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朱棣在打下應天后,為何所有人都擁立朱棣為皇帝?

shcho


勝者為王,敗者寇,那個敢不擁立。加之朝野上下都懼朱棣的威嚴,而且朱棣比他侄子允文更具備做皇帝的資質,反對也不起作用,順水推舟,順應天意,利國利民利已!


素儉樸慈


朝史暮想:


為什麼朱棣打下南京之後,就能順利坐上皇位?就如朱棣的智囊姚廣孝曾經說過,若是一寸土地一寸土地打過去,永無出頭之日,敗亡是遲早的事情;而如果攻下都城(南京),則大事成矣。


朱棣身為藩王篡位,其他藩王實則幸災樂禍

朱允炆上臺,大刀闊斧地搞削藩。朱棣身為藩王,是利益的直接受害者,其他藩王亦然。比如朱棣就曾經欺騙裹挾了寧王入夥,還得到了寧王的“朵顏三衛”(蒙古兵騎兵)的助力,即後來的三千營。

圖:蒙古騎兵


雖然有欺騙成分在,但是諸多藩王對朱允炆並無好感,甚至當朱棣起兵的時候,私下裡應該有很多藩王叫好。當朱棣成功奪位後,這些藩王自然不會跳出來反對朱棣,可能還對朱棣抱有幻想,讓削藩之事作罷。


朱棣的身份和威望,使其擁有很多的擁護者

朱棣雖然不是嫡長子,甚至不是嫡子(後來通過修實錄,把自己改成馬皇后嫡出),但朱棣終究是皇族血脈。這一身份,使得很多人覺得,朱棣奪朱允炆的皇位,是皇族內部事務,並不用上升到改朝換代的高度。


同時,朱棣作為朱元璋幾個很能打仗的兒子之一,在軍方擁有一定的威望。畢竟當年都是戰友,一起打過仗扛過槍的,也沒什麼挖人祖墳之類的深仇大恨,朱棣做了皇帝救做了吧,日子還是一樣過。


朱允炆的失蹤,造成了皇權的真空

朱棣攻下南京,明故宮一場大火,朱允炆直接失蹤了。不是被殺,被俘,而是失蹤了。這對朱棣造成了一好一壞兩種效益。


壞處是,朱允炆失蹤,就代表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好處是,朱允炆的失蹤,造成了皇權的真空,而顯然朱棣是“最好”的繼任者,也是當時“唯一”的繼任者。

圖:朱允炆 像


“清君側”的旗號,照顧了其他集團的利益

朱棣起兵,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口號裡,朱棣要剷除的“奸臣”齊泰,黃子澄等人。

表面意思是,我這次就是為了齊泰,黃子澄而起兵的,與皇位無關;實際意思是,我就想要個皇位,其他人別擋道,與你們無關。


功勳集團和文官集團都聽出了朱棣的意思。當局勢開始往朱棣有利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始觀望。觀望的意思就是,你們打你們的,誰贏了我聽誰的。


朱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行事風格

打下南京之後,自然要開始讓大家站隊。識趣的,都紛紛擁護朱棣稱帝;不識趣的,朱棣就強力彈壓,殺雞儆猴。比如方孝孺,就被朱棣誅殺了“十族”。


這種殘忍的手段,馬上便顯露了效果,原本還在籌措的朝臣們,馬上就轉投到朱棣門下。


朱棣擁有的強大實力

朱棣是不可多得的帥才,同時也手握一支強大的軍隊。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所有想反抗朱棣的勢力,都需要掂下自己的份量,夠不夠格和朱棣對抗。

圖:朱棣 像


以上種種,就是朱棣為什麼做了皇帝之後沒有人反對的原因。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朝史暮想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留下遺詔讓長孫朱允炆繼承皇位,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大刀闊斧削除藩王,本來進展還挺順利,誰知踫上了燕王朱棣這塊硬骨頭,不但啃不動,還遭到了朱棣的強烈反抗。

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兵鋒直逼南京城北金川門,受命駐守的谷王朱橞和曹國公李景隆選擇了打開了城門投降,迎接燕王朱棣進入京城,大勢已去的朱允炆疑似自焚身亡(另一說法為不知所蹤),朱棣取而代之登基為帝,是為明成祖。

(朱棣劇照)

為何所有人都擁立朱棣為皇帝?

