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拯救一個三觀扭曲的人?

陽光女孩31191554


精神病醫師曾告訴我,千萬千萬別太在意病人說的話,別深想他們告訴你的世界觀,否則你遲早會瘋的。”

這句話點透了一切,其實到底如何界定神經病,我不瞭解。天才與瘋子只有左右之差,正常人與神經病或許也只有一線之隔,在我看來,這個社會上存在著的那一類扭曲的人群,他們才是真正的神經病,而且治不好。所以,神經不正常有得救,三觀扭曲才是絕症。

對於有些精神病患者們,有些只是過分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罷了,何況他們的世界觀並不總是那麼糟糕,如同《永遠,永遠》裡的那位奶奶,我覺得她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幸福,所以不該去打擾她,只要靜靜的看護著她,便好。


安小迪聊情感


如何拯救一個三觀扭曲的人

我剛剛讀到一篇很好的文章,寫的就是人和人的界限問題,讀後很受啟發。

你的題目就是去拯救三觀扭曲的人。我覺得提法有問題。

如果這個人三觀已經扭曲,那他應該是一個成年人了,成年人的三觀已經扭曲。恐怕誰也難以去拯救他,即使是他的父母,也拯救不了他。而且拯救?誰能夠拯救誰呢?誰也拯救不了誰。

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世界觀,如果他是你的親人,你認為他的三觀不正,可以去影響他幫助他,而不是試圖去拯救他。

這樣你就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你還是做好自己的事兒為好,不要試圖去拯救別人,別人有別人的生活,你有你的生活。你的能力。只限於管好你自己的生活和你自己的事兒。

你要去拯救別人,就是把自己當作了上帝,而且越出了你和他之間的界限。

不知道這樣的看法對不對

我是寧老師,專注幼兒和青少年教育,歡迎關注我。


寧老師說


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觀就是一個人的思想,形成有多種原因,大體來自這三方面: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環境影響。一、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三至七歲。是孩子形成三觀的非常重要時期,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

二、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主要是獲取知識為主,但思想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好的教育會彌補孩子們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和缺陷。三、環境影響,也可以說是環境教育,好的環境會改變孩子們已有的惡習或不良的三觀雛形,相反,不良的環境會對孩子們的惡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昔日孟母三遷,說的就是改變環境對孩子影響的著名典故。

三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一個孩子的三觀,在完全沒有成熟時,尚可改造,如果一個成人的三觀要改變何其容易。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形成三觀的母體。世界上任何東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三觀扭曲人,最主要還是教育。樹立正確的“三觀”,首要的加強學習。文化知識、科技知識更是基礎。其次要加強修養。中國的傳統文化、美德要繼承與發揚。再次要明辨是非。要加強唯物辯證法的學習與理解,增強判斷力、敏銳性。

樹立正確的“三觀”,能夠正確的看待世界及所發生的一切,承認世界是美好、積極的、向上的。認為對阻礙歷史發展的事物是可以轉化的。也能使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戰勝任何困難。正確的人生觀在於樂觀看待事物,甚至你周邊所發生的一切。人的一生應該是奮鬥的一生,不斷提高與完善的自我修養。在不斷進取中獲得享受,正確的價值觀,使人能有明確的價值取向,支持什麼、反對什麼、容忍什麼,有明確的判斷標準與行為準則。能夠立場堅定、明辯是非。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使我擔當,不斷進取。國家、民族才有輝煌的未來,人的一生才會活出精彩。

總之,拯救一個三觀扭曲的人,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要想使其認真地自我改進,就要以健康積極的世界觀為標準,不斷檢視其的思想和行為,使其敢於承認錯誤和而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犧牲一些個人的利益,

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林又森


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觀分散來說幾乎涵蓋了人的方方面面。大體來說,人對世界、對人生、對價值的觀點,也是一個正態分佈的形式。

人至成人、至成熟才有一個相對穩定和完整的三觀,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從小到大的各種因素引起。要改變何其容易。

親身經驗,身邊的人,很重要的人,覺得他缺點無數,不求上進。曾多少夜晚,苦思冥想,軟的硬的,打感情牌,說勵志語,給建議出點子,有困難了盡心幫忙解決。可是他還是毫無改變,依然活在自己的舒適圈。

何況,你問得還是一個三觀扭曲的人。我想,如果不是讓你傷透腦筋、毫無辦法,你也不會有此一舉。

但積極的人生觀,事情雖然很難很難,但是,我們不該放棄,哪怕沒有改變,哪怕進步一點點。積極的價值觀,這個人值得你去拯救,這個拯救的過程讓你覺得有價值,否則你會更加不安。理性的世界觀,我覺得除了個人和身邊人的幫助,應該藉助一些相關的有權威的機構尋求幫助,或者尋求心理學專家的一些建議和分析,自己也可以讀一些這方面的心理書籍,讀懂他的內心讀懂他的思維方式行為表達,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心hll


