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有人喜歡明朝?

國學童生


因為“有人”腦子比較秀逗。

不知從何時開始,作為我國曆史上一個普通王朝的明朝開始成為無比耀眼的明星朝代。那句“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名言如雷貫耳,只讓人感覺我大中華何德何能,竟然能產生這樣一個如此偉大的朝代,那簡直就是天佑中華,天賜洪福啊!

關於這樣的吹捧,連明朝皇帝都感覺不好意思了,畢竟作為路人甲,卻被捧成蔡徐坤,這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讓人只想罵人好嘛?

一直以來靜夜思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何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王朝,這樣一個曾被萬民唾棄的王朝,怎麼就突然成了香餑餑,成了所謂的偉大朝代呢?

應該說,那本曠世之作《明朝那些事兒》確實居功至偉,作為曾經的粉絲,靜夜史也曾對這本歷史啟蒙類讀物趨之若鶩。很大程度上講,正是因為酷愛此書,靜夜史也曾酷愛明朝,進而激起了對整個中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的酷愛。

但將對明朝的曲解歸咎於一本歷史讀物,就類似於食堂菜難吃卻怪罪於學生不會品嚐一樣,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思維。

《明朝那些事兒》再火,也沒有達到人手一本的程度,再加上即便讀過此書也不一定被說服一樣,一本書的取向無法決定廣大民眾的好惡。

也有人認為,是民國大師胡適掀起了對明朝的追捧,他曾告訴學生吳晗,研究歷史要從明朝著手,因為明朝是我國最典型的朝代。但問題是胡適雖偏愛明朝,但並未吹捧明朝。更重要的是這個民國大師在今天並沒有巨大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還沒有《明朝那些事兒》出名。

所以,明朝的過度包裝,一定另有其因。

靜夜史始終相信,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所謂的立場,無不是現代人的穿鑿附會,他們的借古喻今給了明朝更多的標籤。

比如很多人執著地認為明朝就是漢文明的偉大復興,畢竟元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在“崖山之後無華夏”的言論甚囂塵上的情況下,明朝就是偉光正,而它推翻的元朝就是小二黑。

一直以來,關於元朝的歷史地位始終眾說紛紜,雖然教科書早已蓋棺定論,但很多人仍舊將元朝認為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次亡國時期,理由無外乎今天的蒙古已經獨立,而俄羅斯等深受蒙古侵略的國家,從未承認蒙古統治時期歷史的一部分等。

關於這一點,靜夜史不置可否。但問題是蒙古帝國黃金家族的後裔在今天的內蒙古境內,而且歷史上的元朝也接受漢文明,尊崇漢法,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為維持中華文明不斷代而進行的湊數。

推崇明朝,第一個作用就是凸顯所謂的漢文明,從而否認元朝的歷史正統性,為否認整個中華文明做邪惡的鋪墊。

而除了否認中國的歷史,力捧明朝還能達到否認領土法理性的目的。

因為明朝之後是清朝,即又一個所謂的亡國時期,因此一定要堅持“明亡之後無中華”,在不承認清朝一系列屈辱歷史的同時,更全面否認清朝的歷史功績,包括開闢的廣闊疆土。

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朝在疆域擴張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奠定了現代中國領土的基本框架。

如果不承認清朝的疆域,只堅持明朝的兩京一十三省區域,則長城之外的所有土地都將失去法律依據,而這正是反華勢力和不懷好意的鄰國最願意看到的。

所以,作為某些人的工具,明朝也開始被不懷好意地“喜歡”。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除了這些聰明絕頂的壞人,在我們的身邊,的確有那麼一些人云亦云的腦殘,他們最大的能量,就是高唱所謂的“清粉”閻崇年總結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併成為名副其實的笑柄。

概括起來,因為某些不懷好意的人,加上不懷智商的人,明朝成為所有王朝的榜樣和標杆。雖然這個普通王朝固然有很多可取之處,但絕未達到被追捧的地步。

靜夜史相信:對明朝的評價,是檢驗一個人歷史素養的最好明鏡。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相信大家對明朝的感覺是複雜的,但是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一直在那裡從未變過。接下來,我和大家說說我對明朝的認識。

