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很傷心
我讀書喜歡依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純粹的讀,遇到喜歡的書,就會去儘可能把這個作家所有的作品都找來,細細品讀,直到自己完全熟悉這個作者的寫作風格才肯罷休。有人說不為了寫的讀不是真正的讀,我雖然讀完一本書,寫不出什麼深刻的東西,然而讀書卻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讓我內心沉靜安祥,這於我也便足夠了。已經畢業很多年了,依舊懷念大學讀書時候的快樂時光。什麼也不需要想,只是靜靜的閱讀就好,什麼時候還能回到那時的簡單純粹就好了。
無厘頭的姑娘
個人建議是先讀喜歡的書,按照自己的興趣點去讀書,培養看書的習慣。
- 在讀書上個人覺得這是培養習慣的過程,沒什麼可說教的,就講講我看書的過往。講講印象比較深的書籍。我是普通人,跟那些什麼從小就看大家著作的奇人比不了,我小時候就愛看故事書,印象最深的是看《格林童話》跟字典一樣厚。稍大點就看《魯濱孫漂流記》,《天天曆險記》之類的,小時候還喜歡看動畫片。到初中看書就特雜,漫畫也看,小說也看,影響最大的是看姜戎《狼圖騰》完全開啟新世界,尤其是對中國史。
- 到高中時期也沒時間看,那會身邊同學都愛看網文之類的,我也看但是沒花太多時間,因為看了幾本基本都是一樣的寫作套路,就疲了。那時正好宿舍的同學正好從家裡拿來幾本書,有幸看到季羨林老先生的《季羨林散文選集》。細膩,動人,樸而不素。而後是大學時期,有了充沛時間,除去打遊戲的時間,都在看書,《活著》《人生》《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等等也會喜歡看《鬼吹燈》之類的。還喜歡看專業性比較強的書籍。
- 從畢業至今要工作時間也不多看書不是很多,但還保持著習慣。《燦爛千陽》,《追風箏的人》《百年孤獨》《廢都》《黃金時代》還有最近看的《沉默的大多數》。這些都是好書,當然了還有些沒提到都值得去讀。所以說先讓自己喜歡讀書,接著好書就會找你。其實讀下來會發現本人沒看過四大名著,是的,一本都沒讀過,不是代表不好是我個人不感興趣而已。所以說看書要找到讓自己讀下去的點,而不是一味的逼迫自己去看所謂的好書,從而生出厭惡感。
讀書也沒,有些人說的神乎其神,什麼提升人格之類的。個人覺得讀書能使自己在社會亂流中更好的辯明自我。“不失自我,方得始終”。能有更多知識面去應對來臨的挑戰。
枕秋
這個時代,著書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商人可以寫書,學生可以寫書,農民也可以寫書……
我上高中的時候,同村同班的一個同學,對網絡小說愛不釋手,鬥破蒼穹,誅仙等等很厚的書,讀的津津有味,不能說是津津有味,應該說是沉迷。上學的時候看,放學的時候看,鎮上租書吧裡的網絡小說基本被他看了一遍。在村人家長眼裡,他是一個讀書非常刻苦的學生,但是成績卻一直不怎麼樣……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同學沉迷成功學,床頭放的都是成功學大師的書,自己跟著別人去搞安利,結果錢沒賺到,生活費倒是賠了不少…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是有些書真的算是書嗎?我們不得不對 書 的內涵做些討論。
印成冊的一定是書嗎?一般而言,書裡應該是有能讓我們獲取新知的媒介,它能讓我們越過空間和時間的阻隔和其作者進行思維層面的交流。你在讀它的時候,會有疑問,會有贊同,會進行自我思考,或學習作者,或嘲笑作者,讀完之後,會讓你對某一領域有深層次的認知。
