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岱山,我誤闖的仙島,我還會再來

無論是長三角地區的海上開放門戶,還是浙江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獨具魅力的生態宜居海島將為岱山凝聚更多人氣,也將成為千島蓬萊凝聚八方目光的“最美名片”。


岱山,我誤闖的仙島,我還會再來


我是遊子,所以我從不在乎前行的目的地,只因我未踏入,驅使我去熟知。


對於島,我有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和嚮往感。我出生於大山裡,渴望擁有一片開闊的天,沒有阻礙,自由翱翔。春暖花開的日子,終於帶著行李出發,選擇自駕。經寧波至舟山,橫跨四島、五橋相連的舟山連島大橋。知曉舟山連島大橋的開通,讓舟山本島人民遠離了舟楫之行,舟山最大的懸水島嶼也成了一座半島。雖然這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厭煩了舟船勞頓的人們所向往的,可對我這個單純的過客來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所以當駛離大橋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往東,我感覺那有我渴望的島嶼。來到一個叫三江的碼頭,正當我在困惑是否把車子停留在島上時,發現一輛輛車正駛向輪船停泊的方向,毫不猶豫地將車駛了出去,去往一個叫岱山的地方,我所陌生卻又嚮往的地方。


50分鐘的航程,讓我有機會好好欣賞這片海。已是春天,海風吹在身上,絲絲的涼意,卻沁入心扉。海水沒有我想象的藍,沒關係,我渴望的是廣闊的海,並非藍色的海。我沿著船甲板,走了一圈,視線沒有阻礙的感覺真好。船到碼頭,我隨車流駛入碼頭上島。在船上時,我已將這片島粗略瀏覽,可還是讓我猶豫,何往?畢竟我陌生。


在船上看見碼頭上旅遊集散中心的大字,可惜還沒建好,那就隨心而走。方向一轉,向西而行,一條並不寬敞的濱港路,看到有零星的船隻停泊著,一溜排檔倒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已是下午,攤主們正在準備著晚上的生意,讓我的晚餐有了著落。繼續往西,岱山旅遊服務中心讓我停止了前行的方向,因為我需要一張地圖。地圖的封面很特別,蜿蜒的東海大橋直達岱山,我的心中立即有了一個主意。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給了我一本宣傳冊,裡面也有一張地圖,應該是請專業畫家手繪的,很漂亮。岱山自由行,讓我有了明確的旅程安排。


岱山,我誤闖的仙島,我還會再來


繼續前行,一路行駛,沿途都有旅遊標識牌,很快就到了我的首站目的地——東沙古鎮,其實,吸引我的並非古鎮,而是從宣傳冊裡介紹的“漁”字。海島古漁鎮,肯定有其獨特的海味。果不其然,在我停車的幾十米之外,就是海。岱山有蓬萊仙島之稱,是因為秦始皇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到過的三神山之一,當年徐福就是從這片海上岸的。當然這是傳說,考證的結果也無一定論,但那又如何?從東沙角門樓進入,一幅謝洋圖立即吸引了我的視線。從旅遊宣傳冊裡早已瞭解到,岱山的海洋文化節已是全國有名,一年一次的謝洋大典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對大海的感恩,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只可惜我來得早了,無法親臨大典的宏偉與神聖。


古鎮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小鎮,雖然古老,但很安靜,基本都是老年人居住,他們沒有修飾的笑容,讓我感覺很親切。在一棟舊樓,居然看到了“毛澤東萬歲”的字樣。70後的我,對於毛澤東,沒有上一輩人狂熱的崇拜與複雜的情愫,有的只是對歷史的尊重,所以我端正地在樓前留了張影。沿著石板路,我邊走邊攝。看得出,這是個有內容的古鎮,但還是個很原始的古鎮,雖然已經開了幾十家的店鋪,但並沒有濃厚的商業氣息。已近傍晚,遊客並不多,好多學生支著畫架在寫生,還有一群年輕人正在上演真人CS。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百年東沙角店鋪和方言館。


百年東沙角,簡單地介紹了這個古鎮,但從其介紹來看,東沙的歷史豈止百年,這讓我很疑惑,為何縮短其歷史,叫“千年東沙角”豈不更貼切。在方言館,我真切地領略地方語言的魅力,還向館裡的工作人員學了幾句原汁原味的岱山方言,並將其一一收入相機。將東沙選為我行走的第一站,讓我覺得特明智,坐落在這個古漁鎮的中國海洋與漁業博物館,將我的行程計劃改變,因為這才是這個古鎮的魂,是真正吸引我、讓我駐足的地方。是它,讓東沙有了漁的味道,有了漁的內容,有了漁的歷史。從介紹中看到,東沙還是個海上影視基地,多部電影、電視劇在這裡拍攝,聽說,前幾天,一位知名網絡小說家的愛情電視劇就在這裡實景拍攝。咳,這次我居然又來遲了。只是我找不到那些曾經在這裡拍攝的 《地下秘密戰》、《苦瓜弄》、《徐福東渡傳奇》等拍攝花絮及圖片留影,有點小小的遺憾。