我對明朝的首次印像,是兒時我由媽媽和外公帶著去集市上玩兒。當時見到有人在賣“戲服”,邊上有好幾個村裡的老人在挑挑揀揀。有一個老頭還拿著一個帽子,似乎是有些嫌做工不好。

我好奇的對媽媽說:“這裡怎麼這麼多人買唱戲的衣服,他們平時可是不唱戲的呀,買這些衣服做什麼呢?”媽媽說:“那是給死人穿的衣服,是壽衣,不是唱戲的衣服,你沒看買的都是老年人嗎?”

我心裡仍有疑惑,問外公:“可是,這明明就是和唱戲的衣服一模一樣啊?”

外公說:“明朝時我們漢族人都穿這樣的衣服,後來清朝滅了明朝就不許我們再穿了,硬穿是要殺頭的,只有在戲臺上和死了才能穿。”

我聽了,覺得好深奧,“明朝”是什麼?“清朝”又是什麼?當時實在是搞不懂,就不去多想了。

上初中時,才從歷史課本上知道明朝和清朝的關係。當時和同學們都感覺明朝太窩囊了,不爭氣。

堂堂的大明,那麼大的疆域,那麼多人口,竟然讓一個人口那麼少的滿清給打了進來。讓人家又是剃髮又是易服,今天在這裡屠殺,明天在那裡屠殺。

那麼多讀書人毫無尊嚴拖著頭上的長辮子,跪在地上給人家做奴才。不願做奴才的讀書人個個窮困潦倒,奮起反抗的軍人個個不得志。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加,才知道明朝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恰恰相反,明朝與以往的朝代相比,是有很多建樹的,對外更是剛烈之極的。

明朝在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把雲貴高原真正的化為直轄的領土,而不再是以前的羈縻地區。雖然改土歸流使得西南地區的武裝反判數次爆發,明朝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這是值得的。從此西南地區不再是化外之地,而是和中原地區一樣的華夏領土。


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挑釁,明朝採取零容忍政策。明朝在北方修築長城,對蒙古多次用兵。對東北地區也同樣,以滿清的前身女真族為例。

成化年間,建州女真在長白山一帶為非作歹。明朝聯合朝鮮出兵五路討伐,對建州女真犁廷掃穴,誅殺匪徒無數。只有極少數歷盡九死一生才逃出生天,努爾哈赤的先祖就是其中的倖存者之一。如果明軍再狠一些,打仗再嚴密一些,就沒有後來的努爾哈赤了。

萬曆年間,努爾哈赤的崛起依賴於明朝的腐敗。努爾哈赤以金錢和人參皮毛等物賄賂明朝官員,才使朝廷對他的勢力發展毫無察覺。

後來努爾哈赤羽翼豐滿,舉旗反判時。萬曆皇帝覺察到不妙,派出大軍征討時為時已晚,已經腐敗的明軍無法撲滅努爾哈赤了。此後明朝不顧財政危機,一直竭盡所能征討努爾哈赤,但是都沒有成功。

屋漏偏逢連夜雨,已經腐敗的明朝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饑民起義遍地開花。在內外危機的雙重作用下,內部又四分五裂,於是明朝這個巨人轟然倒地。

明末的悲劇能怪誰呢?只能怪我們自己出了問題。如果明朝不是處在腐敗沒落的週期,內部又不團結,區區的滿清是打不進來的。(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絡。)


德全不畏


好比一個人來說,最吸引別人的,就是這個人身上的氣質。

我在小時候挺喜歡看電視劇,管他清,明,唐,漢,歷史劇都看,但是到了高中以後,比較喜歡歷史,也好在網上查資料,,看到了明朝的資料,還有,當時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慢慢的,就喜歡上了明朝,他的天子守國門,他的君王死社稷,他的皇帝被俘不談判不妥協,他的大臣不自稱奴才,他的臣子敢跟皇帝爭道理,他的時代中孕育出來的心學,他的一切一切。我被他深深的吸引了。我愛大明。


