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農村老話: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這句話有道理嗎?

新大風歌


農村一直以來都是比較熱門話題,這也和廣大的受眾有關。而那些農村俗語更是數不勝數,正如題主問的:“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有沒有道理?鄉村隴原覺得道理肯定是有的,而且自己本身也是農民,多年來一直耳濡目染,所以結合家鄉當地風俗和自己個人觀點回答題主問題。

會生生八月:小時候常聽村裡的老人說:“會生生八月”但那個時候自己還年紀過小,說真的還不是很懂。記得有一次大人們在一起討論村裡誰家的小孩是八月生的,正好我和村裡的幾個夥伴在一邊玩,也不知怎的,就問大人們為啥八月生的就會生?此時鄰家爺爺卻笑呵呵的說,小屁孩懂個啥?八月咱農民的糧食已經收割完了,吃喝也不愁,而且此時氣溫不冷不熱,坐月子的月婆子也不遭罪,伺候的人也比較舒坦,所以正是坐月子的好時候。當老人家說完後,頓時現場一堂鬨笑,還調侃我長大後娶媳婦就知道了。

會死死臘月: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講究冬三個月貓冬,農閒之後又值嚴寒又漫長冬季,此時除了吃喝就不會有太多的農活。死在臘月季節,兒女們可以安安心心供應料理死者後事,並且就是在家守陵多日,死者屍體也不會發生過多的變化,因為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冰棺,所以臘月死的人在隴原家鄉,被人們也說為“有福之人”。

以上是鄉村隴原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指正,點擊右上角關注 我們一起講述咱農民自己的事。

配圖自網絡


鄉村隴原


在一些農村,老人認為八月份出生的孩子是最有福氣的。

八月份是什麼時候?臨近秋天,是秋收的季節,而且天氣是很暖和的。

在這種時候出生的孩子,不會面臨青黃不接的窘迫,也不會體驗殘酷的嚴寒,是很適合生養的。

八月的農民,無論是糧食還是瓜果,各方面的儲備都比較充足。如果是八月份出生的話,至少孩子的,吃穿都是不愁的了。

所以,才會有“會生生八月”的說法。當然,隨著農村條件的改善,不管是哪個月出生,都不會影響孩子了。

至於“會死死臘月”,也是從葬禮的角度考慮的。

如果死在三伏天,屍體會因為炎熱的氣候而迅速腐爛,並且散發出惡臭。

農村辦理喪事,都講究停靈這些程序。天氣太熱,就不好這麼搞。

如果死在寒冬臘月,葬禮辦起來就不用擔心屍身保存的問題,可以放心大膽的操辦。所以,死在臘月是比較幸運的。

總而言之吧,都是過去講究的老例,在今天是沒人再說了。


HuiNanHistory


關於民間總是流傳著“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的說法,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臘月去世好嗎?有何說法?時間不一樣,對每天的所宜事件也是不一樣的

會生生八月,一般來說,這些農諺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在古代都是實行封建制度,農民就每天在家種田,而且還有很多要交上去的,最後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要是家裡再有一個孩子的話,壓力就會越來越大,都說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如果要生孩子的話,最好在八月出生,因為八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那時候糧食比較多,可以讓孩子健康長大,如果在其他季節的話,生活是個問題,所以才會流傳這樣的說法。

臘月去世是絕佳的一個時間,是很好的。

傳統風俗中認為老人去世的時間是在臘月是最好的,葬禮能有時間籌備,風風光光的一場葬禮意味著老人去世後去往另一個天堂是十分體面的,也有下輩子投胎能更為富貴吉祥的寓意。

農村關於葬禮的講究是非常多的,葬禮是人一生的最後一件事,一定要辦的妥妥帖帖才可以。農村一場體面的葬禮是需要辦好幾天的,這幾天老人的遺體就停留在家中,直到葬禮結束,但是要是老人去世的是比較炎熱的月份,遺體的保存就是一個問題,另外這幾個月正是秋收的時候,所以葬禮一般是要比較倉促的,但是要是去世的是臘月,天氣寒冷,遺體也可以很好保存,地裡也不需要操勞,所以臘月的葬禮都會辦的比較風光體面,因此也有會死死臘月這樣的說法。