但是那些網文和垃圾書呢,看的夠爽,但是沒啥營養,只會刺激你的多巴胺,讓你感覺讀了這個很快樂,像是肥皂劇一般,實際上實在浪費你的時間精力。
所以,讀好書和讀感興趣的書並沒有需要特別加以區分的。我們所需要區分的應該是哪些是書,哪些是印成冊的肥皂劇之流就行。
你喜歡這個類型,就讀這個類型的書。如果不是因為感興趣,誰會去寫書、讀書呢?你們說對吧。
有大招
讀書是一個人自身行為,就我平時讀書習慣的話,我喜歡的書都是好書。反過來,好書我不一定都喜歡。
讀書和交朋友一樣,講究情投意合,講究情感共鳴。讀後讓人舒服,讓人開心,讓人茅塞頓開,讓人廢寢忘食,這就是遇到知己了,讀到好書了。這好書也不一定是大家公認的好書,但肯定讓我有所收穫。
好書和朋友一樣,有時也會鬧彆扭,有時也會忽然發現這個朋友之前沒被發現的優點,對他又一種感覺。第一次讀一個感覺,感覺不錯,相別幾日後,又想來讀一次,依然如故,那這個朋友交定了,遇到現實中的朋友,也要順口誇他幾句,引薦一下。為認識這麼個朋友感到自豪。當然偶爾遇到心情不好時,或者思想跟以往發生變化時,那之前讀的書,交的朋友,也可能成為批判的對象。有一種被朋友騙的懊惱。當然,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跟哪本讀過的好書絕交過。
說到這,我記起曾經買過一本書,完全是被書名吸引的。看了幾頁,我是越看越生氣,越想越生氣,為自己的行為生氣,居然看這本書,居然還買這本書,對自己愚蠢的行為是又憤怒又後悔,真是花錢買侮辱。為此,我是把這個書的作者,在心裡詛咒謾罵了好幾遍。當然,書也就沒讀了,所以對於我來說,自然也不是好書了。
我經常讀的還是自己喜歡的書,好書如果自己不喜歡,其實也是讀不了的。我有好幾次讀《紅樓夢》都讀睡著了,覺得沉重。其他好書也都沒系統讀過。更熱衷於自己想自己的,偶爾遇到志同道合,就欣然讀個幾遍。所以,若是問我,我肯定選擇讀喜歡的書。
別去桃花
讀書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愛好,是一種精神。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內在,就決定著他的精神世界是不一樣的。也決定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選擇和選擇書的習慣。
首先,我覺得應該讀喜歡的書。自己喜歡的書,感興趣的書,是一種巨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會不斷推動一個人去讀書,去提升,並由此去拓展更多的喜歡。也就是說喜歡的書是圓心,以這個圓心去讀書,那麼你會得到更大的提升。所以應該先讀喜歡的書。
其次,我覺得應該學會選擇喜歡的書。喜歡的書有很多,你不可能都拿來去讀。那麼就要去甄選一些合適的書,先是適合自己,接著是對自己的成長有幫助,最後是通過各種途徑去幫助自己選擇,比如書的層次簡介,書的口碑影響等等。這樣基礎就有了。
再次,可以適當的功利性讀書。讀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喜歡的書。比如你喜歡體育,或者喜歡文學,喜或者歡歷史等等,那麼可以看這方面的書籍,注意在讀書中逐漸提升書籍的層次。
最後,讀喜歡的書能提升思想,推動個人的各種觀念的形成與提高。由此不斷拓展,書越讀越多,越讀越提高。
當然,讀好書和讀喜歡的書並不矛盾,當你把喜歡的書讀好了,你就會不自覺的讀好書,而且是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細,精深!
