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什麼是悲喜劇電影?該如何理解?

木繁君


您好,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一: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的說法雖不能作為定義,但卻抓住了諷刺喜劇的內核。諷刺與幽默是人的智慧的最高表現,即使是“正喜劇”也需要藉助諷刺與幽默。

二:事實上,悲喜劇精神是人對待人生的兩面:對於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表示憤怒、悲傷和沮喪,就是一種悲劇的態度;對於生活中無價值的東西被揭露感到高興,就是喜劇精神。

三:喜劇中往往包含著悲劇的底蘊;悲劇也滲透著樂觀的因素。到了現代,悲喜劇交相混雜,不僅有悲喜劇,還有荒誕劇、黑色幽默等錯綜複雜的美學形態。一個喜劇藝術家可能心底是極其悲哀的。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鄉巴佬盤電影


可以參考周星馳的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之所以稱為經典,不在於它是周星馳電影裡最好笑的,而在於裡面蘊藏的思考並不簡單。很多人看過《大話西遊》,問大家記住了什麼。無非是幾句臺詞,幾個笑料。這就反應了我們大家看電影時的一個現象:諸多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幾個橋段,若干年後想起來某部電影,記起的依然是那個橋段。把電影當成消遣來看,這無疑有點可惜了,畢竟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是簡單的,許多是看似簡單。此為題外話。一,複雜的穿越。 言歸正傳,我們首先要弄懂《大話西遊》的情節脈絡,然後才能進行深一步的解讀。 《大》的劇情理解的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至尊寶的愛情;一條是穿越時空的時間線。理解的精髓就是理解科幻中“平行空間”的概念。 看過《回到未來》,就會了解這個概念。即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可能發生著許許多多不同的事情。這些不同的事情同時同地發生,但是當事人互相感覺不到。多事件的原因是由於時光旅行者的改變造成的。 時光旅行者改變了過去,又回到了現在。然而他回到的“現在”不是他之前離開的那個現在。他回到的“現在”是按照被改變的過去而發展的“現在”。本來的現在與改變的“現在”像兩條平行線一樣互不干擾進行。 《大》中的這種改來改去的時空,主要的有三條。 第一條即《仙履奇緣》中最後打敗牛魔王,然後被月光寶盒穿越,戴上金箍的孫悟空(金箍很重要)讓城牆上的紫霞和至尊寶擁抱的時空(其實他們不是紫霞和至尊寶,也不是他們的轉世,這一點後面說)。 第二條是《仙履奇緣》中的劇情,一直到紫霞死去,孫悟空打死牛魔王。 第三條即《月光寶盒》的所有劇情和隱含的劇情!!!!隱含的劇情是紫霞和青霞重新被捉走成了燈芯,牛魔王都沒有死、孫悟空勾引牛大嫂等!(注意,是等!!!!!) 弄清了時間的順序,再開始跟著電影劇情來逐步解讀。二,混亂的世界。 孫悟空本來要按照佛祖的安排去取經。但是孫悟空不去,擾亂了安排好的時間和歷史發展順序。於是孫悟空500年前被觀音殺掉,500年後的轉世落草為寇。然而這個世界已經因為悟空的改變變得不成樣子了。唐僧是個囉嗦人、眾妖精下界、牛會說話、人見到怪物不害怕......一切都是荒謬的。 這些荒謬的原因佛祖也在找,最後他終於找到,就是因為孫悟空的叛逆。於是佛祖想讓孫悟空戴上金剛圈,起到束縛他的作用。而《大》的整個故事,就是講述孫悟空主動戴上金剛圈的過程。 這時再看影片的結尾那個空間。唐僧不羅嗦了、豬八戒唱歌不跑調了、以前空間裡的妖精成為了豆腐西施、以前的土匪變成了狀元郎、人們看到孫悟空被嚇跑。(不能用以前來形容空間,因為這只是我們觀眾看到的先後順序不一樣,並不是故事裡的人發生事情的不一樣,但用“以前”是為了便於理解,體諒) 看到這時會恍然大悟,佛祖一開始設計的世界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就像去上課忘了帶書,儘管和別人夥看或者只聽老師講也能聽懂,但是總不如自己有一本聽得踏實。佛祖一開始設計的世界就像是忘了帶書的,而金剛圈就是那本書。佛祖捨棄了不帶書聽課,回去拿了書重新聽。 其實一開始佛祖的書不是金剛圈,而是三顆痣。 