朱棣佔領應天府時,以曹國公李景隆、谷王朱穗、兵部尚書茹瑺為代表的大部分朝臣,都選擇了見風使舵,拋棄了朱允炆,擁立朱棣登上皇位。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擁立朱棣,朱棣的登基之路並不像表面看來那麼“溫柔”,而且還充滿了血腥。

朱棣登基之初內心是有些發虛的。

早在明朝剛建立時,朱元璋為了防止權臣篡位奪權,賜予了藩王當“內有奸逆,必舉兵討伐清君側。”的權利,這給朱棣鑽了空子,指責提出削藩的齊泰、黃子澄為奸臣,起兵京師是為了‘清君側,靖國難’,聽起來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但朱元璋的‘遺訓’裡面還有這一條規定:藩王必須要有皇帝召喚才能起兵。所以朱棣起兵京師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是妥妥的亂臣賊子。

所以建文朝的一些骨幹大臣,自然不會擁立朱棣這個‘逆賊’登基了。

但在皇權爭奪中,根據‘勝王敗寇’法則來說,輸者就算多佔理,反對也是無效的。

那麼接下來便是‘順者昌逆者亡’的戲碼了,內心發虛的朱棣為了正‘視聽’鞏固皇權,自然不會心慈手軟。

朱棣共清洗了建文帝共五十多位舊臣,整理其中一些比較典型的:

“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明史·方孝孺列傳》載。

“主張削藩的太常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自然首當其衝,被朱棣下令凌遲處死,兩家親屬亦牽連被害”。

“明朝第一大儒、文學博士、朱允炆的啟蒙老師方孝孺,因拒絕幫朱棣起草登基詔書,被朱棣處以車裂之刑,其家人亦受株連”。

(方孝孺劇照)

“吏部侍郎練子寧,諷刺朱棣的“效仿周公旦輔助周成王”的義舉之說,說朱棣實際上是狼子野心、大逆不道謀朝篡位,被朱棣割舌戮屍,並誅殺練氏族人151人,流放371人”。

朱棣處理了一些反對的頑固派後,剩下的自然是一些“擁立”他登基的人了。

朱棣得以這麼順利登基,離不開“靈魂人物”李景隆的助攻

從1339年朱棣起兵開始,朱文炆便委派長興侯耿炳文為伐燕大將軍。

(耿炳文劇照)

耿炳文何許人也?

耿炳文是明朝開國元勳之一,能力雖比不上徐達、常遇春等猛將,但也是經驗豐富的兵將之一,而耿炳文擅長的是防守而不是攻堅,吃了一次敗仗後,太常卿黃子澄就認為耿炳文年事已高(60多歲),已經不適合作為伐燕主帥,並向朱允炆舉薦了曹國公李景隆。

而這李景隆只是練過兵,並沒真正的上過戰場,實戰經驗為零。

不過好在李景隆有一些能力還不錯的手下,比如都督瞿能。

1339年9月,朱棣率兵奔襲大寧,李景隆知道後,便下令攻打朱棣老巢北平。在都督瞿能奮勇率領下,明政府軍幾乎攻破了張掖門,這時侯李景隆開始了他的騷操作。

為了不讓瞿能搶去首功,就在差點攻破北平的時侯,李景隆居然下令瞿能撤退,這是明政府軍離擊敗朱棣最近的一次。

之後李景隆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明政府軍先後在鄭村壩、白溝河被燕軍擊敗,損失了數十萬兵馬,幾乎將朱允炆的老本敗了個一乾二淨,此後明政府軍再也沒有什麼實力對燕軍進行討伐圍剿。

李景隆因為一己私利,硬生生扭轉了雙方的對陳形勢,明政府軍由進攻進入了戰略防守。

最奇葩的還是朱允炆。朝中大臣一致都認為李景隆是明政府軍失利的罪魁禍首,應被誅殺,但朱允炆不聽。

(朱允炆劇照)