民間流傳有“祖先葬得好富三代”的說法,認為祖先所葬墓地的風水好壞將直接影響後代子孫的發展。人們認為祖先是能夠庇廕子孫後代的,這也是在強調我們中國人崇鄉重祖的情懷。


德善緣


我還真挺佩服我們老祖宗,不管啥事都可以說成一套套的,不僅讓你聽起來有味,容易記住,仔細一品,裡面還蠻多道理。這不,就連啥時候生啥時候死這種事情,都被他們琢磨了一番,編排出了這麼一句“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

會生生八月

在舊社會時,農村裡養個孩子可真不容易,因為窮,家裡糧食常常不夠吃,多養個人都養不活。特別是家裡添丁後,如果正巧碰上青黃不接的季節,家裡沒有足夠的存糧,產婦營養跟不上,孩子奶水不足,最後缺乏營養,夭折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孩子如果在八月左右出生就會好很多。這個時候正是秋天,地裡糧食剛收上來,一些瓜果之類的剛剛成熟,這個時候基本上不缺糧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產婦的營養,讓孩子有足夠的奶水。所以說“會生生八月”。

會死死臘月

按照農村風俗,人去世後,一般要在家停靈七日,舉行葬禮,讓親友前來弔唁,葬禮結束後再送靈上山。如果在夏天去世,遺體長時間擺在家中,很容易腐爛,併發出異味,那個時候可沒有冰櫃之類的可以冷凍遺體,因此這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

但是如果在寒冬臘月去世,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到了臘月後,天氣已經十分寒冷,遺體放上十天半個月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另一方面,農村裡辦白事一般都是鄉親們幫忙,而臘月正是農閒時候,人在這個時候去世,舉行葬禮不會給別人添麻煩。所以說“會死死臘月”。

到了今天,“會生生八月”這句話就不怎麼適用了,現在啥時候缺那一口吃的,不管啥時候生,孩子都餓不著,再說了,就算孩子他媽沒有奶水,不還有奶粉嗎?

同樣,“會死死臘月”這句話也是過去式了,現在一般都是火葬,不存在保存遺體的問題了。即使一些地方還保留著土葬這一習俗,葬禮期間也可以用冰棺來保存遺體。


湘俚伢子


道理很簡單,八月是什麼季節?那是秋收時節,秋高氣爽,既沒有六月的炎熱,也沒有臘月的嚴寒,新生嬰兒母子生活在氣候清爽怡人的環境裡,那是非常愜意的,也非常有利於母親早日恢復健康,嬰兒在既溫暖又清爽的環境裡也會活波可愛地成長。總之,八月是好季節,出生在八月是人生一大幸事。

如果人死於臘月,那也是值得高興的事。

因為臘月天氣寒冷,去世的人身體會保持乾燥,不易發生腐爛現象,可以在人世間多待幾天,當然是好事了。這季節無疑也有利於環境衛生與生人的健康。

一般風俗,出殯是隆重的儀式,去世的人要在家裡停放三天以上,以便於其家人做出殯前的各項準備。所以,季節與氣候就是非常重要的自然條件了。辦理喪事,須提前置辦酒席菜餚等食品,臘月天氣一般不會產生蔬菜食品腐爛變質現象,有利於多人會餐。

如果有人在炎熱的夏天去世,為了防止發生遺體腐爛,一般是用高度白酒噴灑遺體及周圍環境,一方面消毒,一方面減少遺體散發的異味。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非常管用。可見,對付汙染,高手在民間。


東方傑士


我認為“會生生在八月,會死死在臘月”是有一定道理的。八月是一年中收穫的季節,不愁吃喝,自然就不會受凍捱餓,對出生的嬰兒特為重要;臘月是四季中最為寒冷的時候,也是食物短缺季節,缺衣少食對年老體弱者最為不利,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病 。這個季節發病率高,死亡率也就高了。所以臘月死亡率要比其他月份會高些很多。但這些老話是對過去國家窮,科技不發達,醫療水平地下時期說的,現在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


wjkwkl666


這確實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農村諺語。為什麼這兩個月份一個適合生孩子,一個適合老人去世呢?聽我慢慢道來,大家聽聽是不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言金秋八月(指的是農曆八月),八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許多秋糧作物都是在八月份完成收穫的工作。而在那個物質生活並不豐富的古代時期和舊社會里。糧食的供應並不充裕,也就是說一年之中並不一定每個月份都能夠有糧食吃。