關於三顆痣也有段隱藏劇情。即紫霞和青霞被佛祖捻為一根燈芯,然後逃跑了。變成了雙重性格的人,白天紫霞,晚上青霞。孫悟空還是個凡人,佛祖決定選定他作為孫悟空去取經。由凡人變成孫悟空的條件是三顆痣。於是設計讓紫霞給了至尊寶三顆痣,然後讓孫悟空把紫霞和青霞抓回來,接著去取經。但是孫悟空不僅不抓,還和紫霞、牛魔王、還有牛大嫂搞三角戀。這時紫霞已嫁給牛魔王,而且準備在婚禮當天殺掉孫悟空送的唐僧來慶賀。但是,觀音出現了,抓回了紫霞和青霞,把牛魔王趕到了山洞,收走了孫悟空,讓孫悟空轉世做山賊。接著就開始了《月光寶盒》的劇情。 三,荒謬的愛情 進入正軌! 至尊寶和紫霞的愛情是荒謬的。 他們愛情的開始就很離奇。只因為至尊寶拔出了紫霞仙子的紫金寶劍,紫霞便愛上了他。而至尊寶一直不知道自己愛著紫霞,直到他死前看到了紫霞留在他心裡的一滴淚。 佛祖曾說:“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皆人行邪道”。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愛情不正也常常如此麼,見到誰長得好看便喜歡上,或者有個什麼才藝就喜歡上、或者有錢或者有權就崇拜上,這都是我們無形中給自己定下來的如同紫霞“誰能拔出我的寶劍,誰就是如意郎君”這樣的規矩。 因為荒謬,所以佛祖說是邪道。而實際中我們也發現這樣的愛情也不會長久。至尊寶和紫霞最終也沒有走到一起。 有人說這是佛祖無理的干涉。明明兩個人真的相愛,何必不能在一起。縱使真的荒謬,為什麼就不能這樣心甘情願地荒謬下去??兩個人更何須受到一個被束縛、一個身死這樣的懲罰呢? 因為佛祖已經看到了他們世界的混亂和他們愛情的荒謬,而能改變的就是孫悟空。 正像我們剛才講的平行空間。在不同空間中生活的人是感覺不到他們的生活是不對頭的,他們反而因為自己對這個世界做的歷史積澱而更加相信世界的不荒謬性。只有那個改變時空的人或者是獨立於所有時空外的人才能看出來從而改造。 而孫悟空就是那個可以改造時空的人。 所以悟空戴緊箍咒的過程就是自己認識到自己責任與使命的過程。縱使他愛紫霞,也必須放手,不能再讓那個荒謬的500年再來一次。孫悟空在說完“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感情”一段話後戴上了金箍,留下來一行淚。從此再不與塵世結緣。 但是這行淚卻流進了紫霞的心裡。 孫悟空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即取經。而紫霞的歸宿應該是哪裡呢? 在地球快被扇到太陽時,悟空想帶紫霞的姐姐青霞一起穿越。而青霞說:“我想我應該回如來佛祖那裡當一根燈芯了”這句話同時也暗示了紫霞應有的歸宿。而紫霞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愛情裡,不放棄至尊寶。她的想法是:不管世界怎樣,我和我的心上人在一起什麼都不重要了。 崔健《花房姑娘》歌詞有“你讓我回到老地方,你讓我和他們一樣,我看著你默默的說,不能這樣。” 這同樣也是至尊寶要對紫霞說的話。而紫霞依然執迷不悟,最終為了心上人死去。其實在影片中間紫霞說“就像飛蛾撲火”,就已經暗示了自己的結局。 至尊寶是真的無助。四,關於“他好像只狗” 影片最後悟空來到了第一條時空,看到了城牆上的男子和女子長得很像自己和紫霞。於是自己附男子的身,擁抱了女子。對女子說:“我這一輩子都不會走,我愛你。” 有人說他們是轉世的紫霞和至尊寶。而我覺得這只是另一個時空裡的普通的兩個人,只是長得像罷了。孫悟空只是借他們兩個來實現自己的愛情。因為在這個正常的時空裡,再也不擔心誰會有什麼使命,誰不能和誰在一起,只要兩個人相愛,孫悟空就為之感動,為之祝福。慶幸不會再看到像自己一樣的悲哀。 這其實隱喻了很悲涼的愛情觀。 兩人擁抱著,女子微皺眉頭,以一種捎帶茫然的眼神凝視著孫悟空遠去的背影。這個眼神也暗示了紫霞對孫悟空的感謝和留戀,她終於懂得了兩個人為什麼不能在一起。 女人突然說:“那個人怪怪的。” 男人說:“他好像條狗啊!” 好像條狗。說出了孫悟空心中的悲涼與無奈。 不由想起了《安妮霍爾》,男主角教會了女朋友很多的事情和想法,但是女朋友為了自己有個將來和別人跑了,但是和新男朋友做著前男友教會的事情。男主角只能接受為他人做嫁衣這個現實,如喪家犬一樣到處問原因。他問路上一對情侶“你們幸福麼?”。情侶說當然幸福。男主角問為什麼這麼幸福。 情侶說:“因為我們淺薄而空洞,沒什麼想法,素質低,也說不出什麼大道理。” 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也是個悲哀。 孫悟空也帶著這個思緒走向了新的生活。關於紫霞,只留下了兩個人互相在對方心裡流下的一滴淚。


