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防化團老團長是業委會主任,這個小區挺有福

“戎秀志願者”已有50餘人,大都是退役軍人

“衝向蘑菇煙雲,馳騁染毒地域……”面對疫情,已脫戎裝、63歲的某集團軍防化團團長徐永紅,再度出征。只是與當團長時所指揮的“戰事”不同,這次他的任務是——防疫期間,作為業委會主任,守好戎秀苑小區4000餘名業主的安全。 老防化團長當業委會主任,小區防疫面面俱到

作為一名軍人,徐永紅可謂是履歷軍功。曾經,他率領部隊馳援發生爆炸的化工廠,在最短的時間,檢測出水文地質植被信息,確定出救援目標任務,制定出不同種類核生化應急救援行動方案……

從戰士、班長、排長、參謀、連長、教導隊長、副參謀長,到營長、參謀長、團長,徐永紅先後任職4級主官。任團長期間,所在防化團年年被表彰為“全面建設先進團”“軍事訓練一級單位”,他先後三次榮立三等功。

防化團老團長是業委會主任,這個小區挺有福

退役10多年,在去年11月,戎秀苑小區新一屆業委會選舉,63歲的徐永紅被推選為業委會主任。 讓他沒想到的是,“新官”上任沒多久便面臨著一場大考——疫情來了,小區該如何防疫。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就在普天同慶信念的時刻,徐永紅的心思卻被湖北武漢等地疫情所牽動著。多年防護軍人的職業素養讓他感到,此時非同小可,小區的防疫必須立馬行動起來。

說幹就幹,多年軍旅生涯造就了徐永紅的雷厲風行。當晚,帶著幾個口罩,他便急匆匆感到小區業委會。防化軍人的職業素養加上被推選為業委會主任的群眾基礎,徐永紅的話很管用。從那晚開始,戎秀苑小區業主們便看到了這樣的一道風景線:小區巡邏員都統一戴上了口罩,隊伍行進中沒人都保持著一米間隔,猶如專業防疫人員。

“戰時的防疫是局部的,非疫區以指導為主。”從防化專業角度考慮,徐永紅清楚,社區防疫主要是做到群防群控,重點是對外防疫病輸入,對內控制人員流動和感染。

戎秀苑小區的防疫“戰”就此在徐永紅的指揮下拉開了序幕。大年初一上午9時,徐永紅便召集物業、業委會等人員召開了小區防控疫情聯席會議。沒有拜年話,沒有開場白,這個會僅開了10分鐘。

會上,徐永紅開門見山提出的“三個即刻”——從即刻起小區大門崗、重點部位、交通要道的值勤、巡邏,升級為戰“疫”狀態;從即刻起小區人員戴口罩、不外出,限制人員流動;從即刻起大院室外電子大屏幕24小時滾動播出“溫馨提示”、院內醒目處張貼告示、懸掛會標,加大宣傳力度。

果斷關停活動室、診所,業主從不理解到佩服

“畢竟防疫這種事,一般人都沒經歷過。”小區防疫有了大致戰略,具體如何執行?徐永紅不放心,便又起草了具體詳細的應急預案。

徐永紅首先做的便是,排查社區人員,摸清社區人員健康、出行情況。為此,戎秀苑業委會從年初二開始便在小區開始了“地毯式”摸排。現有住戶近期誰曾到湖北、武漢以及其他地方的人員;在外人員,離濟、返回時間,乘座車(機)次;小區內有無帶“鄂”字頭的車輛……

掌握社區人員基本情況後,1月27日,徐永紅等人便立即以戎秀苑業委會名義下發通知,對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杜絕外來人員進入,業主憑出入證進出。

然而在當時形勢下,並不是所有業主對此都表示理解。

27日晚,徐永紅在巡查中發現,小區綜合樓活動中心還亮著燈,不少業主在此打健身娛樂。為杜絕隱患,28日,徐永紅便下令關閉了小區所有文體活動場所,並貼上了封條。

此事讓一部分業主不滿,紛紛要求業委會開發活動場所,但徐永紅並未妥協。“防疫面前,無小事。”一番苦口婆心說教,終得業主理解。

關停小區活動室是業委會的職責所在,那麼要求小區診所停診,則驗證了這名防護老兵的先見之明。關閉小區活動場所不久,徐永紅便要求小區站所儘快停診。

作為市中區兒童醫院派駐機構,戎秀苑小區內的門診所負責著王官莊片區一帶居民醫療、兒童預防接種任務。考慮到由此為就診人員帶來的不便,對於老徐提出的停診要求,門診負責人一開始持保留態度。