1442年,燕軍跨過了長江劍指南京應天府,這時朱允炆重新起用李景隆,派他和谷王朱橞率3000兵馬鎮守南京城北金川門。

當李景隆在城牆上看見朱棣的旌旗時,他選擇了再次辜負朱允炆的信任,打開了城門,讓朱棣兵不泣血就進入了南京城。

所以說,朱棣最終得以順利登上皇位,李景隆的“汗馬功勞”是不可忽視的。

綜上所述,並不是所有人都擁立朱棣登基。而正是由於朱允炆的昏庸,盲目地信任李景隆,李景隆才能有機會“大力助攻”朱棣,朱允炆政府軍三倍於朱棣的軍力才會失敗,朱棣的起兵造反之路才能如此順暢,佔領南京應天府才能如此不費吹灰之力。


小刀刀說史


朱棣在打下應天后,為何所有人都擁立朱棣為皇帝?

  這個所有人是不是就是百分百,當時是不是真的就沒有一個阿狗阿貓的唱反調,大部分就行了,咱們不抬槓。咱就說說為什麼都擁立朱棣的原因,個人意見。

  朱棣的口號很好,政治上非常正確,沒有死角。朱棣為什麼舉兵?他打的旗號是“清君側”,不是要造反,他的目的是維護大明江山,是為了讓皇帝能真正獨當一面,不被宵小迷惑。朱棣姓的是朱,是建文帝的親叔叔,是藩王,他有清君側的權力和義務,這是他必須乾的事。所以他佔領南京,沒有大義上的毛病,至於建文帝不小心死了,還是不小心失蹤了,反正是不在了,這不是他的責任,只要還有宵小沒有清除,他就可以一直在南京繼續找,繼續打,直到完全消滅為止。

  朱棣在軍事上,把反對力量都打趴下了,沒人敢反對了。建文帝的主力這會兒還有什麼呢?軍隊是不行了,廢材李景隆實在不成器,黃子澄齊泰什麼的,包括方孝孺,那都是建文的豬隊友,朱棣的“神助功”,朱棣入駐南京,國家權力在手了,他就是國家合法的象徵,誰敢不服?

  再說了,朱棣是燕王,是朱元璋的兒子,在第二代裡,他綜合屬性最強,他同樣有繼承權。這會兒還有誰呢?朱棣的兄弟們不用說,被建文帝幹得差不多了,有也不可能比朱棣更合適,朱標的兒子們不行了,朱允炆的兒子們都被端了,何況朱允炆削藩,多的是心裡不滿的,天底下,再也沒有人比朱棣更有資格了。對於百姓來說,管它是叔叔還是侄子,只要皇帝姓朱,就可以。何況打了那麼多年仗了,也該歇歇了,膝一軟,頭一磕,這事就了了,沒有什麼比和平時代更令人嚮往的了,為什麼不擁立他呢?

  簡單說幾句,拋磚引玉吧,期待各位朋友的關注。


葉之秋


是不是所有人都擁立!不需要去探討,比如“方孝孺”就不擁立,最後被滅十族,因他而被處死人數達900人。

這裡重點說說題目中的“擁立”,朱棣最初是沒有起兵之心的,這不同於其它朝代中的奪權鬥爭。朱棣在北方的燕王領地中,長年抵擋外族入侵,照這麼個情況發展下去,一定是名利雙收,最終歸老。

可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的,朱元璋在位時也沒有大動作的削藩,一到建文帝,事態發展急劇變化,皇帝的幾個叔叔紛紛被削,下場不是死就是流放。這下朱棣坐不住了,得想辦法應對啊,削藩早晚一天也會落在自己頭上。再加上後來和大明奇人姚廣孝的相遇,這個動機不純、不務正業的和尚,徹底改變了朱棣,也改變了歷史!

大家都知道,造反是很難成功的,縱觀史上有多少!不是兵力強大就能奪城的。這不是攻打匪徒或外夷,這是去攻打政治軍事中心,兵力再多也比不過朝廷,謀略再強也不一定壓過朝中文武大臣!所以很難勝利!朱棣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當時的優勢是兵力和作戰,再加上姚廣孝這位黑衣宰相獻計!剩下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起兵的理由,草率的起兵,即使攻城順利,最後也很難穩住朝中大臣,所以在這一點上,朱棣是在起兵前就做好了準備,提前就把奪位後可能引起的混亂解決了!