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要想拯救一個人的三觀,那麼你要為他付出很多。

三觀一般是指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是被大多數人所認知的三觀,它們辯證統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為三觀的追求目標。

如果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扭曲的話,我建議像傳銷組織一樣對他進行一次洗腦。因為在傳銷組織裡的人的精神食糧是錢,他們把錢作為切入點,在適應的時間地點,他們對人進行洗腦,使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是錢。而錢恰恰是當今許多人一致的三觀。俗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萬萬不能。那麼如果一個人被進行像進入傳銷組織一樣的方式進行洗腦,那麼他的三觀有可能會糾正到普通人水平。然後我們就可以在這基礎上重塑三觀。

或者就是通過刺激他,人總有缺點,找到缺點,用適宜方式進行切入,改變他生活態度,改變他生活方式,改變他名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請專業人士才能施行。

還有就是使用中國古老傳統文化——算命。看看他未來怎麼樣,有沒有辦法補救。

最後就是人是感情動物,只要這個世界人情還有溫度,總能感染每一個人。我們要用感情去打動和改變一個人。這樣是最實在,最有效的方法。要想改變他三觀,就要看能為他付出多少。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你生活如意。


生之道活之理


三觀扭曲的人比誰都知道自己的三觀扭曲了,因為她需要的東西不在三觀內,而且是極度渴望的,寧願接受別人的非議。人活著誰不是一日成佛,一日成魔。誰都有自己的執著,誰都有自己必須要犯的錯,只有把錯的經歷一遍知道真的是錯的才能去把握正確的。別看他幹啦什麼,去關心他的心裡狀態,別總想著去拯救誰,慾望就是心裡的一把火,誰都撲不滅,只能自己燒完,你能講出來的道理也許人家一天在腦子裡過幾十遍,每一個人都要接受生活的考驗,你現在人家的角度上想過嗎?因為你絕對不會犯的錯誤,她一直在犯。那人家性格的優點你也得不到啊,人終其一生,只能成為自己,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卓別林說的這叫完美,能你能接受自己的一切缺點啦。你也就能接受別人啦。



幼讕


三觀既世間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觀都扭曲的人。應該人心裡有陰影的人。

人的生活環境,成長環境對一個人的三觀形成很重要。

有句俗話說得好:“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蒼蠅張廁所”所謂的守啥人學啥人。

那麼想拯救一個三觀扭曲的人,首先給他環境所接觸的人群換一下。古代孟母三易其臨,孟子有良好的成長環境,後來成為古代大思想家。

拯救三觀扭曲的人,要從小事做起,讓他接觸具有正能量的人,對人和事都要有一分為二的看法,明白無論什麼事都不能十分完美,要吸收好的,捨棄壞的,

培養世界觀要多經歷,出去看世間人好的風景,感受社會發展變化給他生活帶來的好處。

人生觀,要讓他明白人生存的意義,每人來到世間上都是有使命的,或是為國家,或是為家人付出自己的一生。

價值觀,要他明努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碌碌無為平庸的人,還是做一個有所作為,成為父母驕傲的人。


龍飄鳯舞


所謂的三觀很正,也就是時代主流的三觀,正如我們認為有穩定的收入和生孩子是正確的人生觀。那麼一個有生育能力的人選擇丁克,就是人生觀不正。例如舞蹈家為了保持自己的形體而選擇丁克,她的親人也會認為她人生觀不正,但是最終,隨著她在舞蹈界獲得的成就,“不正”的人生觀也會被大家忽略。

不同行業的成功者,往往需要的是不一樣的三觀,教師往往表現出來自己“三觀很正”。投行人士往往表現出來自己“價值觀不正”,犧牲了很多的舞蹈家往往被認為“人生觀不正”。所以站在普通人的位置上,不宜輕易認定他人“三觀不正”。

無論任何人都會認為自己三觀正確,三觀扭曲的人甚至為此會堅信主流的三觀是錯的,我的三觀非常正確。倘若一個人突然認為自己三觀錯誤,那麼他在發現之初必定非常悲觀和壓抑,反而會在一次次模仿正確的三觀未果之後一蹶不振。

教育是最能影響三觀的因素,但是每個人接受的學校教育相同,家庭教育大同小異,怎麼會有扭曲的三觀出現呢?三種情況,一是在學校被老師和同學特殊對待,二是在家中不能和家長平等相處,三是出現了特殊的人生經歷。此外這個人本性是否善良,為人是否務實,也是影響這些三觀扭曲程度的因素。

有些三觀扭曲的人或者固執,或者謊話連篇,或者以自己為中心,或者以傷害別人為樂趣,其實這幾類情況都源於一類原因:自尊心曾經被嚴重傷害過而且無法撫平;有的人好逸惡勞,這說明他易疲勞或者覺得自己做事的收入低於預期。各種三觀扭曲,其實都不是那麼那麼難以被包容。

