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擺攤一個月能掙1萬元,可是有還有很多人要去上班掙3000呢?

理財迦


這個問題就是“何不食肉糜”,通俗地講“光見賊吃肉,不見賊捱打”,只知道擺地攤一月能掙1萬元,不知道這每一分錢背後是汗水。

我們先不對擺地攤是否能月入過萬進行考證,先來說下襬地攤的早出晚歸那份辛苦有幾人能頂得住。不管你是在農村集市還是城裡指定的夜市,在作息時間上就上班不同,而且還要自負盈虧,這一點和上班又有不同,上班到月發工資,擺攤做生意卻是有風險的。賺錢是肯定的,但是有可能前面賺了九次不夠後面一次的壓貨,大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可能。所以對於保守又圖安逸的人來說情願去上班,老實人走路怕樹葉掉下來砸到頭,趨利避禍是人的本能。

1、地攤不是想象

小時候見過農村趕集擺攤那些個體戶,那時候他們明確了叫“個體戶”,在鄉鎮工商所領取了營業執照的,如果沒有固定的店面,趕集會是他們主要的貿易方式。鄉村趕集是5天一次,我們那也叫“逢集”,一個鄉鎮通常有20多個村,然後5個村劃成一個“片”,一個片有一個集市。這種集市買賣的有服裝鞋帽、雞魚肉蛋、豬羊家禽、糧食土產等,因為商品的不同是劃分交易區域的。

不管賣什麼的“逢集”那天要早早地趕過去,通常要5點起吧,冬天趕到地基本是頂著一頭霜,而夏天時間要更早,因為晚了沒好地方。而這個擺攤的地方也有固定和臨時的區分,固定的要和地主說好,一次性交給一個月的費用,臨時的按次數交,臨時的問題是每次都要找地方。

除了擺攤位置要交費用,還有鄉鎮工商所指定的管理員收費,這個費用倒是不多,基本是5毛到1塊,撕票給錢。然而這個收費員往往是承包的,也就是給鄉鎮的上繳是固定的,多出來的就落進了收費員的口袋。其他地方情況不知道,我那裡的就是這樣,我從小到大就那麼一個收費的臉孔,從娶媳婦到抱孫子這個副業一直在手,幾個兒子成家,如果不是收費有賺頭鬼才信他日子那麼好過。

2、經常打架的農村集市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大多應該有過趕集的經歷,時間往回倒退個20年左右,趕集見不到打架貌似這個集就缺了點什麼。那時候經濟和人口流動不是明顯,逢集的時候幾個村的人湧到一起,小摩擦是少不了,到動手也是正常的。在擁擠的人群中有本分的農民,也有地痞混混,每個地方都有遊手好閒的人,是非多起來也是情理當中。

有扒手,有“撂地”賣狗皮膏藥的、還有“擺葉子(撲克牌)”讓人押注的,有錢押錢,沒錢手錶抹下來也可以算,形形色色的三教九流。看著5天才一次的“逢集”,卻依然能分出團團夥夥,甲集市和乙集市這些混混相互是輕易不撈過界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擺攤的基本就有三種費用:1、攤位費;2、集市管理費;3、混混的孝敬肥費。有一年在老家集市上發生了打架事件,其中一人隨手從地攤上拿起一把菜刀砍了對方,結果地攤住被罰了500,不要說理,那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方式。

3、展望擺地攤重點依然是辛苦

在我看來,現在社會發展的經濟和文明度已經和過去不同了,但是對於這些趕集趕場擺攤的人來說辛苦是依然存在的,重點也是改變不了辛苦,在交通工具上可能已經從自行車轉變成了摩托車、三輪車或者小四輪,但是早出晚歸是改變不了的。而現在因為人口流動和勞力輸出問題在農村人口結構已經是老弱了,老人有消費能力也捨不得,小孩子吃是主要的,所以地攤的經營方向也變了。一個集市從頭到尾可能重複的攤位有幾家,這就是競爭了。