小獼猴桃子
這是個極好的問題,想必會困擾很多人,因為人們都是憑著興趣去讀書,一條路走到黑,不經意間放棄了全世界。
讀書目的是什麼
如果讀書目的是成為某個方面的專家,那就必須讀相關領域的好書,必須廣大精微,感不感興趣已經是其次了
如果只是陶冶情操,或者打發時間,那就只能讀感興趣的書,名篇鉅製多的是,恐怕也讀不進去。
讀好書改善格局
之所以是所謂的好書,那麼必有其思想性,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地方。比如,通篇讀幾遍《史記》,或者讀幾年《資本論》,或者讀幾年領袖文集,那格局視野幾年後,就非常人可比了。
讀感興趣的書提升內涵
感興趣才能讀進去,這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狀態。曾經風靡一時的瓊瑤言情小說,金庸古龍溫瑞安,都曾是我們的最愛。讀之,可以使我們在這些方面形成自己見解,感覺好像挺有內涵深度的。
當然,這都是對普通人而言。
鋤揚軒
我認為喜歡的書才是好書。“應該讀好書還是讀喜歡的書”這個問題不成立哦。一本書之所以是好書,是因為它符合人們的認知、好惡,為人所喜。個體是整個群體中的一份子,對於書的感受自然也符合這種規律。
一本好書總有辦法讓你喜歡。每個人口味不同,人文、科技、社科、小說等等門類都有人有興趣。不管是經人推薦還是自己拿起來,能夠讀下去還是因為其中有可以打動你的地方。
書好不好,常常是主觀的感受。讀書如吃飯,別人極力推崇的店、勸你吃一吃的菜,未必如你的意。一本書,也未必能帶給所有人好的感受。
我久聞《人間失格》的大名,早早就在心裡留了意。有一天去學校圖書館借書,我要借的書不遠處正好列著這本。再看,不止一本,一共有四個版本的《人間失格》,每個版本各有三本,不可謂不扎眼。足可見學校選書方對這本書有多喜歡。我於是借了一本回去讀。如今,如果要問我哪本書讀得令我痛苦,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人間失格》,如喝了冰水、如吃了冷飯,難以下嚥。我讀了不久就放下,再拿起再放下,最後終於還是沒讀完就還給圖書館了。那種讓我成天如烏雲壓頂的感受真的太可怕了。見過很多書評,推崇裡面的句子,“日日重複同樣的事,依循著與昨日無異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歡樂,自然也不會有很大的悲傷來訪。”“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 碰到棉花都會受傷, 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 趁著還沒有受傷, 我想就這樣趕快分道揚鑣, 我又放出了慣用的逗笑煙幕彈。”很多話在一些人讀來是悽美、是愁緒淡籠,但在我讀來越來越覺得是一個身處地獄的人不斷在你耳邊說“人間這樣,不如同去死吧”。曾經見過一些資料,有說到有人因讀尼采哲學而自殺,我甚是震驚,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等到自己有了類似的感受,才知道所言非虛。一本書如何,全在於個人感受。
讀書就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一項事情而已,不必鄭重以待,想讀書就拿起來,日子久了,見得多了,裝幀設計或文字插圖在自己這裡都能有個評判,書的好壞也都有了個人的見地。願大家都能在書的世界裡感覺不錯!
張晴柔
讀書其實是門技術活,你要以為,直接拿起書,開始一個漢字一個漢字的閱讀,就是讀書的話,那真的是太“低級”了。
讀書這件“小事”,看起來簡單,其實是大有學問。
讀書當然應該讀好書,但是好書未必是你喜歡讀的書,而你喜歡的書,未必是好書。
這句話看起來矛盾,其實是有內在聯繫的,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讀到的好書,也是自己喜歡的書。
這有時候不太容易辦到,下面根據我個人的讀書經驗,簡單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挑選“好書”和“喜歡的書”!
首先,大家應該有一個基本常識——書是讀不完的。
朱光潛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說道,書是讀不盡的,就算讀盡,也是沒有用的。
這告訴我們什麼?
告訴我們,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去做太多的事情,只能做出“取捨”。
讀書也是這樣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好書都讀完,朱光潛老先生逝世於1986年,而現在是2020年,這中間是中國高速發展的時期,文化市場也空前繁榮,書籍數量比老先生所在的年代,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
所以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可數的書籍是海量的,請放心,目前的書籍,你是永遠也讀不完的。
為什麼強調這樣一個常識?
因為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象——收藏好書!
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書單推薦,一生必讀書,全球十大經典,旅遊攻略,做菜的啥都有,很多人看見之後,眼睛直冒“綠光”,覺得這些書都是寶庫,自己有空一定要全部讀完,無論對自己的生活品質,或者是知識儲備,都有好處。
但是最近工作忙,或者要刷一部電視劇,或者我喜歡的遊戲比賽開始了,總之這些都是“要緊”的事,要先完成,至於讀書計劃,可以緩一緩,為啥?
