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80年代以來,有什麼曾流行的東西現在幾乎消失了?

用戶59863068258


我是90年的,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那些遊戲。


那時候不像現在,手機、電腦、網絡這麼發達,家裡也窮,課間、放學後的時間,都是在那些樂此不疲的遊戲中結束的。

01 跳皮筋

跳皮筋雖然是女孩子玩的多,但男孩子也有參與的,我小時候就時不時會參加,只是水平實在不好,但是跳房子就比較擅長。

02 跳房子

說起跳房子,那時候也是很流行,主要是隨時隨地,拿粉筆或者樹枝,在地上畫幾個方格,就能玩。

03 拍紙

這個遊戲,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這麼叫,但這個真的是我小時候最痴迷的之一了,類似的還有火柴皮。

還記得那時候,為了贏,真是手都能拍腫,現在想起來,其實就是些廢紙和沒用的火柴皮,但那時候就是玩的很起勁,當個寶一樣。

04 玻璃彈珠

相比起來,彈珠可是要成本的,所以,有時候玩輸了,還會哭鼻子。也有耍賴的,還有打架的,反正是“為它痴迷為它狂”吧。

05 翻繩子

這是一個相對來說,不費體力,算是腦力的遊戲了,在課堂上就可以玩了。

類似的還有“紙豬腳”:


一打開回憶,小時候玩過的那些遊戲,就會一股腦冒出來,其實遠遠不止上面所列舉的那些,還有丟沙包呀、彈弓呀、橡皮筋呀,應該是一代人的回憶,這也是跟時代有關係吧。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他那時候的流行遊戲,如今回想起來,也只能懷戀了呀。


菌塵


幾十上百個吧。隨便說幾個吧。
錄音機系列,以及隨身聽,cd機,收音機,磁帶等。九幾年那會,弄個隨身聽別再要上不要太拉風。


錄像機,VCD,DVD,系列。還有碟片,膠帶。估計只有特殊行業才用的到吧。
膠片照相機。估計現在很多小朋友對拿膠捲去照相店洗照片會覺得不可思議吧。諷刺的是,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是最大的膠捲公司,柯達生產的。而隨著柯達在2013年的徹底破產,宣告膠片相機徹底告別歷史舞臺。現在估計只有極少數發燒友手裡有膠片照相機吧。

算盤,記得我們小時候還學珠算,打百子。現在我兒子都學計算機了。或許算盤只有個別的老會計用吧。
理髮的推子。曾幾何時,父母的單位裡面都用這種手動推子理髮。現在都是電動的了。

各種計劃經濟時期的票證。什麼糧票,布票,油票等等。在那個有錢也買不到東西的時代,各種票成了硬通貨。現在市場全面放開,有錢什麼都買的到。
九十年代末流行的產物。最早是bp機,後來是傳呼機,再後來是漢字顯示機。尋呼臺,傳呼臺一時風光無二。隨著手機的普及,各種

機徹底淘汰。留下來的只有那些被玩壞的梗。
知道這個的牛逼了。小時候老媽在美髮店捲髮的時候看到用過。各種彩色的卷在頭上。現在基本退出市場了。

其他還有很多,比如搪瓷缸子,撥號電話機,連環畫,蝙蝠衫,貼紙,體操鞋,克賽帽子,蒲扇,座鐘等等。


西索的蘋果


我的青春曾揮灑在80年代,所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很合適的!

收錄機:在當時是非常流行的,只有給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才買得起,也是當時結婚的必備物品。

家用縫紉機:在哪個年代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一般人家就是手工縫補,講究的家庭才會縫紉機,縫紉機縫補的衣服工比手工好看太多了,效率與高很多,所以在哪個年代非常流行,也是結緣的必備之物(當時的三轉之一)。

煤油灶與蜂窩煤灶子:哪個年代農村基本100%都是材火灶,只有城市和家庭條件相當好的人家,才用得上煤油灶與蜂窩煤灶子。已經被現代的天然氣所取代了。

買菜用的菜籃子:在哪個年代大家買菜都會自己帶上菜籃子,不像現在,到處都用一次性的袋子,一點也不環保,真想念當代的空氣啊。

............

現在想想80年代,有太多當年流行的東西現在幾乎消失了。很東西的消失代表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反應出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

但是,哪個年代的淳樸,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也隨著時代的發展離我們越來越遠,這才是我們這代人所心痛的!


易學傳承


80年代的時候,咱們中國還比較貧窮落後,所以那個時候小孩子們玩的東西跟現在可是不太一樣嘍!

