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詩詞小常識(15):“言對”與“事對”

詩詞小常識(15):“言對”與“事對”

三、言對

言對即詞句上的對仗,它是相對於事對而言的。南朝•梁的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中說:“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言對只要求詞性和詞組結構相對仗,而不涉及歷史與現實的某些具體事物(類似用典),只是一般詞語的對仗。例如杜甫的五言律詩《春望》: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再如毛澤東的《七律•送瘟神》之二:

紅雨隨心翻做浪,

平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著意化為橋。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連五嶺銀鋤落,

平平仄仄平平仄,

地動三河鐵臂搖。

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些對仗形式,都屬於言對。

四、事對

即以歷史典故或現實中的事實所構成的對仗,是以事對事,而不能以事對空,或以空對事,更不能以空對空。它是相對於言對的一種對仗形式。古人作品中,頷、頸兩聯大多是一聯用言對,一聯用事對。請看杜甫的《蜀相》的頷聯:

映階碧草自春色,

仄平仄仄仄平仄,

隔葉黃鸝空好音。

仄仄平平平仄平。 ——言對

三顧頻繁天下計,

平仄平平平仄仄,

兩朝開濟老臣心。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事對

再看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

千尋鐵索沉江底,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片降帆出石頭。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事對

人事幾回傷往事,

平仄仄平平仄仄,

山形依舊枕寒流。

平平平仄仄平平。 ——言對

當然,也有頷、頸兩聯都用事對的,例如李商隱的

《安定城樓》:

賈生年少虛垂淚,

仄平平仄平平仄,

王粲春來更遠遊。

平仄平平仄仄平。

永憶江湖歸白髮,

仄仄平平平仄仄,

欲迴天地入扁舟。

仄平平仄仄平平。 ——全部事對

現在的詩詞作者的作品,大都以言對為主,這可能與少用或不用典故有關。如何使用言對與事對這兩種對仗形式,作者可根據需要自行安排,關鍵以能充分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為宜,無須做硬性的規定與強求。

以上給大家介紹的對仗,都是一般的對仗形式,也是我們寫作中常用的對仗形式。下節再給大家介紹幾種特殊的對仗形式。這幾種特殊的對仗形式雖然特殊,但在古人詩詞作品裡也經常出現,我們現在寫作舊體詩詞也經常能派上用場,因此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古人作品中一些特殊的對仗形式大多要求不是很嚴,對仗不是很工整,屬於寬對一類。當然,也有對得工整的。大家瞭解了這些,如果自己寫作時遇到此類情況,心裡也就有數了。


詩詞小常識(15):“言對”與“事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