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前一階段,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蔓延,武漢市各個醫院,尤其是收治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中,普遍出現供氧不足的情況。一些醫院不得不緊急調配氧氣鋼瓶,來保證重症患者對氧氣的需求。
現在,各個定點醫院的氧氣供應情況怎麼樣了?能不能滿足救治重症患者的需求?當地,氧氣生產運輸又如何保障?昨天(27日),記者前往多家醫院及氧氣生產、運輸企業,瞭解這些“救命氧”的生產和供應情況。
從2月11日起,武漢市第一醫院在短短4天的時間裡,收治了近千名新冠肺炎患者,武漢市第一醫院總務處主任黃海告訴記者,由於氧氣需求量與醫院內救治患者的情況息息相關,如果危重症病人增多,氧氣需求量就必然加大,數值始終處於變化之中,為了確保氧氣供應,總務處工作人員每天都要“算算數”。黃海說:“我們每天關注危重症病人有多少、插管的病人有多少,用的呼吸機有多少,這決定氧氣的使用量,我們才能計算一個小時能用多少氧量、一個罐能用多長時間、氧罐在路上需要多長時間來,這樣才能保證不掉壓、不掉氧。我們現在的氧氣供應量已經是以前供應量的5倍了,這個壓力是比較大的。”
而這也是在當時那個階段,很多定點醫院面臨的普遍問題。武漢市漢口醫院副院長袁法生說:“因為當初我們是按照綜合醫院設計的氧氣管徑,整個容量是夠的,病人的吸氧量沒有這麼高的要求。新冠肺炎患者來了以後,大部分都是需要吸氧的,當時整個氧氣管徑達不到流量的標準,的確面臨著現實問題。”
袁法生說,問題暴露了之後,在市裡的統一協調下,武漢鋼鐵集團等多方幫助,進一步尋找解決辦法。
武鋼有限氣體公司是專門生產包括醫用氧氣在內的企業,公司黨委書記陳洪說,早在1月20日,武漢市內多家醫院醫用氧氣告急的時候,公司就成立了醫用氧產保供應急指揮組,努力保證“救命氧”。
1月29日,武鋼集團派出氣體公司、武鋼中冶氣體事業部的員工前往金銀潭醫院進行中心供氧系統的改造。陳洪表示:“當時金銀潭醫院是700多張病床,每個床位都要用氧,急危重的病人可能要用呼吸機。呼吸機對用氧壓力有要求,要在0.45兆帕以上。當時我們去看的時候,壓力就不夠,它的汽化器已經完全結冰,調閥組也已經嚴重結霜。當時就跟設計院一起商量,把方案也定下來了。2月2日凌晨2點多,就把整個系統的壓力提高到1.0兆帕這個水平了。”
此後,武鋼集團先後為火神山、雷神山、天佑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武漢市第九醫院等10家醫院進行供氧系統建設改造。
那些不具備中心供氧系統建設或改造條件的醫院,該怎麼辦呢?生產醫用氧氣的武鋼有限氣體公司,將液態氧的產能由日常的不足70立方米,提高到最峰值的200立方米。從1月1日至2月25日,氣體公司累計為武漢定點醫院供應氣態氧227萬立方米。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運輸任務,是由武鋼中冶氣體事業部承擔的。武鋼中冶氣體事業部黨支部書記李高陸說,在人員減半的情況下,以鋼瓶的形式為各大定點醫院供氧的任務量是平時的8到10倍。李高陸表示:“我們的供氧量與疫情是同步的,平時我們每天也就是100瓶,在2月2日那一天就達到400多瓶氧氣鋼瓶,最高達到800瓶。而這只是鋼瓶的量,最近的三四天,從800瓶回落到500-600瓶,到27日的300瓶、400瓶,(供氧量)已經與疫情的形態非常吻合。”
2月27日,記者在武漢的一些定點醫院採訪,多家醫院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基本不存在氧氣供應方面的問題了。黃海說:“始終保持4罐是滿的,有一罐在路上。準備了400瓶鋼瓶氧氣,到27日為止,氧氣供應基本正常。”
袁法生說:“我們第一是優化管道,第二是鍾南山團隊捐贈的製氧機,第三是我們氧氣鋼瓶的儲備,現在一天氧氣瓶基本上用100瓶就夠了。通過這三種辦法,病人吸氧的問題已經解決。”(記者肖源 左艾甫 凌姝)
閱讀更多 陝西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