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臨渭公安阻擊疫情動態二四八】向“疫”而行 不勝不歸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日夜堅守在高牆電網之中,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築起最堅實的防線。面對“特殊”人群,他們憑著對警徽的忠誠和對信仰的執著,用奉獻和擔當守護等待救贖的靈魂。強療中心的監管民警呂志民、王優學、何春、楊小民,他們都已是知天命的年紀,65後的他們,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毫不畏懼,積極參戰,爭當表率,積極投身戰“疫”一線,不後退一步,彰顯了新時代人民警察的錚錚鐵骨和無畏擔當,凝聚起監管民警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精神力量。  

【臨渭公安阻擊疫情動態二四八】向“疫”而行 不勝不歸

“我年齡最長,得給戰友們做表率!”  

【臨渭公安阻擊疫情動態二四八】向“疫”而行 不勝不歸

他是領導眼中恪盡職守、任勞任怨的好表率,也是戰友眼中一絲不苟、踏實奉獻的好搭檔,更是在押病員眼中嚴肅認真、熱心關愛的好民警,在伙食採購、安全檢查、病區防疫一線,總能看到他樂此不疲的忙碌身影。自1月31日起,強療中心迅速貫徹上級部署要求,啟動戰時全封閉勤務機制。非常時期,監管民警把“小家”放在身後,把“大家”扛在肩上,毅然逆風而行,封閉駐勤在高牆鐵網內,築起監所防疫的銅牆鐵壁。  

58歲的呂志民是強療中心年齡最大的在職民警,大家親切的尊稱他為“呂哥”。從警38年來,他的高標準、嚴要求、不懈怠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民警,成為了年輕民警心中的好榜樣和知心前輩。在剩餘的從警生涯裡,他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像以前一樣,站好每一班崗。他說,這是他的責任。  

38年的從警生涯,可謂本領過硬、作風紮實。2013年,呂志民調入看守所擔任巡控民警,之後便一直紮根公安監管一線,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加強後勤保障,確保米油麵、肉類、蔬菜等飲食供給,最大限度提高工作人員吃住標準,改善在押病員伙食供應,提高在押病員身體抵抗力。大家都說,“呂哥”每天上上下下的照應,腰都累彎了。連軸轉、全封閉駐所“閉關”的勤務模式對全體民警都是一個挑戰。負責人楊海民考慮到呂志民年齡較長,去年剛做過搭橋手術,血壓一直居高不下,便和他商議讓他做後方支援,呂志民卻主動請纓:“黨和國家這個時候需要我,如今我32年黨齡了,38年警齡了,我年齡最長,得給戰友們做表率,這個時期咱們得並肩作戰!”  

“彆著急,我去看看!”

【臨渭公安阻擊疫情動態二四八】向“疫”而行 不勝不歸

  新冠肺炎病毒無孔不入,想把防疫做到百分之百,使得本來就繁雜的收治工作任務更重了,56歲的王優學忙得不可開交。戰友們都說,封閉駐勤以後,“王哥”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彆著急,我去看看!”王優學負責嚴把入口關,加強外來人員管理,對所有進入中心人員嚴格落實測量體溫、佩戴口罩、洗手消毒等防控措施,配合巡控對病室內進行消毒殺菌,做好病區、辦公區消毒防疫措施。“保護在押病員健康的壓力比較大。我們是在押病員和疫情之間的一道屏障。所以,必須嚴格做好衛生防護。特殊時期每天衛生消毒要佔用很多精力,這一點是硬性要求,必須執行好。”王優學對正準備進行消毒的值班護士說。  

由於駐中心執勤時間緊急,王優學常年服用的高血壓、糖尿病等藥物都未能來得及購買捎帶,他只好打電話讓老伴去醫院取藥後連同換洗衣物,急匆匆的給送到了強療中心。就這樣,與老伴匆匆道別,他便義無反顧地返回到單位,積極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鬥中!  