但是有一個月份一定會有糧食吃,那就是農曆的八月份。因為這個月份剛剛完成了秋糧作物的收穫工作。新打下的糧食正好可以用來供應產婦食用,產婦的糧食和營養得到了保障,這對於產婦自身和新生嬰兒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因此古人覺得會生的人一定會選擇將孩子生在八月裡,這樣可以儘可能地提高產婦的產後身體恢復和營養補充以及新生嬰兒的存活率。因此在中國古代時期,農曆八月份出生的嬰兒存活率確實會比其他時間點更高。

畢竟在醫療水平落後和生活物質極度匱乏的舊社會時期,存在很大一部分的新生嬰兒由於營養不良或者偶感風寒都可能會因此而夭折。這無論對於家庭還是對於孩子的父母或者嬰兒本身來說都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有生就會有死,這是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的天道。而老人死亡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說法。

“會死死臘月”。也就是說古人認為最適合死亡的時間是臘月。這並非是說臘月一般都是數九寒天,容易引發一些老年人身上的舊疾而病故,老年人病故率高。



實際上說的是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國古代先民們,一年之中絕大部分時間基本上都是在田地裡從事農業生產和勞作。這樣的農事忙碌基本上從年初忙到年尾不停歇,而真正留給這些老百姓的時間恐怕只有臘月這一個月,也就是說臘月最為清閒。

正是由於臘月一般都處於最寒冷的季節。因此對於全國大部分北方地區來說,農田之中都被厚厚的積雪覆蓋,或者由於土壤溼度大而形成凍土層。這就使得許多老百姓無法再繼續從事田地裡的工作。



另外也正是由於年關將近。許多人利用這段時間開始休息一下準備過年。進入臘月便要開始準備一些年貨,殺年豬、打年糕、蒸麵人、走親訪友、掃屋子等。

為什麼說會死的人死在臘月裡最好呢?這是因為臘月裡無論是子孫、親朋或者鄰里鄉親都得以清閒在家。而在舊社會時期舉辦一場喪事需要子孫、親朋披麻戴孝,更需要鄰里鄉親前來幫忙。


畢竟從準備飯菜到出喪之時撒紙錢、拿花圈、抬棺之人都需要鄰里相親幫忙,而這個時候最不耽誤大家的農事生產,大家也樂於幫助別人舉辦一場隆重的葬禮。畢竟人生在世,誰不都得遭此一劫呢?

而且臘月裡去世,身體不會由於停靈太久而散發惡臭,這也為死者保留了最後的顏面和形象。這也可以說是臘月裡去世的一個好處。

生死存歿,本是人力不能夠左右的事情。但是由於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受限於經濟條件和物質匱乏等原因,古代的人才更希望無論是出生還是死亡都能夠處在一個最適合的時間。給家人少添一些麻煩!


珞珈山的貓


“會生生在八月,會死死在臘月”,這是古代的俗語,可以說這樣的話,在古代的時候是十分的使用的。

之所以說古代的時候,是十分的使用,就是因為古代的時候,生產力比較低下,科學技術也不發達,所以,出生在八月的人比較好,老人去世在臘月也是最好的。

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我們先說會生生在八月。

當然了這個八月是農曆的八月,大家都知道八月份是收穫的季節,古代的時候只要是有糧食,就能養活孩子,大人也會跟著享福。

八月份正好剛收了糧食,家裡的糧食充足了,可以隨便吃了。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這個月份都是會因為收穫而受益的。

所以,才有會生生在八月的說法的。

若是生在青黃不接的年代,又發生了災難,很大程度上是養不活孩子的。

當然了也就是古代的時候,才存在這種現象,現在的科技足夠發達了,我們不完全依靠農業了。

所以,現在來說幾月份生孩子,也都沒有關係了。不得不說俗語有的時候,是不實用於現在的, 原因就是我們生活在了一個日新月異的年代。

那麼,什麼是會死死在臘月呢?