然然看劇


很高興回答悲喜劇電影?該如何理解?

說一個我最近喜歡的美劇吧,是這種略有衝突的搭配。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一季

這片子的苦情題材和喜劇風格看起來非常的不搭調,但是非常對我的胃口。

女主Mrs Maisel老公劈腿,從家裡被趕出來,帶著孩子搬去跟父母同住也遭嫌棄,只能去商場找了份化妝品銷售的工作,賺錢養娃。有一個做脫口秀的興趣愛好,卻生不逢時,到處碰壁,最後甚至被行業大佬封殺。如果將女主的名字換成中文,知乎上求助帖的標題應該是“如何看待全職家庭主婦離婚後被婆家掃地出門?”“老公出軌秘書,一個人賺錢帶兩個孩子,該不該去嘗試做脫口秀?”無論怎麼表述,這故事梗概聽起來都很苦情。尤其是聯繫到1950年代美國女性所面對的不平等困境,苦情上似乎還要帶點嚴肅。

偏偏這故事被處理成了喜劇。調子不但不淒涼,反而歡快的有些雀躍。畫面色調明麗,配樂歡暢,十分講究的服化道營造出了一種浮華年代感。主角Mrs Maisel語速極快,調子婉轉,說著說著好像就要唱起來了。臺詞裡夾雜的喜劇包袱時不時讓你莞爾一笑。眼淚裡面兌糖水,很考驗視覺語言的表達能力。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舞臺劇風格非常明顯。輕脫,歡快,幽默是本劇的基因,時髦而誇張。劇情進展到比較激烈的部分時,人物傾向於用空間上的移動配合臺詞來表達情緒。E01裡當女主的老公Joel坦白出軌並離家出走後,Miriam馬上跑到了父母家裡訴苦,父母在得知消息後反應也非常的激烈,母親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嚎啕大哭,過了一會兒又跑到另一個房間嚎啕大哭。父親居然跑去書房怒談鋼琴(這個猶太老學究的形象非常可愛),Miriam沒有得到安慰,反而遭受了一堆數落,鬱悶的她拎著酒瓶衝進雨裡,來到gaslight酒吧,接下來就是我們熟悉的一段脫口秀加露奶被捕環節了。女主整個排解情緒的過程一直處於運動之中,鏡頭的轉接也非常快速,甚至連一個流淚的固定鏡頭都沒有。通過表現女主在往返地鐵裡的狀態對比,迅速的完成了人物的情緒轉變。非常的戲劇化,非常有喜劇色彩。看到這裡我一直有一個疑問,這種處理方式,會不會讓觀眾不太容易入戲呢,或者覺得有點鬧,有點假。畢竟是老公出軌了這種狗血戲碼,如果沒有憤怒悲傷自我懷疑一系列階梯的鋪墊,直接就撥雲見日,會不會有些突兀呢。理性告訴我會,但是看劇的時候並沒有這個感覺。