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中有說:朝中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其實後面還有,說的是舉兵安亂後立即回府!朱棣呢充分引用了前一句,即朝中有亂臣,我等需要前朝安亂,以保皇室穩定!當時的情況是朝中有兩位廢臣,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那就是齊泰、黃子澄兩位,削藩之事就是以上兩位極力勸諫建文帝,造成各位藩王整日惶惶不得! 最重要的是後來誘殺朱棣一事,就是這兩人給皇帝出的計謀!所以朱棣有充分的理由,那就是“清君側,靖國難”!

第二,當時的建文帝,算得上是位敬業的皇帝,繼位後有很多利國利民的舉措實行!但是比起朱元璋,或者是比起自己的幾位叔叔,那就差的太遠了,他沒有國政經驗,也沒有開國皇帝的那種自信和堅強,他聽信於亂臣勸諫。在朱棣起兵前,朝中已有大臣不支持建文帝!

第三,朱棣的武力政策,朱棣進入南京後,對待反對者格殺勿論,對於支持者表示重用。

最後說一點,朱棣得到的擁立,是朱棣在起兵前已經充分準備的一種結果。 再加上朱棣是各藩王中勢力最大、兵力最強的一位藩王,同時朱棣長年征戰,有著極強的個人作戰能力和智謀,如果朱棣稱帝,和建文帝相比,是要強於建文帝的,大臣們看得很明白,反對者死,擁立者繼續在朝為官。所以最終朱棣的即位是相對順利的,初期的朝政建設也順利實施!


行走者believe


朱棣有合法繼承權

朱元璋定下嫡長子繼承製,可惜太子朱標去世得早,才由朱允炆即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打了四年,成功的時候,他的另外兩個哥哥已經去世了,就是說此時朱棣是嫡長子了,不僅僅是因為他贏了,從身份上也是最有合法繼承權的。

朱棣贏了,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從情況上來說,不擁立他當皇帝也沒辦法了,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最關鍵的是,建文帝找不到了,若是建文帝不跑,估計朱棣也不能殺他,而且會很難辦的。皇帝已經沒了,必須要擁立一位新皇帝,既然朱棣身份符合,有繼承權,而且朱棣已經打到了南京,他不當皇帝誰當。

朱棣獲得了其他兄弟的支持

建文帝削藩,他的那些叔叔都是不支持建文帝的,而朱棣也是因為削藩才起兵的。藩王們不插手朱棣和建文帝的戰爭也是想著朱棣能贏,建文帝贏了對藩王們沒有好處。兄弟們也不和朱棣爭,因為他本來就是長子了,哥哥們都去世了,朱棣是最大的了。皇室內部沒啥意見,其他大臣自然也沒啥意見了,要是不擁立朱棣,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了。


未濟



朱棣自小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原本在朝中威望就比建文帝更高,當他打到金陵城下,大兵壓境時,曾經被朱允炆授命為討伐朱棣大軍統帥的李璟隆率先打開城門,將朱棣大軍放入了金陵城。(從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朱允炆用人之草率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朱棣進入應天后,其時應天還有二十萬大軍,可惜朱允炆眾叛親離,指揮失當,沒有憑藉這二十萬人死守待援。陷入絕望的朱允炆眼見城破,最後自焚而死。


偌大朝廷,也不是全都擁立朱棣。大多數人是在朱棣的兵威壓迫下,權衡利弊,為了保命不得不屈從。再說,建文帝已死,朱棣畢竟也是朱元璋的親兒子,而且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天下反正都是朱家的,反抗已經沒有意義。於是也就順從了,朱家人坐天下,換湯不換藥,自己高官得做,厚祿照拿,何樂而不為?

