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尼采,一個特立獨行的天才

尼采,一個特立獨行的天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之一,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人性的,太人性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樂觀的智慧》、《善惡的彼岸》等。

尼采是有史以來被人們談論最多的哲學家之一,他被人們熟知首先是因為他那不尋常的命運。他早年喪父,遭受過失戀的打擊,病痛又折磨他一生直至精神分裂,過早地離開人世。

尼采,一個特立獨行的天才

尼采同時又是最多被誤解的哲學家之一。由於觀點和立場不同,人們對他譭譽不一,對他的思想作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不僅如此,尼采的思想由於採取獨特、強勁、充滿隱喻和矛盾,甚至是“瘋癲”的獨白形式,還常常遭到誤解,以致有人說,尼采的生平和著作受到了近代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最嚴重的曲解。

對此,尼采是坦然的,他在《瞧,這個人》中說:“今天沒有人聽從我,沒有人知道如何接受我提出的東西,這個事實不但可以理解,也是非常適當的。”而且,他自信地喊出:“屬於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有些人是出生太早了。”

這讓我們覺得尼采真是個自大狂,但他的預言沒有錯,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的生存哲學和主張,不僅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的西方思想文化影響極深,而且也強烈地影響或改變了許多名人的思想及生活。魯迅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精髓是“鼓勵人類日漸向上”,同時也讓行走在今天物質文明欣欣向榮的凡人,深深震撼。

尼采早在他的第一部學術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就已開始對現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現代社會里,儘管物質財富日益增多,可是人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機械模式壓抑人的個性,使人們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創造文化的衝動,現代文化如此頹廢,這是現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縮。

尼采,一個特立獨行的天才

尼采的思想具有一種無比強大的衝擊力,打破了我們衰弱的神經,帶給我們衝擊與新生。他向世人發出了“上帝已死”的呼聲,宣稱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必須徹底摧毀,提出重新評估一切價值體系,主張以人自身作為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基礎。尼采提出了“超人”英雄主義的哲學人生觀,不做沒有個性、沒有創見、沒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張揚自己的個性,最大限度發揮個人的潛能意志,去開發創新人生。

尼采最常用的詞之一就是“勇敢”,他的第一條戒律也許就是“勇敢地成為你自己”。他在《瞧,這個人》中寫道:“現在,我要命令你們丟開我去尋找你們自己;只有當你們都排拒我時,我才會回到你們中來。”是的,勇敢做自己,我們才能以最舒服最自然的姿勢享受生命!

他一生都在為苦苦折磨他的生命意義問題尋求一個答案,叔本華全盤否定人生,他卻竭力借藝術肯定人生。他的生命的衝動、意志的力量,讓無數人徹夜難眠。

比如,尼采十分推崇卡爾德隆的一句話:

人所犯最大的罪,

就是他出生在世。

正如他在《快樂的科學》第二卷第七十三條《神聖的殘酷》裡寫的故事:

一個男人抱著剛出生的嬰兒去見聖者,他問:“我該怎麼辦呀?這孩子痛苦、畸形、半死不活。”

聖者厲聲答:“快點弄死他,然後你抱著他,抱三天三夜,這樣你就會記住,不要在不該要孩子的情況下要孩子!”

很多人都指責聖者殘忍,聖者說:“讓嬰兒活下去,經受一生的痛苦,不是更殘忍嗎?”

尼采,一個特立獨行的天才

相信看這個故事的人,都會揪心的疼,甚至落淚,卻又會產生令人心驚的共鳴。

無疑,尼采的快樂是殘酷的,他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看這世間,靈魂卻永遠無法脫離肉體,註定在世間遭受苦難。而這痛苦的體驗,卻閃耀著美麗的光輝,成了他生命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他也因此顯得更加真實。

尼采說:“我需要孤獨,也就是說,我需要恢復我的本來面目回到我自己,呼吸自由、清新而令人興奮的空氣……”

尼采是一個孤獨寂寞的先哲,一個在冷酷的銀河裡閃爍的星星。天才總是孤獨的、智慧的,尼采的感悟裡充滿了痛苦的體驗,但正如浩瀚宇宙中飛逝的流星一樣。從他的著作中,我們在黑暗的天空看到了生命的光芒,也讀到了探索人生、探索生命的智慧和勇氣!

在很多人看來,尼采的哲學玄奧難懂,枯燥乏味,然而這卻是大多數人對他作品的誤讀。英國思想家羅素曾說過:尼采是一位偉大的文學藝術家,他的著作看起來更像是詩體散文而不是哲學。他創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態迥異的奇特哲學,展示了自己的哲學思想。

尼采,一個特立獨行的天才

當代著名哲學家、學者、作家周國平說:“我主要是把尼采當作一位人生哲學家看待的。讀他的著作,最使我震撼的是他面對人生難題的無比真誠的態度。與尼采相遇,我的最大收穫之一是找回了人性的語言。”

尼采是一個天才,一個在人類哲學史、美學史上恣意表演的天才。

的確,他是那麼特立獨行,卻一直在我們身邊,不曾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