我們能理解這些三觀扭曲的人,會善待他們,才有可能去改變他們。然而最多也只能改變他們做事的方法,不能改變他們的選擇。事實上,一個人做事的方法慢慢改變之後,他們的三觀會逐漸的軟化,出現一定的可塑性。如果他做出了一定的改變使自己的生活更舒服了,或者使心情更愉快了,這種改變就會堅持下來。

我堅信,每個人最初的心靈都是一樣的色彩,三觀扭曲的人只是心靈被塗上了難看的顏色,他也就變的看起來和別人不一樣了,然而,他的心靈並沒有變,他也還是他。

想幫三觀扭曲的人,就去想辦法先去改變外人對他的認知,再一點點改變他做事的方法,從而提升他的地位或生活質量。最後結果,他的三觀仍舊不正,但你的內心接受了他有所改變的三觀。


超極幻想


三觀,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三觀:既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那麼這個世界觀指的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對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的認識是什麼樣的,由此形成的一些思維模式來指導自己,這個範圍比較大,只要認為世界還好,就算正常!

人生觀指的是什麼?簡單說就是每個人由於生活的環境和階層而產生的認識,對人生所產生價值的意義和探尋

價值觀指的是什麼?就是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事物有價值目標,自己有價值的標準和準則!

一個人不會是三個觀念都扭曲,我們通常說的都是集中在了價值觀上面了,就是對現在金錢的追求已經偏離了主流價值觀甚至自己原本的價值觀,表現是什麼呢?不擇手段,低聲下氣,都是為了追求金錢或者滿足慾望,而改變了自己的價值觀或扭曲了價值觀:認為一切沒有錢搞不定的!

另外一個就是人生觀,這個通常表現在生活上,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沒有共同語言,你喜歡1,他可能喜歡3或者根本不喜歡數字,總的來說就是對牛彈琴!

所以,三觀扭曲,基本就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偏離,世界觀很少有扭曲的

那麼怎麼拯救呢?人生觀還好說,主要是因為生活環境和所處階層帶來的影響,所為“人靠衣服馬靠鞍”就是這個意思,可以通過,改變周圍環境和生活環境來逐步改變和影響,造不成太大困擾!

但是價值觀就不一樣了,本身是有價值的評判標準的,就是說大家公認1+1=2,但是他認為1+1=3,這種人是很難給他糾正過來的,因為他的標準就是那樣的,所以我們經常說“胡攪蠻纏”“強詞奪理”等等,碰到價值觀扭曲的人,只能通過你正確的來影響他,改變他,大家都給他1+1=2對號,1+1=3一個❌號,他就會知道,但是生活中,這個驗證要很長時間,需要時間來改變!

所以,最主要就是周圍環境和本身接觸他的人要有正確的三觀!通過周圍影響來改變!  官  專欄





大輝說2句


“拯救一個人的三觀”,坦白來講,比戰勝疫情還困難, 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三觀,顧名思義就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如果三觀不正,那麼很明顯,他對人生沒有正確的理解;更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如果是成年人,三觀不正的人很容易誤入歧途,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非常危險!

要拯救一個人的三觀,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

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觀不正的人,他肯定身邊也會有同樣三觀不正的狐朋狗友,那麼這個時候需要完全給他們劃清界限,同時多帶她出去走走,讓她認識社會中三觀很正的正能量的人,環境是改變人,效果最好的就是環境,通過不斷的潛移默化,它才能夠慢慢走上正確的道路,

二,如果對方願意看書,讀名著是一種捷徑,特別是世界名著。為什麼那些世界名著,可以在幾百年的跨度裡,為全世界幾十上百萬的人帶來營養,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經歷都是有限的,我們可以從作者的豐富的人生經歷中,去吸取到我們想要的營養。

比方說《簡愛》給我們愛情啟蒙;《罪與罰》讓人知道對錯;《活著》讓我們學會堅強;《平凡的世界》讓我們更加理解平凡;《呼嘯山莊》讓人遠離仇恨....或者是觀看這些名著拍成的影視作品 ,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三,尋求專業的機構,比方說心理諮詢師,如果三觀不正,那麼可能就會有一些心理的障礙或者疾病,那麼這個時候求助專業人員肯定有必要;如果是未成年,甚至於可以送去專門的特殊教育的學校, 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問題小青年,當兵幾年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這就是專業的力量和環境的功勞。

總體而言, 三觀不正, 不管是成年還是未成年, 要想得到拯救,都不能靠一兩個人的力量,而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以及一個更好的環境,否則難於上青天。

三觀不正,一定跟成長環境有關,所以還得從源頭抓起,加強青少年的素質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