仔細想來,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於觀眾來說,第一集只是一個劇情鋪墊,觀眾想要迅速的掌握劇情的已知條件,進展一定要快。二是大部分女生希望自己在面臨這樣的打擊時,要夠堅強夠瀟灑。Midge的反應暗合了這種心理需求。這個洞察在之後的劇情裡也被延續,比如Miriam拒絕Joel的複合請求時,Miriam衝進Joel的新家冷嘲熱時,充分滿足了女性觀眾假象報復的快感。

這也是我喜歡這部劇的主要原因。它夠輕鬆,夠寫意,都漂亮。現實主義的深刻看多了,需要一時半刻的精神勝利。如果生活真的那麼糟糕,總有那麼一刻,我們需要假裝樂觀,跟自己把這場戲演下去


天天追劇人


你好,我是影視領域創作者一南五樹,接下來我將闡述我對悲喜劇電影的理解


一、根據《電影藝術詞典》對喜劇片的定義是:“以產生笑的效果為特徵的故事片。在總體上有完整的喜劇性構思,創造出喜劇性的人物和背景。

主要藝術手段是發掘生活中的可笑現象,作誇張的處理,達到真實和誇張的統一。其目的是通過笑來頌揚美好、進步的事物或理想,諷刺或嘲笑落後現象,在笑聲中娛樂和教育觀眾。矛盾的解決常是正面力量戰勝邪惡力量,一般來說結局比較輕鬆愉快。”

喜劇片運用“笑”的手段,頌揚美好的風尚和理想,諷刺、鞭撻落後的現象。其結局往往是真善美戰勝假醜惡,或正義的力量戰勝邪惡的勢力。

喜劇片的格調幽默詼諧、輕鬆歡快,觀眾在笑聲中既滿足了娛樂性的要求,也受到相應的思想教育。喜劇片講究新穎精妙的構思,注重運用誤會、巧合、誇張諷刺等藝術手法。並通過人物可笑的動作和俏皮的對白,以塑造喜劇性格並形成喜劇性的藝術風格。

二、悲劇美是美學體系的一一個重要範疇,源於西方的美學體系,在古希臘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雛形,隨著時代的演變和審美觀念的變化,悲劇美成為了一-種獨立的戲劇審美,在電影、音樂、話劇中被廣泛應用。悲劇美是通過故事情節的衝突和悲劇藝術來表現美的一種形式,往往會表現出神聖和悲壯的藝術效果,震撼人的心靈,激發觀眾的同情感和共鳴感,引發人們對美的深層次思考,是對美的一種昇華表現。 悲劇作為一一種藝術美,起源於古希臘文化中,其前身是頌酒歌,是人們為表達對豐收和酒神的感激之情而演化出來的,酒神的形象即為悲劇之神形象的雛形。隨著希臘文明的高度發展,希臘文學達到一個繁榮的時期,悲劇藝術在希臘文化中也取得了輝煌成就,產生了許多優秀的悲劇文化作品,並深遠地影響著後世。在悲劇文學中,主人公命運坎坷,雖竭盡全力同命運和權勢做激烈鬥爭,卻往往以失敗而告終,他們的命運和精神引起人們的同情和敬佩之情。悲劇人物堅強的生命力、矢志不渝的意志,以及敢於同命運做鬥


一南五樹


周星馳的電影《大話西遊》就是典型的悲喜劇。



那麼該怎麼理解呢?就是電影明明是喜劇片,你看的時候也是笑得前仰後合,但是笑著笑著就開始覺得鼻子發酸,連眼淚都想掉下來了。

然後你心裡會想,不是吧,這不是喜劇片嗎?怎麼看到最後竟然想哭呢?