城裡的地攤就不說了,固定場所的費用和門面區別又能相差多少?不交的和城管常久地開展“游擊戰爭”。說到底,是生活和生意的不易。不過,話說回頭,20年前就開始擺攤的人家基本目前已經是小康水平了 ,如果他不賭的話。至於說現在擺攤,兩個問題,一是商品的豐滿,二是電商的衝擊,現在擺地攤想賺錢估計也就是在人流有保證的基礎下搞小吃,做其他商品買賣想賺錢是不容易的。

總結

20年前就開始擺攤的人,尤其是在農村趕集的人誰沒捱過打?誰沒孝敬過集市上的青皮?誰沒被偷過?如今雖然社會發生了變化,但是從表面上轉為地下的問題依然是存在的,擺攤賺錢不假,但是能賺多少是個沒保障的事情,所以與其做沒把握的事情不如做穩定的上班了,挑現的撈,上班3000一月雖然不多,但是強在安穩。


大嘴老郭


一、面子問題

我之前的一位同學,和她老公開了一家早餐店,每天從4點忙到10點半,兩個人月入3萬。

但是你知道周圍人怎麼評價嗎?不就是一個賣小吃的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面子,在常人的眼裡雖然你月入1萬,但不如上班月入3000好聽。

二、收入不穩定

據我同學說,好的時候曾月入4萬多,但是也有時候月入5000。然而上班呢,相對來說比較安逸穩定,工資月月到手就來了,用上一輩人經常說的話就是上班比較穩定旱澇保收。


三、吃苦問題

擺攤雖然收入高,但是也很辛苦,不是一般的辛苦。我們這小城市擺地攤很常見,一些小吃,夜市;收入的確很高,但每天起早貪黑,時不時的還要擔心會不會被城管處罰。如果你一直上班,很有可能吃不了這種苦。

四、選擇不同

有些人喜歡安逸,就選擇了去上班拿著月薪3000的工作;另外一些人,喜歡折騰想掙快錢,於是不怕辛苦,去擺地攤。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除了擺地攤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無論生活也好,工作也罷,選擇你能承擔的,承擔你所選擇的,如果不滿意現狀,就去努力改變!

歡迎關注@劉一言,凌晨5點的寫作者,分享讀書乾貨與職場技能,為你的人生加速充電!

劉一言


我曾經擺過幾年地攤。,現已經轉型做服裝庫存批發。

關於地攤的真實現狀,我想給信任一個客觀公正的回答!

做地攤確實比打工要強一點點,相對來說比較自由,賺的錢也比上班的工資高一些!

做的好的月入1萬多,兩三萬甚至4萬的地攤大牛也有。

嗯,那些是少數要做到那個級別需要有穩定是的貨源渠道,要有人流量高的地段。但是這些地段的收費一般也是很高的,比如深圳,廣州,幾百甚至上千的收費地段都有。

而一般的地攤人月入提就是五六千做得差的甚至是三四千這樣。

做得差的,月兩三千甚至虧本的有。擺地攤的銷量業績也不是穩定的,有時候旺季流水,一個早上做幾千幾,有時候做幾百,淡季時候沒開張,虧租的情況也是有的。

雖說擺地攤比較自由,做的好的,賺的錢也是可觀的。但是賺的也是辛苦錢,整天起早貪黑,風吹雨曬。

其辛苦的程度並不比打工要輕鬆。旺季的時候有時候為了佔位,凌晨四五點就要起床了。

晚上收攤回到家,一般都是夜晚11點左右。中午休息就是兩三個小時,然後起來下午四五點又要出攤去佔位了。

對於題主說的擺攤能月入1萬,還有很多人上班這個問題。

1.其實有很多人也想擺攤,但是可能當地的地方城管管理比較嚴。

2.最關鍵的是很多人想擺地攤,但是不懂如何操作,不懂賣什麼產品好,不懂去哪裡進貨,不動去哪裡擺賣

3.怕!沒有勇氣。人對於未知的事情都有一種陌生的陌生感,產生恐懼恐懼使人裹足不前。

4.很多人擺攤虧本或者賺的收入沒有打工的高,最後放棄地攤安安心心上班的人也有不少!這就類似於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又想進城,類似的道理。

以上種種問題正是阻礙很多新人不敢擺攤,寧願去上班的原因。

創業,做生意,最最關鍵的是克服一個怕字,建立一個勇志,勇為萬德之首。勇氣更是人類美德的高峰

所有成功商人的第一特質就是敢闖。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所以要想做強做大,建立勇氣。超越自我,是極為關鍵重要的!