厲害不厲害丶


我承認,我喜歡明朝歷史是從看《明朝那些事》開始的。

 

以前對於明朝的歷史更多的認知就停留在朱元璋,錦衣衛,大太監上。看完書才知道,原來明朝的歷史如此的豐富多彩。

 

“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幾句描寫明朝我認為還是很貼切的,從朱重八革命開始到崇禎自縊在煤山,帝國經歷了276年,這段歷史有著很多黑暗的一面,但也有著無數先進的一面,這也正是歷史有趣的地方。

 

蒙元暴政下中華大地民不聊生,明朝的一大功績就是終於結束了暴元的統治,並且在經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堅強的抵抗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我一直認為明朝是很尚武的,漢人騎兵自古對戰遊牧民族的騎兵都是敗多勝少,明朝從開始到結束,一直保存著強大的戰鬥力,可以和征服世界的蒙古騎兵對砍,可以和世界第一的八旗騎兵死磕,中途還幹過倭寇,教訓過安南(今越南),自費去朝鮮趕走日本侵略者,滅國葡萄牙的艦隊……………..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________________明神宗朱翊鈞

 

而且在隆慶年間開放互市,結束了長達百年的明蒙戰爭,無數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在自己的土地生生不息,這是明朝的一大功績。



夜空中最浪的星



喜歡明朝的人大有人在,我就是其中之一。為什麼喜歡呢?有以下幾點:

1.大明朝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明朝是建立在“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基礎上的,開國的正當性無人能比,所以史家說明朝得國最正。當年趕跑蒙古人時的揚眉吐氣的感覺,現在設想一下都很開心,“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多牛逼的開場。

2.明朝的內閣制具有很強的先進性。

內閣制是解決皇權與相權無法調和的矛盾的一種變通,圍繞內閣制,發生了許多故事,其政治運作權力制衡的模式頗有現代政治文明的氣派,具有很強的研究價值。



3.明朝皇帝個性鮮明。

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每一個皇帝都有個性,明太祖是神是人又是鬼,他的創業史具有傳奇性,他的反貪史殘酷異常;建文帝想建立文景之治,削藩失敗,生死成謎;朱棣以八百親兵起家奪得皇位,遷都北京,五掃漠北,七下西洋,等等,故事精彩絕倫;仁宣之治給了我們美好的願景,漢王朱高煦的叛亂也是精彩的故事;明英宗土木堡之變,明代宗朱祁鈺廢立太子,奪門之變,真是好戲連臺。

明憲宗朱見深和萬貴妃的愛情,至今讓人欽佩不已;明孝宗朱祐樘只有一個老婆之謎;明武宗自封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明世宗嘉靖大禮儀之爭、壬寅宮變,嚴嵩父子專權,海瑞上疏,都是好故事;明穆宗朱載垕垂拱而治,高拱、張居正等鬥爭,都是好題材;張居正改革、國本之爭、萬曆皇帝怠政、萬曆三大徵都是津津有味的故事;天啟皇帝不只是會做木匠;崇禎帝攘外安內,景山上吊,都可歌可泣。總之,明朝的故事不缺精彩。



4.大明朝的個性。

明朝堅決維護漢人的地位和尊嚴,不和親、不納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把明朝比作人的話,明朝就是頂天立地的漢子,死也要死的剛烈。明朝的民族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5.明朝的藩王也是豐富的題材。

喜歡瞭解這一方面歷史的朋友相當多,明朝的藩王從明初威震一方逐漸淪為手無縛雞之力的土財主,期間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6.明朝的文化絢麗多姿。

明朝的小說達到一個高峰,《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三言兩拍》等等,都是巔峰之作,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7.明朝的落幕具有很強的悲劇性。

明朝從少數民族人手裡奪回漢人江山,結果事實上又亡於少數民族。崇禎帝是以自殺的方式殉國的,33歲的崇禎帝嚥氣的時候就是明朝滅亡的時候。雖然逼死崇禎帝的是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但是,李自成堅持了一年就死了,明朝的江山社稷被清朝繼承。這樣的悲劇,引發了漢人無窮哀思。


可以說,明朝對我們的影響相當大,我們骨子裡還有明朝的影子,不能不承認,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坐看東南了


明朝有很多地方讓我們很佩服!我從四個方面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不足之處望海涵!



