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潛艇是現代海軍組成結構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戰時各國海軍面臨的最難纏的對手之一。從海軍裝備效費比方面來說(這裡的效費比是指對方為消除己方某型裝備帶來的威脅所需的投入與己方裝備投入之比),有兩種裝備被認為是最具優勢的,排名第一的是水雷,排名第二的就是潛艇。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其實也很容易理解,水雷的地位就像是陸軍中的地雷,造價低、操作簡便,可以大規模佈置,而對方想要掃除就需要消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潛艇是現代海軍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潛艇雖然效費比不如水雷,但是潛艇的作戰方式更加靈活,而且殺傷力、威懾力要遠高於“死板”的水雷,如果想要有效的應對潛艇的威脅與攻擊,就必須要配置大量反潛裝備,包括反潛水面艦艇、反潛飛機、水下探測網以及潛艇等。在海軍主戰裝備中,由於潛艇在效費比方面的突出優勢,很多中小國家海軍會在能力範圍內首先會考慮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潛艇部隊,比如越南、印度尼西亞、馬拉西亞等國海軍,雖然整體規模較小,但是都分別裝備有一定規模的俄羅斯“基洛級”、德國209級、法國鮪魚級等全球頂尖的常規潛艇。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越南海軍擁有6艘“基洛級”潛艇,實力不容小視

潛艇按照動力形式不同,分為核潛艇和常規潛艇兩大類,相對常規潛艇而言,核潛艇在隱蔽性、航速、火力及艇載設備方面優勢明顯,但是,由於技術敏感且難度大,目前也僅有5個國家能夠獨立設計建造核潛艇。雖然核潛艇戰鬥力強悍,但是卻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非賣品”,自全球首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於1954年服役以來,截止目前為止也只有印度從俄羅斯租借了2艘“阿庫拉級”核潛艇,除此以外即便擁有核潛艇技術的“五常”退役、拆解了大批量的核潛艇,也沒有任何一艘以出售的形式流出本國。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印度海軍常規潛艇部隊,琳琅滿目

對於海軍建設,二戰時期的德國以及“冷戰”時期的蘇聯,都曾嘗試以潛艇部隊為核心建立具有統治力的海上力量,但是最終的結果證明,潛艇只能作為“突襲”力量而無法作為海上作戰的核心。雖然德、蘇幾十年前的經驗未必能夠準確反映將來的趨勢,但是對於中小國家而言,潛艇(確切的說是常規潛艇)仍是最有效的威懾、攻擊手段。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德國海軍二戰時期的“水下狼群”

目前,全球範圍內裝備的各型常規潛艇的數量高達300艘以上,型號五花八門、性能也良莠不齊。隨著反潛技術的不斷髮展,尤其是在高性能反潛巡邏機、反潛直升機、水下監聽網以及水面艦艇、潛艇的聯合圍堵下,想要利用潛艇達到出其不意的打擊效果的難度越來越大。現代海上對抗中,潛艇不僅要面臨對方潛艇的攻擊,還要時刻警惕來自對方水面艦艇、反潛直升機以及反潛巡邏機的層層搜索、攻擊,在各自先進探測、攻擊手段的圍攻下,一定潛艇位置被發現,基本上很難逃脫,這是包括常規潛艇、核潛艇都面臨的問題。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日益發展的反潛技術,使得潛艇受到的威脅日益劇增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潛艇面臨來自空中、水上和水下的三重圍攻

雖然常規潛艇的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但是並不意味著常規潛艇未來的生存空間和市場空間會變小,其實反潛技術、裝備的發展,恰恰反映出潛艇所具有的強大影響力。反潛技術在發展,常規潛艇的性能同樣也在不斷進步。當前,常規潛艇的主動力仍然是沿用半個多世紀的柴油機,當然,現代常規潛艇採用的柴油機性能早已今非昔比,比較著名的有德國MTU系列、法國皮爾斯蒂克系列等,噪音、油耗低,可靠性高。儘管柴油機已經高度發達,但柴油機+蓄電池的動力組合仍然需要常規潛艇定期上浮充電,為了減低這一問題帶來的威脅,部分先進型號的常規潛艇已大範圍裝備不依賴空氣的動力系統,即AIP系統。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常規潛艇上的柴油機組

目前常規潛艇裝備的AIP系統形式主要包括閉式循環柴油發動機、斯特林發動機、燃料電池等。依靠AIP系統,常規潛艇可以在水下保持2-3周的潛航時間而不需要上浮為蓄電池充電,大幅降低了暴露概率;同時,AIP系統的噪音水平要遠低於潛艇柴油機,在AIP提供動力航行時,常規潛艇的噪音水平也會大幅下降。目前,包括德國214型、法國“鮪魚級”、日本“蒼龍級”以及我國出口型S-20/S -26T等常規潛艇均裝備有不同形式的AIP系統,也是目前國際潛艇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某型號斯特林發動機樣機

目前的常規潛艇AIP系統也有缺點。不論是何種形式的AIP系統,當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功率普遍較低,雖然裝備AIP系統能夠大幅提升常規潛艇的水下航行時間,但是由於功率大多在200-300馬力之間,僅能保持潛艇能夠3-5節左右的低速較長時間航行,機動性無法與核潛艇同日而語。雖然AIP潛艇不完美,但是從性價比來說,常規潛艇仍是最有效的進攻和威懾手段之一,尤其是對那些經濟、技術實力一般的國家而言,裝備常規潛艇是快速提升海軍實力和自身影響力的最優選擇。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現在的AIP系統只能維持潛艇水下低速航行

技術發展無止境,潛艇技術與反潛技術也是在相互抗衡中不斷向前發展。雖然當前反潛技術確實已非常完善,而且核潛艇在綜合能力上遠遠超過常規潛艇,但是就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趨勢來說,常規潛艇的發展前景仍然樂觀。在反潛投入遠高於潛艇投入的大背景下,常規潛艇的發展不僅不會停止,而且還會朝著更高的層次邁進。尤其是艦艇電力化程度不斷提升,高效發電、儲電技術正在不斷取得突破,不排除將來某一天會出現採用全電力推進的常規潛艇的可能性。只要核潛艇一天不出現在國際軍火市場的交易名單上,常規潛艇的生命力就一直不會下降。

反潛技術不斷髮展,常規潛艇還有市場?中小國家海軍建設不可少

常規潛艇未來的空間依然開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