安全是監管工作的生命線,監管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雖然監管工作內容單一,但安全責任事關重大,無論大事小情,王優學總是事無鉅細帶頭落實,他把病區當戰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好每一個細節,確保在押病員的絕對安全。  

“老驥伏櫪,他最牽掛的就是工作” 

【臨渭公安阻擊疫情動態二四八】向“疫”而行 不勝不歸

 在25年的監管工作歷程中,56歲的何春從沒有耽誤過一個班, “何哥”對待他人很是大方,對待自己卻很是苛刻,這讓家人有時很不理解。駐中心執勤期間,老伴打電話來說,家裡下水道堵了,老是往上冒水,客廳都快被汙水淹沒了,疫情期間又找不到人上門維修,想讓他回家給修一修。何春義正言辭地告訴老伴,駐勤期間任何人都不能出中心,這是紀律,讓她自行想辦法。吃了閉門羹的警嫂想到一個女人要面對這麼棘手的問題,感到十分委屈。後來,“何哥”和同事談起這事,說道:“紀律就是紀律,必須服從。尤其在這個特殊時期更要堅決執行,等執勤結束後再回家好好哄哄她吧,她也不容易。”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公安監管戰線的一員,何春深諳這個道理。自己從事監管工作多年,面臨的疫情形勢,中心面臨的安全壓力可想而知。在做好監所安全管理、疫情防控之餘,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打開手機微信,和老伴、兩個孫子進行隔空的陪伴。工作繁忙的他很焦慮,強裝著輕鬆與孫子聊天,逗小孫子開心。老伴寬慰他說:“不用擔心家裡,你安心值班”。  

長期的堅守、勞累與執著奉獻,使何春身患高血壓、胃潰瘍等多種疾病。瞭解何春性格的人,都知道老何大哥性格開朗、和善樂觀,整天笑呵呵的。他常說,“笑一笑十年少”,舒暢的笑容可以放鬆身心,正視困難,緩解壓力。在高牆院內,何春金用他向陽而生的笑臉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戰友。   

“獻身警營,榮耀一生” 

【臨渭公安阻擊疫情動態二四八】向“疫”而行 不勝不歸

 每天,57歲的楊小民都邁著沉穩的腳步穿梭在二病區的的管教崗位上,他時不時鼓勵年輕同志:要積極向上、踏實進取,向堅強和正直看齊,多做有利於團結的事,努力把奉獻當成一種習慣!中心二病區關押著20多名在押病員,每天測體溫、談心談話、詢問病情、調解矛盾,監所安全壓力巨大,楊小民卻絲毫沒有放鬆警惕,不抱怨一句,心中只有“忠誠、奉獻”,全力保證監所安全。  

“我幹了一輩子公安,穿了一輩子警服,眼看就要退休了,警服穿一天我就要幹好一天,對得起組織這些年來對咱的培養,對得起老百姓對咱的信任,對得起自己這麼多年的執著追求。獻身警營,榮耀一生!”楊小民動情的說。“獻身警營,榮耀一生”,道出了一名在公安戰線上奮鬥了33年的老民警的家國情懷。疫情當前,平凡如我,但決不後退,誓用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將疫情拒之於高牆之外。

他們說:“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立功勳”。看好公安機關的“後院”,做好這後方倉庫的“保管員”,用自己的付出堅決打贏監所“戰疫”阻擊戰,全力確保監所秩序絕對安全,這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只是自身的職責所在。因為自己是胸戴黨徽的共產黨員,是頭頂警徽的人民警察。    

在高牆內的防疫戰場上,監管民警的陣地,是孤寂冰冷的鐵窗,是長長的病區通道,是深夜燈火通明的監控室。幾十年從警路,沒有留下多少蕩氣迴腸的故事,有的只是數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付出,他們用平凡鑄就著忠誠,用擔當成就事業,以頑強意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全身心投入監管疫情防控工作,在令人恐懼而又充滿神秘的高牆內彰顯著急流險灘蕩輕舸的英雄氣概。他們和戰友們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衝鋒在前,向“疫”而行,不勝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