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央行最新數據: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意味著什麼?

央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56.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7%。

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02.31萬億元,同比增長8.4%。

這意味著,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中國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已經超200萬億。


央行最新數據: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意味著什麼?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是指一定時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餘額。獲得資金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借(給付利息),另一種是白拿(合夥人模式)。


目前,社融的細分如下表,它包含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政府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貸款核銷。


央行最新數據: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意味著什麼?

最新的數據:今年1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55.06萬億元;外幣貸款餘額為 2.13萬億元;委託貸款餘額為11.45萬億元;信託貸款餘額為7.49萬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為3.47萬億元;企業債券餘額為23.93萬億元;政府債券餘額為38.49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為7.42萬億元。

社融當中,除了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之外,其他都可以理解為社會累計借入的資金總額,目前金額為248.94萬億。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是合夥人模式,說白了就是你買我的股票,你的錢交到我手上,企業經營得好了你可以獲得分紅,經營差了你可能連本金都拿不回,所以這是一種風險共擔的模式,目前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是7.42萬億元。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社融基本可以理解為一種負債,社融越大,社會的負債規模就越高。


社融與GDP的關係


舉個例子:A要開辦一間棉鞋工廠,租賃廠房、購買設備、僱傭人員以及其他。A需要的總資金是1000萬,其中A投入自有資金是100萬,向銀行貸款是900萬,最終一年的產量是10萬雙棉鞋,累計金額達500萬人民幣。


在這當中銀行貸款的900萬就是社融,產出的500萬人民幣就是GDP。也就是說GDP的產生一是靠負債,二是靠自有資金。


我們再把範圍再放大一點,2019年我們國內生產總值(GDP)達990865億元,這是怎麼得來的?一是淨投入,二是負債。 我們知道,GDP來源於淨投放以及負債,理想的效果是,在同等GDP的情況下,淨投放越多越好,負債越低越好。很簡單,以A開的工廠為例,負債越高,意味著資金壓力越低,抗風險能力越低,一旦勢頭不對很可能翻船,比如最近的疫情,債務過重的企業往往頻臨破產。

央行最新數據: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意味著什麼?

​社融主要是負債,央行最新數據顯示: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這是什麼概念?

社會的借錢規模大不大,負債高不高,關鍵看的是總負債和GDP的比較。社會總負債是企業負債、政府負債、居民負債的總和。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的數據,2019年中國宏觀槓桿率是245.4%,與美國相當。宏觀槓桿率是社會總負債與GDP的比值,宏觀槓桿率越大,那麼負債的佔比就越大。245.4%的宏觀槓桿率意味著中國人連續2.5年不吃不喝才能還完這些債務。


央行最新數據: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意味著什麼?

數據顯示,1996年社會總槓桿率水平只有113%,2019年升到了245.4%,超過一倍。在宏觀槓桿率當中,2019年末居民部門槓桿率為55.8%(考慮公積金貸款已近60%)、政府部門槓桿率為38.3%、非金融企業槓桿率是151.3%,可見,企業槓桿率是宏觀槓桿率的大頭。


我國的宏觀槓桿率高,與企業的低效有關係,目前中國經濟正在進行產業升級,而原來的產業主要是中低端製造業,高投入,低產出,主要通過規模化經營創造利潤,投入包含資金、勞動、土地等。舉個例子,A工廠中,借入的1塊錢,利潤只有1.01元,要想擴大利潤,就需要借入更多的錢,結果就是負債上升。


我國的宏觀槓桿率高與我們的融資方式有關,我們可以看到,在2019年1月份256.36萬億元的社融總量當中,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只有7.42萬億元,佔比極低。這說明我們的企業獲得資金的方式主要是借(銀行貸款、發行債券),而不是自有資金或股票融資。


央行最新數據: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意味著什麼?

我國的宏觀槓桿率高還與房價有關,居民槓桿率是宏觀槓桿率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幾年,我國的宏觀槓桿率快速上升。從2008年的17.9%上升到了目前的近60%,增速太快。要知道美國住戶部門槓桿率從2008年末的95.4%顯著降至2017年末的78.7%,日本住戶部門槓桿率從59.5%降至57.4%,歐盟從60.4%降至58.0%。中國不降反快速上升,拉動了宏觀槓桿率顯著上升。


居民槓桿率上升與房價有緊密關係,居民槓桿率上升的過程其實就是房價上漲的過程。很簡單,居民負債主要來源於房貸,房價越高,貸款金額就越大,刺激居民買房的可能性就越大。

央行最新數據: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意味著什麼?

1998年,中國房地產進行市場化改革以後,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對於經濟增長我們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8年-2008年,這10年我國GDP增長主要是存量驅動為主,比如我們買房的錢主要是自有資金為主,我們辦企業的錢自有資金佔有比較大一部分,對於負債的依賴相對較低。第二階段是2008年-2018年,這10年我國GDP增長主要是負債驅動為主。由於進入新階段,我們的觀念提升,我們對於借錢的容忍度在上升,同時前期自有資金消耗過大,無力獨立購房。所以,在這個階段居民貸款買房,企業貸款成為絕對主力。


因此,我們現在可以這樣說,1998年-2008年GDP增長主要是企業加槓桿+居民存量資金的利用,2008年-2018年GDP增長主要是企業加槓桿+居民槓桿。


那麼未來10年的GDP增長主要靠什麼?


我們知道,傳統上,我們對生產要素的理解主要是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GDP增長靠的都是這些。幾十年來,我們有廉價的勞動力,低成本的土地以及的大量的貨幣。但是進入2018年以後,這些要素在顯著變化,主要是員工工資上升,勞動力成本已經處於較高位置。房價高企,企業和居民的用土、住房成本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語。貨幣的超發導致宏觀槓桿率上升,我們對資本的利用過於粗放,導致整體的負債率上升。


未來10年,是一個新的階段,新的階段不僅市場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也在發生變化。原來我們對生產要素的理解主要是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現如今,我們對生產要素的理解擴展到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


新的階段出現的變化是:

1、人口增速放慢,勞動力成本上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邊際拉動作用在放慢。

2、土地成本上升,在保護耕地的前提下,大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

3、宏觀槓桿率過高,對資本的利用由原來的舉債慢慢轉變為權益類資金。

央行最新數據:中國社會“借錢”總規模近250萬億,意味著什麼?

未來10年,是中國非常關鍵的10年,確保中國高質量增長,一是要發展壯大資本市場,發揮股市作為資金中介轉手作用,讓企業獲得資金更多的是靠股市,而不是舉債,從而降低整體社會的負債率。二是控制好貨幣發行量,中國廣義貨幣從2017年中降為個位數,可以預計個位數將是未來10年的常態。三是控制好房價,必須承認20年來樓市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大的正面意義。但隨著房價上漲,它的負面效果越來越明顯,未來需要要控制房價,特別要提防漲得太快。四是提高創新能力,在勞動、土地等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創新就很關鍵,比如說上面的A,生產一雙棉鞋需要10個工人,現在我加大了創新投放,加強研究,一個工人一臺機器就可以解決了,不僅降成本,還提高效率。五是加強人才的培養,加快技術提升,中國有這個優勢,也有這個潛力。


現在很多人都提到中等收入陷阱,其實我認為,只有辦好上面這些事,就不存在這樣一個概念。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