那個時候,過年最喜歡玩的就是放鞭炮。可那個時候家裡面沒有錢,不可能買一大堆鞭炮隨便放。所以,小孩子都是去小賣部買一包一百響或者幾百響的鞭炮。

找一個朝陽被風的地方,把包著鞭炮的紅紙撕開,露出裡面紅色的鞭炮。然後。把成掛的鞭炮一個一個拆開。



那個時候,我習慣一邊拆鞭炮,一邊數到底這一掛小鞭有多少個鞭炮。我發現,標註是100響的鞭炮,頂多也就是九十幾個,甚至少的時候可能只有八十幾個。

總之,是存在偷工減料現象的。

當然,這不是我關注的重點,我著急的是趕緊把鞭炮拆開,放幾發。



拆散後點起一支菸,或者是一根香。如果這兩樣東西都沒有,也可以用高粱杆兒的瓤來當作點小鞭的引火。具體操作是,把高粱杆兒的外皮剝去,裡面的就是瓤了,乾燥的瓤和香差不多,點上以後不會起火苗,但是會一直燃燒,很適合點小鞭。



(高粱杆兒)

不過高粱杆的瓤燃燒的非常快,如果風比較大的話,一會兒就會燒去大半,所以必須要多備幾個放在背風的地方。

然後,就可以放鞭炮了。點燃一個小鞭,聽著火捻發出“嘶嘶”的聲音,然後迅速把它向遠處扔去,只聽“啪”的一聲,炸開了!



有的時候,我火藥捻燃燒的比較快,還沒等把小鞭扔出去,就在手邊爆炸了,經常將手炸的生疼。

不過這個時候很少會感到害怕,反而覺得很興奮。有時候和小夥伴一起比誰的膽子更大,故意等一下再把小編扔出去。誰要是贏了比拿到壓歲錢還要高興,因為畢竟壓歲錢在手裡還沒焐熱,就會被家長以各種手段要去。

當然,我的膽子比較小買的小鞭威力都不大,有些虎了吧唧的小孩比較喜歡買威力大的鞭炮,每年都有人把手炸傷。所以,等到開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學校裡有的小孩手上纏著紗布。

最近這些年,放鞭炮的越來越少了。同時,對於小孩們來說,他們有了更多的消遣手段,也就沒有興趣放鞭炮了。



兒時這種放鞭炮的習俗註定會逐漸消失了。


遊者走天下


我出生於80年代,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

80年代以來,最流行的無疑是小霸王學習機

“小霸王極樂無窮啊!”這句開場白是多少人兒時的回憶,相信玩過的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句話。

當時買這個機子的統一藉口就是為了“學習”,而真正能用到學習上的功能我完全不記得了。

那時候玩壞了許多黑白電視機,時不時出現一條波浪線,或者畫面上下左右移出電視機的邊緣,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用手拍幾下電視機就好了,拍打的時候覺得還要有手感,不是每個人都能拍好的。

如果卡帶讀不出來了,就要拿塊橡皮去擦一擦金手指,再插上游戲就可以讀出遊戲了。

錄音機、磁帶機

還記得當時也是以學習的名義買了一個錄音機,結果都是聽港臺流行音樂,沒聽過多少次英語。

卡帶了就拉出來,用鉛筆穿過一邊的齒輪,通過轉動就可以把磁帶全部收回來。

不知道用零花錢買了多少這些磁帶了。

錄像機也風靡一時

開始的時候是一個比現在機頂盒大三倍左右的錄像機,那些錄影帶像一本書那麼厚,就像是錄音機的翻版,放映的時候一圈圈轉動的聲音嘎嘎作響。

後來發展到VCD和DVD了,VCD時期經常去外面買光盤,剛開始三塊錢一張,後來到一塊錢一張。那時候基本都是買香港的電影來看,也是從那時候認識的許冠傑、謝賢、李修賢、“四大天王”、“雙週一成”、“元家班”等等,當時對香港的文化非常痴迷。

剛開始VCD可是很貴的,小城根本沒有賣,是大伯下海做生意過年的時候買回來的,當時一家人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吃完飯後在電視機前看VCD。

泡泡膠

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我們這裡當年可是風靡全城的小東西。

一個像牙膏類似的東西,拿一個塑料管把泡泡膠擠到管上,就可以像口香糖一樣吹出一個泡泡,還可以拿在手裡玩。

還有BP機、電話亭、閃卡機、水滸卡...等等,MP3還見過,以前賣一百多塊錢一個,甚至幾百塊,前段時間逛街看到賣20塊一個。

...