服裝實幹哥


搞笑,照你這麼說全部的人都不要去上班了,要是都聽你的去擺攤虧了難道你負責嗎?我也擺過攤,而且每天營業額三千塊錢起步,最高到2萬,利潤在40∼50%,但是一旦沒賣出去不但沒利潤,還是負的40∼50%,我只是運氣好每次都能賣完,但我還是不喜歡擺攤,壓力大又累死人,忙到沒時間陪家人,只是朋友種的花滯銷來拜託我,不得不幫他擺攤,別人看我賺錢,攤位人氣旺,加上他們擺到哪裡就被趕到哪裡,只有我這邊好說話,都給他們騰一點位置去擺,結果賣小吃的紛紛擺到我旁邊來,結果就是我這邊人氣是最高的,有賣水賣餅乾的,賣甘蔗汁的,賣倫滘糕的,整條街都做一樣花卉生意,最後結果各憑本事,幾家歡樂就有幾家愁,別以為擺攤就一定賺錢,競爭大了你本錢都要不回來。





每日如初


我大哥做臭豆腐地攤和開店,店裡一天大概300營業額,地攤一晚大概800-1500之間,前段時間去他那裡學,本來學會打算在老家或深圳做的,沒有找到可以擺地攤的地方,現在他大概每個月2-3W純收入之間,真實案例,地攤可以掙到錢看本地情況而做的,地攤只是很多人放不下面子而已,歡迎地攤同行告知深圳哪裡可以擺,感謝



裸奔的妞


首先,擺攤能賺一萬這個說法不正確,我就是擺攤賣小吃的,我現在已經開了小吃店,我以前擺攤認識很多擺攤的人,我發現擺攤的大部分文化很低,我認識五十多個擺攤的,他們文化基本在初中以下程度,有的一個字都不認識,所以擺攤的群體是以前吃過苦的人組成,據我瞭解,他們只有過別生意好的一個月才能賺一千,其他的一個月五千左右,有的夫妻倆加起來一萬,分開也是五千塊錢,風裡雨裡去,颳大風,下大雨都會影響生意,主要黃金時間是,學生放學時間,工廠下班時間,你想工廠沒下班哪裡來的人買東西,另外大部分地方又不能擺攤,當然,做生意的好處還是很多的,平時吃喝費用看不到,每天晚上收攤回去有幾百元錢數,一個月下來看不到什麼開支,錢可以安穩下口袋,對於工廠3000一個月不擺攤的人來說,其一,沒有做過生意,怕賺不到錢,其二放不下面子,我第一次開三輪車去擺攤也是同感覺,每天去上班得過且過,還有妞泡,其三,沒經驗又沒地方擺攤,還是工廠穩定,明天聽上司的,混到月底就拿3000。當然,我個人認為上班計件一個月5000還是有的,賺錢養家上班更穩定,對於擺攤我也不反對,因為擺攤心情好,得到顧客的認可很是開心,我以前中午在中學附近賣小吃,每天中午學生都排隊購買,也算是生意火爆吧!學生都很有禮貌,會說謝謝,忘記給錢的第二天又送來了,晚上我去大學附近擺攤,哪裡女生多,女生禮貌素質高,高顏值在我擺攤哪裡逛來逛去,有的還會找我聊天,因此我覺的擺攤沒什麼不好