但是也不是滿朝沒有一個有骨氣的,比如有個叫鐵鉉的書生,在朱棣進城時公然快馬刺殺朱棣,雖然對朱棣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還是嚇出一身冷汗。


方孝儒作為具有時代權威的儒學代表人物,被朱棣請來寫登基檄文,卻被他破口大罵亂臣賊子。朱棣一怒之下,割了他的肉塞在他的嘴中,問好不好吃,他說忠臣孝子的肉當然好吃。氣的朱棣威脅誅他九族,他說就是誅我十族,我方家也不做亂臣賊子。氣的朱棣不但將他凌晨處死,還真誅了他十族,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

還有一個叫景清的比較聰明,他看到鐵鉉、方孝儒的慘烈下場後,覺得這兩個不注意鬥爭方式太吃虧了,於是他換了一種鬥爭方式。先假意歸順,等朱棣坐穩了位置,放鬆警惕,一次散朝後,別人都往外走,他卻乘人不備往金鑾殿上衝去殺朱棣。


事實證明,他的鬥爭方式也不比另外兩位更有效,還沒有靠近朱棣,就被禁軍給拿下了。他也是破口大罵朱棣不已,而且罵的特別損,問朱棣殺死侄子篡權將來如何有臉到地下見朱元璋。這原本就是朱棣的心病,朱棣命人割了他的舌頭,他一口血沫吐在了朱棣新做的袍子上,氣的朱棣把他下了油鍋,滅了他九族。

所謂疾風知勁草,危難顯風骨。老祖宗教我們的忠孝節義是個好東西,我們國家、民族能夠歷經數千年風風雨雨,還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與我們這個民族的不忘本、不放棄原則的風骨與品格是有很大關係的。


謝金澎


明代的靖難之役是歷史上少有的在王朝初期地方武裝戰勝中央軍隊的例子。公元1399年,建文帝登基不久,燕王朱棣就打出了“清君側,誅齊黃”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

(朱棣)

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但卻敗仗不斷,致使主力被殲。 建文四年朱棣攻下帝都應天,建文帝生死不明。在攻下帝都之後,朱棣在群臣的擁戴下登基稱帝。當時在南京的情況是這樣的:

“谷王橞、李景隆等開門納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諸將守城及皇城,還駐龍江,下令撫安軍民。大索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五十餘人,榜其姓名曰奸臣。丙寅,諸王群臣上表勸進。己巳,王謁孝陵。群臣備法駕,奉寶璽,迎呼萬歲。”

(朱允炆)
很顯然朱棣在進入南京城後使用的是兩套策略,第一是大肆蒐羅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以奸臣榜的形式向群臣宣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實際形勢。另一套手段就是安撫策略,給予百官一個擁戴勸進的機會,使朱棣可以名正言順、堂而皇之地繼承大統。皇太子朱標一脈是朱元璋欽定的的皇位繼承人。而且朱元璋打破常規,在自己二十幾個兒子後代世系的命名規則上都進行了嫡庶區別。目的就是昭示朱標一脈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後代以“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作為名字的第二個字。而朱棣是以“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的規則命名。嫡庶尊卑有別,長幼有序是朱元璋一生信奉的原則,所以他寧可選擇朱允炆繼位也不選擇朱棣。所以說,朱棣必須要要得到群臣的擁戴,才可以改變自己藩王的身份,消除民間的物議。

另一方面,當時建文帝生死不明,建文帝的幾個兄弟和年幼的兒子都被朱棣控制了起來。群臣除了死節為建文帝殉葬,只剩下向朱棣效忠這一條路。在地方上來說,仍然在抵抗燕軍的部隊已經難以成氣候。作為文臣而言,向朱棣投降擁戴其稱帝是最好的選擇。而且,當時朱元璋的兒子中最年長的就是朱棣,他的軍隊也已經牢牢控制住京城。他幾乎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帝國掌舵人,所缺乏的不過是名分而已。

而且,在投降朱棣的將領中,李景隆仍為曹國公,增祿世襲;王寧為永春侯,世襲;茹瑺為忠誠伯,以終本身;王佐為順昌伯,子孫世襲指揮使;陳瑄為平江伯,子孫世襲指揮使。從表面上看來朱棣對待降臣還算寬容,所以自然得到群臣擁戴,承襲皇位。