而可怕的是多年以後,你已經不再是懵懂少年,在他鄉已奔波多年,依然隻身一人形影孤單,春節回了趟老家,竟然不期而遇了你的初戀情人。

當年的她愛你愛的死去活來,發誓非你不嫁,而你卻嫌她太粘人,耽誤了你的遠大夢想,所以最終找藉口擺脫了她。


而現在你眼前的她,已經脫變為一名嫵媚的少婦,依然美麗如初,只是現在的她已經不再屬於你,而是別人的妻子了。

這時候你唯一能想到的那句話,就是《大話西遊》中的經典臺詞了: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而我沒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對她說我愛你,如果一定要加上一個期限,那就是一萬年。。。

這樣的電影,你還覺得它應該算是喜劇還是悲劇呢?或許悲喜劇這個稱號才更能契合這部電影吧。


小小講電影啦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一個參考。悲喜劇是從悲劇和喜劇中綜合改革出來的,存在悲劇人生和喜劇人生之間,一般這樣的劇主角不會有限制,可以是萬眾矚目的英雄也可以是遭人唾棄的小人亦或是平凡無奇的普通人,這種局既有讓人傷感流淚也有輕鬆搞笑的一面,一般開篇主角“逆風發育”然後出現一個轉機抓住了進入順境最後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主角做到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或者憧憬的。

悲喜劇又叫做正劇,法國作家博馬舍稱之為嚴肅局,也是戲劇文學的一種表現。悲喜劇與其他類相比更能表現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更廣泛的社會生活,給觀眾帶來更深刻的印象。

最近的韓國電影寄生蟲就是一部家庭悲喜劇,一家幾口人因為貧窮想都進入一個富豪家庭生活,經過多個精心設計終於進入之後發生各種情況。這部劇反映出社會各個階層的矛盾清晰的展現出來。推薦觀看


J電影


悲喜劇電影,顧名思義就是影片同時存在喜劇和悲劇元素,它的終極就是披露在現代社會複雜的背景下存在的無奈與絕望,喜劇開始,悲劇結束。

我們這裡以《我不是藥神》來舉例,這部電影是我近幾年印象特別深刻的,影片前半段詼諧幽默,後半段催人淚下。


電影前半段以喜劇形式交代了幾位主人公的生存現狀以及人物性格,以到印度買“神藥”為導火索展開的一系列事件。


影片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電影裡的人物都是社會底層人士,他們有著生活的無奈,但都積極向上,以喜劇展開慢慢敲擊人的心靈,讓人跟著它的節奏產生共鳴(劇情詳細就不多做介紹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重溫一下電影)。而電影最後一眾患病者的無奈與對生命的渴求都不禁讓人默默流淚,心生感慨。主人公們冒著被抓的風險仍然奔走在買藥途中,更有無良藥商對“救命稻草”的漫天要價,一次次逼迫著他們對社會產生絕望,直到悲劇發生。

近幾年這種悲喜劇很受人們的歡迎,大都從小人物入手,讓人充滿期待的喜劇開場,在一次次笑聲中默默審視自己,映射著自己身邊發生的一切,最終影片悲劇發生,反應社會存在的問題,讓人深思。


郭傑827


你好,我是影視君z,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說到喜劇,就離不開一個人就是周星馳,星爺的無厘頭喜劇電影基本上部部經典,也部部引人深思;最具代表性的想必就是《大話西遊》了,這部電影講述了至尊寶、紫霞、白晶晶等人複雜的情感故事,電影中有讓人捧腹大笑的橋段,到最後才發現笑著笑著不知不覺淚水早已打溼眼眶;紫霞期待著至尊寶腳踏七彩祥雲來救他,而當他真的腳踏七彩祥雲之後卻早已不是那個他,面對金箍,沒有誰對誰錯,孫悟空的命運就是要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不可改變、不可忤逆,因為“上天安排的最大嘛!”

周星馳另外一部作品同樣讓人懷念,那就是《喜劇之王》;雖然在今年周星馳又親自導演了《新喜劇之王》,但無論是從哪個方面都只有懷舊的影子,雖然故事題材也是從小人物講起,但遠遠沒有二十年前他自己主演的《喜劇之王》經典;《喜劇之王》那句:“我養你啊!”讓人聽著忍不住心生憐憫,明明自己都養不起的人,能夠喊出這樣的話,是需要多大的勇氣,這樣的愛情也註定是沒有結果。