1.明朝的政策十分開明和完善。通常政治好壞有兩個標準:

政策得民心方能上下同欲

法紀很嚴明方能令行禁止。



出身低微的乞丐皇帝從小受盡民間苦難,建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措施:

A經過紅巾軍起義和大大小小的一系列戰爭,人口銳減百姓生活困難。朱元璋對農民收取很少的農業稅,設立裡甲制度規範了勞役徵稅,很好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



B大規模的懲治貪官汙吏毫不手軟。由於農業稅很少國家財政緊張,官員工資低升官發財的夢很難實現。他們用各種手段貪汙受賄勾結商人進行海上走私。窮苦出身的朱元璋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疾,他設立了錦衣衛監察百官言行,前前後後處理了藍玉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恆案。百官對他又敬又恨做起官來小心翼翼,百姓拍手稱快!



C民間的法令很完善。百姓可以把不法的官員扭送進京交由京官審理。延用唐朝的冷漠罪,如果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旁觀者不管不顧就要抓起來問罪教育,看到火災不報官或不救火治罪。百姓之間很融洽,整一個和諧社會啊!



2.明朝的軍事實力強盛,完善的軍制培養了一大批著名的將軍,從明初到到明末軍事人才源源不斷。



朱元璋時期的藍玉、徐達、常遇春等

朱棣時期的姚廣孝、徐祖輝、張玉、朱能等

連最史書上描寫最差勁皇帝明武宗時期的王陽明、于謙,明朝中後期還有戚繼光、胡宗憲。

就連末代皇帝崇禎時期還有的袁崇煥、民族英雄鄭成功等等,從來沒出現三國時期諸葛亮當政時“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情況。

3.明朝的經濟也很發達。你想想如果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鄭和下西洋七次。



超強的艦船數量龐大的軍隊,人吃馬喂花費巨大。而當時國內安定,把元朝殘餘牢牢封鎖到山海關之外!真正的海上絲綢之路那時就開始了!!



4.明朝的文化有了很大程度的進步。很多人說文字獄是明朝朱元璋發起的,您想想如果連上書進諫中帶“尚”都捕風捉影,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麻子臉朱元璋圖像了。大腳皇后的稱呼也不會流傳下來,因為嘲諷之人全被皇帝殺光了。


寬鬆的文化科技政策,使四大名著三部出自明朝,科技成果也不少。

南京還有神機營遺址,當時專門用來研發科技用於軍用和民用。戚繼光抗倭時期用的武器



還有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他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作品。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王夫之提出的“經世致用”這些偉大思想成為中華文化中經典被後世人銘記用於反省,為中華之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簡單生活快樂不斷


個人看法:現在很多人因為民族意識復甦而有越來越強烈的大漢族主義傾向,因為當下對少數民族有很多優惠政策讓很多漢族人感到不公平。平時生活中的不容易又讓很多人認為都是因為清朝閉關鎖國導致列強入侵中國落後。而明朝有幾次對外戰爭的勝利讓這些人認為大明遠勝於大清,要是明朝延續也許中國早就是發達國家了,他們就會有吃不完的飯,花不完的錢等等。而清朝就成了他們眼中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其實我發現很多明粉並不瞭解明朝,僅僅知道幾個事例,對於明朝為什麼滅亡也是隻看到的小冰河期和農民起義,讓清朝摘了桃子。人云亦云,完全不考慮明朝中後期因為政府的腐敗已經沒有了對國家的組織能力,假如把明末置換到清末的20世紀初,這樣的腐爛政府又能比清朝好到哪裡去?只不過是當時西方列強還沒有完全崛起,技術也達不到大規模入侵遠東,明朝是幸運了一把。以身殉國的崇禎也只是個例,後面的弘光永曆怎麼到處逃跑。說白了就是這些人因為生活中的不順找清朝當出氣口,又人云亦云。但請不要忘了中國不只是漢族人的國家,現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中國人!不能全以現代的眼光衡量古人,但也別全然把古人的想法當作今天的行事標杆。