但徐永紅看得更長遠,多年的防化經驗,他深知其中的隱患。畢竟門診所設在人員密集的小區,如果放任不管,一旦就診人員中出現發熱者、人員來路不明者,將殃及整個社區。

儘管遲疑再三,但耐不住老徐的強硬,這家診所只得從大年初四便停診。而幾天後,濟南市下發的“所有藥店、社區和個體診所,一律停止銷售退燒類藥品,未經批准的診所一律停業”通知,則驗證了一切。 制定“點線面”三層消殺法,手把手教人配消毒水

“帶好口罩,為了你好,也為了大夥兒安全。”28日上午,徐永紅當日第二次巡邏,見到兩名在小區內散步的業主未戴口罩,他耐心說道。“還是一人發一張,我們印了兩百多張,足夠用了。”在小區門口,見到三名租客只有一張通行證進出不便,徐永紅與其他業委會成員商議。

跟隨徐永紅巡邏一遭,志願者、保安的雙重檢驗,隨處可見的防疫標語,潔淨的馬路,清新的樓道、電梯廂,小區內一切秩序井然。

“有這樣一名防疫高手在,我們還愁啥?”戎秀苑社區防疫志願者田兆廣,曾仍某部隊政治幹事,與徐永紅頗有交集。“老徐畢業於解放軍防化學院,從戰士到團長都沒有離開過防化團,任團長期間還數次組織部隊參加地方的核、化、生救援任務”。

經歷此事,田兆廣等人對於自家小區的這位業委會主任更加認可,“84消毒液的配製比例、使用方法,防護口罩的正確戴法等,他都是手把手教”。

“基於現有條件,主要消毒方法便是噴灑84消毒水、用84消毒水進行樓層間、電梯箱覆蓋?溼拖。”雖然沒有防化軍隊的條件,但徐永紅還是根據現有情況制定了詳細的“點、線、面”三層消毒方案——小區每棟樓的單元門是“點”,門把手、電梯內、外按健是消殺重點;樓梯道、樓梯扶手、樓層空間、電梯轎廂、地面都是“線”,要徹底消毒;小區大門口、道路、人行、車行出入口、垃圾桶等敏感區域都是“面”,每天消毒不能少於兩次。

為做到疫情防控“無死角”,在徐永紅的主導下,戎秀苑小區啟動了網格化巡查工作,把志願者分成幾個網格化巡查小組,深入到每棟樓、每個單元樓層、每戶膠囊公寓出租房巡查。

針對社區出現三例業主曾去過武漢的情況,徐永紅又制定小區業主居家隔離防疫方案、疫情期間應急預案。而為了減少隔離業主、社區業主的不必要焦慮,徐永紅也注重心理干預,通過印發宣傳冊,將防疫相關知識詳細介紹,“業主還也可以直接聯繫我,跟我談心溝通,疏散焦慮”。

防化團老團長是業委會主任,這個小區挺有福

“自打他當了這個業委會主任,又趕上這個疫情,他比沒退休時還忙,一大早就出門,晚上10點都回不來。”對於老伴的忙碌,宋淑梅雖有埋怨,但也打心眼支持。每天不管多晚,徐永紅進門後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飯菜,便是最好的證明。

“我們小區1344戶、4000多名業主。我是業委會主任,也是一名軍人。我必須為他們的安全負責”退役多年,徐永紅身上的軍人硬漢的色彩卻始終未褪,而這也是戎秀苑小區業主委員會的集體寫照,6名業委會成員清一色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是他們的使命擔當。

防化團老團長是業委會主任,這個小區挺有福

“堅定信心,不辱使命,眾志成城,敢打必勝!”2月3日,戎秀苑小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成立。徐永紅帶著支部成員,胸別黨徽,佩戴“戎秀志願者”袖章,在小區大門口宣誓。此情此景,讓小區業主們無不感動。

“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的志願者發揮了極大作用。”徐永紅說,自己的社區防護始終是以指導為主,小區的嚴防死守全都依賴於社區志願者的積極參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1月27日,徐永紅髮出志願者防控疫情動員倡議書。有了徐永紅等人的榜樣示範,越來越多的戎秀苑退役軍人加入到社區防疫志願隊伍中——這些老軍人、老黨員中,年齡最小的50多歲,最大的80多歲,有的剛做完手術尚在恢復期,有的剛病癒出院,還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娘子軍。

截至28日,整個小區已經有了50餘名志願者。一支由業委會、物業、軍休幹部和業主志願者組成的聯防聯控聯、巡聯查隊伍得以組建而成,整個小區更是形成了業主對單元長負責、單元長向樓長負責、樓長向業委會負責、業委會向街道辦負責的疫情管控機制。

徐永紅相信,隨後會有越來越多業主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大家眾志成城、群策群力,把自己的家園守衛得固若金湯”。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