再來推薦一部國外影片《美麗人生》,這部電影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看過,如果你沒有看過強烈推薦看一遍,電影是97年在意大利上映,主要講述了二戰期間一對猶太父子被押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父親圭多以扯謊的形式來保護孩子,圭多雖然是個很平凡的人,但是在面對殘酷的現實,他依然能夠樂觀、對生活充滿嚮往,在劇中也有多次讓人忍俊不禁的笑料,但看到最後,他在生命即將消逝之際依然以樂觀的心態來保護孩子的心,偉大的父愛讓人眼淚忍不住流下。

從產生電影以來,無數的優秀作品在為人們提供娛樂之餘,每個故事也都能夠撬動人們的心靈,喜劇電影尤為明顯;真正優秀的喜劇電影到最後往往以悲劇收尾,那些故事中小人物經歷的愛情、親情不也正是現實中每個人都要經歷的。

正所謂喜到極致就是悲!


影視君z


一、什麼是悲劇性

作為審美類型的悲劇性,是同喜劇性相對應的,不同於一般意義上戲劇形式的悲劇,而是具有更加廣泛的意義。因此,我們這裡所說的悲劇性,不是指戲劇的一種類型,而是作為一種重要的審美類型,滲透到文學藝術的各個門類和領域。 那麼,究竟什麼是悲劇性呢? 魯迅先生曾有過著名的論斷:“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就是講,在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由於客觀社會原因或歷史的必然衝突,真、善、美、生命、愛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被損害或被毀滅,這個過程或結果使人們陷入劇烈的悲痛,但馬上又被正面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被驚心動魄的感人力量所震撼,因而由痛感轉化為快感,從而獲得一種特殊的審美感受,即悲劇性美感。

二、什麼是喜劇性

作為審美類型的喜劇性,是同悲劇性相對應的,不同於一般意義上戲劇形式的喜劇,而是具有更加廣泛的意義。如同前面所講到的悲劇性一樣,我們這裡所講的喜劇性,也不是指戲劇的一種類型,而是指一種重要的審美類型,這種喜劇性涉及文學藝術的許多門類和領域。 究竟什麼是喜劇性呢? 魯迅先生講過:“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這就是說,滑稽可笑的人物或事物披上了一件令人炫目的漂亮外衣,以此來掩蓋自己的庸俗或醜惡,而當這件漂亮的外衣被撕破或被剝去時,不僅暴露出自己的本質原形,而且當眾受到嘲弄、諷刺和否定。 從這個意義上講,喜劇性是一種突現了內容與形式、本質與現象之間的不協調或不和諧,給人以笑的審美類型。

通俗一點吧:

喜劇就是看的過程中你會發出咯咯的笑聲,使人心情瑜快,仍不住發笑的劇情,叫喜劇!

悲劇就是看到最後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比如紅樓們它就是一部具有諷刺意味的悲劇,在看的過程中隨著劇情難過,感傷,到最後有情人終不能眷屬的情人,瓊瑤阿姨除了還珠其它幾乎都是悲劇!


小小黑格子


你好悲喜劇電影其斯也很難理解,其實也很好理解,從風格來看,悲劇的風格嚴肅悲傷,結局悲慘,喜劇的風格輕鬆歡快,結局圓滿,兩項結合內容現實,劇中矛盾複雜,但有時也得到某種程度的能量

悲劇執意可笑性為外,在表現特徵的一種戲劇,一般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構思,詼諧的臺詞以及戲劇性的刻畫引人發出不同含義的笑,來嘲笑醜惡滑稽的現象,確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由於描寫的對象和手法差別一般,分為嘲諷喜劇言情許繼荒誕戲劇和瞳距等樣式,喜劇衝突的解決,一般比較歡快,往往以代表進步力量的主人公獲得勝利,或如願以償為結局

悲劇,一般認為主要表現主人公從事的事業,由於客觀條件限制,惡勢力的迫害及本身的過錯而導致失敗,甚至個毀滅,極其精神,卻在失敗和毀滅中獲得肯定,悲劇,就是在某個影視作品裡,男主角一般一般生活的窘迫,或者是沒有一個好的運氣到到結局之後還是,沒人獲得勝利

悲喜劇其實就是把悲劇和喜劇中演繹的特點融合起來,打造一個悲喜劇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