黃多魚先生


我出生於1960年代最末期,1980年代正好是我的少年和青年時代,對那個時代有著比較直觀和深刻的認識。

1980年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當時中國剛剛步入改革開放,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第一: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第一張股票、第一家個體飯店、第一支時裝模特隊等等不一而足。1980年代是改革的十年,也是啟蒙的十年,現在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1980年代全部都出現過。1980年代,人們睜開了眼睛,認識了世界,填飽了肚子,看到了曙光。

1980年代出現了以前新中國從未出現過的東西,搖滾樂、經濟特區、美國夢、留學、知識分子下海……許多年過去,當年的新生事物如今也漸漸遠去。

梳理1980年代以來消失詞典,我們驚訝地發現,那些曾經耳熟能詳的東西已飄落遠方——

1、上海牌手錶。

2、永久牌自行車。

3、上海牌轎車。

4、拉達轎車。

5、煤球。

6、大哥大。

7、娃娃雪糕。

8、蘋果牌牛仔褲。

9、BP機。

10、《讀者文摘》。

11、黑白電視機。

12、錄像帶和錄音帶。

13、錄音機。

14、縫紉機。

15、五好家庭。

16、毛線球。

17、迪斯科。

18、霹靂舞。

19、膠捲。

20、鋁飯盒。

21、洗澡票。

22、鐵皮鉛筆盒。

23、蘋果汽酒。

24、《服裝剪裁》。

25、36條腿。

26、小白兔兒童牙膏。

請朋友們留言接龍。


民國年間那些事


復讀機。

學習英語是假,買磁帶聽歌是真。

我算是最後接觸復讀機的一代,等我上完小學,算是徹徹底底沒有復讀機了。之後便流行了一段mp3...很快,mp3也被手機代替了。還記得我曾經花重金買了一個小小的iPod,然後很快發現沒用了。

還記得磁帶的AB面的周杰倫和孫燕姿。他們真的是我們這一代的童年。

邊聽磁帶邊記歌詞,然後因為發音的原因,好多歌詞聽上去都非常搞笑。哈哈哈,也算是美好的回憶了吧。


馬青青馬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小時候的露天電影。

我家是魯北地區的普通農村,典型的黃土地。小時候家鄉實在落後,基本的娛樂設施都沒有,小孩子玩也就是夏天下河,冬天過家家。最高興的時候莫過於村裡有人家結婚了,那時候村裡還沒有電,結婚這樣的大日子都會僱一場電影表達一下喜悅和隆重。

我們小孩子早早吃完了晚飯,到有喜事的家門口看放電影的人把幕布掛到樹上,把發電機發動,那時候看著電燈都覺得格外好看。天漸漸黑了,人也都從四面八方慢慢的彙集,有好多幾公里外村子的人趕來看電影,那種場面是再也看不到了。





多此一羊


80年代以來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興趣,審美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許多曾經風靡一時的東西如今已經銷聲匿跡。

我想到的第一樣就是大哥大,想到年大哥大可謂是身份的象徵了,手拿一個大哥大就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靚的仔。雖然現在看起來大哥大笨重無用,但在當時,卻都是十分拉風的。大哥大不僅拉風,還可以在必要時防身,拿在手裡與板磚無異,傷害度也是極高的!

第二個會想到的也許就是小霸王遊戲機,小時候如果有一臺這樣的遊戲機絕對會成為孩子王,收穫的是無盡的羨慕與崇拜!但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遊戲機市場早已不光鮮,反而不斷的衰落下去。但無論怎樣發展都沒有了當年小霸王的味道了吧!

第三個流行的也許就可能是丟沙包,這個可以說是我們都比較鍾愛的遊戲。常常幾個小夥伴在一起的時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丟沙包,一趟玩下來大汗淋漓,但大家都在歡聲笑語中收穫友誼。但在開心的同時,也經常會在玩耍時用沙包打哭一個小夥伴或是砸壞某家的玻璃。

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猴王丹,廣州好迪,彈珠,跳房子等等,這些流行都在時間的消逝中一點點的遠離我們的生活。可能當我某次轉過一個很小的店面,看到一些熟悉的東西,都十分懷念童年那些拉風又有趣的日子。


慢下來看世界0911


有很多,之前的人說了很多了,我想起來的有:

髮型方面,有女孩子大波浪的劉海,還有盤過頭髮,丫鬟頭,用很多的髮卡,最後噴上髮膠,能堅持一個星期的時間。頭髮上的頭花,有那種紗紗的,紅的粉的,有一陣子還流行頭花特別的大。

服裝方面,我記得小的時候穿過喇叭褲,還有一種叫做蘿蔔褲。小女孩,愛穿紗紗的兩層的公主裙。以前女孩子都穿過的白布鞋,中間帶白色鬆緊帶那種。

小孩子玩的方式,出行方式。小朋友們喜歡在衚衕裡玩,沒有每家都有大人出來陪的,要孩子回家到時就喊。也有很多情況下是小孩子自己可以掌握,要不要回家了。上學去很遠,都沒有大人陪,爸爸媽媽接送。有時小孩子們騎自行車,後面還可以帶上另外一個小朋友。現在就不行了,自行車車道都很多被機動車佔了,自行車開始變成了健身的工具,機動車又多又亂。大人都要時時刻刻的惦記,照顧小朋友。

遊戲廳,打的大的遊戲機。

電影院,幾乎都是開學典禮上要去,聽老師講話,大會進行完,集體看個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