歡迎下方評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看不見的角落


說是所有人都擁立肯定不現實的,史載明朝的“方孝孺”案就是最大的證據。但是大部分人擁立朱棣為皇帝是可以肯定的。


01

朱棣是當時大明最有力的捍衛者


朱棣是跟隨其父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並且是依靠自己的軍功獲得“燕王”封號。朱元璋對他的要求是抵抗元朝殘餘勢力對新生大明王朝的威脅,並且他也做到了。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就採用削藩的動作,對自己的叔叔不是殺死就是流放,這樣的結局當然不是長期在殘酷鬥爭中活下來的朱棣所能接受的。朱棣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選擇了發起“靖難之役”而不是束手就擒。


但事情有時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表面上似乎建文帝佔盡了優勢:

  1. 符合傳統的繼承製當上皇帝;

  2. 中央對地方無論武力還是經濟都是佔優;

  3. 掌控了政局與大部分軍力。

可實際上建文帝失去的是人心:

  1. 建文重文輕武引起了武將集團的不滿,真正能領兵打仗的不能用,只能用庸將,肯定不是朱棣這種久經沙場之人的對手;

  2. 銳意削藩引發了宗族勢力的不滿,得不到該擁護自己之人的支持;

  3. 薄待宦官引發了宦官集團的不滿。

本身代表的就是武將集團、朱氏宗族的勢力的朱棣打進應天城後當然能受到這些人的擁立。


02

人總得對現實低頭


另外,從很客觀的角度講,朱棣都帶兵打進應天城了,在軍事上已經沒有抗衡之力了,另外人家朱棣好歹還是朱元璋的兒子,打來打去都是朱家人的利益分配而已。作為朱家的文武百官,只要能保證自己的既有利益,是向建文帝磕頭還是向朱棣磕頭,不存在什麼差別。


再說有一個不服從朱棣的死硬分子方孝孺的下場做參考,在朱棣打進應天城選擇擁立,大家是沒任何心理負擔的。


03

亂世太久了,該消停了

最後還是要考慮下天下百姓的想法,雖然封建時代百姓沒什麼政治地位,但要打仗還是得百姓上戰場,還是要向百姓徵糧的。從元末紅巾軍反抗到朱棣的靖難之役,天下苦於戰爭多年,人心思安了。所以朱棣打進應天城的那刻就表示戰爭已經結束,進入的是利益分配的扯皮階段。


最早擁立朱棣的人不一定能收穫最多,但肯定是可以算上一份子的嘛。


結語

任何歷史事件的結局都是由當時具體的一個個人的行為產生的綜合結果。朱棣能保證大明大多數人的利益,並且從元末到朱棣時代已經打了太久仗了,人心都在思安穩,反對的人除了方孝孺這種為信念可以犧牲一切的人,都要向現實低頭。



我是“讀史自思”,僅提供個人觀點,以期拋磚引玉。請關注!🙏


讀史自思


在當時不能說是百分之百,起碼大多數人都支持朱棣當皇帝。

首先我們來說說朱棣為什麼要起兵,又為什麼要能攻打下應天。這要從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說起。朱元璋貧苦出身,打下來江山之後,就擔心人家奪取他朱家的江山,外人始終是外人,還是他們朱家自己人靠譜。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了,就是分封諸王,他把自己的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封到各地,分駐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通過他們來屏藩皇室。朱元璋曾說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朱元璋的本意是這都是自己的兒子,和自己是一條心的,讓他們幫助皇帝守天下,那再好不過了。

當然了這些藩王可不是有名無實的,朱元璋給了他們很大的實權,在藩王府邸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轄軍三護衛。護衛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萬人。也就是說藩王都有統兵的權力,可以合法的擁有軍隊。特別是靠近邊疆地帶,那軍隊更多,比如朱元璋封的九個靠近邊塞的王爺,(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因有防禦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衛甲士尤多。北平的皇四子燕王朱棣擁兵10萬,大寧的皇十七子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 在他們藩地之內,大小事務都是由藩王決定,這就等於是國中之國.。