因為我把書單的鏈接收藏起來了,點收藏,不心慌,有書單在,“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找不到好書了!
這種人不少吧,一年下來,書單收藏了幾百個,但是書一本沒讀,但是內心卻特別滿足,好像這幾百個書單,上千本好書都儲藏在自己“腦袋”中似得。
還有人喜歡買實體書,買完了也不讀,就那麼一直放著,最後30元一本書,幾塊錢一斤賣給了收廢品的。
問他為啥不讀,當初還要買,他說,當初感覺很不錯,非常想閱讀,但是看完封面,讀了幾頁,“內心滿足”“熱情消退”之後,就不想讀了。
但是下次,他還接著買,因為他太“好學了”,感覺自己“啥都缺”,應該讀這本補補“謀略”,這本講“情商”的也不錯,還有這個,教“說話”的,非常實用。
總之,啥也想讀,啥也想買,關鍵是隻買不讀,還覺得自己“擁有”了全部。
這種人非常多,為什麼會這樣?
就是因為沒有緊迫感,沒有時間觀念。
所以說:書非借來不能讀也。
2、有了“基本常識”之後,就知道,好書和喜歡的書,對自己有多重要了
好書蘊藏著人類的智慧結晶,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另外多讀書,可以讓你在很多方面受益,比如健康、升職、加薪、增加技能、開拓副業,成就輝煌人生。
你不讀書,不學習,沒關係,社會的“學費”可是很貴的。
所以不要以為讀書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當然,你要是沒啥追求,喜歡安安穩穩的上班,以後領退休金,自然沒必要強迫自己。
但是我覺得,在當前這個社會,競爭還是很激烈的,對大部分人說,沒有所謂的“鐵飯碗”,人生也充滿了各種風險和意外,所以多一些知識技能,還是有好處的。
甄選好書並非易事,雖然現在有很多推薦書單,甚至有很多“一生必讀”書單,但是你不能完全按照書單來讀。
書單只是一個參考,而且這上面的書未必全部適合你,就算全部適合你,你也要謹記——你不可能把所有好書都讀完。
所以時間有限,你必須在好書中,選擇自己喜歡,並且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
這個必須由自己來挑選,因為每個人的經歷、感悟、人生境界都是不同的,所以別人覺得很好的書,你未必覺得好。
以上說的讀書,都是偏向於學習類型的,讀書還有另外一種功能,就是娛樂。
比如看網絡小說,看一些神魔鬼怪的小說,就是為了打發時間,消遣娛樂,這肯定都是自己喜歡的書籍了。
當然,我建議,這類書籍還是少讀,並不是說完全排斥,畢竟,人不能總是活在緊巴巴的狀態中,有時候,也是要放鬆一下的。
但是,這種純娛樂的書籍,應該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你如果只讀這種“喜歡”的書籍,那麼你通過讀書,讓自己獲益,或者進步,或者收穫智慧,基本上很有限。
總結:
上面講了很多,我是傾向於多讀一點能讓自己“獲益”的書籍,比如健康方面的書籍,如果你學會其中“一些”的知識,或許會讓自己省很多“醫藥費”,最重要的是,“少受罪”,去醫院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然後少量讀一點娛樂類的書籍,調節一下生活壓力,是蠻不錯的一個方案。
但是,讀書畢竟是一個很“私人化”的事情,我就喜歡讀喜歡的書,就喜歡讀網絡小說,你能咋的,這是我的“自由”!
的確,畢竟是人來選擇書籍,不是書籍來選擇人,怎樣讀,怎樣搭配,怎樣分配時間,全靠個人主觀意識。
但是,最後仍然要提醒的是:就算是娛樂小說類的書籍,目前也是海量的,有的網絡小說動不動就500萬字以上,而且網絡小說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了,按照現在的小說儲備量,估計十輩子都讀不完。
當然網絡小說也有很多精品,屬於“必讀好書”,但是這部分的儲量也是很豐富,保守估計,這輩子讀不完了。
所以不管讀什麼類別的好書,都要時刻提醒自己,書是讀不完的,所以一定要精心選擇,慎之慎之!