這麼說吧,一年到頭來,只有臘月的時候,才是人們最為享福的時候,這時候天氣冷了,大家都沒有事了,唯一剩下的事情,就是吃喝玩樂。

若是老人在這個月份去世了,街坊四鄰也有時間過來幫忙。

當然了最為主要的是,人在臘月裡去世,不會有異味。畢竟寒冬臘月,是十分冷的。這個時候屍體不會變腐。

若是死在六月的人就是另一個場景了,畢竟古代的時候,是沒有冰櫃的。

所以才有會死死在臘月的這個說法的。


漢史趣聞


小時候最喜歡跟著爺爺在村口的大樹下乘涼,一年四季村口的大樹下都坐滿了村子裡的老人,當老人們聚在一起,經常會說一些讓人聽不懂,但是聽一次卻能深深記住的老話,比如今天要說的農村老話“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那麼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從字面意思來解釋,在農曆八月出生的人是有福氣的人,在臘月去世的人也是有福氣的人。這句老話放到現在可能沒有任何道理,雖然出生的時間是可以決定的,但是誰也不能操縱死亡的時間,但是俗語都是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些俗語要放到以前的情況來解釋。

我們先來看為何會有會生生八月的說法,農曆八月是收穫的季節,對於以前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在不好的年景中,可能只有在收穫的季節才能衣食無憂,在其他時候就要為了溫飽問題而發愁。眾所周知,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充足的營養,剛剛生產完的產婦也是如此,當產婦有了營養,嬰兒自然而然也會茁壯成長。產婦也因為有了足夠的養分,也能更好的康復。而在其他月份出生的嬰兒,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所以才會有“會生生八月”的說法。

再來看會死死臘月,在我們這裡當家裡的老人去世後,都會在靈堂中放三天才會出殯入土為安,但是聽家裡的老人說,在以前去世後一般要放7天才會入土,因為當時都是土葬,並沒有火葬,如果老人去世的時候剛好在一年之中最熱的三伏天,那麼在這七天的時間裡大家都會很難熬,相反在天氣寒冷的臘月,因為天氣寒冷,所以屍體並不會腐爛,所以才會有“會死死臘月”的說法。

由於現在農業種植技術越來越高,人們並不像以前一樣靠天吃飯,所以現在不管是在哪個月份出生的人,嬰兒和產婦都能夠得到很好的照顧。現在我們這裡已經實行火葬,當老人在炎熱的時候去世的話,人們還會使用冰棺。所以“會生生六月,會死死八月”這句老話放到現在行不通。


悠悠鄉村路


“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這句農村俗語說的道理,其實是以過去的農村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條件有關的,要清楚這句話,就必須瞭解舊時農村的生活狀態。

舊時傳統上,我國是以農耕社會為主體的,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經濟上也以小農經濟為主。就大部分人而言,人們追求的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舊時,農業生產條件落後,農業生產是靠天吃飯,當莊稼及瓜果收穫季節,家裡的食物普遍會豐盈起來,當農閒時,人們不再忙於田裡幹活了,自然忙於其它事物就有了時間。為什麼有俗語“會生生八臘,會死死臘月”呢,需分別而言。

【一】會生生八月。金秋八月,莊稼大部分己成熟了,許多的水果乾果也成熟了,蔬菜也成熟了,在果實累累的八月,食物充足,正是有吃的季節。要明白,在舊時的農村,就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在一年中食物並不充足,出現斷糧的事也常有發生,而八月食物相對充盈,如孩子生在八月,產婦會食物充足,有利於產婦及孩子的健康。在舊時社會,產婦因缺乏食物,造成無奶水或少奶水的事情很多,嬰兒因無奶水可吃,而造成營養不足或死亡的事也並不少見。另外,金秋八月,天高氣爽,氣溫不冷不熱,此時生孩子坐月子,是最佳季節。

【二】會死死臘月。為什麼這麼說明,這因為臘月是冬季,是農閒季節,農事已不繁忙,此時,過白事,人們會有時間去忙,也不會誤了農事,就種地而言,到了農忙就關鍵時,會造成“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要知道,過去的農村收入,就靠那幾畝地了,誤了農事,田裡沒了收成,一家人就得餓肚子。而臘月過白事,這些顧慮就少了。在舊時農村,不只言白事,就是過喜事,也大都選擇在冬季。另外,還有一點,舊時沒有製冷設備,人去世後,需停喪三天或五天,如天氣炎熱,屍體會腐爛的,臘月去世,就無此顧忌了。

※“會生生八臘,會死死臘生”。在舊時,由於經濟條件和科技水平有限,人生與人死的季節,也會影響人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