東沙,讓我突然覺得時間很短,要想好好地瞭解它,並非只些時日就可,那就讓我留待下次吧。離開東沙,已近暮色,這個人居古鎮已有了煙火味,也勾起了我的食慾,驅車來到剛才經過的夜排檔。此刻,排檔前攤主的熱情招呼聲,食客的觥籌交錯聲,在海鮮味中此起彼伏。在一熱情女攤主的招呼下,我找了一距離海最近的位置坐下,富貴蝦、梭子蟹、玉禿魚,再加兩個蔬菜,只是,因為有車,也因為隻身一人,少了把酒言歡的樂趣,卻多了份獨享怡情的樂趣。食之半酣,鄰座的鄉音讓我忍不住去打招呼,居然是生活在同一區鋼筋水泥中,這地方真小。晚飯後的沙灘之行,自然也由獨樂樂成為眾樂樂。


岱山,我誤闖的仙島,我還會再來


鹿欄晴沙,名字很有詩意,卻與鹿無關,只因這片沙灘附近的這座山叫鹿欄山。因為是夜色中的沙灘,所以看不真切海水的顏色和沙的顏色,但她的長度卻是真切地存在。據說汽車也能行駛,為證實,同行的哥們將越野車當做脫韁的野馬,縱橫馳騁而去,回來直喊過癮。我抱著懷疑的態度猶疑前行,卻體味到在高速公路感到的快感,因為忘情,索性往海邊而去,海水飛濺的感覺是我從未體會過的。玩轉一圈回來,附近的一青年老闆告訴我們,趕快將車子用淡水衝一下。我們這才記起海水是鹹的。夜色不錯,我們索性向那老闆買了些木柴,生起了篝火。老闆見我們是外地的遊客也過來和我們聊天,還送給我們當地的花生,說這是沙地上種的。我們一嘗,味道還真是不一樣。他還告訴我們,這個沙灘與別的沙灘不一樣,沙呈鐵灰色,有“萬步鐵板沙”的美譽,沙質細軟,但海水一浸形成張力,沙灘就像水泥地一樣堅硬,而且有3.6公里長,固我們剛才可以駕車飛馳;中國海島超級英雄挑戰賽、全國風箏比賽等一些戶外運動經常在這裡舉行;這裡還有一個海壇,每年的謝洋大典就是在這裡舉行。他手指了指我們圍坐地的不遠處。定海神針高高地矗立著,只是在夜晚,我們看不真切。但我知道這個大典,可以想象得出當時的場景。


大海是包容的,我們一群在都市中從未見面的熟悉的陌生人,卻在這裡以水代酒,面海暢飲,沒有職場的競爭,沒有人際的紛擾與爭鬥,只有抒懷暢談。春天的海還是有涼意的,隨著篝火的熄滅,我們的沙灘之旅也接近尾聲。


本想就住在海邊,可以枕著濤聲入睡,可惜酒店停業,所以就找了一家靠近海的酒店入住。聽不見濤聲,卻能聽見船入港的汽笛聲。也是它,成為我起床的鈴聲。推開窗,撲鼻而來的清新空氣讓我忍不住多呼吸一口。於是,來不及吃早餐,驅車前往這座島上的最高山峰。


岱山,我誤闖的仙島,我還會再來


山的名字叫磨心山,也叫摩星山。當然前者有禪意,後者有高度。我自然是兩者兼之。車開到山頂,進入摩星山的慈雲庵,這裡是寺廟最早的雛形,後來逐步擴建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山上的空氣特別清新,一群晨練者讓寺廟不再寂寞,我走走停停看看,早上的霧氣還沒散盡,俯瞰盡見若隱若現的島嶼,讓我的心情特別舒暢,我索性登上玉佛寶塔,一覽眾山小,整個縣城盡收眼底,島嶼在雲霧中繚繞,“蓬萊仙境”四個字在我的腦海裡飄過。是造物弄人,還是天隨人願?海傍山,山依海,山海相連,居然有如此美境。我不由感嘆,生活在這裡,真幸福。


而我,註定只是匆匆的過客,我必須離開,回到那暫居的地方。因為那份地圖,所以我改變了返回的方向,因此,也有了離開前的驚喜。當我到達碼頭,居然看到一座城堡,我以為我走錯了地方,而我的右手,正是打造中的東方蜜月城堡。我期待著建成的樣子。


岱山,我誤闖的仙島,我還會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