環球人文地理


理由很多,下面一條條的說。

1、明粉中基本都是漢人,而明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人大一統的王朝,在與清朝外族政權的對比之後,當然受到鍾愛。

2、大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而清朝把近代中國拖入歷史的深淵,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成了他的家常便飯,慈禧還厚顏無恥的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跪舔姿態,躍然紙上!正是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明朝的優點得到放大!

3、明朝時期,火炮的生產使用技術是世界一流,清末時期用的還是明朝的火器。明朝把西班牙和葡萄牙海軍打得一敗塗地,清朝被歐美日本海軍打得一敗塗地。

4、明朝在科技文化上也有很多建樹,宋應星的《天工物》,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吳敬撰《九章算法比類大全》,這都說明朝在科技領域的進步。醫學方面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思想方面有王陰陽的心學!

5、在外交方面明朝有鄭和下西洋讓中國在國際上大放異彩!清朝有李鴻章到處簽訂不平等條約。


用戶6086449231


還有很多人喜歡唐朝啊,全世界都有唐人街。也有很多人喜歡漢朝啊,確定了我們的民族主體。

其實喜歡明朝的真是很少。只不過聲音大,就像嬰兒一樣。明朝許多東西一直飽受爭議,優點跟缺點都特別突出。

優點是趕跑了蒙古人,恢復中華,揚眉吐氣。這是喜歡最多的原因之一了。剩下的不和親賠款什麼的表現出了很大的骨氣。

缺點就是剝削、高利貸,天災人禍多。官府與人民階級矛盾激化嚴重還不解決。變著法奴役百姓。在災情慘重的年代還加稅。直接就是把老百姓當狗一樣。而同期江西南京等朝廷高管出身地老百姓卻高人一等,宛如世外桃源。

所以為什麼南方還能抵抗個十幾年,北方直接撂挑子。這是喜歡明朝與不喜歡明朝的人的重要分歧點。


智慧的禮物



喜歡大明就是在欣賞氣節所在吧,爭取千古的文天祥,誓死以明志,而大明倒下了,不單單是一個朝代的更迭,而是一箇中原民族氣節在這場戰爭中的消亡,從盧象升、崇禎帝到史可法、南明弘光帝,一個名臣、皇帝到黎明百姓為了自己的家園和心中不畏外敵之勇氣,誰不為之感嘆緬懷?就如崖山十萬軍民跳海赴國難,陸秀夫及幼帝殉國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一樣。我們緬懷的不是一個朝代所帶來的什麼盛世、領土的物質事物,而是那種精神的振奮。

想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那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從北向南一掃中原民族之恥,收復燕雲十六州,使漢民族從新得到修養生息,再到永樂大帝朱棣的五掃北元,鄭和下西洋,萬國來朝之壯舉,千古留名於少保,粉身醉骨皆不怕,但只留清白在人間的英雄氣節。沈璉、楊繼盛為了那一口正氣悲壯赴死,或徐階、高拱、張居正在帝國昔日的光輝憑一己之力再造盛況。亦有萬曆朝鮮戰爭中我大明將士,在排除萬難的情況下,留下了“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佳話,使東島三百年不敢與華夏動武。再到帝國落日,崇禎皇帝殉國於煤山的壯烈。我們可以一無雖有,甚至身家性命也可丟掉,只是為了那一口誓不妥協,永不低頭的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