊的腦子不會理解成年人的心酸苦與累,三歲啊真好,在這個年紀可以放肆的哭鬧,沒有人會用另類的眼光看你,沒有各種的煩惱壓力撲面而來,沒有對未來的期望,沒有對過去的追憶。那是多麼純真的年紀,不用考慮複雜的人際關係,不用考慮生活的瑣碎,不用應付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危機。我真會羨慕的哭出聲來,該奮鬥的年紀,也是有壓力的年紀,抹乾眼淚,向三歲的自己揮手告別,我亦要回頭走向自己的生活。前程未卜,莫問歸途,遠遊的你,願陌上花開,少年徐徐歸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