順通嬌子


前段時間,有個做餐飲的發小問我,不想在這家餐館做了,想換個工作,有什麼好的建議。


我說,你去學校門口或者工業園區擺個小吃攤吧,我在學校和以前上班的那個園區,看到挺多這些擺攤的小老闆,


每當放學或者下班時間,攤點前總是排長龍,生意好的不得了,有次偶爾跟一個“串串香”的老闆閒聊,才知道他每個月收入都超過一萬。


這個項目投入也不大,幾千塊錢就可以,而且你也還是搞餐飲的,也算是熟門熟路。


“不行啊,這個被城管趕走的風險很大,而且收入也不穩定,你這個月可能有1萬,下個月可能被整頓不給擺了,還有遇上下雨天也不能出攤。”


“加上我在飯店只是給人打下手的,傳傳菜、記下菜單、招呼客人,對於廚房的技能是一點沒學到,”


“那你可以跟我一樣,下班碼碼字,或者學拍些短視頻,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又趕上5g短視頻爆發的風口,最適合打造個人IP了,發展好的可以作為主業,發展不好也可以作為一份不錯的副業。”


我這個人安逸慣了,每天下班就是打打遊戲、看看劇,習慣每個月有固定的工資,而且你說的這些互聯網的東西,對我好像比較遙遠,而且我半天也憋不出一個字來,就算想做,也是有力無處使。”


到這裡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發小為什麼出來社會五年還是領著3000塊的月薪,也明白為什麼明明擺攤一個月,可還是有人要去掙上班3000塊的si工資。原因無非以下5點:


1、不願承擔風險

2、舒適安逸過頭,猶如溫水裡的青蛙

3、時代時刻在變化,但他們不及時給自己“充電”

4、沒有自己的一技之長

5、就算別的工作工資更高,但因為沒面子反而選擇低薪的


我是@明智的啊道,一個愛讀書、愛碼字的職場業餘寫作者,關注我,每天分享一個職場故事/乾貨。


明智的啊道


我擺過攤,但是沒多長時間。市裡面繁華的地段不讓去,咱也沒去。我就在大橋頭道牙上面。又不妨礙交通。就是中午和下午上下班的時間賣一會,最少的一天300多,最多的一天賺了1000多。後來也不知道怎麼被城管發現了,攆了我三次,實在沒地方去了就不幹了。如果城裡面規劃了有擺攤的地方,哪怕交點錢也行,那我肯定去擺攤。


多彩果肉


吃哪口飯是一定的,不要以為更掙錢的適合你。

12年的時候,我的首任女朋友,不顧我的強烈反對,辭去了月薪3000收入豐厚的採購工作,執意要自己當老闆開個服裝店,希望掙更大的錢,至少一萬起吧。

我勸她,你真想幹這一行,應該先熟悉這個行業,可以先去應聘進服裝商場幹一段時間,熟悉之後再自己開店不遲,她仍然很固執,我說多了反而引起她的不高興,說我不支持她,拖後腿。

沒辦法,硬著頭皮陪她一起找門面,好不容易確定下來了,開張的頭一個月,她還很積極的,乾的很起勁,不過從第2個月開始,她就懈怠了,尤其每個星期要拿兩次貨,都是凌晨4:00得起床,她漸漸的堅持不下來。她開始開店的那股熱情勁兒沒了,生意也漸漸變得很差……果然每過三個月,我們就將那個店轉讓了。

這樣的結果早在我的預料之中,虧點錢不算啥,關鍵是她不吸取教訓,還想再折騰其他事。我瞭解這個女朋友,做事三分鐘熱度,缺乏耐心,如果再那樣下去,我們是沒有前途的……最後經過我再三考慮,艱難的做出了決定:跟她分手。

我想我親身經歷的這個故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你適合上班,千萬不要貿然去做生意,很多看上去掙錢的生意,未必適合你,甚至有的生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你只看到那掙錢的10%的人,卻沒有看到了不掙錢的90%。

回到這個題目中,擺攤能掙1萬元以上的,我相信肯定是有的,而且也一定能舉出許多發財的例子。但這些掙錢的,肯定有前提條件,比方說地段好、選擇產品眼光獨到、老闆能說會道……少了哪一樣都玩不轉!