這些藩王在朱元璋活著的是自然不會有什麼事情,可是朱元璋死後,是他的孫子朱允炆繼位,那就有問題了,說實話如果朱允炆的老爹朱標不死的話,藩王也不敢動,但是現在一個小輩當上了皇帝,而且聽從大臣齊泰黃子澄等人的話,開始削藩,朱允炆開始對了對他叔叔們的打擊。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當時沒有改元),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因周王朱橚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與燕王沆瀣一氣,於是決定先廢周王。時周王次子朱有爋告發父親謀反,於是派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之名經過開封,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朝廷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齊王朱榑被軟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軟禁在封地大同。 兩個月後,明廷削岷王朱楩,廢為庶人,徙漳州。

此時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似乎看到了自己和哥哥弟弟們一樣的下場,當然不幹了,於是起兵靖難,記住這是靖難不是造反,他也有依據,朝中有奸臣。有奸臣當然要懲罰,這是他父皇朱元璋給的權力。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 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所以朱棣就以此為依據,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 。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開啟了起兵反抗的征程。

當了朱棣雖然打出來靖難的口號,但是畢竟也是反抗朝廷,畢竟朱允炆代表的是正統,支持他的人不多,甚至他以一隅之地對抗朝廷,這和找死沒有什麼區別,戰爭初期,他也確實接連敗北,最後朝廷昏招頻出,派出來他們認為是名將的李景隆,結果開始扭轉了戰局,朱棣經過偷襲大寧、鄭村壩之戰、東昌之戰、靈璧之戰等,率軍進入到南京城,李景隆等開城迎接朱棣,隨後宮中失火,建文帝生死不明,朱棣入城後,派人找一具屍體,指認其為朱允炆,並執其手哭“傻小子,何苦如此!”。六月十七,朱棣謁孝陵,並於當日即皇帝位隨後六月二十日,以天子禮葬朱允炆,從此開啟了一個新的朝代。

那麼朱棣為什麼能夠順利繼位,大多數人為什麼會支持他呢?小楓認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建文帝已經死了

雖然說當時誰也不敢說建文帝已經死了,可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而且在危急的關頭,你這個皇帝不見了,這就是最大的不應該,大臣們根本不知道生死,如果活著那你就應該和心腹商議,自己是為了以後的發展,比如號召舊部等,可是沒有,你朱允炆一聲不吭的不見了,我們還還效忠於誰呢,我們給你賣命,你不見了,好辦我們換一個主子,這樣一想阻力就小了。

二、皇位還是人家朱家的

無論是朱元璋朱允炆還是朱棣,他們都是姓朱的,這個大明王朝是人家太祖朱元璋打下來的,皇位繼承人肯定是姓朱的,反正都是人家一家子人,就比如朱棣讓方孝孺草擬登基詔書時候的一段對話就說明了問題。

當時方孝孺不願意給朱棣草擬登基詔書,朱棣走下臥榻慰問他說:“先生不要自取憂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輔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問:“周成王在哪裡?”朱棣答:“他自焚而死。”方孝孺又問:“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朱棣說:“國家有賴於成年的君王。”方孝孺說:“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答道:“這是我們朱家的事。”

對呀說到底是人家朱家的家事,咱們還多嘴個毛線,那些建文帝的死忠粉最後都掉了腦袋,特別是方孝孺被誅十族(這個待考證),所以大多數都支持。

三、大局已定

朱棣從北平一路打到南京,沿途無數的士兵歸降,到了南京城李景隆等功勳之後打開了城門,大局基本上已經定了下來,士兵擁護,功勳贊同,朱家諸王還打理支持,基本上朱棣這個皇帝是跑不了的,識時務的人都知道怎麼選,反正他們也知道,無論他們怎麼反對都無濟於事,事實已經很清楚了,還不如當一個擁立的功臣。

靖難之役其實就是一個內部皇位爭奪的戰爭,只不過造反的一方勝利了,如果是朝廷勝利了,那朱棣只是一個亂臣賊子了,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歷史選擇了朱棣,明朝和中國歷史上多了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這也是大明之幸,相信朱元璋泉下有知也不會怪罪自己的四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