太行山下小小強
個人認為,首先你得問自己為什麼讀書?如果你是為了提升專業技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獲得更多知識,那麼應該讀喜歡的書,讀貼近你生活的書。如果你是為了拓寬眼界,發現更多自己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或者想明白更多的道理,想探究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那就應該讀好書。
什麼是“好書”。
這是一個不太容易回答的問題,讀書如人飲水吃飯,各有所好。也許某一本書我讀來覺得受益匪淺,你讀來覺得味同嚼蠟,那麼這算不算是一本好書呢?所以我們應該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評論一本書的好壞,這樣才顯得有道理。
經過歷史檢驗的是“好書”
被千千萬萬讀者所推崇的,我認為就是好書,因為一本書,能讓大多數人從中看到點什麼,悟透點什麼是相當難得的一件事。
比如我們熟知的《四大名著》,流傳了這麼多年,並且被各大學者評論研究,那麼它一定是一本好書,相信不管是誰讀,都能有所收穫。
能帶給你啟發的是“好書”
不管是古典名著還是現代文學,不管是人盡皆知的大學問者,還是現在年青一代的作者,我覺得任何人的文字都有其價值和道理。
我不會排斥任何一個作者的文字,我相信他們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所以我也不排除任何一本書。
我經常讀到某本名不見經傳的書,讀過之後,也許其中只有一個觀點觸動了我,我仍然覺得這是一本好書。
所以不論是哪一本書,能帶給你收穫的就是一本好書。
不管是什麼書,你讀過才知道自己是否感興趣。
是吧?不管是名著還是專業書,你讀了才知道它的好壞。也許有人說那是一本好書,但是你讀完之後發現根本狗屁不通,甚至想口吐蓮花,那這對於你來說就不是一本好書。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讀古典文學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不感興趣。
之前我也這麼覺得,我想著它一定生澀難懂,毫無興趣可言。但是當我百無聊賴打開它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書中世界,這麼有趣!深深陷入不能自拔。如果我沒有打開它,可能到現在也還是覺得毫無興趣。
通過讀書培養一種興趣
如果你想學攝影,你可以讀關於攝像的書籍,或者為了給老婆做一頓好吃的去讀一讀烹飪類書籍。這都是一種培養興趣的過程,這些書算是一本好書嗎?當然算!
最後,我們其實不容易定義一本書的好壞優劣,但是我覺得,一本適合你的書,一定是好書,一本能帶給你啟發的書,一定是一本好書。
聞香書坊
讀書應該勞逸結合,一方面可以多讀一些經典的好書,一方面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所謂的好書是指有價值,有營養,有思想,能給人啟發和鼓勵的書,可以經受得住時間的洗禮和光陰的催殘的,這樣的書有比如論語、道德經、文學名著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是人類恆久的價值和榜樣,有助於我們培養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三觀。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民族,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和意義是無可限量的,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
二、所謂的好書和喜歡的書,在我看來這完全是一個偽命題,好書也可以是喜歡的書啊,喜歡的書也可以是好書呀!比如我喜歡的很大一部分書都是流傳了幾百年上千年的好書,比如易經、孫子兵法、史記、三國志、唐詩宋詞、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還有古希臘的神話和哲學,還有現代的一些暢銷書比如刻意練習、瘋傳、人類簡史、世界是平的等等。古典部分和現代部分二者都皆而有之。
三、喜歡的書有一部分是有營養的,有一部分是沒有營養或者營養價值極低的書,比如用來娛樂的小說,比如網絡連載,比如故事說,漫畫等等,這些就是沒什麼營養或者營養價值比較低,知識密度較小,讀這樣的書對人的品格、品質、和人格魅力並不會有太多的改善和提高,十年過去了,你還是那個你,不會有重大的出息和改變。
所以總結一下:讀書先從培養興趣入手,哪怕這是一本消遣的書,像零食一樣沒什麼營養,只是貪圖一時的口腹之快,這樣的書也可以看,先養成一個閱讀的興趣和愛好,慢慢再往有用的書做一個延伸和拓展,慢慢養成一個博覽群書的習慣,總之書選對了開卷有益,有百益無一害呀。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