而且做生意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可比上班多多了,擺攤為了掙那1萬塊錢,可比拿3000塊錢上班族要操更多的心,更重要的是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原因很簡單,擺攤的收入是起伏不定的。比方說,你現在有兩個選擇機會,一種是一年內每個月都穩拿3000塊,另一種是一個月拿1萬,下個月可能拿1000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請問你選擇哪一種?

總結起來,上班拿份工資更保險,雖然少一點,但有穩定的收入,從人趨向規避風險的天性來說,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只有少數人願意冒風險,願意付出更大的努力,可能才適合去做生意人。

再說了,擺攤的人少上班的人多,這也符合社會的分工需求,如果人人都不上班去擺攤,那賣給誰呢?不亂了套才怪!所以針對這個題目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關注我瞭解更多。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這個小閆深有感觸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老家一表哥,就是幹擺攤生意的,並且月收入不是1萬的問題,差的時候,月收入3、4萬,好的時候起碼都是7、8萬。

有些時候想想,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可真大,他是怎麼靠擺攤法發家致富的?想我來給大家講講。

他讀書不上進,高中讀完,就出去打工,但是乾的粗活累活,於是去外地奔了兩年,掙了點積蓄,就回到老家,打算做點生意,於是在鎮上的街道,便擺了個攤位賣燒烤啊、炸土豆啊、和烤魷魚等等小吃,地面也不大,就在街道旁。

那個時候我們那裡還是成都一個小小縣城中的一個小小的鄉鎮,正好那幾年工業園區開發,來了很多外地人口到這邊我們當地工作,小鎮突然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湧入的人口越來越多,便建了很多居民區,還有休息廣場,現在發展的相當好。

廣場上一排排全是各種大排檔,燒烤、龍蝦、魷魚、琅琊土豆等等小吃,每天晚上來吃的人特別的多!表哥一開始就在這租了一個場地,地理位置也好,並且他家的烤魷魚格外地好吃,漸漸還出了名,很多城裡的人有些時候都驅車來吃,剛開始只有他和嫂子忙活,現在還請了不少員工的幫忙,每天晚上生意都很火爆。

這次國慶回家,短短几天,他家的收益就好幾萬了。所以你說我羨慕表哥的高收益嗎?說實話,我相當地羨慕,畢竟現在很多人沒辦法做到月入幾萬。但是你說讓我辭掉自己月薪4000的工作,去幹這個,我是不大願意的,原因如下:

  • 1、他們每天的作息都是與常人相反,表哥經營攤販,每天下午4點就開始設攤,忙活到半夜3、4點鐘,早上11點就去起來準備原材料,日日如此,十分的辛苦。

  • 2、節假日期間是最忙的時候,一年下來,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 3、長此以往,身體健康得不到一定的保障。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說月薪3000元還不如去擺攤一月掙一萬,但是人往往只是說說而已,大多數的人其實可能到了逼不得已的地步才會放棄工作去擺攤吧。我想大致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 1、擺攤畢竟得拋頭露面、有些時候還得呼聲吆喝。有些時候還會被城管追、更談不上體面和穩定。你想一個才畢業的大學生去擺攤嗎?估計他/她得承擔得住這些。

  • 2、月薪3000元的工作,工資雖然少但是相對來說穩定,有五險一金作為保障,比起擺攤,不用忍受風雨飄零。

  • 3、一般來說父母也不願意孩子去擺攤吧,做一份穩穩當當的工作總比擺攤好。

  • 4、況且,現在街道擺個攤哪裡隨隨便便就能掙一萬啊!那是得付出多少辛苦與努力才可以掙到啊。味道好是一方面、更多時候,還是看人的毅力與堅持。

最後總結

擺攤一萬好、工作月薪3000也罷,都是需要我們踏踏實實的,既然沒有擺攤掙一萬的本事,就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好別比較這兩類職業,心裡有落差又如何?真讓你去做?你能做?

我是閆如魚,職場小姑娘,歡迎小夥伴互動交流,互相監督,共同進步。

越關注,越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